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你所不知道的費曼先生,科學精神就是實事求是

2020-12-04 小黑科學筆記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十年九不見,喜歡我的文章的小夥伴,記得點讚加關注哦~美國人最後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找到了地方,在那裡建了大型的核反應堆,專門生產鈽元素。漢福德最近這個地方經常上科技媒體。因為最近引力波探測器比較的火,美國的兩座幹涉儀,其中一座就在漢福德。1944年9月初,在漢福德地下的三個核反應堆中的第一個反應堆:「反應堆B」也已經準備就緒。直到9月27日凌晨兩點,反應堆已經在不停地生產運轉著。可在那天凌晨三點,「反應堆B」突然「死機」了。清晨六點半,反應堆還是沒有絲毫活過來的跡象。科學家們困惑不已,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反應堆「死機」?「反應堆B」看上去更像一堆價值300百萬美元的垃圾。

第二天,當這群沮喪萬分的科學家們拼命尋找事故原因時,反應堆就像它當初神秘死去一樣又神秘復活了。隨後,反應堆又出其不意地冷卻下來,變得一片死寂。於是,一大批科學家被召集到一起給「反應堆B」診斷毛病。他們發現了一種名為氙135的氣體,它的半衰期是9.4小時,正是這種氣體「毒死」了反應堆!費爾米經過仔細計算,提出將反應堆的鈾裝載量增加25%就可能解決氙氣中毒現象。他們照此實驗,「反應堆B」果然沒有出錯。不久後,經過一系列反應、分離程序,漢福德的工廠終於生產出了第一塊鈽金屬。

好了,現在鈾元素和鈽元素都有找落了。兩座大型基地正在開足馬力生產核材料。那麼原子彈的總體設計和總裝放在哪裡呢?就放在奧本海默負責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一大堆的科學家定期開會匯報工作。總體進度都是這裡控制的。後來費米等等一大幫子科學家都集中到了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玻爾也在那裡,參加了核計劃。不過玻爾老爺子只是顧問。他的學生惠勒可是核心人員之一。惠勒帶了他自己的一班學生也來參加曼哈頓工程。其中既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叫費曼。

那費曼見到玻爾,那是徒孫見師爺啦。玻爾一個電話就把費曼給叫過去了。兩個人一聊天,波爾發現這個年輕人很不一般。別看在玻爾面前聊天有點兒放不開,誠惶誠恐的樣子。畢竟玻爾是量子力學的祖師爺啊。但是一談到具體的物理問題,那費曼是一步不讓。直接敢反駁玻爾的意見。玻爾也是出了名的死槓頭,連愛因斯坦都扛不住。鬧的薛丁格大病一場。這一老一少吵起來就沒完沒了了。但是,玻爾最後還是稱讚費曼。這小夥子有見識,是個物理學奇才。其實洛斯阿拉莫斯的能人多了去了。大牌的物理學家和炸藥獎得主一大把。

但是他們見了玻爾都是恭恭敬敬的。玻爾後來評論道,不能只聽這幫子人的,這幫子人只會說:「是,玻爾先生」。大家需要聽一聽這些小夥子的意見,他們會說:「你瘋了!」不過這個費曼,也有點兒太頑皮了。他住在營區的外圍,有些人不想繞個大圈子從正門進去,就把鐵絲網搞出個大洞。就從大洞裡面進出。這個費曼就玩兒開行為藝術啦。他總是從大門出去。然後從破洞鑽進去。一直是這樣幹。直到門口的警衛人員納悶兒,怎麼只見這個人出去,不見這個人進來。這是怎麼回事兒啊?最後警衛發現不對勁,趕快報告了領導。結果費曼就被抓起來了。人家一問他,他說後邊有個大洞。

