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科學》:我們為什麼會衰老?科學家們在免疫細胞裡找到新答案
來源:學術經緯
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刊登的一項研究表明:一些免疫細胞可能扮演了加速衰老的重要角色。
一支西班牙研究團隊通過小鼠實驗證明,當T淋巴細胞的代謝能力發生變化,體內積累的炎症會讓動物未老先衰,出現各種「老年病」。調節這些免疫細胞的代謝能力或阻止它們引起的炎症,有望讓我們延緩衰老並治療衰老相關疾病。
2,紋身電極: 一種新型的可以進行腦信號測量的電極
來源:腦機接口社區
臨時紋身電極是皮膚傳感器領域的最新發展。他們已被成功證明了其在監測皮膚上各種電生理信號方面的性能。這些表皮電子設備可與穿戴者保持適形且不易察覺的接觸,同時可隨時間推移提供高質量的記錄。在臨床實踐中對大腦活動的評估面臨多個限制,其中這種電極可以提供切合實際的技術解決方案並提高診斷效率。
Greco與EsmaIsmailova等研究人員在《Conductingpolymer tattoo electrodes in clinical electro- and magneto-encephalography》介紹了臨床腦電圖中噴墨列印的導電聚合物紋身電極的性能及其與磁腦圖的兼容性。通過對皮膚/電極阻抗的建模來研究這些乾式傳感器的工作機制,以更好地了解該界面處的生物信號傳導。此外,定製的皮膚幻影平臺展示了高密度錄音的可行性,這對於定位神經病理學活動至關重要。這些評估為這些超薄電子紋身傳感器在多模式大腦監測和診斷中的成功應用提供了寶貴的意見。
3,節律基因通過控制趨化因子調節神經炎症引起的抑鬱症
來源:中科院心理所
節律基因BMAL1與Rantes啟動子的結合
抑鬱症是一種由基因和環境交互作用所導致的複雜的精神疾病。既往研究表明,抑鬱症患者普遍具有睡眠障礙,且應激激素皮質酮分泌的節律發生異常,提示節律在抑鬱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大量研究證據表明,神經炎症是抑鬱症發生的重要因素。中樞神經系統的免疫功能主要執行者——小膠質細胞節律性地表達炎性因子和節律基因,提示研究者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節律和炎症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林文娟研究組的科研人員針對上述問題開展研究,探討節律基因是否通過調節炎性因子從而影響神經炎症誘發的抑鬱症。該研究闡述了Per2 基因缺失後,可以抵抗神經炎症導致的抑鬱樣行為,其機制是由於其下遊的炎性因子RANTES不能夠被活化,從而避免了神經炎症所導致的抑鬱樣行為的發生。研究首次證實了抑鬱症的節律-免疫交互作用機制,為炎症相關抑鬱症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4,25種癌症三維組織模型表觀遺傳學圖譜
來源:生物通
在Josep Carreras白血病研究所主任Manel Esteller博士領導下,科學界第一次用3D模型(類器官)描述了人類癌症的表觀遺傳指紋。文章發表在《Epigenetics》雜誌。
Esteller教授專門研究了25種人類癌症器官,這些器官來自美國類型培養收集(ATTC)。利用3D模型來分解癌細胞的DNA行為,這是一項突破性的新研究,可能會徹底改變癌症治療。
5,警惕!Nature子刊報導藥物濫用和藥物成癮正在年輕化!
來源:轉化醫學
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員表明,一個人出生的年代——沉默的一代、嬰兒潮一代、X一代或千禧一代——強烈預測了他們死於藥物過量的可能性,以及死於什麼年齡。這些結果發表在近日的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社會學印記標誌著一個人在特定的時間出生,"資深作者Donald Burke醫學博士說,他是Jonas Salk人口健康主席,也是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名譽院長。"這反映了他們在青春期遇到的情況以及對用藥的態度--這些態度會伴隨他們一生。"
6,JESP:領導者都脫髮嗎? 人們對不同發量的領導者偏好研究
來源:唧唧堂
本文是針對論文《領導者都脫髮嗎?一項基於特定情境人們對不同發量的領導者偏好研究(Cue masking and cultural signals: Testing context-specific preferences for bald(ing) leaders)》的一篇論文解析,該論文於2020年1月線上發表於《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已有研究表明發量多少會影響人們對其年齡和主導力的感知,和頭髮濃密的男性相比,光頭男更具有主導力,MPB男看起來更顯老。發量多少還會影響人們在特定情境中的領導者感知和偏好,具體情境包括戰爭與和平、探索與利用情境。
該研究探究了MPB是否是年紀更大的線索,以及這在探索和利用情境是否會影響領導偏好。此外,作者預計光頭會發出具有主導力的信號,並探究這是否會影響戰爭與和平情境中的領導偏好。
實驗結果表明,領導者的主導力與戰爭情境中的領導者偏好呈正相關,而與和平情境中的領導者偏好相反,這就可以解釋光頭男在和平情境中為何不受歡迎。雖然光頭和MPB分別代表更高的主導地位和更老的年齡,但這並沒有轉化為和以往研究一致的領導者偏好(在戰爭情境中喜歡更具主導力的臉,如光頭男,在利用情境中喜歡更老的臉,如MPB男)。
7,國際研究發現,警察心理健康急需重視
來源:大話精神
警察心理健康是一個「重大的健康問題」,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以危險水平飲酒,七分之一的人符合創傷後應激障礙和抑鬱症的標準。該研究發表在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雜誌上,對目前可用的國際證據進行了匯總分析。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說,警察中心理健康問題的普遍性突出了有效治療和監測項目的必要性,同時也需要額外的資金以匹配對其他高危人群的預防措施。
8,「全球首個」3D 合成主播參與新華社兩會報導,純AI驅動一分鐘出活,無需人工幹預
來源:新智元
兩會期間,一個AI生成的3D虛擬主播火了:輸入文字,AI就能生成一個逼真3D數字人,口型精準、表情到位的將新聞播報出來。不僅可以坐著播,還可以站著播,甚至身體可以做出各種姿勢動作。她就是搜狗和新華社聯合推出的、全球首個3D AI合成主播「新小微」。
「新小微」的誕生,是利用搜狗核心人工智慧技術「搜狗分身」,在採集趙琬微真人海量數據的基礎上,用AI算法生成的全球首個3D 虛擬主播。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謊話連篇的神經科學依據;虛擬實境提高疼痛耐受性
2,腦科學日報|冬天為啥起床難?科學家發現一種「絕對冷」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