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綜藝做成職場劇和熱血漫,日月星光傳媒的題材創新探索|專訪易驊

2020-12-05 日月星光傳媒

在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網際網路影視峰會上,《我和我的經紀人》和《這!就是灌籃》獲封「年度精品網絡綜藝」,打造出這兩檔節目的日月星光傳媒易驊團隊摘得「網絡綜藝年度創意團隊」獎項。

在頒獎的第二天,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採訪了日月星光傳媒的創始人、董事長易驊。從《極速前進》、《非凡搭檔》、《看你往哪跑》這一系列過往成功節目走來,日月星光傳媒並沒有局限於「戶外競技」等某一個具體的優勢品類,而是不斷開拓新的題材類型,並且很好地適應了網絡綜藝的表達語境。

「當什麼東西火了的時候,我們就一般不會再去做那個題材了,因為那只是在別人的肩膀上做事。」易驊給日月星光傳媒的定位是「不僅是製作公司,也是創意孵化公司」。

《我和我的經紀人》已經收官,但第二季的內容設計已經在針對第一季的缺憾進行改進;《這!就是灌籃》完結半年多,《我要打籃球》又即將帶著去年的思考重新出發,開啟一檔全新的籃球競技真人秀。創新不是「一錘子買賣」,拒絕跟風的日月星光傳媒站在了自己的肩膀上攀登。

《我和我的經紀人》:

「也許不完美就是一種完美」

《我和我的經紀人》在上線後引起的那些熱點爭議,其實在節目籌備期就初現端倪。

「當時會議室就跟炸鍋了一樣。」易驊回憶起自己去騰訊視頻提案《我和我的經紀人》這個項目那天,現場討論的氛圍可以用火熱來形容。

「一派說很難拍出真實感,另外一派覺得做出來可能會有關於行業的洞察、時代的共性。」後來,其他參會人告訴易驊,《我和我的經紀人》是那天提案會上討論度最高的案子。

這本來是日月星光做觀察類真人秀的一個嘗試,選擇經紀公司作為觀察對象是因為它具備所有公司的特點,同時又因為在影視圈內、與藝人相關而具備更好傳播的屬性。雖然經紀人這個行業本身沒有曝光過,但臺前的工作成果卻是大家都看得到的,這就讓節目有機會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最開始並沒有那麼清晰,只是覺得要從一個創新的角度、選擇一家特殊的公司去切入對一群人的觀察。對這些人的觀察包括工作事業和生活,還有成長的煩惱。在跟騰訊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更加清晰地定位成一個青年職場文化,去挖掘更多素人的故事。」

從騰訊視頻公布這個項目到節目做完,花了20個月,而在向騰訊提案前,日月星光已經籌備了半年時間,當時甚至連韓國的《全知幹預視角》都還沒有面世。但在這麼充足的準備下,節目在拍攝時仍然面臨過危機。

去年底,節目組曾經開過一次緊急會議,原因是當時素材太零散細緻,沒有能夠拎出來的故事線。易驊表示,導演組在策劃階段的想像是更偏電視劇式的,希望能夠展現類職場電視劇的質感。但是實際拍攝中會發現,幾個月的時間對於一家經紀公司來說,不足以呈現出完整的工作周期,難以組織出足夠有說服力的故事線。

最後,調整方向後的《我和我的經紀人》把重心放在了素人與用戶之間的情感共鳴上。白宇的宣傳經紀琪仔就是那個典型人物:90後,職場成長遭遇瓶頸,由工作侵入生活的心理壓力……可以說,節目前期的高話題討論度與琪仔這個人物的出彩是分不開的。。

在節目中後期,不斷有飛行嘉賓的加入,每期參演的藝人和經紀人並不完全固定,因此有些觀眾質疑這可能是節目內容向藝人曝光的需求妥協。但在與易驊的交談中,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發現這依然是節目拍攝周期與節目內容連貫性之間的矛盾造成的。

