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見!宇宙深處發現一個奇特星系,紫外光度堪比類星體

2020-10-01 三體迷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通過分析斯隆數字巡天重子振蕩光譜測量項目中50萬個星系和類星體的光譜,以及加那利大型望遠鏡和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的觀測數據,首次發現了紫外光度與類星體相當的星系。

這個奇特的星系名為BOSS-EUVLG1,不僅閃耀著無比明亮的紫外光,還距離我們異常遙遠。

據天文學家估算,BOSS-EUVLG1的紅移值為2.47。哈勃定律指出,星系退行速度與星系距離成正比,而星系退行越快,紅移值就越大。因此,可以通過測量星系的紅移值來測算星系距離。具體到BOSS-EUVLG1,紅移值2.47意味著它大約處在宇宙創生僅20億年之際,它的星光在宇宙中穿行了一百多億年才抵達地球被我們觀測到。

按照過往經驗,紫外光度和紅移值都如此之高的天體,通常被歸類為類星體。所謂類星體,指的是宇宙早期的活躍星系核,由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瘋狂吸積周圍物質產生強烈爆發,在各波段閃耀著明亮光輝。

然而,BOSS-EUVLG1並非類星體,而是一個具有特殊性質的星系。

一開始,BOSS-EUVLG1確實被誤以為是類星體,但加那利大型望遠鏡和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的觀測數據表明,BOSS-EUVLG1明亮的紫外光和萊曼-α輻射實際上來自大量年輕的大質量恆星。

這個星系的恆星形成活動異常活躍,大量大質量恆星正在這裡孕育而生,正是它們爆發出強烈的紫外光。雖然BOSS-EUVLG1的規模比銀河系小30倍,但是其恆星形成率卻高達銀河系1000倍。而且,BOSS-EUVLG1沒有被濃厚的塵埃氣體籠罩,因此紫外光和可見光不會被遮掩吸收,得以幾乎無衰減的向外輻射。

研究結果表明,BOSS-EUVLG1正處於大質量星系形成的初期階段。隨著時間推移,它將逐漸充斥著塵埃氣體,遮掩紫外光和可見光,只有波長較長的紅外光能衍射而出,成為我們眼中所謂的紅外星系。BOSS-EUVLG1明亮的紫外光度只能維持數億年,對於星系演化過程而言非常短暫,因此這樣的星系難得一見。

