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之夏:小酷最後會變成人類回來嗎?

2020-12-05 動漫博物館

曾經執導過《蠟筆小新劇場版》的原惠一,在2017年導演了一部令大眾非常喜愛的奇幻動漫電影——《河童之夏》,這部電影講述了生活在現代的小男生小康,在一次意外玩耍中,撿回了和童之子小酷,然後和小酷生活在一起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河童爸爸和河童小酷站在人類可能路過的路邊,他們準備了一條大魚,是打算送給人類並和人類談判的,河童爸爸還打算和人類好好談一次,和平解決,他覺得人類應該是講道理的,就算不講道理,最多也是只抓了他,於是它讓小酷躲起來,殊不知,人類一出現,還沒等到他講話的機會,就一刀砍斷了他的雙臂。

小酷看到河童爸爸被殺害,感到非常的害怕,人類繼續追殺小酷,就在這時,一場地震來臨,小酷掉進了裂開的地縫,就這樣,小酷在裂縫裡面一直沉睡。小酷怎麼也想不到,剛剛還在教育他不要吞螢火蟲的父親,一下子就給人類殺害了。人類並沒有給他們談判的機會,也沒有給河童爸爸留下生存的機會。

幾百年後,人類進入了現代文明,曾經青山綠水的地方已經變成了高樓林立,電影男主人公小康在放學的路上與同學玩耍,不小心把鞋子被踢到了河裡,小康懊惱得下去撿鞋子時不小心絆到一塊石頭,小康生氣地撿起了石頭往後一扔,石頭砸在河床的牆壁上,裂開了兩半,小康看到了有個烏龜躺在裡面,覺得很奇快,把烏龜撿回了家。

回到家裡,小康把烏龜放在水裡,誰知道烏龜皮膚吸收了水分變成了越來越大的怪物,還會說話,原來這個跟烏龜長得很像的東西就是當年因為地震掉進裂縫的小酷,家人看到小酷都感覺很新奇,善良的一家人都非常高興歡迎小酷的到來,因為小酷發出咕咕的聲音,就幫他取了現在的名字小酷。

小康家慢慢地接納了小酷,並快樂的生活在一起。小康慢慢教會小酷走路,恢復身體,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小康帶著小酷去尋找小酷原來的家鄉,一起去農村玩。小酷發現現在的環境跟以前完全不同了,而且已經找不到有關於河童的身影,聽其他的童子說河童已經消失了兩百年了。小酷慢慢地感受到了環境的差異,也感受到了人類的溫暖,與它親眼看見人類殺害它父親成了鮮明的對比。

很快小康家收養了小酷的信息很快傳開了,吸引了一大批記者很社會人員圍觀,小酷為了不讓小康家再受到打擾,決定接受記者的採訪,在採訪中小酷遇到了曾經傷害它父親那個人的後代,並且看到了父親的手臂,小酷非常的傷心,小康家的狗狗帶著小酷逃離了採訪現場,逃出來後,狗狗被車撞死,小酷站在狗狗旁邊,淚流不止,它絕望地爬上鐵塔,越爬越高,快體力不支的時候,它默念懇求父親救自己,父親感受到了小酷的請求,委託天上的神靈龍救了小酷。

小酷被救回來之後,收到了來自河童親戚的來信,他們告訴小酷,有變成人類模樣的方法,有空要去拜訪他們。他們現在就是以人類的模樣生活著。小酷決定拜訪親戚,親戚決定將變成人類的方法傳授給小酷。

電影的最後,小酷學習了變成人類的方法,但是沒有立刻變成人類,小酷回到森林,決定緩衝休息一段時間再去變成人類。也許它正在猶豫不決吧。

小酷曾經見識過人類的殘忍,後來又體會到了人類的溫暖,它會不會再次選擇變成人類呢?也許變成人類小酷會更加容易融入人類的社會,但是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河童了,小康一家的溫暖和陪伴已經溫暖了小酷,讓它覺得,人類也是善良的。變不變成人類,對小酷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吧。