當然這不是啥大事兒,費曼又被放出來了。後來費曼又發現,他們辦公室的柜子不牢靠。一把小鎖,捅咕捅咕就能搞開。甚至你不把鎖捅開,從柜子底下的一個洞裡面也能把文件拿出來。又一次開會的時候,他就抱怨,這柜子不保險。當時泰勒也在座。他說自己都把文件放在桌子抽屜裡。不放柜子裡。泰勒問費曼,是不是比柜子安全。費曼說不知道。沒看過泰勒的抽屜。會繼續開啊,泰勒坐前排,費曼坐後排。費曼偷偷溜出去了。發現泰勒的抽屜,根本連鎖都不用打開。從後邊能伸手從抽屜後面把文件全抽出來。

他就一伸手把文件全抽出來了。放在桌子旁邊。然後溜回去接著開會。會議結束,他追著泰勒,非要看看泰勒的抽屜。泰勒很自信啊,自己抽屜還是很安全的。結果他打開抽屜的時候,嚇得臉都綠了,文件全沒了。當然,費曼一邊兒偷著樂去了。這個費曼經常搞這類的惡作劇。但是,格羅夫斯將軍還是沒把他怎麼樣。因為格羅夫斯也知道費曼坐這號人能幫助他們發現安保漏洞。也就不大追究他了。費曼還做了一件事兒,他受命把工程的目的告訴了做數學計算的那幫子人,那幫子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搞的東西是啥。當他們知道自己搞的是原子彈,目標是打敗法西斯的時候。他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讚加關注,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焦點