天文學家已經將相關發現發布在《皇家天文學會快報月刊》上。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發現宇宙最亮類星體
    以中國天文學家為主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一顆430萬億倍太陽光度、中心黑洞質量約為120億個太陽質量的超亮類星體。據悉,這是人類目前已觀測到的遙遠宇宙中發光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它的質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現有理論模型很難解釋它在宇宙形成早期如何迅速地長大。
  • 類星體到底是什麼?來自遙遠宇宙的它,為何如此暴躁?
    類星體向宇宙噴射出高熱量的放射性氣流。(圖片源於:美國國家航空局,歐洲航空航天局,J.奧利姆斯特) 幾乎每個星系的中央都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它吞噬著大量物質、並不斷向外釋放出驚人的輻射。這種熾熱、快速的氣流足以對類星體所在的星系造成驚人的傷害,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橫衝直撞的氣流就像颶風一樣從星系中穿過,將形成潛在恆星所需的物質擠壓到太空深處。在一年之內,一次類星體外流能夠將數百個相當於太陽的物質推入星系間空間,在阻止新恆星形成的同時,形成令人驚嘆的焰火表演。
  • 類星體揭示宇宙的關鍵信息,它與活動星系之間有何關聯?
    類星體是宇宙中的一種奇特的物體,來自直徑約為宿主星系百萬分之一的區域。它是類似恆星天體的簡稱,也是迄今科學家們觀察到的最遙遠、最有活力的物體之一。在普通光學望遠鏡的視野下,類星體看上去就像一般的普通恆星,只不過其每秒所散發的輻射能量,可以達到一千個星系一樣多。
  • 類星體宇宙學距離:光學幹涉測量
    Leavitt, 在20 世紀第1 個10 年發現了造父變星和周期-光度關係,奠定了宇宙學研究的觀測工具;(b)周期-光度關係動畫圖;(c) 存在兩類造父變星,兩者的相關性 然而,造父變星這一測距工具帶來的震撼遠不止於此。當哈勃利用造父變星測量更多河外星系的距離時,他發現幾乎所有的星系都正在遠離我們。
  • 我們發現了宇宙早期的超級黑洞和最亮類星體
    目前,天文學家通過大型巡天項目已經發現了20多萬顆類星體,它們分布於宇宙大爆炸後7億年至今,對應的宇宙學紅移從7.085到0.05 不等。紅移是星系和宇宙學家描述距離的一個參量。由於宇宙膨脹,天體在離我們不斷遠去,導致我們接收到的光的波長比天體本身發出的光更長。二者波長之差與天體原發光波長之比,稱為紅移。紅移越大,意味著天體離我們越遠。
  • 宇宙燈光秀!NASA用哈勃望遠鏡觀測到了橫掃星系的類星體「海嘯」
    一組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獨特功能,發現了宇宙中有史以來最強勁的能量外流。它們從類星體發出,像海嘯一樣橫掃星際空間,對類星體所在的星系造成嚴重破壞。類星體是非常遙遠的天體,釋放出異常巨大的能量。
  • 抱歉,天文學家並沒有發現早期宇宙中最亮的類星體
    這是一個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的類星體,這個天體是迄今為止在早期宇宙中發現的最亮的類星體。在天文學中,有兩種問題需要回答:簡單的問題和困難的問題。簡單的問題涉及到近距離的天體,這些物體數量多且容易看到。困難的問題涉及到那些遙遠而又罕見的天體。而最大的問題是確定宇宙極端發生了什麼。在一項驚人的新發現中,天文學家宣布在早期宇宙中發現了一顆破紀錄的類星體,它的亮度超過600萬億顆太陽。
  • 科學家在宇宙深處發現紅移畸變信號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世界最大的星系巡天項目eBOSS國際科學合作組日前發布最新宇宙學研究結果。合作組通過觀測距地球68億光年到105億光年的宇宙深處類星體的空間分布,發現了顯著的紅移畸變信號。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利用遙遠的類星體探測宇宙的結構形成歷史。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在宇宙深處發現紅移畸變信號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世界最大的星系巡天項目eBOSS國際科學合作組日前發布最新宇宙學研究結果。合作組通過觀測距地球68億光年到105億光年的宇宙深處類星體的空間分布,發現了顯著的紅移畸變信號。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利用遙遠的類星體探測宇宙的結構形成歷史。
  • 類星體流出物,星系形成過程的絆腳石
    利用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獨特功能,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有史以來最具能量的流出物。它們來自類星體,像海嘯一樣穿過星際空間,對類星體所在的星系造成巨大破壞。   類星體像掃雪機一樣吹過星系的圓盤。原本可以形成新恆星的物質被猛烈地從星系中掃出,阻止了恆星的誕生。輻射將氣體和塵埃推向遠比科學家之前認為的更遠的距離,創造了一個銀河系範圍的事件。