相關焦點

  • 《河童之夏》:觀後感
    《河童之夏》改編自木暮正夫的同名小說,如其它日本動漫的一般風格,畫風唯美。日本的動漫中喜歡講述人類與自然的矛盾,由於人類漠視自然,不相信自然神靈的存在,因此肆意破壞環境,擴大人類的生存領土,讓大其他生靈無以寄存。
  • 《河童之夏》看完之後每到夏天你都能想起「小酷」!
    《河童之夏》,自己是注重動漫的人,看到過它的簡介後就想看,一貫沒有當作重要的事來完成,最近才得以看完。2個小時,自己看的很細心,回想起來自己剛剛看宮崎駿的作品的時分。風格很像,靜靜的音樂,淡淡的畫面,淡淡的故事。看的時分自己心境不是很好,開場暗暗的畫面自己看的很厭煩,色彩畫面的抑鬱。
  • 讓人反思的一部動漫電影:《河童之夏》,人類與自然該如何相處?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讓人反思的一部動漫電影:《河童之夏》,人類與自然該如何相處?日本的動漫很多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深刻含義,有的嘲諷,有的讚美,總之,日本的動漫總是給觀眾一種看完以後回味無限的感受,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部體現人類與自然相處的動漫《河童之夏》。
  • 《河童之夏》:取名河童,實則談人
    正是河童所具備的獨特魅力,許多創作者也樂於將其寫入筆下,像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便曾經寫過一篇短篇小說《河童》,以人類在河童王國的所見所聞,寓意諷刺當時社會現狀和人性的醜惡。而本文所要介紹的動畫電影《河童之夏》也與之有著相似之處,以人類少年與河童之間共度夏日的奇幻故事描繪出人之百態,雖取名為河童,卻藉以圍繞河童展開充滿童話趣味性的故事,來談「人」這一種複雜的生物。
  • 河童之夏:電影內容反映出了現實,網友稱:生活就是那麼殘酷!
    ·河童之夏:電影內容反映出了現實,網友稱:生活就是那麼殘酷!·今天給大家講一部非常感人的動畫作品《河童之夏》,也被翻譯叫做與河童小酷的暑假時光。這部由原惠一導演的作品,2007年上映時,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 《河童之夏》:這個夏天,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你
    《河童之夏》用細膩的畫風溫情的故事為我們展現了一隻河童的冒險之旅。一隻古老的河童如何在如此「現實」的社會之中生存,迎接的它的命運會是一帆風順,還是殘酷的現實。《河童之夏》:這個夏天,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你。《河童之夏》是由原惠一執導的動畫電影。
  • 《河童之夏》:適合一個人看的治癒電影
    《河童之夏》是由《蠟筆小新》系列電影導演原慧一,改編自日本兒童文學名家木暮正夫《河童大騷動》、《河童的驚奇之旅》等河童系列,耗費五年完成的動畫片。該作也是繼《千與千尋》後首次入圍日本電影旬報的動畫電影。片子中融合了父子之情,壞境問題和欺凌問題等,也通過友情表現出人間的美好。
  • 河童之夏:河童出現的夏天,是成長的歷程
    河童之夏,由日本的導演原惠一執導的一部動漫電影。於2007年7月28日在國內上映,並在2008年獲得「日本電影學院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人生有無數個季節,無數個夏天,在夏天這個炎熱異常的季節,都會遇到什麼呢?
  • 《河童之夏》:那個夏天,幸好遇到的是你!
    《河童之夏》就是這樣一部感人治癒的動漫電影。河童是日本神話故事中的一個小妖怪,因為地震的原因一隻小河童被埋到土地裡面,成為了化石,康一在偶然間把河童帶回了家,並給他起名字叫小酷。因為自己的父親是被人類殺害的,所以小酷非常害怕人類,然而在與康一與家人的接觸中,小酷與他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在與小酷的交往中,康一與家人也在逐漸的改變。
  • 淺析《河童之夏》:這部豆瓣8.7的高分動畫你看懂了嗎?
    河童,蛙蹼猴身,鳥喙龜殼。興於日本河川,載於民間志怪。力大,懼猿,傳說將人拖入河底,亦被稱為河靈受人敬仰。2007年7月,《河童之夏》上映,口碑極佳,為難耐的酷暑帶來一份清涼。13年後的今天,重看這部作品,天氣沒有當年的炎熱,人沒有了當年的浮躁,情節宛若汩汩泉水流入心間。
  • 《河童之夏》:我們祈求著能與命運和解,恰如那隻離開了水的河童
