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量子通訊如何做到絕對安全?

2021-01-13 社會資訊E站

長期來看,量子通信有望引領網際網路發展;短期來看,量子通信有望再次吸引科技行業的關注。近年來,量子通信被廣泛關注,許多方面都被提及,並一度成為科技行業討論的熱點。這不僅是科技行業的發展趨勢,同時還關係到未來大眾科技生活的體驗,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旦量子通信和網際網路結合起來,比如在將來可以實現,十分鐘全世界同步上網。

這個實現量子通信的普及是科技業的發展趨勢,那麼,量子通信將會因何關注?從量子通信目前發展的技術來看,包括量子糾纏和量子通信的鏈路非局域性。量子糾纏可以帶來量子通信的非局域性,糾纏的雙方會影響到其他糾纏的源,不是所有的量子信息都一樣完全一樣,在沒有經過第三方檢測的情況下,量子信息就是不可確定的,由此可以帶來量子通信的更不確定性,當前研究實驗的誤差都有50%以上。

量子通信中的鏈路非局域性就更複雜,表現為,通信節點都有一個從「到」傳輸介質到達的過程,在過程中,如果介質從網絡導出線中導出,從介質導入的話,二者不會發生鏈路非局域性。這就要求研究人員要實現雙方完全一樣的糾纏。

如果存在糾纏不對稱的話,量子通信將會受到其它幹擾而導致速度大大下降,比如速度降低到跟光纖通信相當的程度。而如果給出更高的速度(或者其它媒介,如光纖),量子通信也會受限制。

而量子通信的去中心化又可以帶來性能上的升級,能對其它計算機性能沒有什麼影響。目前,更多是在宏觀體驗上有所改觀,比如容量更大的光纖和更快的實驗測速。但如果將來量子通信真的推廣開來,結合波束成形和量子糾纏技術,量子通信發展出一個內部版本的網際網路,個人感覺網際網路將會大有可為。

在量子通信領域,美國思科投資1億美元,韓國思科投資3000萬美元,中國思科投資3000萬美元,創下5000萬美元的投資記錄。而就算國內思科投資3000萬美元,未來也會像美國思科投資思科一樣,投資中國思科。

在過去一年,中國思科已經引入了超過50家中國公司進入公司所屬市場,海爾、格力、海信等將入股思科。未來,國內思科也將引入更多中國企業進入。大規模採用量子糾纏就是之前方興未艾的信息技術爆發,量子技術的「瓶頸」,目前來看,通信是一項高度依賴「大工業」的傳統技術。

如果量子通信可以在科技行業發展,首先是由於通信的大趨勢:會越來越依賴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基礎是效率、成本的提升。大量的標準、協議實施都是基於規模經濟。在網際網路之前,通信技術的主要載體是模擬語音,通過ip規模經濟帶來效率的提升,而隨著5g時代即將到來,這一過程也將進一步加速。

