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2021-01-09 騰訊網

古老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河水在平坦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流過,因為兩河流域在夏季經常洪水泛濫,和非洲的尼羅河一樣,泛濫的河水把養料充足的河泥衝上岸,使得周圍的土地非常適合耕種。在古代孕育了西亞有資料記載的最早的文明-兩河流域文明。

在上世紀60年代末,兩河流域出現了一個現代國家-伊拉克。甘潤的兩河河水養育了千千萬萬的伊拉克人民,截止2016年伊拉克的人口已經達到了3700多萬,並且還在已很高的速度增長。不過近年來,隨著伊拉克水資源的短缺,眾多人口的生產生活用水卻出現了危機。說到這裡大家也許會有疑慮,兩河流域不是水資源很豐富麼?怎麼連區區3700萬左右的人口都支撐不了呢?

我們從伊拉克的全國人口分布圖中可以看到,全國大多數的人口都集中在兩河流域附近,其中中部地帶的首都巴格達是整個區域內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高度集中的人口對水資源的需求當然非常的高,隨著人口的高速增長,水資源的缺口也越來越大。伊拉克政府已經呼籲國民節約用水。其中政府已經通知民眾不要種植對水依賴較大的作物-水稻,以便節約水資源。

其實伊拉克的「兩河」並不是發源於本土,這兩條河流都是發源於土耳其西部的山區,幼發拉底河不僅是伊拉克的母親河,也是沿途土耳其和敘利亞的「生命河」。由於幼發拉底河中下遊氣候乾燥少雨,導致了整個河流88%以上的年徑流量來自土耳其境內。而土耳其為了充分利用其境內的河流資源,在幼發拉底河修建了數十個已灌溉發電為主的水利工程,把大部分河水攔截在自己的國境之內,導致下遊河流水流明顯減少,等到河水從敘利亞流入伊拉克時,可供其使用的水資源就變的很少很少。而底格裡斯河也是同樣的情況,雖然其不流經第三個國家,但是土耳其已經規劃在伊拉克已經建成的摩蘇爾大壩的上遊修建伊利蘇大壩,這更加導致了伊拉克水資源的短缺。

我們從伊拉克的年均降水量分布圖中可以看到,伊拉克的降水比較多的區域集中在其東北部靠近伊朗山區,而人口密集的中部地區降水明顯偏少,這種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衡也導致了伊拉克的水資源短缺。

