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看底格裡斯河蔓延

2021-01-14 嚴肅旅行



10月初,在即將離開喬治亞的那幾天,我不得不打開土耳其的Lonely Planet,開始研究該去哪裡。網上千篇一律的攻略都是關於伊斯坦堡、地中海沿岸和卡帕多奇亞,對我自然沒有什麼參考價值,因為我深知,土耳其是一個大國,一個大城市和一個奇異的地貌,即使再加上地中海沿岸那些古羅馬遺蹟,也無法讓我對土耳其這個國家有相對全面的認知。要想更深地了解土耳其,必須深入「被遺忘的」東部。


土耳其東部之所以「被遺忘」,有許多原因。對於遊客來說,這裡遠離伊斯坦堡和地中海,沒有什麼顯赫如卡帕多奇亞般的奇觀,也自然沒有可以匹敵伊斯坦堡的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尤其是土耳其東南部,與伊拉克、敘利亞交界,常年與庫德人的矛盾甚至武裝衝突,使得這片土地看上去如此「不安全」。


在大致瀏覽了這本厚達600多頁的LP後,我立馬被兩個名詞吸引:底格裡斯河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畢竟是聽周杰倫長大的,這兩個詞一出現,腦中就響起了《愛在西元前》的旋律。


如今再去看網上關於中東的攻略,會發現十幾年前的敘利亞還是個可以正常旅遊的國家,而兩河流域最重要的文明古蹟,幾乎都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如今自然是很難去到。而當我發現在土耳其也能看到底格裡斯河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時,激動之心溢於言表,畢竟這是兩個從小就植根於腦海、卻本以為根本無法去到的地方。而一位朋友的一句「東南部難民較多,不算危險,可以看到一些感動人心的東西」,更加堅定了我奔赴安納託利亞東南部(Southeast Anatolia)的決定。至此,我不顧這裡遠離黑海沿岸、也遠離伊斯坦堡,不顧這裡是土耳其與伊拉克、敘利亞的邊境,不顧這裡是庫德人聚集地,毅然地決定把在土耳其的大部分時間,貢獻給這片土地。


離開喬治亞邊境城市巴統後,我進入土耳其。隨後的20天裡,我從黑海海濱城市特拉布宗(Trabzon)開始,去了絲綢之路軍事要塞埃爾祖魯姆(Erzurum)、帕慕克小說《雪》的故事發生地卡爾斯(Kars)、凡湖所在地凡城(Van)、底格裡斯河沿岸的小鎮哈桑凱依夫(Hasankeyf)、俯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古城馬爾丁(Mardin)、庫德人聚集地迪亞巴克爾(Diyarbakir)、「先知之城」尚勒烏爾法(Sanliurfa)、土耳其東部的象徵內姆魯特山(Nemrut)、擁有土耳其最古老清真寺的迪夫裡依(Divrigi)。


或許你一個地名都沒聽說過,但這片神秘的土地,確實蘊藏了很多值得去挖掘的東西。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奇異風景,也有令人動容的溫暖人情。




△ 來自底格裡斯河畔的聲音


那一天從巴特曼(Batman)坐上去Hasankeyf的麵包車,我激動地就像第一次出遠門一樣,沿途的荒涼帶我迅速走出現代化城市巴特曼的無趣,一種即將走向古老文明的感覺逐漸湧上心頭。


但即使車子出發,我也不確定我會不會在此停留,畢竟關於這裡的信息太少。而當車子沿著底格裡斯河接近Hasankeyf,我就毫不猶豫的住進了橋邊的Motel。與其說這是汽車旅館,倒不如說更像招待所。老闆特別貼心地給了我一個小凳子,示意這是一個河景房,我可以坐在陽臺上觀賞底格裡斯河。簡陋的房間,簡陋的陽臺,簡陋的小板凳,在這個看得見風景的招待所陽臺,我看著對面山體裡一個一個曾經被居住著的山洞,看著底格裡斯河水緩緩淌過。那一刻,產生了一種「我居然來到了如此遙遠的地方」的幸福和滿足感。那些曾經夢想的土地,如今親自踏上,親眼所見,便是旅行最粗暴而簡單的收穫吧。



