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文化:「伉儷」是什麼意思?怎樣的人能稱為「賢伉儷」?

2021-01-09 珣玗琪

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或聽到「伉儷」、「賢伉儷」。或許有人會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伉儷」對別人夫婦的尊稱。在古代,「伉儷」一詞可不能隨便用,是非常有講究的。 我們常常在一些古書典籍看到,根據《晉書.卷五十六.孫楚傳》中載︰「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覽之悽然,增伉儷之重。」

下面我們來看看「伉儷」文化典故吧。

根據《左傳.成公十一年》記載︰聲伯之母不聘,穆姜曰:「吾不以妾為姒。」生聲伯而出之,嫁於齊管於奚。生二子而寡,以歸聲伯。聲伯以其外弟為大夫,而嫁其外妹於施孝叔。郤犨來聘,求婦於聲伯。聲伯奪施氏婦以與之。婦人曰:「鳥獸猶不失儷,子將若何?」曰:「吾不能死亡。」婦人遂行,生二子於郤氏。郤氏亡,晉人歸之施氏,施氏逆諸河,沉其二子。婦人怒曰:「己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殺之,將何以終?」遂誓施氏。

故事的意思是,聲伯的母親是魯宣公弟弟的妻子,但是成婚的時候沒有依禮媒聘,即不是明媒正娶,魯宣公的妻子穆姜因而看不起她,生下聲伯之後就被休了,又嫁給了齊國的管於奚。生下一子一女後管於奚一命嗚呼,聲伯的母親無依無靠,只好回來依靠大兒子聲伯。

