諾蘭新片《TENET》熱映,但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2021-01-10 中國日報網

首先提醒,本文沒有劇透,請放心閱讀!

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

相信很多人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

《盜夢空間》四層夢境的設置依然為人津津樂道,《星際穿越》裡黑洞以及五維空間的展示,讓人們腦洞大開。

這一次的《信條》(Tenet)依然很燒腦,講述的是時間的正敘和逆轉,看完後有一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還好看之前做了些功課,不至於被碾壓得太慘。

今天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tenet。

首先理解一下它的含義:

牛津詞典的定義為:one of the principles or beliefs that a theory or larger set of beliefs is based on(一套理論或信仰的思想基礎),簡單而言就是「信條」或「原則」。

可見,tenet的同義詞是principle或者belief,那麼tenet這個名字妙在哪裡呢?

仔細觀察,tenet是一個「正過來、倒過去」都一樣的單詞。正序、逆序皆為其本身,特別神奇。

語言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回文」,不是「回族文字」的意思哦,而是語言學上的一個術語。

「回文」的英文是palindrome,這個詞其實來自於拉丁語palin dromo,即「running back again」。

除了tenet,英文中還有別的,比如:

eye(眼睛)

eve(前夜)

level(水平)

radar(雷達)

rotator(旋轉體)

回文現象不僅出現於單詞,還出現於句子,比如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拿破崙被流放到厄爾巴島(Elba)時,相傳他說了這麼一句話: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這句話正讀反讀都能讀通, 裡面的able表示「有能力的」,ere是介詞,相當於before,Elba就是「厄爾巴島」。

所以句子的字面意思是「我看見厄爾巴島之前是有能力的」,但這樣去翻完全破壞了回文體的特色,我最服的翻譯就是:

落敗孤島孤敗落

真正做到了「信、達、雅、形」的完美翻譯,佩服!據說譯者是翻譯家馬紅軍老師。

因為漢語是方塊字,單個的字不存在回文現象,但是具有回文特色的句子可數不勝數,歷代文人騷客都以這種文字遊戲為樂,比如: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喜歡的少年是你,你是年少的歡喜

無論是英文中的「tenet」,還是「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還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都蘊含了一個哲理:周而復始。

回文從頭開始念,念到結尾,突然發現又回到了開頭,這又讓我想到了物理學上的「莫比烏斯環」(Mobius band)。

一張紙條,如果扭轉一頭和另一頭相連,就形成了「莫比烏斯環」。

試想,你把一隻螞蟻放上去,這隻螞蟻從正面爬著爬著就爬到了反面。正和反在莫比烏斯環上完全沒有了邊界,正即是反,反即是正,周而復始。

電影《信條》或許講了一個莫比烏斯環的故事,正敘倒敘,同時進行,最後兩個方向匯合達到閉環,頗有佛教中因果輪迴的意味。

可以說,「tenet」作為片名太贊了,但大陸版翻譯《信條》只是做了直譯,並沒有翻出精髓,我一開始還以為《刺客信條》又翻拍了...

港版翻譯也不太好,叫《天能》,只是一個不知所云的音譯,還不如叫《神鬼倒放》、《刺激2020》呢...

那應該譯成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tenet是「回文體」,是軸對稱的,同時又與電影主旨相呼應。

看到B站上有人給出了一個翻譯,挺妙的,叫「業非業」。

「業」是一個佛教概念,指人在這一世中所有思想和活動的總和。「業非業」的含義就是事情不是你看到的那樣,還有別的可能。

同時,「業非業」也做到了中心對稱,跟tenet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後教大家一個小技巧:如果你是男性觀眾,帶女朋友去看這部電影,發現看不懂,而女友又問你「電影講了啥」,請問你如何禮貌而不失尷尬地回答?