△ 條件雖然艱苦,但畢竟是底格裡斯河觀景房



△ 底格裡斯河畔的hasankeyf,高高的宣禮塔屹立在河岸,濃濃的異域風情



△ 底格裡斯河畔的hasankeyf,高高的宣禮塔屹立在河岸



△ 高聳的城堡屹立在底格裡斯河岸


△ 底格裡斯河岸的Hasankeyf


Hasankeyf是我在安納託利亞東南部的第一站,說完全不慌是不現實的,畢竟這裡是傳說中「很亂的」敘利亞邊境。但小鎮看上去與所有其他地方一樣安詳,生活照常,沒有任何異樣。大抵大部分生活,都不是新聞報導的那般因戰火紛飛而充滿著不安(我突然想到敘利亞妹子Nowar跟我描述的兩個月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生活,人們照常工作,晚上去酒吧或商場,一切生活照舊),老人們在路邊的茶館喝茶談天,看到鮮有的如我這般的外國人,就熱情地打招呼。這確實顛覆了我對於土耳其的想像,過去,一些遊客的魔幻被騙經歷,給我形成了一種「土耳其很亂,小偷騙子很多」的印象,然而此刻,當我走在Hasankeyf的路上,接受著人民熱情的招呼甚至端上的紅茶,深感在語言全然不通的異國他鄉,溫暖無處不在。



△ 土耳其東部的人們



△ 土耳其東部的人們


Hasankeyf可以稱得上是卡帕多奇亞的縮影,崖壁上開鑿的山洞裡曾經居住著人民。而如今,只有一個老人依然居住在崖壁上的家。我看著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用繩子把一桶水拉上來,就好像突然穿越到了從前,昔日的繁華我無法想像,也只能通過此刻的點滴去還原一些曾經的場景了吧。



△ 獨自居住在崖壁間開鑿的屋子裡的老人


△ 老人的家看上去就像童話一樣



△ 房子的造型千奇百怪


Hasankeyf著名的城堡高高屹立在底格裡斯河畔,但因為落石危險,這裡早已關閉,不對外開放,我從門外打量著這大規模的古老建築群,心想著一定要想辦法進去。找到門口的工作人員,發現他居然能說英語,實在是令人意外,我趕緊表明自己長途跋涉來此,想進去看一看的願望。他告訴我,由於安全問題,土耳其東南部幾乎鮮有外國遊客到訪,隨即便拿著鑰匙,帶我進入了封閉的城堡,並給我介紹哪裡是曾經的巴扎、哪裡是人民曾經的住所、哪裡是城堡。通過這些斷垣殘壁,還是能清晰的看到崖壁最底部一條明顯的道路和兩旁的商鋪遺址,以及在半山腰的各種住所。因為不對外開放,這裡沒有特意為迎合遊客而做的不倫不類的修復,全是貨真價實的遺蹟。我看得入迷,好像每一塊殘破的土磚,都在訴說著歷史。


△ 城堡坐落在崖壁頂部,中間是人們的住所,最下層是巴扎(即集市)


△ 中間的道路即當時巴扎的主幹道


△ 崖壁中間主要都是人們的住所


△ 崖壁中間主要都是人們的住所


△ 整個遺蹟的布局和形態,讓我聯想到西藏阿里的古格王朝遺址


參觀完遺蹟後,工作人民給我倒了一杯紅茶。坐下後,我問他水壩工程的進展,他告訴我,兩年後,Hasankeyf就將不復存在,成為水下遺蹟,人民陸續遷往高地,漸漸搬離這裡。這裡充滿歷史,而終將永遠成為歷史,就像那些被三峽大壩淹沒的那些地方一般,永遠安眠在水下。


夜幕降臨,我坐在簡陋的陽臺,喝著可樂,聽著底格裡斯河的水流聲,它就如同千年不變一般,灌溉著流淌而過的土地,滋潤著生活,孕育著文明。文明的發展和進步自然是好事,無可厚非,古老的地方和生活方式必然越來越少,甚至最終都被現代文明所替代,只剩下博物館櫥窗裡那些孤零零的展品。


