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美國飽受新冠疫情影響,電影院線風雨飄搖,眾多電影紛紛撤檔。
而克里斯多福·諾蘭可以說是現在最「頭鐵」的導演,如此嚴峻的形勢下,他的新片《信條》始終堅持不改檔,勢必要「獻祭自己,盤活整個北美電影市場」。
5月22日,《信條》迎來了第二部中字預告。
《信條》被描述成「一部圍繞著國際間諜活動的動作史詩電影」的影片,總預算超過2.27億美元,是諾蘭導演作品中成本第二高的電影,僅次於預算2.5億美元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影片的陣容也非常豪華,由羅伯特·帕丁森、約翰·大衛·華盛頓、伊莉莎白·德比齊(《寡婦聯盟》《銀河護衛隊2》)、寶萊塢女星迪寶·卡帕蒂亞、漫威宇宙「快銀」亞倫·泰勒-詹森、法國女星克蕾曼絲·波西(《天才》《127小時》),以及諾蘭的老搭檔麥可·凱恩(《黑暗騎士》)、肯尼思·布拉納(《敦刻爾克》)等明星主演。
從2019年8月發布首支預告至今,時間過去了9個月,發酵產出了不少關於這部「燒腦電影」有趣大膽的猜測,諸如平行世界,時間倒流、莫比烏斯環時空等等。
而新鮮出爐的第二部預告片也給了影迷們更多提示。該片男主角華盛頓在預告片發布會提到:
「這僅僅是影片信息的皮毛,諾蘭這次要帶領我們迎接未來10至15年的電影潮流趨勢」
話不多說,現在就來聊聊這支預告片的3個關鍵點:
1.天能
首先是片名,在第二部正式中字預告片中,「TENET」被譯為「天能」。
第一支預告片中告知華盛頓通過測試的角色再次出現,重複並加工了他之前說過的臺詞:「天能,他能帶你開啟正確的門,也能開啟錯誤的門,小心運用」。
這似乎也印證了影片中常被提到的「TENET」是一種能力,而通過測試的華盛頓擁有了這種能力。
在不久前的一個採訪中,《信條》的主演羅伯特·帕丁森透露,他飾演的角色沒有進行時間穿越,影片也不涉及時間穿越的概念。
2.逆轉未來
在第二支預告片裡,華盛頓用臺詞證實了羅伯特的話,同時也揭露了影片的設定:逆轉未來,而不是時間旅行。
逆轉未來這個設定,此前的很多電影都使用過,有的電影甚至直接使用「逆轉未來」作為片名,在尼古拉斯·凱奇出演的《逆轉未來》中,他的能力是能預知到兩分鐘後能發生的事情。
在《X戰警:逆轉未來》中,有個X戰警的超能力是能把人的意識送回某個過去的記憶裡。
我們可以發現,以上這些電影關於「逆轉未來」設計的包裝可能有所出入,但它們的核心都是一樣的:改變。改變過去或現在的某件事,從而使後續的軌跡發生變化,逆轉未來。
點擊播放 GIF 4.8M
動畫《外星也難民》時間穿越
但如果用這種爛俗的穿越時間改變因果設定去猜測《信條》,那也太瞧不起諾蘭了,況且電影本身也不涉及時間穿越。
所以我們不妨對《信條》的「逆轉未來」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創造。逆向推演,創造不符合既定規律的未來。
在高中數學有個知識相信大家都記得: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
舉個例子,在我們的世界裡,囿於物理的局限性,一杯失重的水可以簡單構成水杯墜落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即A能推出B,B無法推出A)。
點擊播放 GIF 2.0M
而在《信條》的世界裡,「天能」賦予了華盛頓橋接必要條件與現實的能力。因此,水杯墜落而形成的破碎杯體、灑滿一地的水,在同樣重力的前提下,則可構成一杯完好的水的充要條件(即A能推出B,B也可以推出A)。
點擊播放 GIF 2.9M
帶著這個假設,我們回到預告片中找些答案。
首先就是這個在兩個預告片中都出現了的畫面,華盛頓和羅伯特綁著系在高樓上的繩子,倒放式的從樓底飛到了樓上。
點擊播放 GIF 2.7M
當繩子、人、重力……這些「正放」所需要的充分條件其實就是倒放所需要的必要條件,華盛頓運用天能,完成「充要逆演」。
再就是第一支預告片中一閃而過模樣奇怪的房間,這其實是華盛頓練習「收彈」的訓練室。
點擊播放 GIF 2.8M
在第二支預告片中,華盛頓拿起打空子彈的手槍對著靶子射擊,慢放可以發現靶子上原有的彈孔消失了,而華盛頓手槍裡的彈匣裝滿了子彈。
一旁的人說道「你不是射出子彈,而是接住它」。
當一切充要條件存在時,華盛頓再次完成了「逆演」。