你可以這樣答:

「不要試圖去理解它,去感受它!」

本文已獲授權,如需轉載請與原作者聯繫。

來源:微信公眾號「侃英語」

相關焦點

  • 諾蘭新片TENET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前幾天,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作為電影迷的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這一次的《信條》(Tenet)依然很燒腦,講述的是時間的正敘和逆轉,看完後有一種智商被碾壓的感覺,還好看之前做了些功課,不至於被碾壓得太慘。我不做任何劇透,單純給大家講講電影片名,就一個單詞tenet。
  • 英語|單詞「TENET」冷知識,它可不僅僅只是「信條」
    ——《信條》官網的電影概要9月4日,國內上映了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信條》,英文名:TENET。Tenet,原則、信念的意思,特別是指某個宗教或者哲學流派主要原則。用中文的「信條」來翻譯,倒是比較貼切。新加坡的片名翻譯和國內不一樣,新加坡把tenet翻譯為「天能」,玩了個諧音梗。
  • 看《信條》前必須知道的15件事!
    《信條》英文片名《tenet》來自於在龐貝古城遺址薩特廣場發現的回文石碑, 石碑上面有一個5*5的Sator方形陣,方形陣由五個拉丁文詞語:sator、arepo、tenet、opera、rotas組成,它的正中間橫排和縱排的回文都是tenet
  • 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英文原名「TENET」究竟什麼意思?
    2020年慘澹的國際影壇卻有一部石破天驚的大作橫空出世,諾蘭導演為2020年幾乎空白的人類電影歷史濃墨重彩地寫下一筆,一部《信條》讓多少人為之驚嘆。電影《信條》再次證明不用試圖去理解諾蘭導演電影複雜的內涵,就連電影的名字「TENET」都是一個值得琢磨的事情。
  • 諾蘭新片《信條》定檔,智商碾壓警告!
    如果你是諾蘭的影迷,那這個8月,一定是你最快樂的一個月。繼《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內地重映後,諾蘭新作《信條》終於宣布定檔9月4日,影迷甚至可以一天三部一起看,盡享「諾蘭豪華燒腦套餐」。對於諾蘭此人,小毒相信,就算你認不出他的臉,但一定有看過或聽說過他的作品,也見過「信諾蘭,得永生」這個在網際網路論壇裡流傳甚久的梗。對於《信條》這部號稱在諾蘭作品中耗資僅次於《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燒錢大製作,很多諾蘭影迷已經期待很久了。
  • 《信條》不是物質的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tenet》(信條)的主要敘事線,正搭建在對「熵」的痴迷上。所以,諸多影評人聲稱《tenet》是神奇的「物理學腦洞」,好像還真是「有個洞」。一個非常詹姆斯·邦德式的故事,也是諾蘭的「圓夢」之作。時間之門,由此正式打開。為了體現這是一場「全人類的危機」,克里斯多福·諾蘭讓影片的人物、事件、以及拍攝地遍布全球,以「實景拍攝」的作風開啟了一場燒錢之旅。
  • 影評|諾蘭就是為了讓你去影院,才把《信條》拍得這麼難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正在影院上映,該片引發最大的爭議是,看不懂。諾蘭的電影一直以燒腦著稱。不論是《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還是《星際穿越》,都屬於看了一遍要琢磨好幾天,會和別人討論好久的電影。《信條》的難懂程度在諾蘭作品表中,應該僅次於《記憶碎片》。
  • 諾蘭新片《信條》
    可那「毒藥」是假的,男主醒來後發現這「毒藥」只是一個名為「信條」的神秘組織的測試,隨後就正式加入「信條」去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拯救世界。在「信條」裡男主了解到這些逆向子彈是從印度來的。於是和男二尼爾一起通過潛入與印度軍火商普萊亞取得聯繫,並得知此次買家為大Boss薩託。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信條》的基礎是一部諜戰片,小時候諾蘭最喜歡的電影類型就是諜戰片,1969 年那部《007 之女王密使》是他的最愛,執導一部諜戰片也是諾蘭一直以來的願望,甚至當年一度傳出他將接手 007 系列的第 25 部,可以說《信條》完成了諾蘭的夙願。 但是一部簡單的諜戰片顯然不能滿足他的野心。
  • 理解這三個概念就能看懂《信條》諾蘭是怎麼逆轉時空的 星際穿越
