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是對宇宙千百年來的探索與追問,也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的航天夢想。九天之下,不僅有歷代科學家和思想家,電網人也有屬於自己的仰望。
8月6日16時30分,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南山觀測站,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保電工作人員德智偉結束了對站內電力設備最後一次巡視測溫工作,數十公裡外的一所變電站內,值班員夏瑞鵬接到生產指揮中心接到指令,將變電站從有人值守轉為無人值守。至此,為期16天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期間新疆南山觀測站的保電任務圓滿完成。
據了解,自7月22日起,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開始承擔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期間相關天文臺觀測站的電力保障工作。
為確保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可靠供電,該公司提前謀劃、精心部署,詳細制定「天問一號」保電實施方案。該公司相關部門迅速聯動,對涉及保電的變電站、線路及用戶電力設備開展「拉網式」檢查,確保相關電力設備「健康上崗」,同時加強設備巡檢並派出值守人員,對涉及保電的變電站進行24小時值守,利用4G工作記錄儀進行報崗,確保保電特巡維護「無死角」,利用配網巡檢app和紅外測溫、局放檢測等手段,重點檢查導線、變壓器等設備連接部位,全面消除溫度異常、局部放電等設備隱患,加強線路設備周邊環境巡視,著力排除外破、樹障等風險。
7月25日早上9時,該公司城南變電運檢中心老滿城運維站主值班員夏瑞鵬已經完成了變電站的第一輪保電特巡。「早上太陽光線沒那麼強烈,比較適合使用紅外測溫儀對設備進行測溫」夏瑞鵬說,他每天要使用測溫儀對變電站主要設備進行檢查,同時查看各類導線接頭有無異常發熱,各類櫃體通風散熱電源是否正常。中午吃過泡麵,在三十多度的高溫下,夏瑞鵬又開始了對站內設備的特巡,一趟巡視工作下來,汗水早已溼透了衣領。
8月2日傍晚,遠在數十公裡之外的南山觀測站,烏魯木齊縣供電公司負責此次保電的德智偉也已經在天文臺蹲守了12天。據新疆天文臺電氣負責人徐文聯說,德智偉每天要對觀測站內變壓器早中晚三次巡視測溫、檢查保安負荷變化,每天吃住在一起,偶爾也會一起聊一聊關於「天上」的事情。
據統計,7月16日至8月6日期間,公司共計出動輸變配用戶側215人次,78車次,每日對保電變電站、輸電線路、配電線路、客戶側進行動態巡視值守。
公司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圓滿完成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的保供電任務,彰顯了責任央企的使命擔當,為「大國重器」注入不竭動力。(黃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