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又一對華人神經科學「院士伉儷」

2020-10-22 brainnews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M)宣布增選100位院士,其中有90名常規院士和10名外籍院士。入選該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並表彰表現出傑出的專業成就和對服務的承諾的個人。如今,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外籍院士為175人。在此次新增院士中,莊小威、劉如謙、梁錦榮、李飛飛、宋紅軍等多位華人學者當選,其中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



宋紅軍教授


宋紅軍,賓夕法尼亞大學。致力於進行變革性發現以揭示神經元表觀基因組的意外動態和可塑性,以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條件下的功能。為了應對緊急的全球健康問題,他的團隊及時發現了寨卡病毒感染的發病機理,機制和治療方法。


明國莉教授


而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宋紅軍教授的夫人明國莉教授就已當選了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入選理由是:率先使用病人來源的人類幹細胞來模擬大腦疾病的遺傳和環境風險,這改變了我們對潛在機制和潛在治療策略的理解。


恭喜!



這一對神仙眷侶,他們早在北京大學讀書的時候就已經相戀了,現在在事業上兩人又相輔相成,共同在神經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成就。目前,他們聯合署名發表在Cell、PNAS、Nat Neurosci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的研究論文目前已有超過100篇(pubmed 檢索數據)。此前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工作,現在就職於賓夕法尼亞大學。



之前,我們還介紹過另外一對著名的華人學術伉儷——


詹裕農(Yuh Nung Jan)和葉公杼(Lily Jan)夫妻兩均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他們一起畢業於臺灣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一年後,一起赴加州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和博士,在博士導師Max Delbruck的指導下,他們轉向了生物學研究。博士畢業後,夫妻二人一起在哈佛大學及加州理工學院做博士後。隨後,擔任加拿大舊金山校區的生理系教授。該夫妻兩對鉀離子通道的分子生物學及生物物理學研究成果蜚聲國際,學生遍布全世界各地包括神經生物學家駱利群老師以及敢說敢言的科學家饒毅老師等等。


