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海冰之下4000米:隱藏了一個神秘世界

2020-12-03 驅動之家

北極冰層4000米之下隱藏著什麼呢?這裡是一個神秘的世界,存在海底火山,還有一些超出想像的生物……北極深海熱液噴口最早發現於1979年,它們就像從海床伸出的管道,噴射著「熱霧」,實際上這是一種熱液體,富含礦物質。

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存在許多海底熱液噴口,它們也被稱為「海底煙囪」,它被獨特的生態系統包圍,裡面有蛤蜊、盲蝦、鬍鬚海蟲和極端微生物。在這裡的生命無法從太陽獲取能量,而只能從地球內部獲得能量。

微生物利用熱液噴口產生的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製造有機物,就像植物和藻類吸收太陽光子一樣,體型較大的動物與這些微生物達到一種共生關係。

然而,之前沒有人對北極生物群進行深入研究,並不知道在北極海冰之下4000米寒冷海水中生活著哪些生物?挪威水域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伊娃·拉米雷茲·羅德拉說:「我們希望看看這個生態系統是否獨立發展,是否它與其他熱液噴口存在很大差異,或者是否這些熱液噴口是互相連通的。」

伊娃與一支國際研究小組進行一次北緯82度的考察之旅,他們希望此行能夠找到「歐若拉」區域,這是一個海底火山區,熱液噴口釋放著「黑煙」。

神秘的熱液噴口

2019年9月19日,研究人員獲準使用挪威新型破冰船「克倫普林斯-哈肯」號從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朗伊爾賓出發,船上有11個國際機構的代表。他們對海水化學分析顯示,他們在海底加科爾海脊發現熱液噴口。

2014年,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科學家一直努力地尋找這些海底火山口,他們在探險的最後一天終於發現了熱液噴口,研究員拉米雷斯·羅德拉稱,我們乘船漂過一個熱液煙囪,拍攝了1分鐘的視頻,這讓我們知道熱液噴口的具體位置。

目前,一支研究團隊再次訪問了該區域,他們的計劃是拍攝視頻和採集深海生物樣本,探險隊是由挪威北極大學領導的,羅德拉是該項目經理。

羅德拉說:「我們很難計劃每天的工作安排,因為我們的工作完全受海冰的影響,北極海冰並不平靜,它會分解、凍結,出現厚度變化,這使得它很難到達需要勘測的區域,研究人員在船尾拖著攝像機拍攝海床。」

2019年10月3日,他們終於到達一個理想位置,每個人的眼睛都盯著控制室的屏幕,氣氛非常緊張,研究人員在此次航行的博客日誌上寫道:「當『海底煙囪』第一次出現時,我們爆發出一陣歡呼和擁抱,這是一個巨大的黑色熱液噴口,之後研究人員又發現了兩個。我們能看到我們正在接近海底火山噴口,因為海底沉積物變得更加粗糙,摻雜著不同顏色的石粒。」

我們曾有一次非常接近熱液噴口,研究人員將水下攝像機拉到一個海底土堆,突然看到黑色煙霧從裂開的火山噴口滾滾流出。這並非真實的煙霧,而是35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液體,攝像機直接對準進行拍攝,高溫液體釋放速度太快了,很快海底變成黑色,我們很擔心攝像機被燒壞,幸運的是,幾分鐘後我們成功拍攝到照片並傳回,這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黑色熱液噴口。

金色海底和玻璃海綿

科學家發現熱液噴口附近的海底區域呈現金黃色,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儘管從海底火山噴口釋放的液體中有金、銀元素的痕跡,但研究人員看到的海底物質並非黃金,而是由黑色煙霧沉積下來的亞硫酸鹽。此外,熱液噴口周圍存在大量白色生物體,當它們反射攝像機發出的光時,就會閃閃發光。

海底歐若拉區域附近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細粒沉積物,上面有白色的海綿,有盲蝦在海底遊動,還有海參和海葵,偶爾也有一些魚遊動。該區域主要的生物是玻璃海綿,它們非常罕見,直徑可達到1米,甚至可存活幾百年。海綿主要成分是矽,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有機物,可以說它們幾乎沒有生命活力。

與眾不同的海底世界

研究人員在其他海洋熱液噴口周圍未發現生物多樣性,羅德拉說:「那裡沒有多少生命形式,但我們還不確定具體原因。」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熱液噴口周圍生活著豐富多彩的鬍鬚海蟲、蛤蜊和螃蟹,顯然它們已經適應了熱液噴口周圍的特殊環境。羅德拉說:「它們大多數通過化學合成作用,達到細菌和微生物的共生關係,細菌可以在某些生物的體內或者特殊器官中存活,一些生物甚至沒有口腔或者消化系統,只能依靠體內微生物產生的物質作為營養來源。」