    諾蘭的《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是有關時空扭曲、時空穿越的高概念電影,再加上剛剛上映的《信條》構成了諾蘭的時空三部曲。 在諾蘭的電影《信條》中,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
  • 諾蘭新片太燒腦,預告又開始考核觀眾智商,時間倒流設定吸引人
    12月19日,諾蘭新片《信條》發布了首支預告。電影由約翰·大衛·華盛頓、DC新任蝙蝠俠羅伯特·帕丁森(《暮光之城》),伊莉莎白·德比齊(《了不起的蓋茨比》《銀河護衛隊2》)、亞倫·詹森(《復聯2》《美國隊長2》)、麥可·凱恩(《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人主演。
  • 等待諾蘭神作帶我們再次步入影院——《信條》值得我們期待嗎?
    原本野心勃勃霸佔全球暑期檔的《花木蘭》、《神奇女俠1984》、《信條》、《速度與激情9》、《007》等大片全都暫時無緣大銀幕。其中,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燒腦神片《信條》被寄予厚望,媒體與影迷們期待此片成為疫情之後全球電影市場的救世主。「去感受它,別嘗試理解它。」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預告片裡有這樣一句話。(點擊閱讀創想基因執行董事長光子的演講:《世界是什麼?
  • 看《信條》學英文,燒腦的英文不是brain burning
    按照字典Oxford Languages中的定義,「tenet」為「a principle or belief, especially one of the main principles of a religion or philosophy(原則或是信念,尤其是宗教或是哲學中主要原則之一)」,所以譯為「信條」(港臺地區翻譯為天能)。
  • ...咒怨》劇版發布中字預告;諾蘭新片《信條》將涉及量子力學等...
    (大學校園兄弟情,duck不必) 【國際資訊】 -諾蘭的新片《信條》將涉及量子力學、時間扭曲等概念 諾蘭的新片《信條》將是一部涉及量子力學、時間扭曲的電影!
  • 《信條》正在熱映!感受時間維度中的逆向運行!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信條》正在熱映 《信條》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公司出品 而這次帶來的《信條》,不出所料的,也是一部燒腦力作。 影片太燒腦導致很多演員接受採訪時都表示,自己都搞不懂劇情,更別說觀眾了。
  • 《信條》發布主題曲版預告片 諾蘭瘋狂計劃曝光
    《信條》發布主題曲版預告片 諾蘭瘋狂計劃曝光 1905電影網訊 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奇觀大片《信條》正在熱映中,票房勇破2.5億元人民幣並一路走高。
  • 了解這些,幫你150分鐘看懂諾蘭新片《信條》
    由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操刀的最新科幻驚悚動作片《信條》(Tenet)在經歷堪稱一波三折的過程之後,終於正式定檔9月4日登陸中國內地院線與觀眾們見面。片方同時還發布了正式版海報和名為「逆時存亡」的中文簡體版預告片。
  • 諾蘭《信條》或涉及「量子冷戰」 穿越時空錯綜複雜
    據外媒screenrant報導,諾蘭新片《信條》的幕後特輯在近日上架了亞馬遜平臺,而這本幕後特輯的名字為「《信條》的秘密:走進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量子冷戰」。
  • 諾蘭《信條》新預告透露3大關鍵,男主:引領未來10年電影潮流
    而克里斯多福·諾蘭可以說是現在最「頭鐵」的導演,如此嚴峻的形勢下,他的新片《信條》始終堅持不改檔,勢必要「獻祭自己,盤活整個北美電影市場」。5月22日,《信條》迎來了第二部中字預告。《信條》被描述成「一部圍繞著國際間諜活動的動作史詩電影」的影片,總預算超過2.27億美元,是諾蘭導演作品中成本第二高的電影,僅次於預算2.5億美元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這一次的《信條》,顯然也是這一題材時隔十年的歸來。當我們細究上述每一部作品的內核時,往往會得出與華麗表面截然不同的樸素概念。追蹤、失憶、複製人、思想植入……所有概念都難言初創,可被諾蘭包裝後卻是另一番「不明覺厲」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