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紅遍網絡!一南一北的電力人有怎樣的故事?

2020-11-23 騰訊網

3月11日21時17分52秒,兩名電力人聯袂創作的致敬所有抗疫英雄的歌曲《英雄的名字》上線新華社客戶端,並迅速創造著奇蹟:1個半小時後,瀏覽量100萬+,半天時間達150萬+

自此,曲作者湖北枝江供電公司黨委書記袁忠宜(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詞作者上海市電力公司副總政工師劉營超,一夜之間紅遍網絡。他們的第二次合作博得大眾認可。

第一次合作,成就第二次握手

一南一北,同是電力人,2009年之前,袁忠宜與劉營超並沒有交集。

2009年,劉營超寫了一首廉政歌曲《清韻》。誰來譜曲呢?「同事特別介紹了袁忠宜老師,同為電力人,有天然的親近之情。關鍵是他非常有才氣,憑藉多部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闖入樂壇。」劉營超向記者道出了他們初次合作的起因。

身負盛名,但面對自家兄弟的誠摯相邀,袁忠宜欣然接受。二人合作的《清韻》最終獲得了國家電網公司廉潔文化一等獎。

劉營超在公司智慧黨建中心學習身邊黨員抗疫事跡。

而劉營超與袁忠宜的友誼自此建立。他一直關注著友人的一舉一動,為他的成就送上祝福。

近年來,這匹音樂界的「黑馬」創作激情迸發,馳騁網絡,流淌的音符始終與國家的脈搏相起伏,同時代主題相呼應。

他創新地將入黨誓詞《我宣誓》譜寫成歌,激情澎湃、振奮昂揚的歌曲響徹大江南北,唱響了廣大黨員不忘初心使命、永跟黨走的主旋律。相關MV播放總量突破億次,嚴肅的入黨誓詞歌成為網紅流行曲。演唱、學唱《我宣誓》更成為各地主題黨日、道德講堂、廉政活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經典曲目。

袁忠宜(左)與萬海峰上將(生於1920年,系MV《我宣誓》中的老紅軍)。

應詞作者新華社分社社長之邀,為其謳歌楷模張富清的讚歌《你是一個傳奇》譜曲,袁忠宜對深藏功名初心永恆的老英雄的崇敬化為音符,將欽佩融入歌聲,飄蕩在全國人民心房。

他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創作的《一生一個祖國》,以朗朗上口、氣勢磅礴的旋律,唱響北京、天津、澳門等各地大型慶典晚會。

這一部部重磅作品,也深深印入劉營超的心中。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各行各業特別是白衣天使逆行而上,拯救生命,全國人民互幫互助共抗疫情,盡顯英雄本色。感動之下,劉營超一氣呵成寫就《英雄的名字》歌詞,同時,腦海中不由得閃現出袁忠宜的名字。

接到歌詞後,一開始,袁忠宜猶豫過,因為手上要譜的歌還有多首沒有動筆。但當好友向他解釋不是寫歌,是唱英雄,是謳歌抗疫工作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時,他爽快答應了,二人實現了第二次握手。「定是醞釀許久的情緒,一個多小時就譜出曲子,袁老師跟我說,『創作時,仿佛看到無數個英雄』。」劉營超的動情至今仍在延續。

英雄情結,引發強烈共鳴

家國情懷,情感相通,才是二人走近彼此的基礎。

「一種不由自主的感動促使我寫歌詞。疫情面前,團結的中國人,逆行者的美麗身影總是打動我。這場疫情也是一場災難,災難面前悲壯是少不了的,但悲壯中始終會孕育英雄情結,所以,我要寫英雄。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我在武漢讀書四年,珞珈山東湖水櫻花季無不讓我魂牽夢繞,這次武漢『生病』了,我真的感同身受,雖不能像醫者奔赴抗疫一線,但內心總想為武漢加油。」

劉營超告訴記者,創作之初他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最可愛的醫護工作者,特別是為抗疫獻身的勇士,因而最初歌名曾謂之《英雄淚》。但後來他認為英雄的內涵不應有局限性,也包括奮戰在一線而零感染的全體醫護人員、警察、社區人員、電力員工、志願者等,所以歌名更改為《英雄的名字》。

「我覺得在抗疫中孕育而生的英雄主義精神也應該是激昂的,會永遠被傳承的,英雄的名字就像浪花會時刻湧流在長江,他們的精神激蕩在我們血脈裡。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讚譽的,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我們應該歌頌所有的抗疫英雄,記住他們的名字。」劉營超再次沉浸於英雄的情結當中。

「祖國、人民,尤其是英雄,一直是我創作的源泉與靈感所在,這是發自我骨子裡的真情實感。」袁忠宜愛國、憂民、弘揚主旋律的創作底色向來鮮明,每一部音樂作品都在印證和實踐著他的創作態度。也正因為積極向上、明亮的音樂色彩,而深受大眾喜愛,主流門戶網站大力推介,躋身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顯著之位,每首歌都達到100萬+的瀏覽量。