目前研究人員還不知道「歐若拉」區域附近的微生物是否存在類似的關係,羅德拉稱,我們必須首先全面認真地分析拍攝的深海視頻。他們從海底海脊的生物中採集了大量樣本,但由於技術問題,很難在靠近熱液噴口取樣,當前需要一支勘測隊收集生活在熱液噴口附近的動物和微生物樣本。

北極深海生存條件與冰冷衛星的情況相似

挪威北極大學微生物學家迪米特裡·卡倫尼臣科(Dimitri Kalenitchenko)與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天體生物學家凱文·彼特·漢德在北極冰面上進行了一項特殊試驗,試圖發現木衛二、土衛二海冰之下隱藏生命的重要線索。

美國宇航局計劃發射一艘宇宙飛船,在木衛二表面搜尋生命蹤跡,目前木衛二和土衛二都被厚冰層覆蓋,但在冰層之下可能有海水,海底可能存在熱液活動。換句話講,這些衛星潛在的生命形式有可能與北極深海生物十分相似,一艘太空飛船潛入木衛二或者土衛二海冰之下能發現多少生物體呢?

研究人員採集了「歐若拉」區域的冰層樣本,他們的目標是觀察能否在海底4000米之下找到海底火山口的證據。卡倫尼臣科說:「我們正在嘗試觀察海冰之下能捕獲多少新發現。」

他將在探險隊採集的冰樣本中尋找極端微生物,它們是典型的熱液噴口生物,是在高溫環境中生長。他們認為,這些極端微生物可能會以某種方式到達海冰表面,它們也有可能以冬眠狀態困在海冰之中。

