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模型視角下的納稅臨界值分析

2020-12-05 中華會計網校

  摘要:由於稅法中規定了時間、金額區間、比例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納稅方法計算應納稅額,在相互聯繫的數據之間存在一個有解點,在這一點時應納稅額相等,當高於或低於這一點時會產生納稅差異,這一點我們一般稱之為納稅臨界值,即納稅分水嶺,也就是說符合納稅條件Ⅰ下的納稅金額與符合納稅條件Ⅱ下的納稅金額相等時的有解點,基於這考量,我們可以用數學的理念,建立一個以納稅金額相等為條件的數學方程,進而求出收入、比例等納稅臨界值,由於納稅臨界值前後會產生不同的稅金流出,這就為企業或個人在符合稅法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地安排納稅問題提供了可能,實現降低納稅成本。納稅臨界值分析是將影響納稅金額大小的各因素之間的關係進行綜合分析,以數量化的納稅模型與圖形來揭示各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繫,為預測、決策和規劃納稅信息提供必要的一種技術方法。

  關鍵詞:數學模型 納稅臨界值 分析

  一、土地增值稅納稅臨界值分析

  我國對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土地增值稅四級超率累進稅率見下表:

  表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10條的規定:計算土地增值稅稅額,可按增值額乘以適用的稅率減去扣除項目金額乘以速算扣除係數的簡便方法計算,具體公式如下:

  (一)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

  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30%

  (二)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100%的

  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40%-扣除項目金額×5%

  (三)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200%的

  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50%-扣除項目金額×15%

  (四)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

  土地增值稅稅額=增值額×60%-扣除項目金額×35%

  公式中的5%,15%,35%為速算扣除係數。

  令X=應稅收入,Y=扣除項目,X-Y=增值額,Z=應繳納的土地增值稅稅額,則依稅法規定有:

  其中,當某一層級的定義域取等號,則屬於該層級向下一層次過渡的臨界值(節點),可得到該層級徵收的最大稅率,即:

  將《土地增值稅四級超率累進稅率表》中相鄰的兩個級數按土地增值稅計算公式建立數學方程式,可以得出扣除項目佔應稅收入百分比的臨界值。

  納稅臨界值計算表

  表2

  

  圖1

  二、業務招待費納稅臨界值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假設企業年度銷售(營業)收入為X,年度發生的業務招待費為Y,則年度允許所得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Y×60%,且≤X×5‰。只有在Y×60%=X×5‰的情況下,即Y=X×8.3‰,業務招待費在銷售(營業)收入的臨界值為8.3‰。

  因為8.3‰是業務招待費基於銷售收入的最大扣除率,當Y/X>8.3‰時,稅法的規定發生實質性改變,即不允許稅前抵扣,稅法對8.3‰前後的規定在性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允許稅前按比例扣除→不允許稅前扣除),是量的積累躍過節點之後,達到質的飛躍。

  1、只有在Y×60%=X×5‰的情況下,即Y=X×8.3‰時(業務招待費在銷售(營業)收入8.3‰的臨界值),企業才能充分利用好「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的銷售(營業)收入的5‰」的政策;

  2、當企業的實際業務招待費大於銷售(營業)收入的8.3‰時,超過60%的部分需要全部計稅處理,超過部分每支付100元,就會導致25元稅金流出,也等於吃了100元要掏125元的腰包。

  3、當企業的實際業務招待費小於銷售(營業)收入的8.3‰時,60%的限額可以充分利用,只需要就40%部分計稅處理,等於吃100元掏110元的腰包。

  實例:我們假定企業銷售(營業)收入X=10000萬元,則允許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最高不超過10000×5‰=50萬元,納稅臨界值全年業務招待費Y=50萬元/60% =10000萬元×8.3‰=83萬元。

  如果企業實際發生業務招待費100萬元,大於納稅臨界值83萬元,即大於銷售(營業)收入的8.3‰,則業務招待費的60%為60萬元,另一方面銷售(營業)收入的5‰只有50萬元,則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標準為50萬元,按照兩方面限制孰低的原則進行比較,取其低值直接納稅調整,共調整增加應納稅所得額100-50=50萬元,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50×25%=12.50萬元,即實際發生100萬元的業務招待費則要付出100+12.50=112.50萬元的代價。