底格裡斯河的河水算不上清澈,看上去也不深,河床也不算寬,但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比河,無疑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兩條河流,它曾經孕育了文明盛宴,如今卻戰火紛飛。敘利亞北部無疑是如今世界上最稱得上「人間地獄」的地方,一個邊境,隔出的是戰爭與和平。不能去到兩河文明主要的發源地著實可惜,我也只能在這和平安詳的邊境,聽一聽底格裡斯河的水流聲。



△ 底格裡斯河夕陽


△ 夕陽西下的底格裡斯河


旅行就像去了很多平行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有繁華如三千東流水的摩天大樓、霓虹燈火,也有生活在崖壁上的老人、騎著毛驢的少年。在不同的空間,時間的流速仿佛也不同,在土耳其東部,喝茶就能喝上一整天,在大城市寫字樓,加班可以到深夜。世界的豐富性遠超過我的想像,而對於我來說,在不同文明程度的地方旅行,仿佛能讓我看到在自己的家鄉看不到的過去和未來。那些書本上的、紀錄片裡神秘而古老的生活,依然真實的存在於世界的某些角落。走過漫長的道路,去到那些鮮為人知的遠方,用空間的切換去交換時間。在仍然無法進行時間旅行的當下,我們依然可以通過旅行這種方式,完成時間的穿越,或回到過去,或遙想未來。