「英雄這個字眼,包含著敬重與哀傷,同時更蓄積著力量。作為音樂創作者,有責任將這種力量匯聚成洪流,感動、振作更多人,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力量源泉。」袁忠宜表示,他與劉營超共通的「英雄情結」,最終匯成了《英雄的名字》。

「歌曲的成功所在,更多的是大家對英雄的崇敬,這不僅是我們二人的共鳴,更是全體人民的共鳴,新時代的共鳴。」兩位電力人一致表示。

這次合作的轟動是他們意料之外的,他們只想「真情流露」。今後,他們二人的打算又重疊在一起。

「電力行業是片沃土,周邊的電力人或事時時感動著我。我會將此轉化為創作激情,謳歌英雄,謳歌時代,謳歌我們偉大的祖國。」袁忠宜透露,他應邀創作的新歌《命運共同體》正在製作中。

相關焦點

  • 一夜紅遍北京城的歌手――程琳
    1980年11月3日,13歲的程琳首次以歌手身份在首都體育館「新星音樂會」獻唱一曲《小螺號》,一夜紅遍北京城。隨即這首歌在北京城內大街小巷廣為傳唱,成為北京當時最火的流行歌曲。歌手程琳的名字也在北京市民中廣為流傳,成為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文藝紅人。
  • 雙十一預售後一夜之間「打工人」爆紅網絡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你搞...
    雙十一預售後一夜之間「打工人」爆紅網絡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你搞清楚了嗎時間:2020-10-23 19:16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雙十一預售後一夜之間打工人爆紅網絡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你搞清楚了嗎 同樣是打工人,但有著不同的命!
  • 冬至「大如年」:北吃餛飩南吃湯圓 一衰復一榮
    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其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動,白晝漸長。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熱量要來得少,在短期內氣溫繼續降低。天文學上規定,「冬至」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表述「冬至」的詞彙,在古代還有如「至日」、「長至」、「短至」、「長日」、「日南至」等說法。
  • 一夜之間,全球電力癱瘓,生命消失殆盡,俄羅斯科幻片就是這麼剛
    如果80多億人類一夜之間全部的無徵兆死亡,外星生命突然造訪地球,並聲稱他們在20多萬年前培育了我們,面對地外生命的幼崽,我們究竟應該選擇撫養還是消滅?歡迎觀看俄羅斯科幻電影《前哨基地》。故事的起因是一夜之間發生了全球規模的大停電,停電過後全球的人類都離奇死亡。
  • 護套厚度與電力電纜質量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打開APP 護套厚度與電力電纜質量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淇玥電纜 發表於 2021-01-07 13:54:52 小夥伴們都知道,
  • 一夜之間出現的「麥田怪圈」:是神秘力量作祟,還是人為惡作劇?
    上世紀70年代,英格蘭農村多個麥田一夜之間出現了奇怪的幾何形狀。最初,這些圖案是簡單的圓圈,因此得名「麥田圈」。發展至80年代,圖案變得更加細緻和精細。這些無法解釋的麥田怪圈讓許多人猜測,是不是一種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在作怪,或者是外星人?其實,麥田怪圈現象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就出現過,讓我們看一下《割草的魔鬼》的故事,這也許是已知的關於麥田怪圈的最早文獻。
  • 風往南吹 風往北吹
    後來我覺得人生就是空氣,人則是一縷風,倘若在活著,尚有一絲氣息,就吹吧,管它往南還是向北。也許風只想翻過一個山埡口,到山的那邊去走走看看。像風一樣,稍大一點後,我對山那邊充滿了越來越強烈的好奇感,山驅使我翻越,山促使我遠行。我首先考慮走出我生活多年的村莊,然後更多,然後再遠些。風是過客,人也是過客,村莊最終淪為驛站。風往北吹,風往南吹。
  • 一南一北造成今冬格外寒冷 北京低溫創歷史同期第二極值
    原標題:一南一北造成今冬格外寒冷   今天清晨,北京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達到-19.6℃,破近20年歷史同期冬季氣溫極值,也是繼1966年出現-27.4℃的低溫後,冬季同期低溫的第二低值。今冬為何這麼冷?氣象專家稱主要原因是「一南一北」。
  • 澳洲又迎來十年一遇沙塵暴,從北向南橫跨數千公裡
    趣味探索訊 近日,有好消息從澳洲大陸傳來,燃燒了四個多月的野火已得到控制,很多人也開始陸續返回家園,之前瀰漫著煙塵的澳洲東部地區空氣品質也開始好轉。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一場十年一遇的沙塵暴席捲了澳洲大陸,澳洲南部多州天空變成了獨特橙黃色,空氣品質一下子又變差了,對於多災多難的澳大利亞來說,這真是「禍不單行」。2020年1月11日,根據NASATerra衛星光譜儀(MODIS)拍攝到的自然圖像顯示,澳大利亞上萬平公裡的天空上布滿了一層厚厚的橙黃色塵埃,從北向南前進,橫跨數千公裡。
