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團,春天的味道!

2020-12-05 澎湃新聞

青團,春天的味道!

2020-04-11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梅山頭條 ,作者梅山頭條

梅山頭條

講好梅山故事,講梅山好故事

如果說有一種食物

能把江南綠透,能讓春天醒來

清甜甘冽,令人如墜溫柔暖鄉

想必,非青團莫屬

經過幾千年發展,青團於我們

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故事

它是來自五臟六腑的感動

是踏春遊玩的歡愉

是不時不食的新鮮感

是寄託故人的儀式……

青團

一年之中

只有清明前後才能吃到青團

這是大自然與人類一年一次的約定

選取清明前後的鮮嫩艾草

不僅清新爽口,而且具有

散寒除溼,溫經止血的功效

△左一為陳阿姨

清明前後

梅山街道梅東村陳飛君阿姨

趕在這個時令正在做青團

陳阿姨告訴小編

她做的青團從皮到餡兒全都是自家產的

真正回歸自然的本味

梅山青團,賊噶贊!

和小編走進梅東村陳阿姨家裡

去探(pin)秘(chang)一下~

��

梅山青團「誕生」記

先去田野裡採摘新鮮的「艾草葉」,選擇嫩綠的枝芽,這專屬於春日的時鮮是做青團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然後洗乾淨下鍋煮,待瀝乾水分搗成泥備用。

另一邊,陳阿姨用自家種的新鮮糯米,洗乾淨,在土灶下添火,把沉甸甸的糯米上鍋蒸,糯米的香味從鍋裡緩緩逸出。

然後將艾草與蒸好的糯米攪拌均勻,和成一個綠色的「大糰子」,青團的皮就做好了。這個步驟,也最是有難度,既要讓糯米與艾草完美混合,又要讓青團軟糯Q彈,頗費一番力氣。

然後,用一團青團皮抹上細膩的蜂蠟,包上芝麻、桂花、核桃、白糖組成的餡,再裹上一層松花粉,放進模具,一個成型的青團就已經完工了。

小編蠢蠢欲動,也上手做了一個,看看,是不是也像模像樣的呢~

完工的青團,整整齊齊的躺在桌子上,按一下特別Q彈,韌勁兒剛剛好,餡料也很滿,軟糯的觸感讓人恨不得趕緊咬上一口!入口即溶,清新不膩。

不過,想要吃上最完美的青團,還得把這青團放到平底鍋上,煨上片刻,再趁熱吃才最美味。一口咬下,香甜軟糯,唇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春天的那抹清香鋪面而來。

我們把一年中

第一次吃青團叫做「嘗春」

作為一年才一次的「舌尖約會」

青團

這一早已被深根了的味道

與這般江南煙雨一起

不期而遇

楊柳泛青,桃花盛放

每一年的春天都十分的短暫

短暫到一定要在這個時候

嘗一嘗帶有春天味道的青團

小小一枚 胖乎乎 圓滾滾

輕咬一口 足以柔軟到心間

那麼,你吃過青團了嗎?

(北侖發布綜合編輯,資料來源:梅山頭條)