  • 《別逗了,費曼先生》-科學老頑童的故事
    過了一會兒,同事回來了,然後先是看到後兩個字條,以為受到了間諜襲擊,嚇得面無血色,直到是看到了第一張字條才知道這是費曼的詭計,居然是感激涕零地說:「嘿呦,還好是你呀。」就這樣,軍營裡的保險柜全部升級換代,他們防的不是間諜,而是調皮搗蛋的費曼先生。
  • 在物理的世界偶遇搞笑的費曼先生
    在看的這本書之前,我發誓我真的覺得物理學很不適合我這種人學,初期還可以,等到更深一層的時候就略顯吃力了,當然我的物理也不是很差,一般般吧,只是我更偏向文科而已,說白了就是無法體會到理科生的樂趣。它用最幽默、最簡單、最容易讓人學會的方式將最難懂的量子物理知識推送給我們,從量子力學的誕生,到今天的成為我們身邊最廣泛的應用,將最硬核的知識融入到輕鬆幽默、跌宕起伏的漫畫故事中去,讓我們從中看到了許多天才們是如何披荊斬棘,重現物理學大廈這個神秘的樂園的。而費曼先生便是眾多物理天才之一,這本《別逗了,費曼先生》便是他的自傳。
  • 好書推薦:《別鬧了,費曼先生!》
    「好,」他說,「如果你想說『我可以看看你的花園嗎?』你應該怎麼說?」我用剛剛學會的字造了一個句子。「不對,不對!」他說:「當你說:『你想不想看看我的花園?』,你用的是第一個『看』,可是當你想看看別人的花園時,你必須用另外那個『看』字,比較有禮。」基本上,第一種說法的含意是「你想不想瞄一下我的爛花園?
  • 「別鬧了,費曼先生!」
    5時29分45秒,一道強光穿透了黑暗,然後,光滅了一會兒,接下來,一片由煙霧和爆炸碎片構成的黑雲沖天而起,漸漸地形成了蘑菇雲……「親愛的,現在我可以告訴你這個秘密了……」費曼喃喃自語道,這時,他才意識到,艾琳已不在人世,淚水奪眶而出。時光消逝,慢慢地,費曼從憂鬱中解脫出來,並開始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工作。
  • 為什麼費曼、玻爾、潘建偉等物理學家都說自己不懂量子力學?
    費曼是上個世紀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幾位物理學家之一,他在量子力學方面的貢獻就是開創了量子力學的路徑積分方法,這是和海森堡的矩陣力學以及薛丁格的波動力學等價的量子力學的第三種形式。費曼能夠給出量子力學的一種新形式,按理說他應該非常懂量子力學,可是費曼用自己的一句名言道出了他對量子力學的認識——我確信沒有人能夠懂量子力學(Iamconvincedthatnoonecanunderstandquantummechanics)。其他物理學家也有過類似的表述,量子力學的旗手玻爾就曾經說過:「如果誰不對量子力學感到困惑,說明他不懂量子力學」。
  • 量子電動力學理論的建立者:費曼 科學檔案
    而用一種更加簡潔的方式來描述相同物理過程的人,正是後來的理察·費曼。當時,費曼正在普林斯頓讀博士,他和當時的導師惠勒(Wheeler)正致力於解釋振動電子的輻射阻尼問題。根據他們發展的理論,費曼得以將經典電動力學的一切都用一種新穎而簡單的數學形式來描述,並開始嘗試發展該理論的量子力學形式。
  • 【悅讀】別鬧了,費曼先生
    費曼先生得過諾貝爾獎,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科學家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任教約四十年。
  • 別鬧了,費曼先生,我們知道你並不像你表現的那麼不在乎
    矽谷天才們的偶像、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界神一般存在的物理大師理察·費曼先生,曾經有過三段婚姻,多個情人,是眾人口中物理學界有名的情場浪子。但其實在他心目中,用情最深且至死念念不忘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艾琳·格林鮑姆。
  • 別喝了,費曼先生!
    別喝了,費曼先生!這也正是《講義》的過人之處,你可以不為了學物理去讀它,因為它的文字本身就能帶給你樂趣。當然,在時隔這麼多年之後,在讀過了那麼多其他書之後,再讀《講義》,有時能讀出一些跟其他閱讀記憶相互關聯的額外樂趣。比如在《講義》第一卷第三章的末尾,費曼寫了一段很優美的話:有位詩人曾經說過:「整個宇宙就在一杯酒中。」
  • 《別鬧了,費曼先生》 理察·費曼 著
    小頑童的成長、誤闖普林斯頓、從軍記、堂堂大教授、笑鬧中的真智慧01、費曼從小好奇心就特別旺盛,喜歡鼓搗很多小玩意兒,對於不知道的事情,就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這種解決難題的衝勁兒,讓他之後在遇到各種科學、學習的問題時,能一直堅持研究,掌握各種新技能。這種天生的好奇心和動手能力,讓他在各種領域裡嘗試新鮮好玩的事情。02、享受發現的樂趣。為什麼費曼喜歡研究物理?因為他覺得那不是在學習知識,而是在玩。有些在我們看來很常見的現象,他都會思考出很多原理。03、把複雜的事情具象化。
  • 青年書吧《別鬧了,費曼先生》
    費曼一生幽默機智、幾近頑童的行止,與其在理論物理方面的成就齊名。本書沒有難懂的科學知識,在一件件新鮮事背後,隱然透露著人性最接近自然的本質。費曼先生得過諾貝爾獎,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科學家之一。他是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任教約四十年。三十年代在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隨即被徵召加入製造原子彈的曼哈坦計劃。
  • 量子力學與精神意識(三)