「本來中間就是有飛行嘉賓的,因為我們是跟著經紀公司的經營一塊拍,有誰我們就拍誰。」但由於拍攝周期的限制,很多飛行嘉賓的故事線沒有辦法持續地「追」下去,只能片段式地在節目中展示。延長拍攝周期也不現實,「這個節目是有時效性的,不可能把半年前的東西或者是一年前的東西在這裡播。」

「它不是劇本、不是一個電視劇,但是我們創造了這樣的一個場,讓大家在這樣一個職場環境裡面去關照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對於節目存在的一些遺憾,易驊說,「也許不完美就是一種完美。我沒有辦法去導演很多不會發生的故事,如果你要去可以製造一個特別大的矛盾,這個不是我們最開始做這個項目的初衷。」

節目的呈現或許不那麼完美,但至少守住了真實這個底線。

從《這!就是灌籃》到《我要打籃球》:

不斷精進年輕態題材的表達

儘管《這!就是灌籃》去年11月就已經收官,但提起這檔節目,易驊仍然很興奮。

「我們真的是一路痛心,因為一些明明很有潛力的選手沒有走到最後。」《這!就是灌籃》在節目中段將球員分成「龍騎士」和「J-Team」兩隊,對抗賽中的輸隊必須淘汰球員,會產生不少落選的遺珠。

在復盤中,易驊認為《這!就是灌籃》的另一個缺憾在於真人秀部分和賽事部分的融合。事實上,去年節目組也拍了大量的宿舍生活素材,用於賽事呈現之外的補充。但由於這部分素材與整季節目所呈現的競技故事關聯度不大,剪不到正片裡,因此被大量捨棄。

在今年日月星光傳媒與騰訊視頻合作的新節目《我要打籃球》中,易驊希望能夠彌補去年的這些遺憾。一方面,《我要打籃球》的賽制會更有靈活性,儘可能地保住有實力和潛力的球員;另一方面,在真人秀的設計上也會與賽事結合得更加緊密。

《我要打籃球》的真人秀部分會緊緊圍繞著賽事和挑戰展開,易驊認為這會更真實地展現選手的個性、記錄他們的成長,「當你把真人秀的故事貫穿起來,會發現賽場的每一個節點都是有懸念的。(真人秀內容)主要其實還是為了鋪陳他在賽場上的表現,還是為賽事、為整個競爭挑戰來服務的,不會脫離這個主線。」

這種選擇體現了《我要打籃球》的明確定位:「我們不是一個賽事。我們是一個故事,是團隊的故事,每個領隊的故事和每個球員的故事。」這種圍繞人而又不脫離籃球本身的敘事方法,既保證了節目口碑、不至於損傷賽事的專業度,又避免了綜藝特性不明顯、淪為降級版專業賽事的尷尬。

無論是切入經紀公司的觀察類真人秀,還是籃球競技真人秀,日月星光傳媒始終都在探索市場上尚未有人涉足的領域。

「在一張白紙上畫畫是特別難的。」易驊表示,把節目做出來、呈現在觀眾面前、再獲得市場反饋,創新題材經歷的這個過程會特別長。但一旦走出了第一步,再回頭去復盤,這些收穫也會輻射到以後的創新中。

目前,《我要打籃球》就正在被《這!就是灌籃》的探索滋養著。在今年選角時,節目組已經不需要再苦苦證明自己的認真與專業,就能夠獲得球員們的信任。

「他們覺得你是一個懂籃球、認認真真了解籃球、又能夠讓籃球這個事情變得好看的一個團隊,所以今年在溝通上容易很多。」許多去年還在觀望或者因為時間錯不開而沒有參加節目的球員,這一次都表現得非常積極。

易驊向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透露,日月星光傳媒目前正在籌備的節目除了《我和我的經紀人》第二季和《我要打籃球》,還有一些全新題材的項目,其中也有的項目在提案時就重現了《我和我的經紀人》曾面對的熱議。

