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已將圓周率算到30多萬億位,人類為何對它如此執著?

2020-12-03 奇點使者

高等數學對於一些普通人來說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但是對於一些天才來說就是輕而易舉的。他們可以在一瞬間就看懂一個以前從未看過的數學公式,甚至是再根據這個公式變換出一個新的公式。數學也是一個永恆,因為只要人類存在,那麼對於數學的研究永遠不會停止,數學也永遠不會被研究透。數學也是一切類型科學的基礎,許多科學家或多或少都會掌握一些數學理論。

數學之中有一個最基本的理論,那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其中就有圓周率。大家都知道圓周率是一個永遠不可能算得盡的數。它的盡頭到底在哪裡,以人類目前的科學知識暫時不得而知。雖然說圓周率沒有盡頭,但還是有著一些科學家或者是組織在持續算著圓周率。最近谷歌宣布了,他們對圓周率的計算已經達到了31.4萬億位。要知道,人們通常所知道的圓周率也就是3.1415926,一般人也就知道這麼多。

然而谷歌卻把圓周率算到了30多萬億位,這是算了多久的時間啊?雖然這是利用計算機一直在自動計算的,但這需要的毅力也太大了吧。這圓周率到底是在算些什麼呢?很多品牌的計算機會將對圓周率的計算作為測試計算機性能的一個指標。他們以對圓周率計算的基準度,即是以計算機能在一秒之內算得了多少位小數來衡量計算機的性能。或者是以此來測試計算機性能的極限度。

如我國排名世界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就能在一秒之內把圓周率計算到一百萬兆位。但是因為計算圓周率的功耗實在是太高了,所佔的內存也實在是太多了。因此就算是超級計算機也不得不停止對圓周率的計算。圓周率的無限就像是宇宙的無限那樣,不管怎麼探索,總是找不到邊界。因此許多人就認為圓周率可能是宇宙的奧秘。只要參透了圓周率,那麼就參透了宇宙,就會擁有宇宙的能量。

人類對圓周率的探索不會停止,直到有一天發現其盡頭為止。又或許,當人類參透了圓周率之後,宇宙的奧秘也就會顯現了。或者說是宇宙也就不再是那麼的神秘了。無限是真的非常令人類嚮往。猶如長生不老的無限那樣,人人都想追尋。