  如果企業實際發生業務招待費40萬元,小於納稅臨界值 83萬元,即小於銷售(營業)收入的8.3‰,且小於銷售(營業)收入的5‰。則業務招待費的60%為24萬元,另一方面銷售(營業)收入的5‰為50萬元,則稅前可以扣除的業務招待費為24萬元,納稅調整增加=40-24=16萬元。只需要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16×25%=4萬元,即實際發生業務招待費40萬元則要付出40+4=44萬元的代價

  三、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納稅臨界值分析

  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扣除2000元(2008年3月1日前每月為1600元)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根據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應納稅額=(每月應納稅收入-2000)×稅率-速算扣除數。我們可以利用工資、薪金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簡便的計算應納稅額。

  工資、薪金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表3

  假設每月應納稅收入為X,以應納稅額相等為條件,將《工資、薪金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表》中相鄰的兩個級數按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建立數學方程式,可以得出每月應納稅收入的臨界值。

  納稅臨界值計算表

  表4

  圖3

  通過對臨界值趨勢圖的分析,可以看出,納稅臨界值趨勢線由開始的平緩,變得越來越陡,但變動的幅度穩定地維持在20000元。

  通過對納稅臨界值計算表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應納稅收入超過納稅臨界值後,超過部分適用下一級次的較高稅率,應納稅增加額=超過部分應納稅收入×下一級稅率。也間接地證明:速算扣除數=按全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按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

  四、混合銷售與兼營納稅臨界值分析

  混合銷售是指一項銷售行為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增值稅應稅勞務,兼營行為是指納稅人既經營貨物銷售,又提供營業稅應稅勞務。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 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既涉及貨物又涉及非增值稅應稅勞務(以下簡稱非應稅勞務),為混合銷售行為。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繳納增值稅;其它單位和個體工商戶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非應稅勞務,不繳納增值稅。非應稅勞務,是指屬於應繳營業稅的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文化體育業、娛樂業、服務業稅目徵收範圍的勞務。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工商戶,包括以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為主,併兼營非應稅勞務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工商戶在內。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者零售為主是指納稅人的貨物及應稅勞務年銷售額與非應稅勞務年營業額的合計數中,貨物及應稅勞務年銷售額超過50%,非應稅勞務年營業額在50%以下。 納稅人兼營非應稅項目的,應分別核算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和非應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銷售額。

  對於混合銷售與兼營行為,如果企業在符合稅法的前提下,可以對自己的納稅行為有所支配的話,我們仍然可以通過納稅臨界值的分析,給企業提供一個數量標準,來判斷到底繳納哪一種稅對企業有利。

  假設企業的銷售額為不含稅收入,進項稅和銷項稅的增值稅稅率相同。增值率=(銷售額-購進項目金額)/銷售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銷項稅額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銷售額×增值稅稅率-銷售額×增值稅稅率×(1-增值率)=銷售額×增值稅稅率×增值率

  營業稅納稅人:應納營業稅額=銷售額×營業稅稅率

  二者相等時可以得到納稅臨界值增值率:增值率=營業稅稅率/增值稅稅率

  可以根據現行增值稅率與營業稅率的不同組合,計算出納稅臨界值增值率。

  混合銷售與兼營納稅臨界值

  表5

  圖4

  增值率大於納稅臨界值增值率時,繳納增值稅稅額大於繳納營業稅稅額,繳納營業稅就可以節稅;反之,則繳納增值稅可以節稅。

  實例:假設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營業稅稅率為5%,則納稅臨界值增值率為29.41%。不含稅銷售額分別為1000萬元和1200萬元,購進項目不含稅額為800萬元。

  當不含稅銷售額為1000萬元時:增值率=(1000-800)÷1000×100%=20%,增值率小於納稅臨界值增值率29.41%,繳納增值稅可以節稅。營業稅額=1000×5%=50萬元,增值稅額=1000×17%-800×17%=34萬元

  當不含稅銷售額為1200萬元時:增值率=(1200-800)÷1000×100%=40%,增值率大於納稅臨界值增值率29.41%,繳納營業稅可以節稅。營業稅額=1200×5%=60萬元,增值稅額=1200×17%-800×17%=68萬元。

  總之,稅法中的稅收臨界值還很多,這裡不再一一詳細闡述。只要我們用數學方法結合稅法規定的條件,就可以以此類推,求出我們需要的臨界值,實現我們的稅收利益,用簡單操作獲取顯著效益。

  參考文獻:

  [1] 稅收籌劃教程/張中秀等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編,稅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