是觀察還是競技、是棚內還是棚外,在易驊看來,這些都不是創新的重點。「內容,也就是題材模式很重要。至於你用什麼製作方式,那都是方法和技術問題。」

日月星光傳媒目前發力的重心在年輕化的題材上,由此易驊歸納出三個方向:一是關乎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包括職場和情感,二是注目年輕人的學習和成長,三是會關注年輕人獨特的態度表達。

正如《我和我的經紀人》在情感觀察類節目還未泛濫時就開始研發,率先開啟了職場觀察的先河;也如日月星光傳媒在長達三年的籃球領域調研後,讓全新打造的《我要打籃球》與籃球大年2019年相遇——日月星光傳媒的創新之所以能夠一次次成功,依賴的是對受眾需求的預判和洞察。

「這個洞察應該是前瞻的,連受眾都不能那麼明確地表達出『我要什麼』的時候,你得比他更先知道他要什麼,或者是能很好地總結和梳理出他內心的需求。然後我們提供一個好的故事背景,讓你去獲得共情,獲得一種滿足。 」

文章轉自:河豚影視檔案

相關焦點

  • 2020年綜藝製作公司有哪些重點節目資源?
    來源:傳媒內參-指尖綜藝榜2020年,對於綜藝製作公司來說,將是生存與競爭都更為激烈的一年,本文復盤了一線製作公司如燦星、米未傳媒、銀河酷娛、笑果文化、魚子醬文化、日月星光傳媒、歡樂傳媒等在今年的重點項目,涵蓋已播出的以及正在籌備、製作階段的節目(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 長視頻的「冬天」裡,綜藝的創新增長路徑是什麼|矚目未來
    和影、劇、動漫等其他內容相比,綜藝的營銷產品屬性更強,經濟形勢下廣告市場的整體收縮帶了直接的招商壓力。與此同時,當短視頻全面搶佔用戶時間,所有內容中,在C端和B 端需求滿足上都和短視頻有著最高重合度的綜藝受到的影響尤為突出。
  • 北大星光-星光國際榮膺最具創新十大傳媒機構
    擁有「男才女貌」影視品牌的北大星光•北京星光國際傳媒贏得最具創新競爭力十大傳媒機構大獎,「男才女貌」品牌也被評為傳媒機構自主創新十大品牌,北大星光集團董事局主席倪鷹先生同時獲得最具創新競爭力十大傳媒人物殊榮。  「創新中國」系列活動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辦公室指導支持,中國經濟報刊協會、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北京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
  • ...題材劇的「鏡鑑意義」丨制鮮者·專訪《誰說我結不了婚》出品人...
    張雨綺、寧靜、萬茜等一群年齡超過30+的女藝人,集體亮相綜藝選秀戰場「乘風破浪」,關於女性職場「中年危機」的話題,線上線下蔓延。剛剛收官的女性題材劇《誰說我結不了婚》,聚焦大齡單身女性婚姻與人生現狀,將女性成長和獨立人格的話題引入深水區,激發廣泛圈層的熱議。女人該不該結婚?
  • 光線傳媒發布2020劇集片單 《山河枕》等熱劇來襲
    光線傳媒發布2020劇集片單 《山河枕》等熱劇來襲 此片單不僅包含了光線擅長的青春校園和都市愛情題材作品,也囊括了大古裝和男性向的重磅劇集項目,更有彩條屋製作出品的《怪醫黑傑克》《大理寺日誌》兩部漫改真人劇集。早前,光線傳媒與歡瑞世紀官宣合作出品古裝愛情劇集《春日宴》引網友熱議。此番劇集片單的官宣意味著電影行業領軍者光線傳媒開啟電視劇新篇章,以影劇共生打造多元化的業務內容布局,類型題材全覆蓋的劇集項目布局足見其野心。
  • 國產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