△ 已然成為遺址的清真寺




原創文章/圖片,禁止轉載,經發現必將追究到底。

轉載合作請聯繫398998908@qq.com

微博@包子Wien



相關焦點

  • 在土耳其東部,看底格裡斯河蔓延,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3)米迪亞特的修道院,萬年古鎮哈桑凱伊夫
    莫爾•加布裡埃爾修道院(Mor Gabriel Monastery,敘利亞語稱為Dayro d'Umro或Deyrulumur),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敘利亞東正教修道院。它位於土耳其東南部馬爾丁省米迪亞特附近的Tur Abdin丘陵上,靠近土耳其與敘利亞邊境,是迄今為止馬爾丁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
  • 土耳其截流兩條名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
    對於土耳其而言, 這麼豐富的水資源,不利用起來就是浪費,土耳其自1960年便開始攔河築壩,截流兩條名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對於這樣的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土耳其的做法也招來下遊國家和環保人士的反對。不過土耳其還是修建了大壩。
  • 乾涸的大河:土耳其與敘利亞的幼發拉底河水資源之爭
    由於土耳其境內河段比起敘境內的海拔更高,氣候更為溼潤,幼發拉底河近90%的水量來自土耳其境內,敘利亞境內只貢獻了10%的水量。幼發拉底河的流域面積總共為44.4萬平方千米,其中33%是土耳其國土,19%是敘利亞國土,46%是伊拉克國土。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流域示意圖總的來看,幼發拉底河為相對缺水的土敘兩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農業與工業水資源。
  • 西南亞最大的河流體系底格裡斯河
    《聖經》中記述: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河分四道,其中第三道河叫「希底結」,有《聖經》研究學者指出,希底結河極有可能就是今天我們所稱的底格裡斯河。 名稱:底格裡斯河 英文名:Tigris River 所在洲:亞洲 流經區域:土耳其 伊拉克 流域面積:,沿東南方向流經敘利亞北部和伊拉克,注入波斯灣。
  • 反擊土耳其,亞美尼亞興奮:敘利亞譴責奧斯曼帝國實施種族大屠殺
    根據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亞美尼亞與敘利亞政府軍正式結成同盟關係,兩國開始了歷史上最為關鍵的時期:共同面對著土耳其,或者土耳其陣營中的國家,瘋狂挑釁!但是馬上亞美尼亞就進行還擊表示稱,是亞塞拜然一手造成的邊境緊張衝突!因為亞塞拜然特種兵在2月18日深夜使用了土耳其送來的全套偷襲裝備,妄圖在深夜偷襲亞美尼亞邊境哨所,但是沒有想到在夜間,被亞美尼亞邊境哨兵提前發現了。隨即展開了猛烈的反擊活動,亞美尼亞邊境哨所直接打死打傷亞塞拜然多名士兵,並且令亞塞拜然的特種兵徹底放棄了偷襲行動,灰溜溜從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地區撤離。
  • 土耳其遭史上最嚴重恐襲 被捲入敘利亞危機漩渦
    土耳其日前遭遇的一次史上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正使得土耳其越來越深地捲入敘利亞危機的漩渦,更使得土耳其社會走向更深的分裂。  當地時間10月10日7時左右,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中央火車站附近接連發生兩起爆炸,造成至少近百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土耳其官方認定這兩起爆炸是自殺式恐怖襲擊。
  • 深度解析土耳其為何出兵敘北部:一條大河引發的血案
    美國於10月初宣布從敘利亞北部撤出部分軍事力量,土耳其隨後宣布發動代號為「和平之泉」的軍事行動,進攻敘北部庫德人聚居地。  為了更近距離地報導戰爭和事實真相,央視駐敘利亞記者朱雪松於當地時間14日由敘首都大馬士革出發前往敘北部第一大城市阿勒頗,並每日由阿勒頗為中心前往較為接近戰區的多個邊境城鎮採訪拍攝。
  • 擁有著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伊拉克,為何會鬧「水荒」
    古老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河水在平坦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流過,因為兩河流域在夏季經常洪水泛濫,和非洲的尼羅河一樣,泛濫的河水把養料充足的河泥衝上岸,使得周圍的土地非常適合耕種。在古代孕育了西亞有資料記載的最早的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在上世紀60年代末,兩河流域出現了一個現代國家-伊拉克。
  • 出兵敘利亞,土耳其究竟為啥要趟這渾水?
    上周,土耳其軍方為了打擊庫德武裝,不惜冒著全世界罵名,跨境攻入了敘利亞東北部。在敘的庫德人被打得很慘。結果昨天又傳來新消息,庫德武裝和敘利亞政府軍達成協議,敘利亞政府已向前線派兵,幫助庫德人共同抵禦土耳其的攻勢。戰局為何又發生轉折?各方勢力背後讓人無法忽略的大國力量又是什麼考慮呢?庫德人是分居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等國的少數民族。
