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納米導線可作透明電極

2020-12-05 金融界

俄羅斯託木斯克工業大學與中國和德國專家共同研發出一種特殊的納米導線。依據這種納米導線特性,可以將其作為特殊的透明電極用在柔性電子產品和太陽能產品上。這一研發成果是根據納米結構合成的新研究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納米材料》期刊上。

託木斯克工業大學亞歐人員表示,由納米導線組成的柔性電極是一種透光率超過95%的晶格結構,可以與窗戶玻璃的透明度相提並論。與其他由銀制納米導線組成的電極相比,此次研發的納米導線具有更高的電導率。

研究人員還解釋說,現代光電子學需要基於這種導線的元件。提高太陽能電池、顯示器、發光二極體(LED)的能效必須採用透明電極。與此同時,這些元件具備製造高質量柔性電子產品所必需的特性。

據悉,中國電子科技大學和開姆尼茨工業大學的科研人員參與了上述成果的聯合研究。

上一篇新神經算法晶片有了「嗅覺」

下一篇暫無下一篇

相關新聞: 裸眼3D,讓醫學影像更立體 物聯網,開啟萬物互聯時代 「屏頻聯動」線上招商雲端育種——海南三亞復工復產見聞 新型光電傳感存儲器 讓人工視覺系統更加「眼明心亮」 返回新聞列表