所以協調上遊國家對於兩河的用水規範,這對於缺水的伊拉克來說是最最有限的解決「水荒」的方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土耳其截流兩條名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
    一提起中東很多人會想到石油富國,而後就乾旱少雨,水對中東而言重要性不亞於石油,很多國家是沒有河流的,不過中東的文明崛起和出現,恰恰離不開水,這裡的因為有著名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古巴比倫文明就誕生在這裡。
  • 幼發拉底河變幹的警示!
    乾旱在伊拉克橫行駱駝走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上,過去這片土地披滿了植被,充盈著水份。朋友們,在土耳其有一座很著名的山叫亞拉臘山,這座山按照聖經的記載,就是當年諾亞方舟停靠的地方。這個山的山頂每年都會下雪,當雪水融化的時候,就會形成一條河流,也是全世界很著名的河流,叫做幼發拉底河,幼發拉底河在聖經也被稱為伯拉大河。
  • 伊拉克水資源危機,地處下遊的伊拉克僅能獲得幼發拉底河10%水量
    1)土耳其佔據著上遊之利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土耳其的東南部山區,先後流經了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三個國家,在伊拉克南部的古爾奈鎮與底格裡斯河匯合後成為阿拉伯河,最終注入波斯灣;2)各國對流量的貢獻差距懸殊幼發拉底河的年均徑流總量大約為370億立方米,其中地處上遊的土耳其貢獻了86%,敘利亞貢獻了12%,而伊拉克的份額僅有2%。
  • 伊拉克最大湖泊,庫容855億立方米,卻由底格裡斯河雨季分洪形成
    說到四大文明古國,大家都會想到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前面三個地名在幾千年後的今天還繼續在使用,具體的地理位置也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而古巴比倫在哪裡呢?原來古巴比倫在現在的伊拉克境內,發源於土耳其高原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經這塊區域,在「兩河」衝積平原上孕育了燦爛的文明。
  • 西南亞最大的河流體系底格裡斯河
    底格裡斯河 編輯 底格裡斯河(Dijla)是中東名河,與位於其西面的幼發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達米亞,源自土耳其安納託利亞的山區,流經伊拉克,最後與幼發拉底河合流成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正位於底格裡斯河西岸。
  • 歷史:巴比倫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歷史!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小編又是和大家一起見面了有人說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對著鏡子笑一笑你們都做到了嗎?微笑可以給人帶來好運哦!有這麼可愛的小編每天都為你們帶來不同的文章應該也是非常的開心的。歷史:巴比倫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歷史!巴比倫古城有著與河流和水道有關的有趣歷史。
  • 幼發拉底河流域古老遺蹟,比巨石陣還早6000年!
    幼發拉底河和鄰近的底格裡斯河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標誌著歷史的開始。蘇美爾、亞述、巴比倫被波斯和統治那裡的各個朝代所取代。如果沒有這些河流造成的土地施肥(現在仍然如此),這一切可能都不可能實現。幼發拉底河全長2800公裡,是西亞最長的河流,流經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但它的流域延伸到其他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
  • 美索不達米亞神系:兩個母親河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
    蓬勃發展的母親河天神亞奴獨自在宇宙中生活了很多年,也創造了很多的天神,這些天神組成了美索不達米亞的天神集團-亞恩納基,在亞奴天神的不斷努力創造下,宇宙也沒有停止過改變,不久大地上出現了萬物生命的源泉-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在這兩條「母親河」的周圍,眾神又開鑿了很多運河,還一併建造了堤壩
  • 一日一題 綜合題——幼發拉底河
    幼發拉底河發源於土耳其東部高原山區,88%以上的徑流來自土耳其境內,經敘利亞和伊拉克,注入波斯灣。20世紀60年代以來流域下遊的沼澤不斷萎縮。為了挽救面臨消失的沼澤,當地採取了拆除水壩、填埋沼澤灌溉溝渠等工程措施。左圖示意幼發拉底河流域,右圖示意建壩前後幼發拉底河的徑流量變化。(1)指出幼發拉底河流量最大的季節並分析其原因。
  • 時光穿越4000年,密西沙加吃底格裡斯河的烤魚!讓思念蔓延到伊拉克美食吧
    底格裡斯河(阿拉伯語:دجلة‎‎,是中東名河,與位於其西面的幼發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達米亞,流經伊拉克,最後與幼發拉底河合流成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作為西南亞水量最大的河流,底格裡斯河流域面積為37.5萬平方公裡,可謂是養育了無數伊拉克人民。
  • 乾涸的大河: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水資源之爭
    由於土耳其境內河段比起敘境內的海拔更高,氣候更為溼潤,幼發拉底河近90%的水量來自土耳其境內,敘利亞境內只貢獻了10%的水量。幼發拉底河的流域面積總共為44.4萬平方千米,其中33%是土耳其國土,19%是敘利亞國土,46%是伊拉克國土。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流域示意圖總的來看,幼發拉底河為相對缺水的土敘兩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農業與工業水資源。
  • 伊拉克面積是福建省3.5倍,人口與福建省相近,經濟呢?
    伊拉克,全稱伊拉克共和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與伊朗、土耳其、敘利亞、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國接壤,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自西北向東南流貫全境,東南瀕波斯灣,海岸線長60公裡。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位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中部,歷史上曾為阿拉伯帝國的都城,是西亞、中東地區經濟、貿易、文化、交通中心,持續了數百年的輝煌,現為伊拉克最大城市和全國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 巴比倫與伊拉克是什麼關係?
    從地理位置上說,古代巴比倫王國確實在今天伊拉克境內,也就是被稱為「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謂「兩河」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兩條河流並行流淌,最終匯合成阿拉伯河並流入波斯灣。方形的城市每條邊長達22.2公裡,外圍的城牆有8.5米高,甚至四匹馬並排拉的戰車都可以在城牆上疾馳,同時全城有100扇銅鑄的大門,而幼發拉底河則在城市底下穿牆而過。不過此時從人種上說,新巴比倫已經與古巴比倫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並且這樣的變動在後續的歷史當中還將不斷上演。此後巴比倫先後被波斯人、馬其頓人和帕提亞人佔領,持續的戰爭和人口遷徙導致古巴比倫文明逐漸消亡。
  • 新聞資料:伊拉克南部石油區的中心——巴斯拉
    中新網北京3月22日電 目前,美國和英國的部隊正在伊拉克城市巴斯拉與伊軍展開激戰,本文對巴斯拉的有關情況作一簡介。  巴斯拉是伊拉克主要的海港,人口約130萬,座落在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連結處,兩條大河把巴斯拉與波斯灣連結在一起,巴斯拉離波斯海灣有80英裡。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耶利米有沒有去幼發拉底河藏腰帶酒是比喻什麼
    接著耶利華又傳話來說,帶著你的腰帶,不是系在你腰上的那條,到幼發拉底河去,把它藏到一個巖洞裡面。耶利米又照做。多日之後,耶和華又對耶利米說,你再到幼發拉底河去,把你藏在那裡的腰帶取出來。耶利米就趕緊去到幼發拉底河邊他藏腰帶的地方,把腰帶拿出來一看,它已經壞了,不能再用。
  • 以前的伊拉克也是一個美麗的國家
    伊拉克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與它接壤的國家眾多,在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伊拉克Republic of Iraq所在的地區在歷史上曾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石油工業是伊拉克的經濟支柱,原油儲量排名世界第四,僅次於委內瑞拉、 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
  • 四大文明古國為何對河流如此依賴?
    古埃及文明位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尼羅河作為非洲最長河流,貫穿於古埃及的全部地域,注入地中海;古巴比倫以兩河流域為中心依次布開,也就是幼發拉底河、底格裡斯河,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科威特境內;古印度文明則最先發源於印度河流域,後來才漸漸擴散到恆河流域,所以這裡以印度河文明命名早期古印度文明;古中國,最早起源於黃河流域的半坡文明,逐漸擴張到以長江為中心的河姆渡文明,但中國以黃河為華夏的母親河。
  • 深度解析土耳其為何出兵敘北部:一條大河引發的血案
    我們凌晨四點半從阿勒頗出發,沿著敘東西交通要道M4號公路行駛,先是抵達了幼發拉底河西岸,跨過河上的一座橋,就到了河東岸的庫德控制區,接下來再行駛十五公裡就可以到達科巴尼城中心。  因為路途顛簸,再加上一直在車內抱著電腦工作,根本無暇欣賞窗外的風景,偶爾抬眼望去,目之所及儘是漠漠黃沙和被戰火摧殘的建築廢墟。但是當我們抵達幼發拉底河西岸時,還是被眼前的美景震驚了。
  • 伊拉克的前世今生
    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形成國家的地區之一,也是楔形文字法的發源地。公元前3000年初期,居住在兩河流域南部的蘇美爾人和北部地區的阿卡德人相繼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並創造了字形上粗下細,形如木楔的古代楔形文字。公元前19世紀,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倫王國興起,統一了兩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