相關焦點

  • 圓周率π為什麼會引起數學家的重視?如今已將它算到30多萬億位
    例如數學中存在一個我們從小學開始就接觸的數,圓周率π。說到圓周率π,相信很多朋友都能夠背到小數點後七八位,而且很多家長以小孩子能夠背得越多π的小數位為傲。而那些背不得那麼多小數位的人一般就會這麼想,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去背這麼多位呢?有什麼用呢?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 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答案很意外
    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今年的三月份美國谷歌公司對外宣布他們已經將π算到了小數點後31.4萬億位,這是目前世界上算得最精確的圓周率了。但是可能會有人對此疑惑,為什麼要將一個被定為無限不循環的小數進行如此精確的計算呢?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答案很意外
    引言:在很多人看來,圓周率π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學符號,它的作用僅僅是解決一些幾何問題的計算。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一般用π表示,為無限不循環小數,是物理學和數學中普遍出現的常數。對於中小學生來說π=3.14基本可以完成計算,就算是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在精密計算時,也只需要小數點後幾百個位,那為什麼科學家會如此執著地繼續計算圓周率呢?
  • 圓周率已被計算到31.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π=3.14基本可以完成計算,就算是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在精密計算時,也只需要小數點後幾百個位,那為什麼科學家會如此執著地繼續計算圓周率呢?到了1948年圓周率已經被計算到了808為小數值,之後的計算機時代,人們充分利用計算機對圓周率進行計算。到了2019年,圓周率已經被算到了314.4萬億位。是什麼原因,讓科學家如此執著呢?網友得知原因後感嘆:高瞻遠矚,謀劃甚遠。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其內隱藏什麼秘密,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在眾多數學符號中,有一個符號很多朋友在中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了,而且它經常被用來計算一些幾何問題,它就是π。有的朋友可能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π了,那時候大家都以被π後面的小數位為驕傲,誰背得出更多的小數位就說明誰的記憶力更強。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萬億位,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讓科學家如此執著
    而數字的組合則是多變的,這也是它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在中國的古代,人們利用木、竹或骨頭製成的小棍來記數,並將其稱為算籌,而如今,阿拉伯數字則是為了全球通用的數字而被人們廣泛地使用著。一串數字中所蘊含的意義可以非常簡單也可以是深奧的,圓周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人們計算圓的面積時,就必須用到圓周率了,而為了方便計算,人們習慣性地將圓周率的數字固定在3.14,但這串看似簡單的數字,實則是人類經過幾百年的研究總結出來的。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什麼如此執著的突破它?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相信大家在讀小學的時候都計算過圓周率,而且老師也會詳細的告訴我們圓周率是如何推演出來的,那麼作為這麼一個常數,為什麼很多人從古到今都會去追求它的精確度呢
  • 科學家為何執著的計算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位,到底有什麼用?
    在人類歷史文明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也越來越多,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發展我們也已經掌握了固定的規律和一定的事技巧在這種前提之下,我們可以不斷的發掘新的領域,在數學上有一個數不盡的數字常數圓周率在數學上經常用希臘字母π來表示,它是指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在科學上認為它是算不盡的代名詞,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用圓周率的計算來解開宇宙上的一些現象
  • 為何非要把圓周率算到十幾億位?專家:或許和宇宙有莫名聯繫!
    為何非要把圓周率算到十幾億位?專家:或許和宇宙有莫名聯繫!大家在上學期間肯定不會忘記圓周率這一個運算,從我們接觸數學這一個科目開始,幾乎所有的運算都會涉及到圓周率,因此這也大大增加了學習的難度,除了數學之外,一些化學或者是物理運算當中也有圓周率的存在,而大家也都知道圓周率和我們國家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說,古時候的數學家祖衝之,就曾經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的後7位,在以後的幾千年當中,根本就沒有一個人能夠超越祖衝之,直到進入
  • 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的原因
    圓周率是一個無理數可是人類對圓周率的後面的小數位的計算卻樂此不疲,如今人類已經把圓周率後面的小數位計算到億萬級以上,比如著名國際巨頭谷歌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位計算到31.4萬億位,當然這還不是圓周率小數位的極限數值,IBM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計算到60萬億位,這個數值成為人類計算出圓周率最多位數的記錄,儘管這樣人類依然沒有把圓周率給算盡
  • 圓周率已被算到60萬億位繼續算下去有何意義這裡告訴你真正原因
    可是人類對圓周率的後面的小數位的計算卻樂此不疲,如今人類已經把圓周率後面的小數位計算到億萬級以上,比如著名國際巨頭谷歌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位計算到31.4萬億位,當然這還不是圓周率小數位的極限數值,IBM宣稱已經把圓周率小數點後面的位數計算到60萬億位,這個數值成為人類計算出圓周率最多位數的記錄,儘管這樣人類依然沒有把圓周率給算盡,同時也從側面證明了圓周率是一個無法算盡的無理數
  • 圓周率都算到31.4萬億位了,科學家為何仍如此執著?原因肅然起敬
    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生物,就是因為進化出了智慧。而智慧的頭腦又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人類對未知的事物總是有抹不掉的好奇,因此我們一直未曾停下探索的腳步。在探索的過程中,宇宙和大海是大部分人嚮往的,然而也有一小部分科學家執著於另一項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的探索——圓周率。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如此執著,到底為了什麼?
    在很多人看來,圓周率π只是一個普通的數學符號,它的作用僅僅是解決一些幾何問題的計算。但如果你有了解過這個符號的話,就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的小數位是算不盡的,但人類一直在竭盡全力計算。
  • 圓周率已被算到31.4萬億位,為啥還在計算?算盡後的後果有多大?
    世界上少有絕對的事情,比如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圓,就算用圓規旋轉一圈,也只是無限接近於圓,而圓周率是圓周長度和直徑的比值,迄今為止已經被算到了31.4萬億位。
  • 超級計算機已經將圓周率算到31.4萬億位,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數學這門學科也越來越完善,直到人類走進科技時代,數學才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問。雖然古時候的數學體系跟現在沒有可比性,但是在2000年前,人類文明史上出現了一個偉大數字,這個數字困擾著無數的科學家,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真正揭開它的奧秘。這個數字就是每個人都非常熟悉的圓周率。
  • 推到31.4萬億的圓周率,怎麼還在算?科學家:或和宇宙規律有聯繫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因為圓周率不能被除盡,一般認為它的後面是無限小數。一般在數學計算裡我們只保留後面七位數,3.1415926,越按照3.14。對我們一般人來說,知道圓周率3.14就夠了,但是科學家們不行,他們對圓周率有一種謎一樣的執著。
  • 圓周率都算到31.4萬億位了,科學家如此執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人類之所以區別於其他生物,就是因為進化出了智慧。而智慧的頭腦又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人類對未知的事物總是有抹不掉的好奇,因此我們一直未曾停下探索的腳步。在探索的過程中,宇宙和大海是大部分人嚮往的,然而也有一小部分科學家執著於另一項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的探索——圓周率。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在數學計算中我們一般用3.14來計算。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圓周率3.14就已經夠了,但是科學家似乎對計算圓周率有一種特別的痴迷。
  • 圓周率還在算,已經算到31.4萬億位,科學家為何如此執著?
    圓周率是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的數學單位,也就是數學單位「π」,「π」無法除盡,所以我們一般把圓周率保留到小數點後7位,也就是3.141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