    原標題:國產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 「我為什麼要看?因為故事裡好像有我。」在最近收官的電視劇《平凡的榮耀》的豆瓣短評區,一位網友這樣寫。《平凡的榮耀》是一部典型的職場劇。職場劇是指以職場為創作背景,以職場生活為敘事框架,以個人的職場經歷和心路歷程為表現主線的電視劇類型。
  • 色瀾傳媒|《星光達人秀》北京海選賽區海選第二季圓滿成功
    2019年12月14日15日兩天,《星光達人秀》北京海選組委會舉辦的第二季海選活動在北京朝陽區Mee Park(CBD店)圓滿落幕。、多次導演大型晚會和戲曲專場演出的專業導演、資深策劃人何慶華老師;北京麗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大型活動總策劃、導演、北京麗雅文化豫劇團團長張素榮老師;中國共產黨員、陝西省演藝集團青年歌唱家吳梓軒老師。
  • 真人秀+連載劇+懸疑科幻 芒果TV《重返地球》深耕垂直用戶「橫向發展」
    ,而芒果TV本著創新求變的探索精神創造了中國首檔原創自製推理類綜藝《明星大偵探》,以4000平米實景搭建的真實場景、燒腦劇情設定獲高達9.7的豆瓣評分,以及高口碑高熱度的好成績,讓觀眾對實景搭建的密室推理遊戲有了高關注度,對國內自製懸疑推理題材的製作有了高支持度。
  • 綜藝與現實,窺視與討論:為什麼觀察類職場綜藝能夠迅速崛起?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試圖將職場類節目近二十年的起起伏伏置於職場話語脈絡之中,探討職場綜藝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職場類綜藝節目興起的背後體現了怎樣的社會背景?觀察類職場綜藝節目是否反映了真實職場的生存狀態?我們在觀看觀察類職場綜藝的時候,期望看到的是什麼?這種觀察類的節目形式帶給我們的除了職場經驗,還有什麼?從《絕對挑戰》到《非你莫屬》:職場綜藝節目的興起與變遷
  • 綜藝節目:貼近時代生活 推動融合創新 深化豐富內涵
    核心閱讀綜藝節目從內容題材、參與者、引發效應等方面,都更加貼近時代生活。就是街舞》等節目成功出海,國產綜藝節目自主創新受到各界關注。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產綜藝節目不斷探索適合觀眾的有意思、有意義的節目形式。在新媒介、新技術帶來的環境變化以及文化產業發展新趨勢下,國產綜藝節目積極應對,強化節目內涵、探求模式創新、推動跨域合作、實現價值創造,產生一批涵蓋不同類型的優秀綜藝節目。國產綜藝節目在節目形態、制播模式、內容形式、價值創造和精神引領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網絡視聽大會幹貨|長短視頻進入內容混戰,現實題材借短劇出位
    當愛優騰芒還不斷探索著新的創作和盈利模式,於傳統影視綜板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內容比拼時,短視頻第一梯隊的抖音、快手的用戶數量已經水漲船高到如此地步。破圈作品會是極少數,更多的要考慮分眾,這是一個大的趨勢,也是傳媒市場成熟的必然結果。 今年,正午陽光愛奇藝合作了首部短劇《我是餘歡水》,這部劇主要描述男性的中年危機,並採用了超前點播的方式播出,男性觀眾佔比62.52%。
  • 跨國經偵大劇《追捕者》震撼上線陳龍于和偉聯手探案
    由趙浚凱導演,陳龍、于和偉、王珂領銜主演的經偵劇《追捕者》將在愛奇藝獨家上線。該劇以經偵案件為背景,刻畫了一群堅守正義的熱血警察,用智慧尋找真相,與跨國犯罪集團展開激烈周旋的驚心故事。11月5日起,《追捕者》在愛奇藝全網獨播,每周一至周三20點各更新2集,VIP會員搶先看全集。
  • 《怪你過分美麗》不是娛樂圈「揭批運動」,更想挖掘職場女性的孤獨