  • 美軍明目張胆偷石油還狡辯,敘利亞有苦難言
    近日,俄媒再次爆出一則猛料,矛頭直指駐紮在敘利亞的美軍。據悉,美媒表示,美國當年打敘利亞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偷石油,如今俄羅斯人也找到了確鑿的證據,這下,美軍沒辦法狡辯了!俄媒爆料:美國打敘利亞就是為了偷石油!
  • 土耳其,天降大旱
    在土耳其出口的各種農產品中麵粉是敘利亞這類戰亂地區的重要進口項對於緯度較高的歐洲市場來說,土耳其水果也非常香(圖片:OEC)▼雖然河流、湖泊、地下水和西風帶來的降雨為土耳其提供了相對充裕的水資源,並帶給小亞細亞長期的農業繁榮。但是冬季風帶南移帶來的降水並不穩定,年際差異很大,甚至可能出現連續數年的旱災。
  • 土耳其敘利亞首次交火!激戰半天后分出勝負,多輛坦克被打爆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16日的報導,庫德武裝與敘利亞當局於當地時間13日達成協議,政府軍決定向敘北部地區增兵,以應對兔鱷日期在當地開展軍事行動。與此同時,美軍加速從該地區撤離,地區局勢進一步緊張。為求自保,作為曾經美國的鐵桿盟友,庫德武裝如今「割地獻鼎」換取俄敘的保護。
  • 敘利亞駐聯合國代表指責土耳其掀開侵略新篇章
    據俄羅斯塔斯社10月25日報導,敘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巴沙爾·賈法裡周四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發表講話時稱,土耳其進行的代號為「和平之泉」的軍事行動掀開了侵略敘利亞的新篇章。賈法裡稱,「土耳其用自己的軍事行動,在侵略敘利亞的歷史上掀開了新的篇章。」他補充說,「他們(土耳其)稱(敘利亞)被佔領領土為安全區,這是一種精神分裂症,土耳其政府正在遭受這種病症所造成的痛苦。」敘利亞外交官強調,「我們不接受土耳其用反恐和自衛來辯解自己的行動是情有可原的。」
  • 美媒探敘土邊境:恐怖分子明目張胆進口炸彈原料
    原標題:美媒探秘敘土邊境:恐怖分子明目張胆進口炸彈原料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4日發表題為《同樣適用於製造炸彈的化肥從土耳其流入「伊斯蘭國」組織領地》的報導稱,土耳其工人們從早幹到晚,把一袋袋化肥裝到手推車上,推過連接這個南方邊境城鎮與敘利亞的關口。
  • 伊拉克最大湖泊,庫容855億立方米,卻由底格裡斯河雨季分洪形成
    說到四大文明古國,大家都會想到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前面三個地名在幾千年後的今天還繼續在使用,具體的地理位置也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而古巴比倫在哪裡呢?原來古巴比倫在現在的伊拉克境內,發源於土耳其高原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經這塊區域,在「兩河」衝積平原上孕育了燦爛的文明。
  • 醜陋劣跡終於曝光,美軍明目張胆偷石油還敢狡辯,敘利亞有苦難言
    據俄媒12月21日報導,一支由美國軍車組成的車隊在離開敘利亞石油儲量豐富的哈塞克省時,車上裝滿了「偷來的」石油。有當地消息人士稱,美軍與「敘利亞民主力量」民兵合作,他們在塞馬爾卡地區的底格裡斯河鋪設通往伊拉克境內的管道,並通過管道不斷竊取敘利亞石油。
  • 土耳其空軍F16擊落2架敘利亞蘇24攻擊機 伊德利卜局勢驟然升級
    ,根據土耳其國防部消息來源,土耳其空軍F-16戰鬥機擊落2架敘利亞空軍蘇24作戰飛機,此舉讓局勢進一步擴大。因此有人猜測土耳其空軍是不是擊落了俄羅斯空天部隊的蘇-24,2015年土耳其空軍F-16戰鬥機曾經擊落過1架俄羅斯空天部隊蘇-24戰鬥轟炸機,不過俄羅斯國防部很快給予否認,聲明指出俄羅斯空天部隊作戰飛機照常在敘利亞上空執行任務。 2月底以來,土耳其和俄羅斯、敘利亞政府軍在伊德利卜問題上爭執激烈。
  • 土耳其實際控制納卡,默許俄軍轟炸敘利亞極端武裝
    從這種角度看,土耳其實際上本輪納卡衝突的最大獲益者,俄羅斯只是在盡力止損,而且很難說其止損措施是否有效,現在,有種判斷認為,俄羅斯實際上默認了土耳其在納卡衝突中的勝利,並努力阻止土耳其繼續向外高加索地區,包括俄羅斯境內的達吉斯坦、車臣和印古什等地的滲透,而俄羅斯在納卡地區做出的讓步,是為了換取土耳其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的讓步。
  • 敢對俄羅斯打飛機 土耳其到底是個什麼國家?
    當時土耳其嘗試援引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集體防禦條款,北約核心),將其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捆綁北約出兵敘利亞卻遭遇北約的無情拒絕。而從雷達航跡圖上看,如果土耳其方面沒有造假,俄方攻擊機也只是在不到幾十秒的時間內飛越土耳其領空,土耳其擊落俄攻擊機的行為絕對並非出於偶然,而是由土耳其政府蓄意策劃的行動。
  • 土耳其聯軍陷入癲狂,虐殺敘利亞飛行員,俄羅斯怒斥:恐怖分子
    現在的土耳其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瘋狂,竟然敢在利比亞、敘利亞同時雙線作戰,尤其是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戰況愈演愈烈,面對俄敘聯軍,損失慘重的土耳其軍隊打紅了眼,做出了一系列和恐怖分子並沒有什麼區別的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