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格裡斯河 編輯 底格裡斯河(Dijla)是中東名河,與位於其西面的幼發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達米亞,源自土耳其安納託利亞的山區,流經伊拉克,最後與幼發拉底河合流成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正位於底格裡斯河西岸。 中文名稱 底格裡斯河 英文名稱 Tigris River 所屬水系 印度洋水系 地理位置 阿拉伯半島東部 流經地區 土耳其 伊拉克 發源地 安納託利亞高原 主要支流 比赫坦河 阿賈姆河 迪亞拉河 河 長 2045千米 河流面積 37.5萬平方千米 平均流量 1150m\s 注入海域 波斯灣 流域主要氣候 熱帶,亞熱帶荒漠氣候 著名景點 兩河文明遺蹟 目錄 1. 1 基本信息 2. 2 簡介 3. 地理位置 4. 河流概況 5. 歷史文化 6. 3 自然特徵 1. 地勢 2. 河流 3. 支流 4. 4 氣候水文 5. 氣候 6. 水文 7. 5 水利樞紐 1. 水電工程 2. 灌溉系統 3. 6 環境保護 4. 原油洩漏 5. 戰爭破壞 基本信息 編輯 底格裡斯河(Tigris River) 古波斯語作Tigra,希臘語作Trigres,阿卡德語作Idiklat,聖經中稱Hiddekel, 底格裡斯河(3張) 阿拉伯語作Dijla,土耳其語作Dicle。
《聖經》中記述: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河分四道,其中第三道河叫「希底結」,有《聖經》研究學者指出,希底結河極有可能就是今天我們所稱的底格裡斯河。 名稱:底格裡斯河 英文名:Tigris River 所在洲:亞洲 流經區域:土耳其 伊拉克 流域面積:,沿東南方向流經敘利亞北部和伊拉克,注入波斯灣。其界定的這一地區的下遊以美索不達米亞知名,為文明搖籃之一。幼發拉底河全長約2,800公裡(1,740哩)。底格裡斯河全長約1,900公裡(1,180哩)。兩河通常分為3段︰上遊從海拔1,8303,050公尺(6,00010,000呎)以上的源頭逐步下降,穿行於安納託利亞高原東部山峽與河谷之中;中遊在敘利亞北部高地和伊拉克高地,海拔在所謂庫德(Kurdish)斷崖山麓的366公尺(1,200呎)至三角洲頂端的52公尺(170呎)之間;以及兩河共同造成的衝積平原。兩河於庫爾納(Al-Qurnah)匯合形成阿拉伯河。
簡介 編輯 地理位置 西亞水量最大的河流。源於土耳其境內安納託利亞高原東南部的東託羅斯山南麓,向東南流,經過土 底格裡斯河 耳其東南部城市——迪亞巴克爾後,與敘利亞形成約32公裡界河,即直接流入伊拉克境內。 此後基本沿扎格羅斯山脈西南側山麓流動。 首先穿越伊拉克北部重要油田——基爾庫克油田,並流經本區重要石油化工中心——摩蘇爾。 此後沿左岸接納了來自山地的大扎卜河、小扎卜河、迪亞拉河等支流,直抵首都巴格達。 自巴格達以下,兩岸湖泊成群,沼澤密布,於古爾奈與幼發拉底河匯合,改稱阿拉伯河,於法奧附近,注入波斯灣。 底格裡斯河(5張) 自河源至古爾奈,河長1950公裡,流域面積37.5萬平方公裡,年徑流量近400億立方米。 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遊春雨補給,每年3月漲水,5月水位最高。 因沿山麓流動,沿途支流流程短、匯水快,常使河水暴漲,洪水泛濫,形成沿岸廣闊肥沃的衝積平原,是伊拉克重要的灌溉農業區。 沿河建有各種水利工程,其中以巴格達西北部的巴迪塔塔水庫最有名。 底格裡斯河流域與幼發拉底河流域統稱兩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至今對世界造成很大影響。 河流概況 底格裡斯河在5000年前與幼發拉底河是兩條分開的河。