    採訪中,他坦承自己想要為掩蓋在浮華背後的影視行業做些什麼的想法,比如職場劇類型化的探索,比如人物創作,再比如女性主義的探討、定製式片頭的開創等。 談緣起:打造風格化的女性職場劇 「如果你了解我以前的作品,就會發現我和我的團隊很少做女性題材,很少」,梁振華用了兩個「很少」來形容這種狀態。
  • 2021綜藝前瞻(一)|戶外真人秀回歸,男性選秀與「她綜藝」爆發
    隨著優酷2021私享會在11月11日舉行,五大衛視和四大視頻網站針對明年節目的首輪招商會都已落下帷幕。基於對九大平臺片單兩百餘檔節目進行的梳理分析,綜藝瞭望臺&影視產業觀察將聯合推出2021綜藝前瞻系列文章,今天的文章將首先介紹明年臺網綜藝的三大趨勢:大型戶外真人秀的回暖,男性選秀的扎堆與「她綜藝」的爆發。
  • 2020光線傳媒劇集片單 《山河枕》等14部熱門IP將拍劇集
    近日,光線傳媒重磅曝光2020劇集片單,宣布將陸續啟動包括《山河枕》《君生我已老》《她的小梨渦》《麒麟》在內的14部熱門IP的影視化。此片單不僅包含了青春校園和都市愛情題材作品,也囊括了大古裝和男性向的重磅劇集項目,更有彩條屋製作出品的《怪醫黑傑克》《大理寺日誌》兩部漫改真人劇集。早前,光線傳媒與歡瑞世紀官宣合作出品古裝愛情劇集《春日宴》引網友熱議。
  • 2020年十部最佳電視劇,《裝臺》第7名,第1名是一部犯罪劇
    原本以為校園劇已經是個拍爛的題材,沒想到2020年卻又有新的驚喜,上半年有《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下半年有這部《風犬少年的天空》。    漫改、中二人物、雷人造型,只要包攬這些元素,幾乎就是撲街預定了。  然而這部劇卻不信這個邪。
  • 北京中外名人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傳承民族精髓 打造文化精品
    北京中外名人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外名人」)始創於1992年,秉承「傳承民族精髓 打造文化精品」之立業宗旨,依託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的公共關係資源和央視傳媒廣告資源的獨特優勢,歷經二十餘年精心鍛造,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娛樂傳媒領域的領銜企業。
  • 專訪星匯天姬傳媒集團董事長梁婷
    專訪星匯天姬傳媒集團董事長梁婷  文/李 璇  「男有馬珂,女有梁婷」,姜文如此評價國內兩大新晉電影「操盤手」。去年賀歲檔,一部《讓子彈飛》讓馬珂名聲大振。彼時,很多人尚不知梁婷為何許人。
  • 專訪丨馬樂和亞洲星光娛樂的「樣板間」文化
    文丨第二阿累這是讀娛專訪的第148位人物報導摘要:都說「演唱會」商業模式千篇一律,但他們從實踐到戰略,突破思維壁壘,成為娛樂和營銷圈的新貴。亞洲星光也因此頻頻獲得資本青睞--Pre-A輪:2016年4月完成融資,由華誼副董事長王中磊、時尚集團總裁蘇芒、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王川、恆信鑽石董事長李厚霖及娛樂工場創始人張巍、樂搏資本創始人楊寧作為新股東加盟;--A輪融資:2016年12月完成,由合潤傳媒戰略投資;--B輪融資:今日(10月31日)完成數千萬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
  • 懸疑劇2.0時代,探索內容升級與產業迭代
    搜狐視頻還放大格局,聚焦於整個懸疑劇行業,由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搜狐視頻CEO張朝陽牽頭,邀請業內數位大咖為觀眾帶來專業眼光下的懸疑題材劇內容分享,共同探討懸疑題材劇的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