這裡的「伉儷」一詞,也是最早用來作妻子、配偶的意思的。

另據《左傳.昭公二年》上載︰「晉少姜卒,公如晉,及河,晉侯使士文伯來辭曰:『非伉儷也,請君無辱。』」孔穎達.疏︰「言少姜是妾,非敵身對耦之人也。」

這裡的「伉儷」是正妻的專稱,由此可知,少姜是妾的身分,當然與晉平公無法匹配,也就不能稱為伉儷。

根據《國語·周語中》:「今 陳侯 不念胤續之常,棄其伉儷妃嬪,而帥其卿佐以淫於 夏氏 。」 韋昭 註:「伉,對也。儷,偶也。」

「伉」,伉通「抗」,本意是相當、匹敵之意,如《戰國策秦策一》︰「天下莫之能伉。」

「儷」,本意為配偶之意,如《廣雅》︰「儷,耦也。」耦通「偶」,即配偶。

合在一起,「伉儷」是指可以相匹敵的配偶。事實上,只有那些事業各自有成,生活情趣又相仿的夫妻才能稱為「伉儷」、「賢伉儷」。

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軼事、傳統經典,請關注「珣玗琪」

相關焦點

  • 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活動在上海交大舉行
    值此徐光憲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之際,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活動與北京大學、徐老的家鄉上虞多地聯動,共同緬懷兩位院士,三地分別從出生地,求學地,工作地聯合舉辦系列紀念活動。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活動主要包含: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雕塑落成揭幕;「霞光樓」樓宇命名揭牌;徐光憲、高小霞院士「十同傳奇」事跡展覽以及紀念大會。
  • 科學的「赤子」北大的「霞光」——記「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
    為此,校史館和檔案館特舉辦「徐光憲、高小霞院士伉儷紀念展」,為這對「性格迥異、目標一致、情感深厚」且為北京大學教學科研事業畢生奉獻的院士伉儷作共同的紀念。這次展覽籌辦有大量的實物和圖片資料做支撐,這受益於院士伉儷女兒們的慷慨相助。
  • 顏寧對話4對科研夫妻:即使是科研伉儷,也存在競爭關係嗎?
    12月27日,在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期間舉辦了「女科學家去哪兒了——科學伉儷專場」活動,女科學家論壇發起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對話4對科研伉儷 「院士CP、博導CP、助理教授CP、博後CP」,他們受邀分享自己的故事,展現男女科學家的境遇和互動,提供多元視角來觀照科研女性。
  • 顏寧×四對科學伉儷: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
    與往屆不同,2020年《女科學家去哪兒了-科學伉儷專場》將首次引入男性嘉賓。顏寧攜手董欣年×王小凡、宋丹丹×翟季冬、閆湞×吳建平、李文斐×張哲四對科研伉儷,圍繞雙體問題展開分享交流,談他們在事業進程中的喜怒哀樂,展現男女科學家的境遇和互動,提供多元視角來觀照科研女性,以鼓勵和啟迪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女性科研人員。男科學家怎樣平衡事業家庭?
  • 科學伉儷,捐出800萬獎金,你能理解嗎?
    就在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設立永瑞基金,用於哈工大電子與信息學科人才培養。我們應該向這對科學伉儷致敬!在榮譽和金錢面前,他們選擇被認可,把取得的成果視為無價之寶,把成果歸還祖國,歸還參與者,這種愛國人士,我們應該永遠牢記在心,並學習他們報效祖國的忠誠之心!
  • 一對伉儷,兩個傳奇!
    他以自己和已故夫人張麗珠的名義設立的「北京大學唐有祺-張麗珠獎學基金」也於當日正式啟動將用於獎勵和支持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醫學部的優秀學生唐有祺先生在北京大學唐有祺-張麗珠獎學基金捐贈協議上簽字名滿國際化學界的唐有祺院士與「中國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這對科學家伉儷
  • 國家獎勵劉永坦伉儷800萬,如果是你如何抉擇800萬?
    800 萬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講,都是一筆巨款,可能是買房,買車存銀行等等的選擇今有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無償捐獻800萬元,未來可期。8月3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馮秉瑞教授伉儷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女科學家論壇之科研伉儷專場:怎樣平衡事業和家庭?更多問題,等你來...
    撰文 | 返樸「你怎樣平衡事業和家庭?」這個常常拋向女性的問題,卻很少問及男性,仿佛男性天然就不用承受家庭的羈絆,也因此能全然投入事業,所以順理成章地取得優於女性的成果。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曾在被問及這一問題時作出熱傳全網的回答:「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
  • 又一對華人神經科學「院士伉儷」
    如今,NAM院士總數超過2200人,其中外籍院士為175人。在此次新增院士中,莊小威、劉如謙、梁錦榮、李飛飛、宋紅軍等多位華人學者當選,其中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之前,我們還介紹過另外一對著名的華人學術伉儷
  • 從武昌藝專走出來的紅色伉儷——李家楨張友鳩夫婦作品文獻回顧展
    從武昌藝專走出來的紅色伉儷——李家楨張友鳩夫婦作品文獻回顧展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2019年08月29日15:17   6月19日,「從武昌藝專走出來的紅色伉儷——李家楨張友鳩夫婦作品文獻回顧展」在湖北美術學院曇華林校區美術館開幕。
  • 拋家舍業投入教育 紹興人胡鴻烈伉儷感動中國
    浙江在線2月18日訊  散盡家產、一生奔波,他們的堅持讓人感動,一句「在我們有生之年,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更讓我們肅然起敬。昨晚,拋家舍業創辦樹仁學院(現樹仁大學)的紹興人胡鴻烈與夫人鍾期榮成為央視200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 謝風華伉儷若隱若現
    前有江蘇宏寶連飆12漲停,後有ST祥龍停牌重組;謝風華伉儷若隱若現;藝高人膽大還是膽大藝才高?「蝶彩一號」這個名字,對於市場既陌生,又神秘。對其陌生很正常,因為畢竟在今年4月1日方正式成立。「蝶彩」背後的「投行伉儷」曾因內幕交易有案底「蝶彩一號」的全名為德邦證券蝶彩1號限額特定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由德邦證券於今年3月13日向客戶推廣,推廣期歷時僅一天,有效參與戶數11戶,淨參與份額90210152份,並於4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
  • 《黑狐之風影》伉儷加盟 李卓霖章雯淇實力助攻
    在戲中,王文淵是有勇有謀有情義的「三有」青年,甚至被對手挑釁評價為「腦子好使,槍打的好,太過婦人之仁」,在談及從角色身上的獲得的收穫時,吳承軒說:「戰爭戲最強調的我覺得就是人性,是戰爭以外的人身上的一種光輝。包括他的善良這也是戲中大篇幅表現的東西。」
  • 科學伉儷如何看待「雙體問題」?學霸夫妻講述人生中的美麗與憂愁
    「你怎樣平衡事業和家庭?」 這個常常拋向女性的問題,卻很少問及男性,仿佛男性天然就不用承受家庭的羈絆,也因此能全然投入事業,所以順理成章地取得優於女性的成果。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曾在被問及這一問題時作出熱傳全網的回答:「這個問題背後本身就是偏見」。的確,女性在家庭、學校、職場中面臨的困境,是男女兩性、是整個社會共同織造的系統性問題。
  • 學術專訪:院士伉儷——詹裕農、葉公杼
    小編將採訪內容整理如下,揭開學術伉儷詹裕農、葉公杼科學研究以及背後的經驗與思考,以饗讀者!Jan夫婦從學生和一起工作的博士後遇到的問題了解到每個人的個人風格和科研傾向,對於科研的討論和自己的興趣也會讓Jan夫婦受益匪淺。而看到學生和博士後都有著自己的成就,Jan夫婦感到很自豪和興奮。
  • 探火夫妻檔:航天伉儷攜手追逐星辰大海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一對航天伉儷,他們雙雙奮戰在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崗位,用青春汗水編織夢和愛的浪漫,用點滴真情詮釋國與家的真諦。趙興娜。
  • 王小凡和董欣年:中美院士伉儷竟是武大同學
    王小凡,1955年生,新疆烏魯木齊人,癌症生物學家,美國杜克大學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終身講席教授,國務院僑辦海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科技部重大科學計劃專家組成員。「我不贊成在宣傳某某科學家時,說他廢寢忘食,不食人間炊煙,什麼都不管。在一個人特別忙的時候,另一個人就多做一點,互相體諒,共同承擔,問題就解決了。」王小凡說,他和妻子董欣年分工協作,她做飯、打掃房間,他洗碗、洗衣服;孩子小的時侯,她平時晚上陪孩子讀書,他周末陪孩子看卡通片或運動;周末購物和花園勞動則是兩個人一塊做。
  • 農村俗語:「何知人家女人賢,坐時入定語不繁」,代表什麼意思?
    因為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深思熟慮很久,但還是想不出它的意思來,所以,只好向一個老農請教,他告訴我,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賢者」的意思就是「賢者」。漢王充所編的《論衡治期》一文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案多人少,命多人少。」從那以後,就有了「賢惠之人,不為賢惠所得。」
  • 顏寧對話科研伉儷:事業和家庭並肩作戰
    「你們在什麼階段要的孩子?早期要忙著發論文,太晚生又怕危險。」「你們遇到過性別歧視嗎?要怎麼應對才能既不冒犯又能表明自己的態度?」「我是農村女孩,總是被暗示「女孩子要早點嫁人」,生活在有偏見的環境裡,我能做什麼?」……問題涵蓋的範圍之廣,是我們始料未及的。問題中撲面而來的焦慮,也凸顯了這屆論壇主題的必要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