    量子力學與精神意識(三)需要指出的是,從物質分析手段上科學研究意識命題雖然非常難,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詞性界清上準確使用意識概念的努力。因為自從意識這個詞語產生後,人們就在各自所指的含義上使用它,而我們為了討論交流與意識相關問題的效率,就必須按照實際使用意識概念的規範來統一限定其範疇。
  • 費曼誕辰100周年紀念:傳奇而又平淡、深邃而又簡直的物理學家
    費曼熱心於參與物理學教育普及事業,著有大量書籍與舉辦了許多講座,其中包括納米技術講義以及三卷本科物理學講義舉世聞名,他的口述自傳書籍《別鬧了,費曼先生》和《你管別人怎麼想》影響甚廣!實事求是、率直真誠費曼不喜歡故弄玄虛、不矯揉造作、不自以為是,虛懷若谷,對待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說話處事率直真誠的風格,使他特別能打動千千萬萬人、尤其是眾多年輕人的心靈,吸引了無數年輕人鍾愛科學、跨入科學界。因對量子電動力學的傑出貢獻,費曼於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知道搞怪的費曼,但你知道費曼圖嗎?| 量子群英傳
    雖然這次會議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大家就認識到了費曼圖的優越性,但當時費曼會上的演講的確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即使是費曼在康奈爾的好朋友貝特(Hans Bethe,1906-2005),也不明白費曼的演講。在費曼那些奇怪的圖形中,甚至包括在時間上往回走的電子路線。
  • 他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都懶得去拿,神奇的費曼先生!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們才不看形式,只會想:「 我為什麼要學這個鬼東西?」理察.費曼,20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家,幫助父母回答了這個棘手的問題:我為什麼覺得數學、物理、科學知識這些鬼東西很有趣,而且,我的生活也真的非常有意思。
  • 費曼:矽谷奇才們的偶像,天才物理學家,他一生只對科學負責
    人們常常會認為,這樣的一位大師應該會是很嚴肅刻板的,恰恰相反,當讀完《別逗了,費曼先生》這本自傳之後,你會徹底改變你的看法,書中的費曼幽默搞怪,不拘一格:在大學宿舍裡搞惡作劇、模仿獵犬嗅氣味、探索夢境、撬保險柜、在廁所裡跟人打架、看裸體表演等等,這些構成了費曼有趣又奇妙的經歷。拿到這本書,你幾乎可以一口氣讀完,因為費曼的人格魅力會一直深深吸引著你。
  • 《別逗了費曼先生》費曼學習法:史上最牛最簡單的學習方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是《別逗了,費曼先生》.這本書是理察·費曼的一本自傳。理察·費曼是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是物理學界的巨星。他到底有多牛?研究發現,我們大部分的學習都是處於無意識狀態,學完一個知識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摸到了知識的皮毛,浮光掠影,淺嘗輒止,皮毛之下大量的有關東西不知道,因此不成系統,因此無法在大腦中留痕,因此學無所獲。這些皮毛下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或者說,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些東西,就是知識盲維。
  • 理科生寫給世界的情書,讀《 別鬧了,費曼先生》
    費曼一生幽默機智、幾近頑童的行止,與其在理論物理方面的成就齊名。全書沒有難懂的科學知識,在一件件新鮮事背後,隱然透露著人性最接近自然的本質。費曼先生得過諾貝爾獎,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科學家之一。 到了2005年的時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又出了一個套裝,包括《別鬧了,費曼先生》、《你幹嘛在乎別人怎麼想》、《費曼講物理相對論》、《費曼講物理入門》和《發現的樂趣》。其中,《別鬧了,費曼先生》一書的譯者又從三聯版的吳程遠變成了王祖哲。中國圖書市場的版權歸屬永遠是一個謎,好像費曼的微笑。不過,依然在出版就好,值得為費曼高興。
  • 費曼:物理學史上最偉大的魔術師
    博科園:科學科普-物理學家類世界上有兩種天才:普通的天才完成偉大的工作,但是讓其他人覺得,如果自己足夠努力的話,那樣的工作他們也能完成;另一種天才則像魔術師,你完全無法想像他們所做的事情。費曼,就是一位魔術師。
  • 邦戈鼓、拉斯維加斯美女和花朵:費曼眼中的科學為啥這麼特別?
    費曼的科學精神,研究態度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科學天才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培養的。費曼就是這樣一種人,不但做的好,還能夠做到極致。他整個人就是科學與科學精神最好的詮釋。費曼這樣回答:一隻蜈蚣十分快樂,直到一隻癩蛤蟆跑來跟它開玩笑。癩蛤蟆說:「嗨,走路的時候,你到底先邁哪只腳啊?是前腳呢還是後腳?」蜈蚣被搞糊塗了,怎麼都想不明白。最後,由於心神不定蜈蚣掉進溝裡了。可是,它卻沒有想到,自己完全可以逃走的。我這一輩子都在做科學工作,也知道科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