詹裕農、葉公杼夫妻二人

相關焦點

  • 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活動在上海交大舉行
    11月14日,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活動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之女徐放女士及親屬代表,兩位院士的高足黎健博士、黃雲輝教授及弟子門生代表,紹興市上虞區區委常委王永表等徐院士家鄉的代表以及交大師生和校友代表出席紀念活動。
  • 科學的「赤子」北大的「霞光」——記「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
    在12位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北大人中,只有徐光憲院士和王選院士畢生任教於北京大學。為此,校史館和檔案館特舉辦「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展」,為這對「性格迥異、目標一致、情感深厚」且為北京大學教學科研事業畢生奉獻的院士伉儷作共同的紀念。這次展覽籌辦有大量的實物和圖片資料做支撐,這受益於院士伉儷女兒們的慷慨相助。
  • 王小凡和董欣年:中美院士伉儷竟是武大同學
    《長江日報》以《武漢大學校友當選中科院外籍院士》為題對其進行報導,特轉載全文並增加若干照片。王小凡,1955年生,新疆烏魯木齊人,癌症生物學家,美國杜克大學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終身講席教授,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科技部重大科學計劃專家組成員。
  • 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等華人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Tsao)和楊麗笙(Lai-Sang Young)。美國國家科學院是美國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
  • 恭喜,這七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名單公布,七位華人教授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1780年5月4日成立,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之一,同樣也是美國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現有院士4000於名,外籍榮譽院士600於名,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60多位普立茲獎得住。每年審議1300左右院士候選人,每年約250人正式當選院士。
  • 兩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學院院士,高福當選外籍院士!
    在今年入選的100人中,一名中國科學家入選外籍院士,有兩名華人入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今年當選的外籍院士中的中國科學家是高福。高福,目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非洲科學院院士
  • 我校成功舉辦第十屆海內外華人神經科學家研討會
    新聞網訊 由中國神經科學學會主辦,我校腦科學與疾病研究院承辦的第十屆海內外華人神經科學家研討會,7月6日至9日在黃海飯店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理事長段樹民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王玉田教授,以及來自中國、美國和德國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520餘人出席本次研討會。我校腦科學與疾病研究院院長、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山東省「泰山學者」、原副校長謝俊霞教授作為會議主席主持了論壇開幕式與閉幕式,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於永明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韓濟生,神經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知名疼痛學家,我國疼痛醫學的開創者。現任北京大學神經生物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主任委員,國際疼痛學會教育委員會國際顧問、國際疼痛學會中國分會主席等職務。
  • 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 院士專家商討發展大計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李巖)1月12日-13日,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本次會議為期2天,聚集了40多位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安排了27場學科報告,帶來認知神經科學最新的進展,專家大咖們交流經驗,商討發展大計。
  • 學術專訪:院士伉儷——詹裕農、葉公杼
    撰文 | 小甜點責編 | 十一月詹裕農(Yuh Nung Jan)和葉公杼(Lily Jan)夫妻兩均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小編將採訪內容整理如下,揭開學術伉儷詹裕農、葉公杼科學研究以及背後的經驗與思考,以饗讀者!
  • 7位華人當選今年美國院士 生物領域獨霸5席
    原文標題:7位華人當選今年美國院士 北大總數遙遙領先北京時間4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新增美國國家科學院士84位,外籍院士21位,他們來自15個不同國家。在此次新增院士名單中,華人學者風採依舊,共有7人入選,其中一位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學者葉玉如入選此次外籍院士名單。據了解,文革後大陸畢業生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總計不到20人,北大畢業生今年達到6人而遙遙領先。今天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的哈佛醫學院教授吳皓是北京大學生物學校友,是繼謝曉亮、朱健康、鄧興旺、陳雪梅、鬱彬之後第6人,其次是復旦大學(3人)、中國科技大學(2人)。
  • 趣味文化:「伉儷」是什麼意思?怎樣的人能稱為「賢伉儷」?
    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或聽到「伉儷」、「賢伉儷」。或許有人會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伉儷」對別人夫婦的尊稱。在古代,「伉儷」一詞可不能隨便用,是非常有講究的。 我們常常在一些古書典籍看到,根據《晉書.卷五十六.孫楚傳》中載︰「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覽之悽然,增伉儷之重。」
  • 美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中科院曹曉風及6位華人學者入選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自:新智元,來源:Nasonline.org等,編輯:嘯林【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昨晚,美國科學的聖殿——美國國家科學院宣布最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植物表觀遺傳學專家曹曉風入選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名華人科學家入選新科院士。去年,高福和顏寧也入選了。
  • 7位華人當選今年美國院士 北大總數遙遙領先
    《賽先生》特約撰稿人常春藤 陳曉雪綜合報導北京時間4月29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新增美國國家科學院士84位,外籍院士21位,他們來自15個不同國家。在此次新增院士名單中,華人學者風採依舊,共有7人入選,其中一位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學者葉玉如入選此次外籍院士名單。
  • 美國為何這麼青睞中國的科技人員,7位華人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2月6日,美國國家工程院選舉產生87名新院士和18名國際院士。史丹福大學教授李飛飛等6位華人學者當選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公司董事長鄧中翰當選國際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成立於1964年,至今院士總數達到2309人,國際院士達到281人。在今年10月4日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舉行的美國國家工程院年度會議上,新當選院士將正式獲頒證書。範欽強:美國高平科技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1985年,範欽強與合作夥伴一起創辦了高平科技公司。
  • 多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等在列
    昨晚,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宣布了新入選的 90 名正式院士和 10 名外籍院士。新增後,NAM 院士總數將超 2200 人,其中外籍院士為 175 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7位華人學者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新聞—科學網
    此外,還有6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分別為Howard Chang、程亦凡(Yifan Cheng)、黃永剛(Yonggang Huang)、華泰立(Terence Hwa)、 曹穎(Doris Y.
  • 一對伉儷,兩個傳奇!
    7月11日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唐有祺先生迎來百歲壽辰他以自己和已故夫人張麗珠的名義設立的「北京大學唐有祺-張麗珠獎學基金」也於當日正式啟動將用於獎勵和支持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醫學部的優秀學生唐有祺先生在北京大學唐有祺-張麗珠獎學基金捐贈協議上簽字名滿國際化學界的唐有祺院士與「中國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這對科學家伉儷家國為懷、初心不改為中國的教育和科研事業殫精竭慮他們的人生充滿傳奇圖為1952年1月,
  • 國家獎勵劉永坦伉儷800萬,如果是你如何抉擇800萬?
    今有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無償捐獻800萬元,未來可期。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楊雄裡院士專訪:談神經科學的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
    在第十一屆國際腦血管病高峰論壇上,丁香園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楊雄裡院士,探討了基礎研究與臨床工作之間的關係。他表示基礎研究的結果用於臨床要非常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