猜你喜歡

原標題:《青團,春天的味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教你做青團,嘗盡春天的味道
    春天應該吃什麼呢,當然要吃青團了,青團是用菠菜或者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芝麻,豆沙餡兒或者蓮蓉,看這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今天就教大家怎麼做出好吃的青團吧原料:糯米粉 (100克)
  • 老外告訴你青團的味道
    如果你見過如此壯觀場面就會問了:網紅青團到底啥味道啊?這一期,口袋君訪問了三位外國朋友,邀請他們做一個口感體驗(taste-test)怎麼用英語形容網紅青團的味道?加州小夥Ryan 黑芝麻青團「I like the herb taste!」我喜歡這個艾草的味道!「It is so fresh! I can smell the spring!」
  • 青團成清明節令暴品
    青團作為節令食品,曾流行於江南一帶,如今也走俏北方地區。用雀麥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入豆沙餡或者蓮蓉餡,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作春遊小吃。進入春天,青團開始熱賣,並在電商銷售渠道的助力下成為大江南北共享的美食。
  • 風靡大半個中國的青團,到底有多少種模樣?
    蘇滬一帶通稱之為「青團」,除此之外,它還有諸多名字:清明糰子、清明果、清明粿、蒿粑、艾粑、艾果、艾蒿饃饃……總之,它們都披著青綠的外衣,散發出誘人的田野的青香,嘗一口,便把春天的氣息吞進肚裡。青團的青,何物為青?吃青團,可不是今人的獨享。
  • 清明時節食青團,三隻松鼠糕點新品迎春上市
    如果說有一種味道能將人們的味蕾從冬天的沉寂中喚醒,伴著艾草清香的軟糯青團無疑是代表食物之一。草青色,圓團狀,青團就此得名。作為江南傳統特色小吃,青團早先被廣泛用於清明祭祀,艾草搗碎拌進糯米粉,再裹以紅豆沙或者鹹蛋黃,上屜蒸透,不甜不膩,清香四溢。在古人看來,這種食物樸素自然,用料考究,是對先人最好的敬饗。
  • 《天涯明月刀》手遊江南青團菜譜怎麼樣 江南青團菜譜介紹
    導 讀 在天涯明月刀手遊中,有很多派系的菜譜,比如江南菜譜,其中有一個江南青團,大家知道需要哪些材料,有什麼效果嗎
  • 青團新人力|幫世界500強快招人、招好人,青團社如何解決靈活用工...
    以一站式靈活用工平臺青團社為例,企業要想招好人,有2個方案可選擇:兼職平臺招聘、RPO。在這家快餐巨頭最大規模的318招聘周中,青團社7天招募候選人28000+人次,相比同類平臺,招聘效率提升36%。不僅如此,青團社為這家快餐巨頭,每年節省超600萬人力成本,人力效能提升近40%。
  • 青團,香甜可口
    青團By 四月豆又到吃艾葉青團的季節,我總比美天的朋友慢半拍,但好在吃到啦!原料:艾葉、糯米粉、清水、豆沙、蛋黃、白糖。
  • 寧波市資訊|青團、麻餈、螄螺、鵝肉、馬鮫魚……清明,寧波人被...
    寧波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青團、麻餈、螄螺、鵝肉、馬鮫魚……清明,寧波人被這些美食包圍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打響「青團大戰」。青團製作很簡單,將採摘來的艾葉洗淨後,與糯米粉一起揉搓,具有獨特的香氣,是屬於清明特有的味道。除了青團,另一種跟「青」有關的食物叫麻餈,也是寧波人的最愛之一。古老的石臼裡,青麻餈越搗越香糯,再鋪上一層松花粉,更添一份醇香。就如《舌尖上的中國》裡說的,清明螄螺是江浙一帶獨有的嘬出來吃的美味兒。江南民間早有傳唱,「清明螺,賽只鵝」。
  • 五芳齋又拍可愛動畫片,用一顆青團滲透年輕圈層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清明必備美食「青團」也應景上市。但遺憾的是,相比於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春節的餃子,青團作為傳統節日的美食,存在感似乎並不強。不過,最近盒馬和喜茶聯名推出的「奶茶青團」,倒是讓我們看到了「青團」成為美食界新網紅的潛質。但提到節日糕點,不得不提的還是五芳齋。
  • 青團故事|萬人規模的「青年公益社區」是如何煉成的?
