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南通代表團分組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圍繞報告中寫到的如何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三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優勢,深入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代表們各抒己見。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下,站在新一輪發展的『風口』前,我們要學會『公轉』與『自轉』兩個動作,練好『內功』與『外功』兩門功夫。」 省人大代表、如皋市市長何益軍說, 隨著滬通大橋以及鹽通高鐵的建設,南通與上海、蘇南的時空距離大為縮短,進入了加速發展、追趕超越的窗口期。
「公轉」是各家都在做的事——對接上海、對標蘇南,南通聚焦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新定位,加快自身能量累積和經濟發展,通過要素流動和產業外延,實現產業、市場、資源的互補和共享,全力搶佔新一輪區域發展主動權。「自轉」就是要順應大勢、放大優勢,挖掘特色、以我為主。以如皋為例,當地正主動融入長三角創新網絡,建設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的綠色智造基地,以軟體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特色的創意創業青年友好城市,以現代物流供應鏈服務為基礎的江海聯運樞紐,以現代文明和歷史文化交相輝映為特質的長壽養生福地。
與此同時,還要堅持「外功」與「內功」並舉。「外功」就是提升城市外部競爭力,在長三角城市群中形成獨一無二的城市辨識度。「內功」就是營造城市內在軟實力,建設更有溫度的幸福家園,打造創業者稱讚、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嚮往的宜居城市。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世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