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Energy:單壁碳納米管的高效柔性透明p型複合電極的合理設計

2020-12-05 材料分析與應用

本文要點:

新型p型柔性透明導電膜(TCF)。在90%的透射率下記錄的低等效薄層電阻為17Ω/ sq。機械柔韌性,電阻變化≤5%。具有p型TCF和a-Si:H的混合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創紀錄的8.8%。

成果簡介

透明電極在電子和能源技術中非常重要。目前,透明導電氧化物主要是主導市場的n型導體,並限制了技術進步。單壁碳納米管(SWCNT)因其優越的空穴遷移率,導電性,透明度,柔韌性和調節功函數的可能性而成為有前途的p型透明導體。在這裡,開發了一種基於單壁碳納米管(SWCNT)與聚(3,4-乙撐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鹽(PEDOT:PSS),氧化鉬和SWCNT纖維結合的p型柔性透明導電膜(TCF)的新穎合理設計。在SWCNTs-MoO 3的配置中-PEDOT:PSS / SWCNT纖維,我們在550 nm處的透射比達到了創紀錄的17Ω/ sq薄層電阻,具有90%的透光率。我們證明,在提出的電極和氫化非晶矽(a-Si:H)的基礎上開發的太陽能電池可產生出色的短路電流密度J sc = 15.03 mA / cm 2,並具有創紀錄的PCE功率轉換效率對於SWCNTs / a-Si:H混合太陽能電池預計這種經過合理設計的新穎p型TCF將為廣泛的能源技術開闢一條新途徑,其中高空穴電導率和材料的透明性是成功實施這些技術的前提。

圖文導讀

圖1。使用溼拉技術的SWCNT纖維製造工藝

圖2。各種類型電極的表面形態:(a)原始SWCNT;(b) MoO 3 -SWCNT;(c)PEDOT:PSS-MoO 3 -SWCNTs複合材料;和(d) PEDOT:PSS-的MoO 3 -摻雜的單壁碳納米管的複合材料。(e) TCF的各個成分的光學透射率:原始和摻雜的SWCNT膜,SWCNT + MoO 3,PMMA和不同類型的TCF:TCF1,TCF2,TCF3和TCF4。為了比較,還給出了SWCNT纖維和摻雜的SWCNT纖維的透射光譜。(f) TCF3在聚醯亞胺基材上的照片;和(g)TCF4電阻在50,000個彎曲周期中以20°,45°,90°和180°的角度變化,曲率半徑從10到1.6mm -1。

圖3。實驗數據的比較和曲線的模擬

圖4。(a) TCF1 製造的太陽能電池平衡圖的比較;(b) TCF2;(c) TCF3和TCF4。

小結

開發出一種新穎的高效柔性柔性p型導體的合理設計,將SWCNT的優越性能與PEDOT:PSS,MoO 3和SWCNT纖維網格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複合材料。薄的多組分層的使用和高導電SWCNT纖維的引入已導致TCF開發的重大改進。這樣的SWCNT纖維由於其高導電性和簡單的沉積工藝而可以代替傳統的金屬觸點。

最後,可預見的是,這種新型p型TCF與更好的鈍化,光捕獲方案和納米結構相結合的未來發展將徹底改變未來的光伏器件。然而,新穎的p型複合材料的應用不僅限於太陽能電池。合理的設計和室溫處理為在其他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多種應用中的透明和靈活的電極實現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Rational design of highly efficient flexible and transparent p-type composite electrode based o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相關焦點