相關焦點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量子通信如何做到「絕對安全」?
    BB84量子密鑰分配協議使得通訊雙方可以生成一串絕對保密的量子密鑰,用該密鑰給任何二進位信息加密(比如做最簡單的二進位「異或」操作,見表3)都會使加密後的二進位信息無法被解密,因此從根本上保證了傳輸信息過程的安全性。在這個協議基礎上,世界各國都開展了傳輸用量子密鑰加密過的二進位信息的網絡建設,即量子保密通信網。中國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最前面。
  • 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原標題: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今成功發射 「墨子號」的獨門絕技有哪些?   8月16日凌晨1時40分,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這將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網絡。
  • 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
    一些看似不關聯的現象竟能結合成一體,讓人哭笑不得,如此無釐頭的理論,如何理解? 一對纏繞的光子將被拆散,從太空發射到地面,開啟人類保密通信的新歷史。絕對保密的通信依靠量子糾纏,也就是愛因斯坦說的「幽靈般的超距離作用」來工作——兩顆光子無論相距多遠,總是「心靈感應」:一個變化,另一個就保持同步。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 帶你了解神奇的量子世界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發射升空。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科學家在量子衛星上搭載了自主研發的「四種武器」:量子密鑰通信機、量子糾纏發射機、量子糾纏源和量子試驗控制與處理機。
  • 我國將發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量子通信到底是啥?
    文章來源: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   中國同時也是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近日將擇機發射,如果成功發射,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加上今年下半年建成的地面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國內將初步建成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升空,它是如何做到「不可竊聽、不可...
    新華社甘肅酒泉8月16日電(記者吳晶晶、楊維漢、徐海濤)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而「墨子號」量子衛星主要進行的就是光量子實驗,將光量子特性應用於通訊領域,以實現絕對的安全通訊。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 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
    日凌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將在太空向地面發送不可破解的密碼以建立最安全保密的量子通信,並將對微觀...年08月18日 09:35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 衛星「墨子號」成功 發射,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奠定了我國在 全球量子通信競爭中的領先地位。
  • 中國成功發射世界首個量子衛星「墨子號」
    記者 崔箏 於達維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量子通信密不可破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對新華社介紹,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於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單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態的不可複製性保證了信息的不可竊聽和不可破解,從原理上確保身份認證、傳輸加密以及數字籤名等的無條件安全,可從根本上、永久性解決信息安全問題。量子通信系統的問世將有助於建造「絕對安全」通信系統。
  •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即將發射 量子通信衛星概念股暴漲
    我國首顆,也是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在本月中旬擇機發射。該消息曝光後,今日量子通信板塊受到市場熱捧,人氣旺盛,量子通信概念股持續大漲,這應該是今日市場最大的熱點。短線投資者可關注浙江東方、三力士、神州信息。
  • "墨子號"成功發射 上海開啟量子科學研究"小宇宙"
    東方網記者解敏8月16日報導:今天,備受矚目的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墨子號」衛星系統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研製,是我國發射的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同時也是世界上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後,它將在全球率先實現高速星地量子通信。那麼,量子究竟是什麼?
  • 中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將驗證量子力學理論
    據新華社報導,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中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 我國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或7月發射!
  •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
    《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科普:什麼是量子通訊?量子衛星有啥價值?(原標題:量子衛星是什麼?)什麼是量子通訊衛星量子信號從地面上發射並穿透大氣層———衛星接收到量子信號並按需要將其轉發到另一特定衛星———量子信號從該特定衛星上再次穿透大氣層到達地球某個角落的指定接收地點。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絡。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加拿大、日本、義大利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員也透?
  • 【2016年】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搭載航天科技抓總研製的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我國自主研發的量子衛星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包括高精度跟瞄、星地偏振態保持與基矢校正、星載量子糾纏源等,它的發射將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試驗體系,對於推動我國空間科學衛星系列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中國將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量子通信 「不可攔截」的密鑰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另一個任務是進行量子通信實驗,這是量子糾纏應用領域中比較接近現實的一個。它的要點是特別安全,傳統竊聽手段原則上對量子通信沒有用。加密的信息好比上了鎖的箱子,用特定的鑰匙才能打開。以當前的加密技術,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鑰匙理論上是可以攔截到的,只看效率高不高罷了。  而量子糾纏則提供「不可攔截」的鑰匙。
  • 世界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即將發射!傳統通信格局將被顛覆?
    我國首顆量子通信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在即,如果該衛星成功運行,中國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並結合地面已有的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初步構建一個廣域量子通信體系。目前,量子通信這一前沿科技產業正受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將突破百億市場規模。未來,「量子網際網路」或將量子通信帶進尋常百姓家。  ▍全球首家!
  • 浙江新聞專訪︱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設計師如是說
    而這次發射,是為我國、也是全世界的第一顆量子通信實驗衛星7月的發射打前站,確保發射系統的萬無一失。屹立於文昌航天城發射臺上的長徵七號如果在下個月,這顆量子通信科學實驗衛星發射成功並正常運行,中國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不藉助光纖、衛星和地面之間的自由空間量子通信,並結合地面已有的光纖量子通信網絡,初步構建一個廣域量子通信體系。
  • 探秘「墨子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圖)
    本月中下旬,浩瀚的宇宙空間可望增添一顆新的衛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這是我國也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我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將於近日擇機發射升空,目前這顆衛星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如果該衛星運行成功,我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
  • 中國量子通信新成就!全球首個移動地面站與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對接
    全球首個用於發送和接收加密量子通信的移動式地面站已啟動並正在運行。這是繼2016年8月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成功以來,我國科學家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又一成就。目前該基站已經成功地與墨子號衛星建立了通訊,並以糾纏的光粒子的形式接受加密密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