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全面啟動張江科學城第二輪82個項目建設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上海頻道

  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攝影:張春海)

東方網記者王玲1月15日報導: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今天上午開幕,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今年重點工作時,應勇表示,2020年,上海要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

應勇指出,制定實施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化方案。加快組建國家實驗室,建成並開放軟X射線、活細胞成像平臺等大科學設施,全面啟動張江科學城第二輪82個項目建設,加快形成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礎框架。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全面實施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上海方案」,集聚高水平研發機構,加快形成一批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功能型研發轉化平臺。

應勇說,2020年上海要推進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提升紫竹、楊浦、漕河涇、嘉定、臨港、松江G60科創走廊等區域創新發展能級,支持大學科技園做大做強,加快形成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推進眾創空間建設,加快形成更有活力、更加便捷、更富成效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健全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加快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

相關焦點

  • 建國家實驗室、拿出「上海方案」,2020年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
    應勇指出,2020年上海要大力推進「五個中心」建設。2035年為止,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是黨中央、國務院對上海發展的要求。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在全球貿易投資網絡中具有樞紐作用的國際貿易中心。
  • 上海:將加快組建國家實驗室 建成開放多項大科學設施
    來源:上觀原標題:國家實驗室加快組建,上海將建成這些大科學設施作者:朱珉迕 孟群舒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今天上午開幕。應勇說,上海今年將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制定實施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化方案。加快組建國家實驗室,建成並開放軟X射線、活細胞成像平臺等大科學設施,全面啟動張江科學城第二輪82個項目建設,加快形成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礎框架。
  • 上海張江科學城:生產穩定有序 科技創新不停歇
    2月27日,上海張江科學城集中簽約、開工啟動了50個重點項目,總規模達364億元,涉及創新研發平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及城市功能提升等多個領域。張江科學城集聚了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等一大批國家級科研項目與大科學設施,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擔負著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諸多戰略使命。
  • 張江實驗室將繼續全力參與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上證報訊(記者 宋薇萍)張江實驗室管理委員會2月14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總結過去一年工作,謀劃部署今年工作。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張江實驗室管委會主任白春禮,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江實驗室管委會主任應勇出席並講話。白春禮指出,過去一年,張江實驗室的集中度和顯示度不斷提升,體現了「上海速度」,進展令人振奮。
  • 上海市長應勇視察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李政道研究所建設
    配合張江科學城規劃,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正在加緊建設,將打造超快科學中心、材料基因組聯合創新科學中心、同步輻射診療和醫學影像科學中心等項目。應勇登高俯瞰科學園建設情況,鼓勵上海交大高起點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實施。
  • 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在上海啟動建設 打造世界知名原始創新策源地
    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在上海張江啟動建設 打造世界知名原始創新策源地  中新網上海8月29日電 (記者 許婧)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29日在上海張江科學城正式啟動建設,規劃總用地面積約41畝,總建築面積約56000平方米,預計2020年6月完成基本建設。
  •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
    11月1日,小編從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集體採訪中了解到,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集群將誕生在這裡。 據上海自貿區張江管理局副局長付軍介紹,目前上海已建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個、在建9個,共14個,數量、投資額和建設進度均領先全國。
  • 李政道研究所、張江科學園建設指揮部赴張江科學城展示廳、張江...
    2018年11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張江科學城考察,在張江科學城展示廳參觀期間,他談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要增強科技創新的緊迫感和使命感,把科技創新擺到更加重要位置,踢好『臨門一腳』,讓科技創新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中發揮重大作用。」
  •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上海合肥北京,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上海合肥北京,張江國家實驗室方案初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12月25日從上海科技、智慧財產權工作情況通報會上獲悉,我國首個國家實驗室花落合肥、上海、北京三地——在合肥啟動建設量子與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總部
