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青團的吃法就是特別,用石灰水泡艾草,濃濃的古風古味

2021-01-08 騰訊網

春分過後十五日,便是清明。

此時,萬物皆清潔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時節,民間有各種不同的民俗。

「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先」,

《吳門竹枝詞》裡記載的這種清明民俗,

比較有代表性。

特別是清明吃青團,幾乎成了全國各地普遍的清明民俗。

青團的做法也各不相同,

其中比較有古風感的做法,

就是用石灰水泡新鮮的艾草,

這樣可以使艾草更翠綠,

同時也能除去艾草的清苦和青澀味,

讓做出的青團更有風味。

青團有行氣活血、散寒除溼的功效。

江浙一帶,常常是當天收了極新鮮的艾草和面製作青團。

草木清香之氣,溢於唇齒,既可飽口福,又可防病治病。

《本草綱目》記載:

「春季採嫩艾做菜食,治一切惡氣」

可見青團有壓時氣的防病作用,特別適合春季食用。

《青團》

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溼

新鮮艾草 一把

糯米粉 半斤

熟石灰 一錢

植物油 少許

餡料(自己喜歡的餡料就行) 半斤

艾草取嫩葉,洗淨

加熟石灰浸泡約半小時,可使艾草顏色變成深綠。漂洗後撈出過涼水

(特別說明:加石灰的作用,相當於現代做法的加食用鹼面或小蘇打,可以使艾草葉更翠綠,同時也可以去除艾草的青澀味和苦味,口感更好。沒有熟石灰,也可以用鹼面或小蘇打代替)