直到約三、四千年前,由於 底格裡斯河 從兩河流域帶來的泥沙不斷在河口的波斯灣沉積,填出土地來,最後使兩河下遊在伊拉克南部匯合在一起。 兩河均發源於亞美尼亞高原。 幼發拉底河經土耳其、敘利亞進入伊拉克,全長2750公裡;底格裡斯河經土耳其進入伊拉克,全長1950公裡。 兩河流域面積共104.8萬平方公裡。 兩河在古爾奈匯合後稱阿拉伯河,長近200公裡,河口寬約800米,上半段在伊拉克境內,下半段為伊拉克和伊朗界河。 兩河中下遊河水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灌溉水源,航運價值主要在底格裡斯河。 海輪可通航到阿拉伯河畔巴斯拉的港口。 歷史文化 《聖經》是最早提到底格裡斯河的文獻。在創世紀第二章提到此河是流經伊甸園的四 底格裡斯河(4張) 條河之一,在《聖經》中底格裡斯河被稱為希底結河,其餘三條分別是比遜河(Pishon)、基訓河(Gihon)及幼發拉底河。 底格裡斯河中遊古代是城市文明所在地,西元前兩千年前修建了最早的灌溉渠系。 阿契美尼德帝國(Achaemenid Empire)覆滅(330BC)後,這個富饒的地區成為美索不達米亞的政治與商業中心。
塞琉西亞(Seleucia)與泰西封(Ctesiphon)分別是塞琉古王國的安息(Parthian)和薩珊王朝的城市,而巴格達與薩邁拉都是阿拔斯(Abbasid)王朝都城,它們皆位於底格裡斯河畔。 自然特徵 編輯 地勢 地勢北高南低,土耳其南部和伊拉克北部的上遊為山地和高原,中部為荒漠,下遊為平原(三角洲、沼澤區和沿海 平原)。此 底格裡斯河風光 河發源於一座山間湖泊哈札爾湖(Hazar Lake),在土耳其迪亞巴克爾(Diyarbakir)以北的安納託利亞東部山丘盤結的地帶匯集一些溪流,大致作東南走向綿延約1,900公裡(1,180哩),朝著波斯灣流去,最後與幼發拉底河會合為阿拉伯河,長193公裡(120哩)。底格裡斯河最初450公裡(280哩)直到馬阿拉阿拉貝希(Magara Harabesi)的一段屬土耳其(進入伊拉克之前,
有一段30公裡〔20哩〕長作為土耳其與敘利亞的界河),然後大部分河段都在伊拉克境內,僅最後的阿拉伯河約有65公裡(40哩)一段是伊拉克與伊朗的界河。底格裡斯河寬度變化很大,在土耳其與伊拉克北部有些峽谷中很窄,但到了南方平原則寬達半哩。 河流 底格裡斯河在土耳其境內是條典型的山間河流,河谷狹窄而確定,流速快,河槽深切,沿途多峽谷與險灘。進入伊拉克,穿行在託羅斯(Taurus)及庫德(Kurdish)山脈伸出的餘脈之間開始曲折蜿蜒,在提克裡特村(Tikrit,巴格達北北西160公裡〔100哩〕)以南岸壁後退,流入一片寬闊、起伏和緩的波狀平原,緩緩地降到海平面,從而廣泛出現曲流,有許多牛軛湖、殘跡河槽及斷支。 支流 底格裡斯河基本沿扎格羅斯山脈西南側山麓流動。
首先穿越伊拉克北部重要油 底格裡斯河(4張) 田——基爾庫克油田,並流經本區重要石油化工中心——摩蘇爾。底格裡斯河流到庫特(al-Kut)和阿馬拉(al-Amarah)時,地面非常平坦,河流曲折較少,但有辮狀汊流,河水分散到岸外沼澤地,或在河槽中各部分漫流。此後沿左岸接納了來自山地的大扎卜河、小扎卜河、迪亞拉河等支流,直抵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從巴格達到庫爾納(al-Qurnah)一段,兩岸有大片沼澤,由汊流供水,沼澤加上灌溉渠、滲漏和蒸發,底格裡斯河失去水量80%以上,此後河面收束,流速減慢,彎度加大,河身狹窄,航行困難。底格裡斯河自巴格達以下,兩岸湖泊成群,沼澤密布,至古爾奈與幼發拉底河匯合後,形成一條長193公裡的感潮河段--阿拉伯河,繼續東南流至法奧(Fao)附近注入波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