  • 探索國家實驗室建設新機制 張江實驗室擼起袖子這麼幹
    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超強超短雷射裝置、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活細胞成像平臺,以及啟建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隨著張江實驗室的建設,這些大科學裝置個個都將成為科創的「國之重器」。
  • 「越發展,越離不開張江」,38萬張江科技人才已開掛!
    這也是今年以來上科大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布的第四篇重大科研成果。以「科技」命名的這座大學,同樣是建設中的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新藥研發平臺等國家級大科學設施和科研機構融為一體,成為了科學城內科學發現的最「硬核配置」。
  • 張江實驗室今年如何發力突破?這個會議透露重要信息!
    張江實驗室管理委員會今天(14日)召開第二次會議,總結過去一年工作,謀劃部署今年工作。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張江實驗室管委會主任白春禮,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江實驗室管委會主任應勇出席並講話。張江實驗室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繼續全力參與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力爭早日獲批成為國家實驗室。中科院將進一步支持張江實驗室進行體制機制探索,支持張江實驗室儘快建立有效的國家實驗室管理體系、招聘全球頂級科學家加盟、產生有顯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
  • 11月27日產城日報:張江副中心核心區規劃曝光
    (新華網)上海張江副中心核心區規劃曝光上海市發布《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中區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56、57等街坊局部調整》(草案)公示,張江副中心核心區規劃曝光。圍繞「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和「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張江副中心定位為以生產性服務和城市公共服務為主導功能、以科創為特色的市級城市副中心。
  • 《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3-2020)》新聞發布會
    侯勁表示,今年6月2日,國務院批覆原則同意《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3-2020年)》(以下簡稱張江規劃)。7月上旬,科技部印發了張江規劃。張江規劃的獲批,是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舉措,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上海及張江示範區寄予的厚望。
  • 上海張江園區發展為何從向東變為向南?因為浦東建設的方向已變
    浦東新區的張江高科技園區是上海高科技產業的核心,也是浦東建設的重點。在近些年的發展歷程中,明眼人已經能夠注意到,張江園區的發展方向再變化。浦東建設張江科學城的方向是一路向南,之前卻是一路向東。現在的張江科學城如今,之前的張江高科技園區,已經升級成為了張江科學城,張江科學城是浦東建設的絕對重點,張江科學城的地圖如下所示。
  • 靶向抗癌新藥CM118項目落戶上海張江
    上海2012年9月7日電 /美通社/ -- 上海再新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本周在上海張江註冊成立,宣布又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藥 CM118 項目最終落戶國際著名的張江高科技園區。2011年8月,梁從新博士向卡南吉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唐明博士建議,基於卡南吉公司 CM082 項目的成功經驗,希望再引進一個抗癌新藥項目到中國開發,得到了唐明博士的認同,他們決定全面複製 CM082 項目的成功模式,引進CM118項目。該項目一經提出就受到好幾位卡南吉創業團隊成員的熱烈響應。
  • 張江實驗室成立:2030年躋身世界一流國家實驗室行列
    原標題:把大科學設施群作為「基石」,張江實驗室有個「小目標」——2030年,躋身世界一流國家實驗室行列 上海光源二期線站、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和用戶裝置正在建設 上海是國內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最多、最為先進的地區之一,在張江建有「上海光源」和全球生命科學領域首個綜合性大科學設施「蛋白質設施」等一批國際領先的大科學裝置。 張江實驗室把大科學設施群作為實驗室的「基石」。
  • 在滬集中簽約項目,5個來自張江!
    7月22日,54個外資項目來滬集中簽約,投資總額超過80億美元。來源:上海發布其中有5個項目來自張江,包括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勃林格殷格翰(中國截止今年6月,叮咚買菜生鮮直供產地達到350個,產地直供供應商超500家,商品數量已超1600個,涵蓋了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認為,目前生鮮電商滲透率依然還不高,有萬億級市場待挖掘。但生鮮易損、供應集中的特點決定了只有可確定的、可控的供應鏈,以及品質確定、品類確定,才能站在解決商品從原產地到餐桌的一系列難題。
  • 韓正:張江國家實驗室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
    中國證券網訊 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暨張江科學城建設推進大會23日下午舉行,會議在評估前階段工作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部署推進下一階段工作。據解放日報24日消息,上海市委書記、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指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每一個階段都要有集中度和顯示度,進一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提升影響力。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要抓好骨幹項目,張江國家實驗室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張江科學城功能性項目要儘快落地。人才是上海的第一資源,事關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競爭力。
  • ...股東設上海張江中心置業 較大地充實公司在產業空間布局和物理...
    格隆匯6月17日丨張江高科(600895)(600895.SH)公布,為積極尋求張江科學城內的空間資源,提升可持續發展的園區物理空間,進一步加強公司在園區開發與運營、產業招商等方面的優勢資源聚集,公司與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張江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上海張江中心置業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工商核定名稱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