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嫦娥5號在太空飛行多久、共幾天

2021-01-09 閩南網

  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 題:六戰六捷!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預定方案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這是人類探月歷史60年來由中國人書寫的又一壯舉,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戰取得圓滿勝利。

11個飛行階段,23天歸家歷程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共有15個分系統,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的重大任務。

  嫦娥五號探測器經歷了發射入軌、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著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再入回收11個階段,歷時23天。

  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裡,嫦娥五號探測器多次刷新了中國深空探測技術的高度,還連續實現中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

  不僅如此,嫦娥五號完成的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動作,更是世界首次,增添了世界探月歷史的新紀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強調:「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技術難度很高,從探月歷史上來看,只有阿波羅載人登月在月球軌道上執行過交會對接,但此次無人交會對接,之前從未有過。」

千年飛天夢想,十載攬月追星

  「嫦娥奔月」神話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孩童時期便埋在心底的印記,如今這一神話已經成為科學探索的事實。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部曲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研製團隊與嫦娥五號相伴了十年之久。「從2011年1月立項,到現在整整十年,一個月不多,一個月不少,按照我們的計劃12月返回,整整十年,不容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感嘆道。

  2011年1月,中國國務院正式批覆探月三期工程立項,嫦娥五號探測器啟動研製工作。2020年7月,探測器空運抵達發射場,此後開展將近5個月的發射場工作。2020年11月24日,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一飛沖天,築起了中國航天史上「九天攬月」新的裡程碑。

  十年時間裡,研製團隊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確保各項方案成熟,各項技術最優。「僅僅採樣封裝的各個環節,整個試驗隊伍就已經做了將近500次的試驗,我們對產品的性能全面摸查,才能做到全面放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助理史偉介紹。

  這十年,嫦娥五號探測器研製團隊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面採樣封裝、月面起飛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地球大氣高速再入返回等多個環節的技術難題,確保嫦娥五號在23天內順利完成各項任務。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

  回首過往,中國探索月球的藍圖謀劃長遠、精準落實,在月球探測強者並存的賽道上行穩致遠,步步登高。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踏實邁出了中國深空探測的第一步。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作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星,她承擔了驗證技術、深化月球科學探測的使命。

  2013年,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實現了中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2014年11月1日,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作為「探路先鋒」,完成了地球軌道以外太空飛行器再入大氣層的返回驗證任務。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在中繼星「鵲橋」的幫助下成功踏足月球背面,對這塊「處女地」展開了人類的第一次探索和挖掘。

  葉培建院士曾說道「我們既然要探月,就不能和外國人走的道路一樣,只有起點高、跨度大,我們才能追得上。」時至今日,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攜帶月球樣品順利返回地球,為探月工程「繞、落、回」完美收官。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中國探月的腳步不曾停歇。

  作者 郭超凱 張宇

原標題:六戰六捷!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全球矚目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還要過幾個難關?
    從古至今,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空間的探索的步伐,古時候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這是古代人未知空間的幻想,而到了現在,太空飛行器的發明,讓人類有了探索太空的基礎,中國近些年來的航天技術也是日新月異的,中國把這些太空飛行器命名為神舟、嫦娥等等,這些都是中國航天人最深情的浪漫,也是對它們的每一次飛行的最美好祝願。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
    天氣網訊,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事情引來網友們關注,據悉,探月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那麼,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呢?一起來看看吧。
  • 嫦娥五號「挖土」的同時,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在幹嘛呢?
    近日,隨著嫦娥五號的升空,可以說中國的探月工程火遍了全國,特別是這兩日嫦娥五號在月球軌道分離了著陸器和上升器還沒多久,昨夜又傳來好消息,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成功軟著陸,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 嫦娥五號要在月球「挖土」多久?:月面工作時間約兩天
    原標題:嫦娥五號要在月球「挖土」多久?:月面工作時間約兩天   中國新聞網11月24日消息,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嫦娥八號有望在月球測試3D列印房子
    最近全國人民都在關注一件大事,「嫦娥五號」發射成功!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和之前的嫦娥四號、嫦娥三號不同,嫦娥五號不僅要在無人駕駛的條件下自動降落在月球上,而且還要在月球上「挖土」,並重新起飛,將2公斤月壤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月球衛星曾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如何回家,中國還會到哪些天體"挖土"?"嫦娥之父"解答
    就在「嫦娥五號」即將完成首次月球「挖土」任務之際,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採訪,詳細解讀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現在與未來。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回到地球?歐陽自遠院士表示,軌返組合體與上升器分離後,在環月軌道停留幾天,等待月地轉移窗口。在實施月地轉移入射機動後,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一起探訪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之旅
    &nbsp&nbsp&nbsp&nbsp自從11月24日搭乘「胖五」開始探月旅程以來,嫦娥五號跨越38萬公裡,闖過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nbsp&nbsp&nbsp&nbsp嫦娥五號回家了,它幹了些啥?返回著陸經歷了什麼?讓我們一起探訪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之旅。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據介紹,嫦娥五號在月面自動採樣的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首先完成的是鑽具鑽取——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之後將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空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二姑娘」,也因此成了我國第一個行星際探測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至今狀態良好,未來,嫦娥「四姑娘」還將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一起,繼續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奔赴月球「挖土」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2013年12月,嫦娥三號的成功落月,實現了中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地外天體的軟著陸。2019年1月,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的軟著陸。
  •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原標題:出發,去月球「挖土」!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摘要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 「嫦娥五號」到底怎麼去月亮上挖土?一文詳解!
    而且現在我們的嫦娥已經走半道上了。所以喜歡花前月下的各位朋友,最近幾天您留意了,咱們的嫦娥小姐姐馬上就要露面了,說不定她正在月亮上看著你呢。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發射「新一代多用途載人試驗飛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復飛成功,緊接著在7月23號發射「天問」火星探測器成功,接下來就是在11月24號發射我們今天的主角「嫦娥五號」取得成功,半年多的時間接連發射了三次而且全部成功,長徵五號這回可算得上是一雪前恥。
  • 嫦娥五號「挖土」之旅開啟——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多個「首次」
    此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5次任務,實現了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巡視探測。 如今,中國航天的腳步要再往前邁出一步——採樣返回,即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獲取月壤樣品並返回地球。這是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 揭秘嫦娥五號任務全過程:到月球去挖土究竟有多難?
    身強體壯的「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再一次從這裡刺入蒼穹,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這標誌著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正式拉開大幕。  對於月球這個地球唯一一顆天然衛星,中國人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此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5次任務,實現了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巡視探測。
  • 嫦娥五號曬出「挖土」工作照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推薦閱讀:選址有講究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月面「挖土」,嫦娥五號有絕招
    為何嫦娥五號任務此次選擇了兩種採樣方式「挖土」?有人採樣和無人「挖土」有哪些差異?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又有哪些重大意義呢?為何選擇兩種「挖土」模式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 升級版「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4日電(鄭瑩瑩)嫦娥五號正在攜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在探測器著陸和月球「挖土」過程中,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和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三大載荷,有如「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測距、避坑、捕捉月球表面信息,穩穩地「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