    電影中導演對於真實人性的解讀,矛盾、複雜且不完美《河童之夏》中導演刻意地將河童小酷描繪成一個單純、善良且誠實的「完美」形象,它目睹了自己的父親被人類殘忍的殺害,但是小酷沒有因此而怨恨人類。在地下被「封印」了幾百年之久的小酷,面對將它救起康一和收留它的康一一家人展現出來的是善良和感恩。小酷有太多太多的理由來仇視人類了,作為河童的它也有能力對傷害它的人類復仇,但是它沒有選擇這樣做,導演刻意地描繪了一個善良的生靈與醜惡的人性做出對比。
  • 河童之夏:借妖寓人,妖怪的純真,比偽善的人類更可愛
    《河童之夏》就是這樣的作品。《河童之夏》這部動畫電影,講述了在現代社會甦醒的河童之子「小酷」,和少年上原康一之間的友情,以及所遇到的各種事情和人類的故事。獲得第31回日本奧斯卡獎動畫部門優秀作品獎。在這部動畫電影裡,人類和妖怪,誰是真純真,誰是假善良,人性的扭曲,被赤裸裸地呈現。
  • 奇葩動漫:河童之夏,河童也拍的那麼萌,看完真想去河裡找找看
    給河童之夏給這個夏天——河童之夏人人心裡都曾有過一個結識精靈的夢吧。所以有英國人寫下彼得潘,而日本人人講出了河童的故事。河童不好看:鳥頭人身著有龜殼,頭頂有一碗狀的凹鏡,內有滿水,如其生命,水無則死,雙手相通可伸縮,能以屁的力量飛天。但是河童比人類更有情有義。
  • 消暑必備,日本神話傳說改編《河童之夏》:人的妖性、妖的人性
    「父親說過,人類將我們生存的水塘和沼澤奪走,然後是風,還有天空。漸漸地將神靈的地方都據為己有,作為代價就是,他們都開始失去了感情。」——《河童之夏》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哪部影片會讓你一秒淚崩?在下面看到了《河童之夏》這個回答,原因是:《河童之夏》的原名應該是「跟河童小咕一起的暑假時光」,聽上去它應該是滿懷童趣,平易近人。
  • 世界公認日本最好看的4部動漫電影,河童之夏上榜,圖四最好看!
    螢火之森:這個故事發生在「山神之森」,這個森林被翠綠色的樹林全給覆蓋起來了,某一天一個小女孩螢在森林裡迷失了方向,然後她遇見了帶有狐狸面具的銀,從此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河童之夏:這部動漫講述了在現代社會甦醒的河童之子「小酷」,和一個人類少年上原康一成為好朋友,在一個就是「小酷」在人類社會遇到的各種事情。
  • 《河童之夏》:這個夏天,何其有幸,遇見的是你
    ——《河童之夏》天氣越來越熱,夏天的感覺也隨之回來了。動漫電影裡的夏天,總是滿目的綠色和清爽的微風,你記憶中的夏天,是宮崎駿作品中的西瓜和電扇,還是《夏日大作戰》中夏希和一群人聯手對抗世界混亂危機的場景,亦或是河童小咕為你帶來的清爽夏天?
  • 《河童之夏》:你怎麼可以這樣就拿走我的眼淚?
    河童之夏是在今早的清晨一口氣看完的,到影片後半部分,止不住的眼淚,舒舒服服的大哭一場真是痛快的感覺啊,第一次決定寫下我對這部影片的一些感受,神靈是最重情義的,就是說,神靈其實都是幼稚的孩童,相信美好,隨性,單純,只有人才會虛偽和害人,所以人類有信仰,相信神明也只是在追尋某種不變的單純的契約罷了
  • 還記得動漫裡那個夏天的小河童嗎?觀眾們看到都忍不住哭了
    B站的許多番都很有味道,而現在新番也越來越多了,有許多老的動漫劇還是十分優秀的,ACG次元飯君今天在此安利一部老劇《河童之夏》,07年出的,但是評分也屬9點多的高分了,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故事的開始以兩隻河童(父子)開始,當然乍眼一看,這是啥怪物呀?這可不是怪物呢,在日本河童是能求雨的神獸哦!而開頭,便交代了全劇的起因,但是十分血腥殘酷。
  • 盤點:小眾且清新的劇場版,偏愛吉卜力最後之作《記憶中的瑪妮》
    盤點:小眾且小清新的劇場版動漫,偏愛吉卜力最後之作《記憶中的瑪妮》。記憶中的瑪妮作為吉卜力工作室獨立製作的最後一部文學改編作品,它擁有著最直觀讓人感受的意義卻擁有著如同懸疑小說一樣的主線,改編自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瑪麗·諾頓的作品。總是喜歡這種畫風和情懷,所以《記憶中的瑪妮》我尤為偏愛。
  •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河童之夏》:戀戀舊世界 時間:2007.08.20 來源:M1905 作者:未知 既然大師退出,自然有人上位,如無意外由《蠟筆小生》電影版導演原惠一操刀的《河童之夏》,應該可獨領風騷。這位有心人不但畫出彩虹,還利用動畫宣揚環保,和《阿森一族》的創作人馬特格安寧同樣有心,並呼籲放映《河童之夏》的電影院把冷氣調低兩度,雖然只有五十家戲院肯附和,但原惠一不失為一位身體力行的環保人士。 至於《河童之夏》更以環保信息入題,不過絕非說教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