  [4]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

相關焦點

  • 治理視角下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因此,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我國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的今天,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顯。(三)稅收營商環境的優化與稅收治理現代化密切相關優化營商環境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稅收是國家的「錢袋子」,在國家治理中具有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稅收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組成部分。
  • 世界銀行發布《世界納稅指數2018》
    21日,普華永道聯合世界銀行(World Bank)共同發布 《世界納稅指數2018》 報告(Paying Taxes 2018),對《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中的「納稅」指標進行了詳細解讀和分析。作為《世界納稅指數2018》的中國數據提供方之一,普華永道中國將通過本文帶您解鎖報告的關鍵內容,一覽2016年度中國的稅收環境進步。
  • 乳腺癌ER陽性的臨界值或許要重新定義了
    該研究目的是為了確定在新診斷的II或III期患者中ER表達的哪個百分比臨界值可能獲得pCR,並確定這個臨界值是否可以識別從輔助內分泌治療中受益的患者。Logistic回歸模型用來評估每個變量和pCR之間的關聯。Cox模型分析復發時間和總生存期。使用遞歸分割和回歸樹方法來計算ER表達的臨界值。
  • 又一「致命臨界值」被突破,文明毀滅徵兆已現?
    又一「致命臨界值」被突破,文明毀滅徵兆已現?外媒稱,全球變暖已造成世界部分地區熱得讓人不堪承受,這比氣候模型預測的時間早了幾十年!然而,除此之外,科學家又監測到一個「致命臨界值」被突破,照此趨勢發展下去,文明毀滅或將不可逆轉。
  • STEM視角下的美國科學課程教材分析
    STEM視角下的美國科學課程教材分析 ——以FOSS K-5年級科學教材為例 2016年12月12日 10:28 來源:《中國電化教育》 作者:周鵬琴 徐唱 等 字號 內容摘要:我國科學教育發展應樹立正確的科學教育理念
  • 初中數學相似模型合集解析——斜A及斜8字模型
    【分析】只要證明△ADE∽△ACB,推出AD/AC=AE/AB,求出AE即可解決問題;故答案為1.如您對本文有更多更好的建議,請評論留言往期精彩內容:初中數學相似模型合集解析——A及8字模型初中數學相似三角形解析——平行A與X共存模型最值模型之最大張角(最大視角,米勒定理)姜姜老師講解:幾何最值模型——最大張角(中考考點)(視頻講解)幾何最值模型經典例題講解:費馬點
  • 最值模型之最大張角(最大視角,米勒定理)
    即在什麼部位,視角最大?最大視角問題是數學史上100個著名的極值問題中第一個極值問題而引人注目,因為德國數學家米勒曾提出這類問題,因此最大視角問題又稱之為「米勒問題」。米勒問題:已知點A,B是∠MON的邊ON上的兩個定點,點C是邊OM上的動點,則當C在何處時,∠ACB最大?
  • 波動率視角下的期權交易機會
    事實上,造成波動率差異的原因便是各家計算模型和參數的不同。  1.模型不同  常見期權定價模型包含BS模型、二叉樹模型和BAW模型,在其他參數一樣的情況下,不同的模型也會推導出不同的隱含波動率。2017年9月22日,豆粕1801期貨合約收於2790元/噸,M1801-P-2700期權合約收於33.5元/噸,在2%的無風險利率下,可以計算得到三種模型下的隱含波動率,如下所示:表為不同模型下的期權隱含波動率對比  2.時間類型不同  時間存在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區別,期權期限也存在交易日和自然日的區別
  • 重磅乾貨 | 從連續的視角看機器學習
    英文論文PDF文件下載請在本公眾號回復關鍵詞「機器學習連續視角」。摘要 在經典數值分析的影響下,我們提出了一個連續的機器學習形式,將其作為變分法和微分積分方程中的一個問題。我們證明了傳統的機器學習模型和算法,如隨機特徵模型、兩層神經網絡模型和殘差神經網絡模型,都可以表示成(以比例形式)對應連續形式的離散化的特例。我們還提供了從這種連續形式自然產生的新模型,例如基於流的隨機特徵模型,以及新算法,例如平滑粒子方法和譜方法。我們討論了如何在這個框架下研究泛化誤差和隱式正則化問題。
  • 獵金系列之十九:宏觀視角下的動態多因子模型
    原標題:獵金系列之十九:宏觀視角下的動態多因子模型 報告要點 因子擇時:本文從選股因子超額收益來源的探討出發,指出了因子擇時理念的來源是時變的因子風險溢價,而風險溢價的波動與宏觀經濟周期的波動息息相關