本文源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Scientific Reports:極易摺疊且高度透明的納米纖維電極
    近年來,柔性透明電極在許多可穿戴光電器件中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可摺疊透明電極具有光學透明性,低電阻和高水平的極端彎曲韌性,且不會顯著降低其電性能。通常,電阻率和光學透射率遵循相反的趨勢。因此,實現電阻率和光學透射率之間的最佳平衡,以獲得高導電透明電極是一大挑戰。
  • 科學家研發出大型可拉伸透明電極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宣布,由KIST光電混合研究中心的Sang-Soo Lee博士和Jeong Gon Son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可以製造大面積(比A4紙大)波浪形納米銀線網絡電極的技術,在結構上可拉伸,具有高度的導電性和透明度,可用於可拉伸顯示器。
  • 清華大學成功研製出高性能碳納米管導線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納米科技專項支持下,清華大學成功研製出高性能碳納米管導線,並開展了腦起搏器電極、碳納米管導線原型直流電機應用研究。  碳納米管具有輕質、高強以及導電、導熱性能優異等特點,有望取代傳統金屬導線在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領域得到應用。常規碳納米管制備方法會導致金屬納米管與半導體納米管的混合,其中半導體屬性約佔2/3,造成碳納米管導線電導率比銅導線低兩個數量級,嚴重製約了碳納米管導線的實際應用。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開發出大型可拉伸透明電極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宣布開發出一種製造大面積波浪形納米銀線網絡電極的新技術,該電極不僅具有可拉伸結構,還具有較高的導電性與透明性。透明電極對基於太陽能電池和觸控螢幕的顯示設備至關重要。當前,基於氧化銦錫(ITO)的透明電極已經得到了商業化應用,但製造過程中用到的金屬氧化物薄層使其可拉伸性變得極差且非常脆弱不適用於柔性和可穿戴設備。因此,開發具有可拉伸性的透明電極對於柔性和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極為重要。通常,銀納米線的直徑只有幾十納米,且體積小、可彎曲、導電性能優異。因此,銀納米線隨機組成的納米線網絡可以用來製造高透明度的柔性電極。
  •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2018-07-09 03:59:33 2018年07月09日 03:59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透明電極指紋傳感器問世
  • OLED頂發射器件的透明電極分析
    頂發射型器件的結構是: 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陰極/有機功能層/反射陽極[5], 如圖1(b)所示. 在頂發射器件中, 透明電極的選擇最為重要, 合適的透明電極將大幅度提高器件的性能。 透光性和導電性是評價透明電極的兩個重要參數. 透光性能由膜層透過率T來決定, 可由分光光度計測得;導電性能常用方阻Rs表徵, 可由四點阻值測試法測得.
  • 納米導線專家的探索:讓一片「綠葉」製造新能源
    頂部薄膜可吸收陽光、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允許氧氣釋放;內部薄膜的特定分子可幫助催化反應並生成燃料;底層將燃料轉移保存。圖片來源加州理工。氫氣的希望隨著油價的下調和一些地區對可再生能源研究經費的削減,第一股人工光合作用熱潮也很快褪去。不過,堅持下來的學者還是不負眾望的。1998年,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John Turner提出了效率為12.4%的水分解系統。
  • Nano Energy:單壁碳納米管的高效柔性透明p型複合電極的合理設計
    成果簡介 透明電極在電子和能源技術中非常重要。目前,透明導電氧化物主要是主導市場的n型導體,並限制了技術進步。單壁碳納米管(SWCNT)因其優越的空穴遷移率,導電性,透明度,柔韌性和調節功函數的可能性而成為有前途的p型透明導體。在這裡,開發了一種基於單壁碳納米管(SWCNT)與聚(3,4-乙撐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鹽(PEDOT:PSS),氧化鉬和SWCNT纖維結合的p型柔性透明導電膜(TCF)的新穎合理設計。
  • 密西根大學獨家授權Rolith生產透明導電電極
    2012年12月20日,作為生產高級納米結構塗層和設備的領軍者,Rolith 公司宣布,密西根大學技術轉移辦公室(U-M Tech Transfer)獨家授權該公司使用微米和納米圖案結構基材,生產透明導電電極。
  • 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中的納米電極材料
    另外,銀納米線的柔軟性和韌性讓其成為下一代可穿戴光電子器件的潛在候選者。對於電致變色器件而言,銀納米線薄膜電極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柔性可拉伸電子器件的發展。隨著柔性電子器件技術的快速發展。2014年,Lee首次使用銀納米線電極組裝了氧化鎢的可拉伸可穿戴電致變色器件,該器件可以可逆的拉伸和彎曲。他們將銀納米線網絡固定在PDMS彈性基底上來製備可拉伸電極。
  • 碳納米管與金屬納米導線成功連接
    美國羅斯塞拉(Rensselaer)工學院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找到了一種能將碳納米管和金屬導線相連接的新工藝,並用它研製出結合了碳納米管和金屬納米導線最佳特性的納米導線。
  • 楊培東:這種材料能做手機透明電極 還能探人腦
    ——半導體納米導線,這是繼量子點、碳60、碳納米管之後的第四類納米材料,開創了納米科技的嶄新歷史。「楊培東解釋,他透露,半導體納米導線用來做廢熱發電已經在他的第二個公司產業化了。另外一個例子是嘗試用半導體納米材料實現「人工光合作用」。楊培東解釋,半導體納米導線是高比表面積的半導體,對吸收太陽光非常厲害。「所以我們就用半導體納米導線來做人工光合作用,因為人工光合作用需要光、需要光吸收、需要光催化。現在半導體納米導線也就是在我們的人工光合系統裡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 中國科大成功研製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研究組圍繞如何高效宏量組裝納米導電基元,特別是銀納米線,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成功研製了基於納米線組裝體的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為今後規模化製備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彈性導體提供了新的製備技術。
  • 理化所高性能銅網格柔性透明電極研究取得新進展
    已報導的銅基柔性透明電極主要是基於銅納米線網絡和銅網格的透明電極,在實際應用中面臨兩個主要難題:一是製備過程比較複雜,不利於大規模生產;二是微納尺度的銅極易被氧化,降低材料的導電性能。這些問題極大地限制了銅基透明電極的進一步應用。
  • 透明ZnO電極使氮化物LED更加明亮
    頂部的電極仍然是必需的,為了得到最大的取光效率,透明的電極再次使用。表面粗糙化和光子晶體結構也加入到這個陣營,它們都有助於提高取光效率。 我們剛剛描述的這些不同的LED設計都是在努力克服與金屬電極相關聯的問題。
  • 麻省理工學院:透明石墨烯電極將導致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該項技術的關鍵是中間的「緩衝」材料層,它可以使厚度小於1納米(十億分之一米)的超薄石墨烯片輕鬆從其基材上剝離下來,從而實現快速的卷對卷大規模工業生產製造。載體允許將厚度小於1納米的超薄石墨烯片從基材上提起,從而實現快速的卷對卷製造。近年來,對於在光電子設備中的各種應用,尋找一種方法來製造很薄的、大面積的、透明的、在露天環境中穩定的電極,一直是薄膜電子學的主要追求,例如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屏幕,或者像太陽能電池捕獲太陽能的屏幕。
  • 納米專項課題「石墨烯透明導電膜」實現與產業對接
    近日,國家納米中心與江蘇生美工業集團籤訂了「石墨烯基智能窗器件研發」技術開發協議,雙方將在北京市科委支持開展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研製的基礎上,在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註冊成立項目公司,集中推進石墨烯基智能窗器件研發和產業化工作
  • 新型透明電導體可像橡皮筋一樣拉伸
    原標題:新型透明電導體可像橡皮筋一樣拉伸  新華網華盛頓9月2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休斯敦大學教授、著名華裔納米材料專家任志鋒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一種可像橡皮筋一樣循環拉伸而不改變性能的透明電導體。這項成果在柔性電子學和人體可植入設備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 斯坦福華人教授研發柔性電極,像皮膚一樣柔軟、透明可拉伸
    雷鋒網消息,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教授鮑哲南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了一種導電性和拉伸性極佳的高分子材料,可用於可拉伸塑料電極。這種柔性電極也可作為可穿戴電子器件。也就是說,如果成功,以後,我們帶有「智能」的衣服或者體內的供電設備就不會再被僵硬的電路掣肘了。
  • 【會員風採】基於透明形狀記憶聚醯亞胺電極的可主動變形的柔性...
    【會員風採】基於透明形狀記憶聚醯亞胺電極的可主動變形的柔性電子器件 2020-06-23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