把漂洗乾淨的艾草搗汁

艾草汁與糯米粉混合,揉成溼度適宜的麵團

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

劑子團成丸子狀,用大拇指按壓出一個深坑

中間填入餡料,揉捏封口,搓成圓團

入籠時用刷子均勻刷一層薄油

水沸後,再蒸一刻鐘到兩刻鐘

完成

相關焦點

  • 青團,春天的味道!
    她做的青團從皮到餡兒全都是自家產的真正回歸自然的本味梅山青團,賊噶贊!和小編走進梅東村陳阿姨家裡去探(pin)秘(chang)一下~��梅山青團「誕生」記先去田野裡採摘新鮮的「艾草葉」,選擇嫩綠的枝芽,這專屬於春日的時鮮是做青團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然後洗乾淨下鍋煮,待瀝乾水分搗成泥備用。
  • 艾草青團,顏色碧綠,口感軟糯
    艾草青團By 甜甜mimi原料:艾草、綠豆餡、糯米飯、玉米澱粉。做法步驟:第1步、艾草清洗乾淨。第2步、鍋中水燒開倒入艾草一勺小蘇打煮2.3分鐘撈出。第3步、撈入冷水中清洗幾遍。第4步、艾草用料理機打碎加入糯米飯中和面。
  • 風靡大半個中國的青團,到底有多少種模樣?
    這裡的青草,自然不是野外隨隨便便薅的青草,給青團染色的青草一般有這三種:漿麥草蘇州青團,傳統做法是以新鮮的漿麥草為原料。盛放在田野裡的新鮮漿麥草,割下來用石臼搗爛出汁,再經過多次過濾,分離出葉渣,最後得到純淨的漿麥草汁。
  • 清明時節食青團,三隻松鼠糕點新品迎春上市
    如果說有一種味道能將人們的味蕾從冬天的沉寂中喚醒,伴著艾草清香的軟糯青團無疑是代表食物之一。草青色,圓團狀,青團就此得名。作為江南傳統特色小吃,青團早先被廣泛用於清明祭祀,艾草搗碎拌進糯米粉,再裹以紅豆沙或者鹹蛋黃,上屜蒸透,不甜不膩,清香四溢。在古人看來,這種食物樸素自然,用料考究,是對先人最好的敬饗。
  • 方言詞語 艾草
    艾草,本為鄉間樸實無華的野草,但因其獨特的功效,在民間被奉為「神仙草」。中醫會用艾葉來做「灸」,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艾灸」。蘄艾有種特異的香,有些像薄荷味,但又不全是,新葉氣味濃鬱,陳葉悠長飄香。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曾記載:「(艾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 蘄艾因產地而聞名,「千門萬戶懸菖艾,出門十裡聞藥香」,可見蘄春自古以來就有種植藥草的習俗。 在蘇州方言裡,艾草的叫法五花八門,比如「蓬頭、蓬蓬頭、野蓬頭、蓬蒿、艾葉草、艾蒿」等等。
  • 艾草的功效與作用 艾草泡腳有哪些想不到的好處
    2.止癢避邪的作用艾草具有止癢闢邪的作用。用艾草洗澡用消毒止癢,防蚊蟲的功效。在端午節時,還可將艾草放在家中闢邪,和其他草藥放一起防五毒。。3.活血散寒的功效艾草具有活氣血,驅寒氣、暖子宮的作用。用艾草煮水洗澡,可以安眠、溫經、逐寒溼,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
  • 五芳齋又拍可愛動畫片,用一顆青團滲透年輕圈層
    這不,最近,五芳影業再出新作,通過廣告片《一個青團的生活準則》,用可可愛愛的青團,撩撥著消費者的胃和心。總體來說,可以從10個短片10個「要xx」的文案句式中,總結出兩個核心點:一是用青團的人格化,表達當下年輕人的情感需求;二是輸出五芳齋青團的產品賣點。
  • 雨蘭原創植物美文:艾草芬芳,大地上芳香的植物,人間美好的食物
    一棵棵青蔥的艾草,因為端午節插艾的習俗,被很多人熟悉。艾草開的花和結的果,很多人可能就不熟悉了。艾草的花和果也確實不怎麼引人注目,艾草的花為頭狀花序,花朵兒小而多,排成狹長總狀花叢,艾草的花蕾是白色的,尖上一抹粉紫色,看上去很可人,綻開的艾草花是紫色的,小而秀美。艾草的花果期一般在7月到10月間。
  • 老外告訴你青團的味道
    這一期,口袋君訪問了三位外國朋友,邀請他們做一個口感體驗(taste-test)怎麼用英語形容網紅青團的味道?讓他們親自告訴你吧!加州小夥Ryan 黑芝麻青團「I like the herb taste!」我喜歡這個艾草的味道!「It is so fresh! I can smell the spring!」
  • 寧波市資訊|青團、麻餈、螄螺、鵝肉、馬鮫魚……清明,寧波人被...
    寧波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青團、麻餈、螄螺、鵝肉、馬鮫魚……清明,寧波人被這些美食包圍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打響「青團大戰」。青團製作很簡單,將採摘來的艾葉洗淨後,與糯米粉一起揉搓,具有獨特的香氣,是屬於清明特有的味道。除了青團,另一種跟「青」有關的食物叫麻餈,也是寧波人的最愛之一。古老的石臼裡,青麻餈越搗越香糯,再鋪上一層松花粉,更添一份醇香。就如《舌尖上的中國》裡說的,清明螄螺是江浙一帶獨有的嘬出來吃的美味兒。江南民間早有傳唱,「清明螺,賽只鵝」。
  • 教你做青團,嘗盡春天的味道
    春天應該吃什麼呢,當然要吃青團了,青團是用菠菜或者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芝麻,豆沙餡兒或者蓮蓉,看這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今天就教大家怎麼做出好吃的青團吧原料:糯米粉 (100克)
  • 鹹味青團,清香軟糯,鹹鮮好吃
    鹹味青團By 榮榮仔公公不能吃甜的,特意去包了點鹹的青團。原料:艾草、糯米粉、木薯粉、糖、春筍、豆乾、雞胸肉、洋蔥、生抽、料酒、雞精。第5步、艾草洗淨,開水煮一分鐘,再投冷水過涼,去除澀味。第6步、擠幹水分,切幾刀放料理機加水,打成汁。第7步、所有粉、糖、汁混合,揉成光滑的麵團。第8步、分成50g的小麵團。
  • 艾草有4個養生功效,老中醫笑說:有一種作用,許多人未必知道
    每逢春天,青青都很愛纏著她的媽媽給她做兩種食物,那就是用艾蒿做的蒿子粑粑和青團。有句諺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到了清明人們會插柳枝柳條在屋簷下或門上,寓意防止鬼怪近身或入侵家宅。同樣,在端午插艾葉掛艾枝,人們相信可以防病瘧防災、殺菌除腐。
  • 青團含有青蒿素?別被騙了,讓屠呦呦獲獎的青蒿素並非提取自青蒿
    清明時節雨紛紛,南方很多地區都有清明前吃青團的習俗。說到吃青團這個習俗,有很多不同的傳說。青團習俗的來源相傳遠古時期,因為春雷經常引起山火,古人每到這個時期就要熄滅火種,並舉行祭祀活動,之後再重新鑽燧請新火。慢慢地,就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時間從3天到7天都有。
  • 新鮮艾草怎麼吃?介紹新鮮艾草的幾種吃法
    艾草別名蕭茅、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等,有濃烈香氣。艾草的分布廣,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遍及全國。艾草是一種食用植物,春季是吃艾葉的好時候,此時的艾葉鮮嫩多汁,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艾蒿饃饅、艾蒿餈粑糕、艾蒿肉丸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艾草全草入藥,有溫經、祛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 清明節必吃的9種食物:蒿子粑粑、青團、節蛋
    採摘黃蒿嫩苗,碾碎後和大米粉(或糯米粉)、白糖揉成一個個的小糰子,用竹葉包起來蒸熟。黃蒿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之效,粑粑吃起來清香甘甜,又有嚼勁。蒿草粑粑味道比較甜,建議一次吃1~2個為宜。艾粄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
  • 克莉絲汀「春之味」青團抽檢「菌落總數超標」被查處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克莉絲汀「春之味」青團抽檢「菌落總數超標」被查處 上市以來已連續七年虧損中國網財經4月8日訊(見習記者賈玉靜 記者陳瓊)清明節期間,剛剛披露2019年年度業績的克莉絲汀(01210.
  • 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
    摘要:清明節臨近,上海老字號王家沙門南京西路總店前,前來購買青團的消費者排起長隊。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 題:一隻青團引「瘋狂」滬老字號不爭「網紅」求「長紅」去年,上海老字號杏花樓新創的鹹蛋黃肉鬆青團走紅滬上,排隊時長一度達8小時,「一隻青團引發的瘋狂」受到媒體關注。
  • 青團成清明節令暴品
    青團作為節令食品,曾流行於江南一帶,如今也走俏北方地區。用雀麥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入豆沙餡或者蓮蓉餡,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作春遊小吃。進入春天,青團開始熱賣,並在電商銷售渠道的助力下成為大江南北共享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