卡倫尼臣科說:「最大的問題是這些微生物是存在於北極海冰中,還是沒有希望找到它們?」他希望到2021年獲得答案。

未來將展開深入勘測

研究人員對拍攝視頻和採集樣本的進一步研究將揭示更多關於此前未知的加科爾海脊環境,羅德拉表示,他們將繼續展開新的勘測和探索,在更接近熱液噴口的環境採集樣本。

羅德拉和卡倫尼臣科都一致認為此次北極遠徵探索是值得的,雖然航行中遇到一些困難,未能從熱液噴口附近採集樣本,但是所有人都充滿熱情,全身投入這項海底勘測活動。

- THE END -

#北極#海洋

原文連結:新浪科技 責任編輯:雪花

相關焦點

  • 北極海冰之下4000米隱藏什麼?或許類似木衛二海底
    北極海冰之下4000米處隱藏一個神秘世界。本文來源: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3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北極冰層4000米之下隱藏著什麼呢?這裡是一個神秘的世界,存在海底火山,還有一些超出想像的生物……北極深海熱液噴口最早發現於1979年,它們就像從海床伸出的管道,噴射著「熱霧」,實際上這是一種熱液體,富含礦物質。
  • 北極融化:海冰、冰川大不同
    東一區時間2011年7月17日清晨,我和「極之美」探險隊的隊友站在船頭環視四方:世界的每一條經線所指的方向,都是茫茫冰原。  氣溫1攝氏度,水溫-0.5攝氏度。北極點的夏天,並不是那麼冷酷。  夏季的北極冰原並非純白一片,而是白色中零星點綴著大大小小的淡藍色湖泊,這些形狀不規則的湖泊輪廓彎彎曲曲,像迷彩服上的花紋,它們是冰面上的積雪和海冰表層融化後的產物。
  • 南極洲冰層之下隱藏的海底,科學家:神秘世界,文明或許有點久!
    南極洲冰層之下隱藏的海底,科學家:神秘世界,文明或許有點久!在當前的地球大洲之中,最引人注目而且神秘氣息最濃的大概就是南極洲了。因為這裡的環境格外惡劣,所以除了科學家之外,鮮少有人會來到這裡。至於南極冰雪之下的海底究竟有怎樣的秘密,科學家也是語焉不詳,但是近來根據俄羅斯的透露,南極洲的秘密遠超人們的想像,俄羅斯科學家認為,在南極巨大冰層之下,應該隱藏著另一個神秘世界,應該是更遠古的文明所在之地。
  • 北極海冰面積創新低 多國巨頭備戰北極能源開採
    冰天雪地的北極人跡罕至,一直蒙著神秘的面紗,而這裡卻是資源的寶庫,包括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與化石能源、可再生生物資源以及水力風力等恆定資源。最近,隨著北極冰川的進一步消減,能源開發變得越發可行。  全球冰川正在以怎樣的速度融化?冰川融化會對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北極蘊藏的豐富資源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呢?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它的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那麼,北極在全球氣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北極持續「高燒」將帶來哪些影響?……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答。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北極多地今夏出現破紀錄高溫,對冰凍圈造成重大影響。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它的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那麼,北極在全球氣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北極持續「高燒」將帶來哪些影響?……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答。
  • 南極洲神秘的海底,冰層之下隱藏著另一個世界
    地球七大洲之中,人類對於南極洲知之甚少,這裡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冰層之下是一個人們從未見過的世界。因此許多攝影愛好者對於此處情有獨鍾,他們前往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帶,拍攝下了一組神奇的照片。上圖是南極洲某處考察站冰層之下的海底圖片,據說攝影師到達底此處是穿過了一個直徑只有1米,厚度4米多的圓形冰孔,而且非常窄小,只能允許一人通過的。在這裡潛水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不小心迷路,可能會被永遠困在冰層之下,直到氧氣耗盡;還有可能因為溫度太低導致抽筋或是別的生理狀況發生。
  • 氣溫升高,海冰消融,一個「新北極」已經出現
    挪威的朗伊爾城,位於斯瓦爾巴群島上、朗伊爾河谷的下遊,這裡地處北緯78度,距離北極點只有1300公裡,是世界上距離北極最近的城市。曾經,這裡的冰川覆蓋率高達約60%,島上有白雪皚皚的山脈和綿延不絕的峽灣。
  • 氣溫升高,海冰消融,一個「新北極」已經出現
    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本周,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北極氣候與以往大相逕庭事實上,在某些方面,北極氣候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據悉,格陵蘭島以北海域擁有北極地區最為古老和厚實的海冰,即使夏季也不會融化,被稱為「最後的冰區」,被認為是北極抵禦全球變暖最後的「堡壘」。然而,今年以來該處海域的海冰已連續兩次發生崩裂。科研人員稱,這是由於今年北半球持續的熱浪以及暖風侵襲北極地區所致。
  • 海冰崩裂,凍土融化;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
    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他們所謂的「最後一個冰區」,格陵蘭島西北2000公裡的一片海洋,北極夏季海冰可能會在這裡存活幾十年。 如中所述地球物理研究快報如上所述,北冰洋的海冰覆蓋面積已經下降從1984年到2018年,平均增長了三分之一以上。
  • 南極海冰正急速擴張 北極海冰日益捉襟見肘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南北極海冰截然相反的變化趨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科學家於今年9月份宣稱,北極海冰量仍低於正常水平——已經持續數年的減少趨勢還在繼續,以至於北冰洋海冰覆蓋面積日益「捉襟見肘」。
  • 人類將看不到北極海冰,大量北極生物或被迫滅絕
    前段時間國外才出現了一個關於過去氣候情況的研究,指出過去10年是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而且這一趨勢還可能延續下去。然而那邊一波未平,這邊一波又起,近期國外有研究預測北極海冰將會在2035年消失。研究人員通過建立新的氣候演化模型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按照現在的氣候演變下去,北極的海冰將會在2035年全部消失,這將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衝擊。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原標題: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冰齡超過4年的海冰被科學家稱為「多年冰」,研究表明,20世紀80年代,北極地區約有三分之一的海冰為多年冰,如今北冰洋的多年冰已經近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會形成並完全融化的一年冰,它們將更容易在夏天融化,加劇海平面上升與溫室效應。與此同時,北極海冰的厚度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往北極夏天的平均冰層厚度為4.88米,到20世紀末只有2.75米左右,減少了43%。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
  • 每天10米滑動?北極冰帽加速消減,海冰範圍可能是39年以來第六低
    在地球上,我們地球並不存在多少的冰川,然而唯一比較多的地區就是北極也在融化之中,根據一項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俄羅斯地區的冰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的變化,北極地區的Vavilov冰帽急劇加速,這個速度可能是大家看到都挺害怕的,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觀察,地球的高緯度地區冰蓋不穩定似乎成為一個常見的事實
  • 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雪龍」號8月7日電 題:熱浪來了,北極海冰還好嗎——聽專家詳解北極海冰的秘密  新華社記者申鋮  在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中,海冰觀測是考察的重點內容之一。今年全球多地的高溫天氣會導致海冰加速消融嗎?北極還有多少海冰?
  • 2020年北極海冰面積大幅降低
    今年的北極海冰覆蓋面積降至自上世紀70年代末現代記錄開始以來的第二低水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對衛星數據的分析顯示,2020年可能在9月15日達到的最小範圍(374萬平方公裡)。冬季,凍結的海水幾乎覆蓋了整個北冰洋和鄰近海域。海冰經歷了季節性的變化——在春末和夏季變薄和收縮,在秋季和冬季變厚和擴張。
  • 人類將看不到北極海冰,大量北極生物或被迫滅絕
    前段時間國外才出現了一個關於過去氣候情況的研究,指出過去10年是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而且這一趨勢還可能延續下去。然而那邊一波未平,這邊一波又起,近期國外有研究預測北極海冰將會在2035年消失。科研人員做了什麼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