  • 從網絡科學視角看大規模流行病傳播
    結構種群模型( Meta-Population Model )是分析全球流行病傳播的常用模型,用節點表示城市,連邊表示城市之間的交通,如飛機、高鐵、大巴等。在每個節點內,設置一定數量的粒子,表示人。因此,全球流行病爆發可視為一個擴散模型。
  • 統計學課堂 - 如何理解數學模型
    非線性回歸的關鍵在於將模型擬合至數據中,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什麼是模型?數學模型是對物理、化學或生物狀態或過程的描述。使用模型可幫助思考化學和生理過程或機制,因此你可設計更好的實驗並理解結果。將一個模型擬合到你的數據,將獲得可在模型背景中進行解讀的最佳擬合值。
  • 系統分析視角下的法院文化
    這一觀念與其他社會事實和社會理論之間存在著內部觀察視角和外部觀察視角的差異。內部視角是法院人看待法院文化和進行司法實踐的心態和自我價值定位,但是法院文化的社會承認與司法價值的穩定必須置於社會之中,通過外部視角來觀察,也正是在外部視角下,法院文化對於社會以及司法自洽的意義才能夠展現出來。
  • 常見的大數據分析模型有哪些
    提到數據分析,肯定要提到數據分析模型,在進行數據分析之前,先搭建數據分析模型,根據模型中的內容,具體細分到不同的數據指標進行細化分析,最終得到想要的分析結果或結論。
  • 增值稅不同結算方式下,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你確認對了嗎?
    納稅義務時間的確定,會影響銷售行為何時納稅,進而影響當期的應納稅額的計算。那麼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應與何時確認納稅義務?財稅郡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常見的不同收款方式下,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確定:1、 直接收款方式下銷售貨物,不論貨物是否發出,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到銷售額或者取得索取銷售額憑證的當天。
  • 數學分析|第11章 反常積分--被積函數是sin x/x^p的反常積分模型應用
    的反常積分模型回顧模型一【例1】.(2003廣西師範大學)討論下列反常積分的斂散性(包括絕對收斂與條件收斂)分析:此題既有瑕積分,也有無窮積分。時,由於則可得根據數學分析第【例3】.(1998東北大學)討論下列反常積分的斂散性(包括絕對收斂、條件收斂和發散)分析:由於此題既涉及到瑕積分,又涉及到無窮積分,所以將上述積分區間拆開進行研究可得下面研究
  • 數學模型在社會各領域中應用的研究
    此題在預測分析中由於產量或成本均不會為負,因此只有r趨近於1時才有實際意義。利用相關係數的計算公式最終求得本例中r=0.9073,這說明該種設備的產量與設備總成本具有高度的正向相關性。因此,以上對該企業年度總成本的預測結果是可靠的。實踐證明,用數學模型對經濟預測時所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是嚴謹的、縝密的、可信的。
  • 感受數學模型方法至高深層的美
    近期人們廣為關注的新冠病毒傳播的研究,就是數學家們運用數學模型進行科學預測、科學決策的良好例證。國家頂尖學術刊物《中國科學》雜誌載文認為:數學模型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預測、預警和風險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是數學模型方法?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模型?數學模型又是什麼?所謂模型,就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的目的,對認識對象所作的一種簡化的描述。
  • 曉星說數學:數學模型——川普的"秘密武器"
    何謂數學模型數學模型並不神秘,大約三千年前,我國古數學家陳子利用勾股定理測量太陽的高度(陳子測日),就曾使用勾股定理作為數學模型。&34;的作用就是揭示現實世界的數學規律,預言未來或未知的事物。2. 生物數學模型與人類最息息相關的數學模型當然是&34;。
  • 大數據分析模型有哪幾種類型
    一、數據模型   統計數據視角的實體模型通常指的是統計分析或大數據挖掘、深度學習、人工智慧技術等種類的實體模型,這些模型是從科學研究視角去往界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規則作用的條件不發生質的變化,事物的基本發展趨勢就會持續到未來。   7、異常數據檢測   在大多數數據挖掘或數據工作中,異常值將被視為「噪聲」,並在數據預處理過程中消除,以避免其對整體數據評估和分析挖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