  • 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
    在宇宙中有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天體,它能夠照耀到100億光年以外的區域,它的體積遠遠小於星系但是它所能爆發出的能量是一個星系的千萬倍之上,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天體所擁有的能量能夠超越整個銀河系,這就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類星體。
  • 類星體可以觸發橫穿星系的海嘯並扼殺恆星形成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眾所周知,類星體是宇宙中最發光的星系,它們的超大質量黑洞從巨大的吸積盤中吞噬掉大量物質,從而在整個太空中散發出瘋狂的輻射。天文學家發現,類星體發出的輻射爆炸像海嘯一樣,在它們擴散通過周圍的星系時,以接近光速百分之幾的速度向外推動物質。
  • 北大學者發現宇宙中迄今最亮類星體 挑戰黑洞形成理論
    原標題:北大學者發現宇宙中迄今最亮類星體 挑戰黑洞形成理論   北大學者發現宇宙中迄今最亮類星體   挑戰現有黑洞形成和演化理論   類星體是迄今為止人類所觀測到的最遙遠、最明亮的天體。它的中心是質量超過太陽質量千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通過研究遠距離高紅移類星體,人類可以窺知早期宇宙結構和演化的信息。   目前,天文學家已發現20多萬顆類星體,分布於宇宙大爆炸之後7億年至今。但其中距離超過127億光年(即紅移大於6)的類星體只有40個左右。
  • 類星體可以引發海嘯,撕裂星系,扼殺恆星的形成
    眾所周知,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星系。當它們的超大質量黑洞貪婪地吞噬巨大吸積盤上的物質時,類星體會在太空中噴射出大量的輻射。更厲害的是,天文學家發現,類星體放射出的射線在其周圍的星系中傳播時,就像海嘯一樣,將物質以接近百分之幾光速的速度向外推。
  • 類星體引發的海嘯足以撕裂星系、阻止恆星誕生
    眾所周知,類星體是宇宙中最明亮的星系。當它們的超大質量黑洞貪婪地吞噬巨大吸積盤上的物質時,類星體會在太空中噴射出大量的輻射。 更厲害的是,天文學家發現,類星體放射出的射線在其周圍的星系中傳播時,就像海嘯一樣,將物質以接近百分之幾光速的速度向外推。
  • 天文小百科:淺談類星體
    四、與星系的關係類星體的絕對星等Mv在-25~-33等之間(由赫伯常數Ho=50km/s·Mpc推算),這可推論出其光度在10 12 ~10 14 L⊙之間(約4 *10 38 ~10 41 W),這代表類星體是宇宙最亮的天體;它們是遙遠活躍星系的極亮核及塞佛特星、N星系及電波星系強烈活動的延續。
  • 比太陽還亮的星體,堪比兩萬多個銀河系,能發出極強的光度
    雖然在地球上看來,太陽光真的是特別的重要,但是縱觀宇宙中,太陽也不過是其中一顆普通的恆星而已,在宇宙中比太陽要亮的恆星就有許多,在夜晚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恆星中,絕大部分的光度都比太陽更亮,其中最亮的恆星就是一些沃爾夫拉葉星。
  • 宇宙星系大小排名,銀河系只是滄海一粟
    ,並可能受到仙女座星系的引力約束,但在宇宙中仍可算是一個大的螺旋星系。伽利略在1610年使用望遠鏡首先解析出環帶是由一顆顆恆星聚集而成;直到1920年初期,天文學家還認為銀河包含了宇宙中全部的恆星。隨著1920年天文學家沙普利和柯蒂斯的大辯論,和經由愛德溫·哈伯的觀測,顯示銀河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 -現在估計在可觀測宇宙有多達2,000億個星系。
  • 宇宙中最大、最強、最老的天體,被黑洞統治卻發著最亮的光,它是...
    黑洞是宇宙中質量極大、力量極強的天體,但是有一種東西比它更大更強,這種東西就是類星體,類星體中心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但它外面還有一個巨大的吸積盤,其質量往往比裡面的黑洞質量更大,所以如果把類星體看作一個單獨天體的話,它是要比黑洞更大。
  • 神秘的塞弗特星系,這個星系具有一個非常亮而又非常小的核
    舉例來說,這些類星體必定非常明亮,光度至少應該是整個普通星系光度的30倍~100倍,才能在如此遙遠的地方仍然顯得那麼亮。  然而,如果真是這樣,並且類星體具有一個星系的形式和外表的話,那麼,一個類星體含有的恆星數目應該是一個普通星系的100倍,而且其大小也應該是一個普通星系的5倍或6倍。即使是它們那樣遙遠的距離,在大型望遠鏡裡也應該呈現出清晰的卵形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