  • 對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技術解讀(上)
    威廉馬什賴斯大學在US20120145997A1中公開了熱絲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垂直單壁碳納米管方法,將催化劑置於碳納米管生長的基底表面,在反應室中與氫氣和氣態烴混合氣相接觸,加熱溫度超過2000℃,活化氣體,垂直單壁碳納米管在基底上生長。
  • 細菌纖維素@聚吡咯-單壁碳納米管導電膜的製備與表徵
    摘  要:為了獲得柔性高電導率導電材料,以細菌纖維素(BC)、吡咯(Py)和單壁碳納米管(SWCNTs)為原料,在不添加任何黏合劑的情況下,通過簡單的原位氧化聚合和真空過濾法製備了細菌纖維素@聚吡咯-單壁碳納米管(BC@PPy-SWCNTs)新型導電膜。
  • Nano Res:甲苯為碳源合成單壁碳納米管用於高性能透明導電薄膜
    成果簡介 單壁碳納米管(SWCNT)透明導電膜(TCF)由於其卓越的光電性能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甲苯是一種用於碳納米管合成的碳源,但是碳納米管的生長參數及其TCF光電性能(即薄層電阻與透射率)尚未得到充分評估。
  • 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中的納米電極材料
    碳納米管碳納米管作為1D空心材料,其管子的兩端是被封裝的。它們的徑向尺寸通常被認為是納米級,軸向尺寸被認為是微米級。它們的結構含有大量的sp2雜化碳原子,沿六邊形分布形成單層(單壁碳納米管)或者多層(多壁碳納米管)。由於其1D納米結構的獨特性和傑出的電學以及力學性能。碳納米管在各種電子器件中有巨大的潛在應用。
  • TUBALL單壁碳納米管助力電池能量密度發展
    導讀: 單壁碳納米管(SWCNT)是一個特殊的導電添加劑,在非常低濃度時即能形成導電網絡,同時使電池電極中的活性物質的量增加到99.5%。此外,將單壁碳納米管結合到活性物質顆粒內,形成基於單壁碳納米管的新結構,具有在未來的5-10年內,將能量密度增加60%的潛力。
  • 物理所等基於碳納米管薄膜的柔性儲能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此方法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碳納米管的利用率,保持碳納米管薄膜的結構,還可以有效提高超薄碳納米管薄膜的製備效率,簡化了實驗過程。該方法正在申請中國發明專利(201210270061.0)。基於所製備的超薄碳納米管薄膜,研究人員組裝了柔性透明碳納米管薄膜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表現出了一定的透光性和良好的電化學性能。
  • 基於液態金屬電極和集成功能化碳納米管的全柔性超級電容器
    圖片概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鎵銦液態金屬(共晶鎵銦合金,EGaIn)電極與集成功能化碳納米管(CNTs)的集成柔軟微系統用全柔性超級電容器。碳納米管表面的氧官能團保證了功能化的碳納米管與EGaIn表面的薄的天然氧化層之間的強附著力,即使在機械變形的情況下也能實現無脫層的柔性、可拉伸的電極。
  • 單壁碳納米管生產商OCSiAl成立上海技術中心
    原標題:單壁碳納米管生產商OCSiAl成立上海技術中心全球最大單壁碳納米管生產商之一OCSiAl,將單壁碳納米管應用於生產高性能導電塑料,以及抗靜電、透明的包裝材料,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隨著TUBALL上海中心的成立,OCSiAl將為客戶提供更迅速、更高效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並為客戶開發定製的解決方案,最大化地滿足客戶的需求。OCSiAl是全球最大的單壁碳納米管生產商之一,其生產的TUBALL單壁碳納米管是最創新的材料之一,可為導電塑料帶來獨特的性能組合。
  • ACS Nano:柔性碳納米管突觸電晶體用於神經電子皮膚
    儘管已經有許多關於在剛性基板上實現人工突觸電晶體的報導,但是使用柔性器件有可能實現更廣泛的應用。在本文中,報告了使用高載流子遷移率半導體單壁碳納米管在超薄柔性基板上構建的人工突觸薄膜電晶體此外,研究人員已經展示了一種柔性神經電子皮膚及其周圍神經,其中柔性鐵電駐極體納米發生器(FENG)用作感覺機械感受器,可產生由人工突觸處理和傳遞的動作電位。
  • 單壁碳納米管網狀結構或將延長鋰電池使用壽命
    Marschilok牽頭,製作了單壁碳納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WNT)網狀結構,可利用PPBT(poly[3-(potassium-4-butanoate) thiophene])將SWNT固定在電池材料上。