    但事實上,公益不一定總關乎使命感,它可以是一場收穫知識的聚會,可以帶給你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也可以……用青團社一名90後用戶的話來說,公益讓她「找回了在校園時的感覺」。青團故事第一期為你講述。這屆年輕人為什麼熱衷公益?4月初,青團社資深公益愛好者——26歲的王瑩組織了一場「地球一小時」線上公益活動。
  • 春天快去屋外摘一些吧!
    泥胡菜在春天時的生長速度十分的快,對於養殖動物的人來說可以解決飼料不夠的困擾。另外除了可以被動物食用之外,它還是春天裡人們經常食用的野菜之一。不過對於想要採摘泥胡菜的人來說,可千萬不要採摘錯了,因為泥胡菜和大薊和小薊是十分相像的,有可能我們會誤食。所以在採摘時我們就應該仔細分辨了。我們要知道大薊和小薊的葉子上都有刺,但泥胡菜沒有。
  • 青團貓、聰明鴨!烏鎮IP形象出爐啦!
    9月21日晚,在烏鎮IP形象發布會上,烏鎮發布了該鎮的區域IP形象,分別是「青團貓」和「聰明鴨」。這兩款烏鎮寶寶有怎樣的寓意呢?第一款烏鎮寶寶: 青團貓青團貓的形象來源自我們日常能見度較多的小動物——貓。
  • 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
    摘要:清明節臨近,上海老字號王家沙門南京西路總店前,前來購買青團的消費者排起長隊。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 題: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去年,上海老字號杏花樓新創的鹹蛋黃肉鬆青團走紅滬上,排隊時長一度達8小時,「一隻青團引發的瘋狂」受到媒體關注。
  • 客家人春天必吃的「茸菇粿」,可鹹可甜味道清香,小孩們都爭著吃
    春天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暖和的天氣、豐沛的雨水,也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的美味,像山上的竹筍、路旁的野菜、山坡上的野果等等,這些都是春天必吃的美味哦,過了這個季節就很難吃到了。而在客家地區,春天有一道必吃的美食,當地人每年都會做,這就是「茸菇粿」了,你吃過嗎?
  • 唐代青團的吃法就是特別,用石灰水泡艾草,濃濃的古風古味
    「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先」, 《吳門竹枝詞》裡記載的這種清明民俗, 比較有代表性。 特別是清明吃青團,幾乎成了全國各地普遍的清明民俗。
  • 桑葚和櫻桃帶來春天的味道 明起一路春光明媚
    在經歷了冷空氣帶來的大風、降溫和雨水後,從今天開始,杭州終於轉入了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春天模式。 杭州市氣象臺預測,今天的天氣可能還不是最明媚的,陰到多雲,偶有零星小雨,市區氣溫13-21℃。而明天開始到周日,杭州都是晴朗或者多雲的好天氣,氣溫逐漸上升,周末最高氣溫可能會攀升到30℃左右。 今年春天以來,杭州的天氣總是忽冷忽熱地變化,頻率快得簡直讓人有些抓狂。
  • 青團含有青蒿素?別被騙了,讓屠呦呦獲獎的青蒿素並非提取自青蒿
    清明時節雨紛紛,南方很多地區都有清明前吃青團的習俗。說到吃青團這個習俗,有很多不同的傳說。青團習俗的來源相傳遠古時期,因為春雷經常引起山火,古人每到這個時期就要熄滅火種,並舉行祭祀活動,之後再重新鑽燧請新火。慢慢地,就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時間從3天到7天都有。
  • 鹹味青團,清香軟糯,鹹鮮好吃
    鹹味青團By 榮榮仔公公不能吃甜的,特意去包了點鹹的青團。原料:艾草、糯米粉、木薯粉、糖、春筍、豆乾、雞胸肉、洋蔥、生抽、料酒、雞精。
  • 那個你不知道的,抹茶味的春天,來品味抹茶的味道吧
    有人問,春天是什麼味道的?是泥土溼潤的味道,是青草澀澀的味道,是清風拂面的味道……還是,美味青食的味道?其實,那個你不知道的,抹茶味的春天,來品味抹茶的味道吧!抹茶,其起源於中國的隋朝,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特別是在宋朝,已經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