  • 密雲移民,四百年一輪迴 | 中國故事之人口遷移
    在鎮守北境十六年的時間裡,戚繼光率部重修長城,建造塔樓,加強防務,維持邊境和平。眼熟麼,Winter-is-coming.Stark,You-know-nothing.Snow了解下在此期間,他先後調入戚家軍浙江舊部兩萬餘人,這些來自浙江的士兵, 又稱南兵,這種現象,又稱南兵北戍。
  • 地圖為什麼總是上北下南?
    地圖就應該上北下南?這是又一個約定俗成,極少有人會質疑的慣例——現代地圖幾乎清一色的上北下南。各國的繪製即使存在爭議、差別,也都是本國是否處於圖畫中心,極少有人挑戰南北方向。南、北、東、西為上皆有出現。清學者俞正燮《癸已存稿》中說:「凡輿地懸圖宜以北為上,其几案展閱之圖宜以南為上,以坐閱多向明也」也證明了這一點——製圖人的主觀判斷很影響地圖的方位。世界範圍內更不統一。比如古代阿拉伯人的地圖習慣以南為上(可能是麥加聖城在阿拉伯世界的南方的原因),剛好和西方相反。
  • 世上最荒蕪的沙漠,91年沒下過一滴雨,卻在一夜之間成了花海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東西南北的間距比較長,氣候上也有很大的差異,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十裡不同天」,說的便是這個意思了。世界上有很多地區都是處於乾旱狀態,例如位於西亞和非洲的一些地區和國家,因為地理緣故導致降雨量非常少,從而成為了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說到乾旱,相信大家率先想到的就是沙漠。絕大多數的沙漠的確是非常乾旱,嚴重缺水的,然而有些沙漠卻一反常態,反而有著充足的水資源,例如毛烏素沙漠每年的降水量就非常的可觀。
  • 車諾比:消防員有怎樣的故事?那位不願離開的奶奶後來怎樣了
    例如消防員的妻子柳德米拉,還有那位不願離開車諾比的奶奶,她們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柳德米拉是真人嗎?她有著怎樣的故事?《車諾比》是一部關於講述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發生核事故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幾位主演,還有一位叫柳德米拉的女性角色也成為了劇中的重要人物。
  • 強推近期值得一看的網絡小說:故事精彩不拖沓,書荒最佳選擇
    強推近期值得一看的網絡小說:故事精彩不拖沓,書荒最佳選擇《巔峰玩家》作者:孤楓梟寒一本很真實很現實的網遊文。《編造神話》男主有超能力,但能力帶來的後遺症很可怕,為了治療後遺症索性用自己的能力把地球升格成神魔超能世界的故事。本書承託劇情發展的是各路發現世界大變的能人異士,事實上書蟲不太在意主角反正是個BUG,最有趣的還是靈氣復甦後世界變化的推演,尤其是主角開始接觸外星人,把神話和外星人的科技結合起來感覺很有意思。
  • 從「南茶北引」看我國農業發展的種植時空革命
    所謂的「南茶北引」說的就是把原本生長在南方的茶樹引種到北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南茶北引」在山東拉開序幕,山東正處於北緯34°22'分至38°23'之間。  今年63歲的盛學順是土生土長的山東漢子。在他的家鄉日照還留著當初「南茶北引」的試種茶園。
  • 兩儀分南北 南蟲 北蟲 盛衰揭秘
    千萬不要任為我在講神化故事。    真實的,真實到親眼看到,當然是在電視上,那裡我去不了,科技臺。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科學的。   南蟲:這一稱霸蟲壇幾千年,讓歷代蟲迷歌頌頃倒,而為之瘋狂的將軍,蟲王們,在八十年代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了九十年代,就象國民黨的軍隊,兵敗如山倒,徹底的給北路軍打敗了。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轉河西的話。
  • 電力物聯網是未來電力系統一大發展方向
    物聯網應用於智能電網是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其將有效整合通信基礎設施資源和電力系統基礎設施資源,提高電力系統信息化水平,改善電力系統現有基礎設施利用效率,為電網發、輸、變、配、用電等環節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 一夜之間飆到5級颶風,洛倫佐再擴大,歐洲拉響警報
    根據國家颶風中心(NHC)的最新報告,這次破紀錄的颶風風速達到5級颶風標準,並將對亞速爾群島造成影響,洛倫佐也將成為大西洋盆地中有記錄以來最強的颶風。一夜之間,它變成了5級颶風,然後又稍微減弱到4級,目前仍在那裡。在亞速爾群島之後,洛倫佐預計將向北走向歐洲,其殘骸可能會影響愛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