如果你接受了這個假設,那麼再來看預告片中的一些倒放就顯得自然了。
翻滾中逆演的汽車,爭鬥中消失的彈孔。
點擊播放 GIF 2.5M
點擊播放 GIF 1.6M
但更大的疑問來了,正如華盛頓臺詞所說:「我們身在此處,豈不是代表從未發生?」
而影片中迪寶·卡帕蒂亞飾演的角色卻告訴他「未來的人需要我們」。
既不涉及時間穿越,又需要從現在去改變未來。那麼我們便嘗試沿著「相反時間流平行世界」的設定繼續進行探討(關於這個設定的推測,在另一篇文章有涉及)。
3.更多的角色信息
在第一部預告片中一閃而過的幾個角色在第二部預告片中有了更多的篇幅。
比如肯尼斯飾演的反派和伊莉莎白飾演的女主。
在第一部預告片裡,肯尼斯望著另一個世界牽著女主手的自己(從側臉推測)。
點擊播放 GIF 1.4M
而到了第二部預告片中,跟他深情對視的伊莉莎白坐上了華盛頓的船。並且在某個畫面裡出現了鬼鬼祟祟的狀態。
點擊播放 GIF 1.0M
在這個場景裡,華盛頓在與一群人對峙互毆。
而下個畫面,藍衣伊莉莎白暢通無阻。
點擊播放 GIF 4.8M
經過慢放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與華盛頓對歐的角色在下一秒成了藍衣伊莉莎白的跟班。
據此可以判斷藍衣伊莉莎白與華盛頓在某個時間段裡處於對立關係(至少是明面上的)。
在這個畫面中,肯尼斯與紅衣伊莉莎白和平相處,並提到華盛頓「他可以預知未來」。
而在另一個畫面中,紅衣伊莉莎白卻被肯尼斯用手槍指著威脅,朝似乎猶豫不決的華盛頓大喊「hurry up(快點)」
因此我們就可以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一、原本敵對的伊莉莎白被華盛頓成功策反。
二、藍衣伊莉莎白與紅衣伊莉莎白為平行世界裡獨立存在的個體。
帶著這個初步判斷,我們繼續往下看。
點擊播放 GIF 1.3M
點擊播放 GIF 0.7M
在伊莉莎白出現的這兩個場景中,從畫面1中後方正行的車與畫面2中肯尼斯手指的「從二到一」的倒數,我們可以判斷這兩個伊莉莎白處於同一個時間流世界裡。
了解諾蘭導演的影迷都知道,在他的電影中有一個一以貫之的主題——「尋回失去的情感」。
據此我們便嘗試完善我們的判斷:華盛頓帶著一個世界裡的伊莉莎白去往另一個世界,試圖從肯尼斯身上獲取某樣東西或改變某件事情,而剛好在另一個世界裡,伊莉莎白是肯尼斯的摯愛。(也許是經典三角戀?)
華盛頓的搭檔羅伯特也給了我們「確實存在兩個世界」的感覺。
點擊播放 GIF 3.1M
在這個畫面裡,羅伯特倒水時水壺從開的狀態變成了關。
加上臺詞,我們可以推斷華盛頓試圖說服另一個世界裡的羅伯特去做某件事情,而羅伯特對華盛頓的到來以及他「逆轉未來」的說法從最初的質疑最終變成了信服。
而在旋轉門中羅伯特臺詞中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也側面證明了他對於某些事情處於未知狀態。
結合第一部預告片,做個總結。從第二部預告片中,我們可以發掘了華盛頓關於「天能」的逆演能力,堅定了關於「相反時間流平行世界」設定的推測。
值得一提的是,諾蘭導演在電影中對科學理論的運用非常嚴謹。
比如在《星際穿越》中對黑洞、多維空間等物理現象的呈現,在《盜夢空間》中對人的意識流以及夢境等精神分析的勾勒,大都基於已有的科學理論或者猜想。
《星際穿越》(2014年)中的黑洞與2019年NASA發布的計算機模擬黑洞
在5月12日,諾蘭公布了配合新片推出的電影幕後書《信條的秘密:走進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量子冷戰》。
由此可見諾蘭這次要在《信條》裡大玩「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作為目前人類描述微觀世界比較精確的理論可謂是不要太有嚼頭,可惜小編才疏學淺,無法深入到量子力學領域進行分析。
不過沒有關係,書上說了嘛,「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距離電影上映還不到兩個月時間,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
青石電影編輯部|V7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