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界裡面夫妻兩人成就都非常高的人實在太少了,現在咱們國家只有李蘭娟院士和鄭樹森院士這麼一對伉儷,這一對夫妻相互扶持為國家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實在他們之前還有兩人成名更早,兩個人都是生物學方面的頂尖人才,不過最後都加入美國籍,並且這兩個人一個是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一個是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一個是致力於研究腫瘤癌症方面,另一個則是致力於研究植物分子。他們就是王小凡、董欣年夫婦。
同時考入武漢大學,相識、相戀於大學期間
他們兩個人都是武漢大學的校友,1955年出生的王小凡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一個普通家庭,靠奶奶養大,每天為了吃頓飯都要走一兩公裡的路,甚至為了維持生計當作一段時間的工人,1978年恢復高考之後他考入國立武漢大學。而1959年出生的董欣年是地道的名門之後,父親是有"一代經濟學泰鬥"之稱的董輔礽,母親也是解放軍海軍總醫院眼科主任,也是在那一年董欣年也考入了武漢大學生物系。由於當時王小凡是學生會的副主席,而董欣年也是學生會的活躍人物,於是一來二去兩個人就認識了。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沒有這麼開放的,不過由於當時王小凡考入武漢大學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大齡青年了,當時武漢大學的黨委書記也是非常喜歡王小凡,甚至打趣跟他說別人不能夠談戀愛但是你可以。
董欣年儘管是學術世家出生,其父母論身份和地位在當時整個中國都是非常高的,遠不是王小凡這樣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能夠比的,但是幸運的是他們的愛情並沒有招到父母的反對,相反非常的開明,而父親只是問了董欣年一句話,這個孩子身體好嗎。就這樣兩個人在大學就相戀了,當然他們的相戀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祝福,說是才子佳人郎才女貌一點也不過分。
才子佳人大洋彼岸相會
大學畢業之後王小凡考入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而董欣年考取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之後兩人在首屆"中美生物化學聯合招生項目"(CUSBEA)獲得較好的成績雙雙被保送到美國留學。只不過一個在洛杉磯大學加州分校一個在美國西北大學。但是距離並沒有讓改變他們之間的感情,兩人在1983年選擇結婚。好在1992年一個機會兩人才算是真正的在一起了,他們一起來到杜克大學任教,兩人一起扶持從助理開始一直到副教授、正教授。
相互扶持,事業結出碩果
來到杜克大學之後王小凡主攻的方向是細胞信號轉導、DNA損傷與修復、癌症轉移分子機制、腫瘤微環境,這些領域對於解決癌症、腫瘤等方面的醫學難題有很大的幫助,他也是多次在頂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更是承擔了美國多項NIH/NCI的重要科研項目,於2017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而董欣年也是成績斐然,她主動的方向是植物抗性以及植物免疫機制,對減少植物傷害提高植物產量有很深的造詣,她研究出的成果也是為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不僅減少了農業環境汙染更是大大提高了水稻等農作物的產量。於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培養祖國人才,為中國科研獻策
儘管身在美國也是加入了美國籍,但是兩人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一直牢記自己是中國人。2001年王小凡他主動請纓幫助清華大學發展生命科學,更是多次到國內高校和學生進行交流,2005年又為中科院建設科學評估體系,而且沒拿過一分錢的項目費用。即便在杜克大學他也是將很多的中國學生找到自己的名下進行教育,將自己的所有全部傳給這些中國留學生,鼓勵他們畢業後為國家做貢獻。更是多次給中國有關部委建言,推動了中國教育科研環境的發展。最近他表示希望自己在抗癌和腫瘤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夠降低國內這些藥物的價格,因為好藥現在都在美國。董欣年則是和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進行研究合作,讓水稻增強抗性減少農業環境汙染。
如今兩個人的生活都是非常的愜意,有時間的時候就到杜克大學的操場上散步、談心,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出出去旅遊,或者是接受國內的邀請做一些學術報告,不過目前他們還沒有回國的打算。不過還是希望未來有一天他們能夠重新加入中國籍,繼續為國家做貢獻。
大家怎麼看這一對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