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中東很多人會想到石油富國,而後就乾旱少雨,水對中東而言重要性不亞於石油,很多國家是沒有河流的,不過中東的文明崛起和出現,恰恰離不開水,這裡的因為有著名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古巴比倫文明就誕生在這裡。
我們都知道以色列控制戈蘭高地不放,除了戰略位置重要,另一個原因就是戈蘭高地是中東水塔,戈蘭高地年降雨量868毫米,都稱為水塔,可以看到這裡水資源的重要性,這也是保證以色列用水安全的重要地方。
其實中東還有一個重要的水資源發源地,這個地方就是土耳其,中東水量最多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皆是發源於土耳其,土耳其黑海沿岸的裡澤省至薩姆松一帶降雨量可達2600-3000毫米,降雨量比中國南方的海南省還要多,這也看到為什麼這兩河為什麼有這樣多的水量的原因。
對於土耳其而言, 這麼豐富的水資源,不利用起來就是浪費,土耳其自1960年便開始攔河築壩,截流兩條名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對於這樣的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土耳其的做法也招來下遊國家和環保人士的反對。不過土耳其還是修建了大壩。
兩和之一的幼發拉底河年徑流量370億立方米,其中90%的水量來自於土耳其,土耳其在境內的幼發拉底河上修建了阿塔圖爾克大壩,該大壩高183m,水庫面積817平方公裡,水庫總庫容接近500億立方米,這個庫容比三峽水庫的393億立方米還要大,當然三峽側重於發電防洪,三峽發電規模世界第一。
阿塔圖爾克水庫蓄水之時,幼發拉底河在幾千年第一次來斷流,斷流長達七天,而幼發拉底河年徑流量為370億立方米,這意味著能將整條幼發拉底河的水量全部攔截。這也意味著下遊用水需要看土耳其的意願。
在兩河的另一條底格裡斯河上,土耳其也建了一座大壩,這就是土耳其第二大水利工程——伊利蘇水壩,該大壩長1820米、寬135米,橫跨在底格裡斯河上,底格裡斯河40%水量來自於土耳其
底格裡斯河40%水量來自於土耳其,底格裡斯河上伊利蘇水壩將成為土耳其第二大水利工程,伊利蘇大壩長1820米、寬135米,橫跨在底格裡斯河上,不過,近十年來大壩建建停停,一直沒有完工,直到今年五月份伊利蘇大壩才宣告完工,至此兩河上被密密麻麻建造了二十二座大壩,土耳其將兩河握在手中。
土耳其建造大壩之所以受到影響,這也是來自一些環保組織的影響,不過這些土耳其也完成了自己建大壩的構想,這裡影響最大的兩個國家就是敘利亞和伊拉克,所以土耳其建壩之事,敘利亞和伊拉克多次公開表示反對,不過近些年兩個國家動亂不斷,也給了土耳其建完大壩的時間。
伊拉克境內降水量稀少,巴格達近十年平均降水量僅為50毫米,而蒸發量卻達到了2600毫米,所以伊拉克嚴重依賴於從土耳其境內流下來的河水,由於土耳其建大壩蓄水,兩河下遊的伊拉克正經歷著嚴重的水荒,水危機對伊拉克的農業及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儘管土耳其對此承諾保證伊拉克的充足用水,但是自伊利蘇水壩開始蓄水以來,由底格裡斯河進入伊拉克的河水量已經下降了50%,自80億立方米下降至30億立方米,土耳其的大壩對下遊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只要土耳其說不,兩河的水量一滴也不會流向敘利亞和伊拉克。
這樣的水命脈恰恰被土耳其握在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下遊國家的政治動態。如今土伊兩國關係不錯,土耳其可以分配給伊拉克的水資源足夠滿足農業和生活用水,一旦以後的土伊關係變壞,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水資源註定被土耳其掐得死死的,這也是兩國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