  • 金屬所研製出窄帶隙分布半導體性單壁碳納米管
    單壁碳納米管(swcnt)因碳原子排布方式不同可表現為金屬性或半導體性,其中半導體性swcnt具有納米尺度、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可調的帶隙和高載流子遷移率
  • 碳納米管複合薄膜/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進展
    宏觀碳納米管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學、電學、光學等性質,而且是柔性的。通過調節生長參數,可以獲得高透光率(可達95%)、高電導率(105 S m-1)的碳納米管薄膜。碳納米管和矽可以在室溫下形成p-n結,無需傳統矽基太陽能電池中的高溫摻雜,這種新型的低成本太陽能電池易大規模生產,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 進展 | 連續製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取得進展
    單壁碳納米管具有優異的力學、電學和光學性質,因此被認為是最具競爭力的柔性透明導電材料的候選材料之一。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膜的製備方式主要分為溼法和幹法兩種。溼法是指將碳納米管分散在合適的溶劑中,通過抽濾、浸塗、噴塗、或旋塗等方法沉積在相應基底上;幹法是指直接通過化學氣相沉積(CVD)生長碳納米管薄膜或者由碳納米管陣列拉絲成薄膜。
  •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發表時間:2018/5/16
  • 中科院物理所:連續製備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取得進展
    目前,氧化銦錫(ITO)是工業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材料。常用的 ITO製備工藝涉及高溫高真空的耗能且工藝複雜。另外,ITO是脆性金屬氧化物且銦資源稀缺,越來越難以滿足科技發展的需求,特別是針對新一代的柔性電子器件。
  • 碳納米管國內外企業5大應用領域!
    碳納米管觸控屏與傳統ITO技術相比具有廉價、柔性、工藝簡單以及低能耗、低汙染等優點。 2.新能源材料 導電添加劑是碳納米管一項非常重要的用途。 國內方面,百應公司將碳納米管應用於氫燃料電池領域,通過與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合作開發了碳納米管電極製作技術,開發氫燃料電池膜電極。通過多層碳納米管陰極/陽極專利技術,可製備小於400平方公分的任何尺寸膜電極(空氣電極/燃料電極)。外圍消息顯示,百應的高功率膜電極,用較少的膜電極面積可以取得同等功率。
  • 物理所在高性能緊湊型柔性熱電模塊研究中取得進展
    隨著導電聚合物、金屬配位聚合物、碳納米管宏觀體和碳納米管/有機複合物等柔性熱電材料的發展,柔性p型熱電材料室溫下的熱電功率因子已經達到2000 μW m-1 K-2,性能可與無機熱電材料媲美,然而高性能、高穩定的柔性n型熱電材料依舊缺乏,成為柔性熱電模塊發展的阻礙。
  • 單壁碳納米管替換常規導電劑可行性報告
    摘要:討論單壁碳納米管在導靜電防腐塗料中的應用以及同石墨、導電雲母粉的導電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差別。1、單壁納米管的結構和特性1.1單壁納米管的結構多層納米管是由多個碳原子六方點陣的同軸圓柱面套構而成的空心小管,而單壁納米管僅由一個碳圓柱面構成。
  • 青島科技大學:碳纖維促進的催化劑活化,可有效生長單壁碳納米管
    在化學氣相沉積(CVD)過程中,在碳纖維和基材表面之間會形成微空間,這會改變CO的Knudsen數並增加其與氧化鈷納米顆粒的有效接觸,從而增強催化劑的還原和單壁碳納米管的成核。用下的碳纖維生長表面生長的單壁碳納米管,而不覆蓋碳纖維,單壁碳納米管相比表現出高得多的催化劑效率,即SWNT密度高達~140的SWNT / μ米2。
  • 納技術 理化所高性能銀納米線離子液體凝膠複合柔性透明電極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學實驗室在高性能銀納米線離子液體凝膠複合柔性透明電極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柔性透明電極在電子與光電子產業的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製備眾多電子與光電子元器件不可缺少的光電功能材料。目前,柔性透明電極主要是在透明有機聚合物基底上,採用溶膠-凝膠、化學氣相沉積、真空蒸發沉積、濺射沉積、脈衝雷射沉積等方法引入氧化銦錫(ITO)導電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