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醫療」久治難除 萬元支架醫生回扣2000塊

2020-12-05 騰訊網

"過度檢查"的最大推手仍是謀利。新華社發

治療心血管病人,醫生不願「搭橋」,偏愛「支架」萬元支架醫生獲回扣2000塊

據新華社電 衛生部門要求降「用藥收入比重」,一些公立醫院就提高「設備檢查收入比重」。一個心血管病人被放7個支架,血管成了「鋼鐵長城」——「過度醫療」久治難除,而且還不斷花樣翻新。

記者調查

每個支架醫生能拿10%至15%的回扣

濟南某公司一位副總經理曾因為心梗住院,接受了支架治療手術,先後被放進7個支架,前後花了十幾萬元。

「支架放3個以上就失去臨床意義,放7個純粹變成賣支架。」山東省胸科醫院醫學工程部主任毛樹偉說,就心臟病治療而言,搭橋手術是最好的方案,但現在醫生普遍不願做搭橋手術,而傾向於放支架。

據了解,國產支架出廠價一般為3000元,賣到醫院價格漲到1.2萬元,進口支架到岸價6000元,用在病人身上就上漲到近2萬元。

一些醫生不願「搭橋」偏愛「支架」,不僅因為支架利潤多,還因為醫生能拿回扣。齊魯醫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坦言,「每個支架醫生能拿到10%至15%的回扣」。

這意味著,每給病人放一個進口支架,醫生至少能拿到2000元,「這是支架用量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

本是兩天的量抗生素硬是用了一周

與支架、瓣膜、鋼板等植入性醫療器械類似,抗生素是目前最常被濫用的藥品。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陳自平說:「往往不需要打吊瓶的打了吊瓶,不該用的消炎藥用了,只需用兩天的抗生素,硬給用一周。」

「過量使用抗生素,不但導致細菌耐藥,出現"超級細菌",還容易引發患者急性腎衰或肝衰竭。」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腎內科主任許冬梅說。

許冬梅大夫在臨床上發現大量藥物性腎損傷病例。山東臨沂市河東區一位體重34公斤的未成年患者,只因為感冒,在基層診所被用24萬單位的「慶大黴素」連續打了3天,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結果住院治療一個多月。「這是體重60公斤成年人的用藥量,再說感冒不需要這麼治」。

據浙江大學醫學院肖永紅等人調查,我國抗生素原料人均年消費量比一些發達國家高几倍。世衛組織推薦的抗菌藥物院內使用率為30%,因為國情等原因,我國衛生部門設置的底線則是60%。

原因分析

降了「用藥比重」「過度檢查」更重

為降低醫院對藥品收入的過度依賴,各地衛生主管部門結合新醫改,推出了一些控制性措施。

但記者採訪發現,一些醫院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授意醫生多開大型設備檢查,如核磁共振、CT等等。「大型設備檢查費用上去了,藥品收入佔比也就下降了。該降的沒降,不該升的反而升了,等於按下葫蘆起來瓢。」

陳自平大夫說,「過度檢查」的一個原因是醫生經驗不豐富,難以判斷病情,怕漏診誤診,所以用設備「大撒網」檢查。

「另一個原因是醫患關係緊張,醫生"免責"意識較強,助推了過度檢查。」陳自平大夫說,醫療事故糾紛採取「舉證責任倒置」的辦法,作為被告者的醫生需要自證清白,這使一些醫生濫用儀器設備檢查。

「過度檢查」的最大推手仍是謀利。近幾年,不少醫院在發展大旗下,爭相購買大型醫療設備,陷入「技術至上」的惡性競賽。

「現在國家規定基本藥物"零差率"了,從藥品上賺不來錢,只能多上設備,多開檢查。」山東日照一位鄉鎮衛生院院長坦言。

相關焦點

  • 心臟支架從萬元降至百元,並不是 「醫生拿不到回扣了」那麼簡單
    他錯過的這個時代,是一個持續二三十年的冠脈支架萬元時代,曾在醫院裡打造出包含醫院、病區主任、助理醫生和患者的特殊但又相對穩定的生態圈。而在短短一個月內,冠脈支架沒有緩衝地急劇從萬元時代闖入百元時代,不同的價值觀發生巨大的碰撞,生態圈中每一個角色都受到衝擊,他們如何在調整中保持新的平衡?
  • 冠脈支架驟降95%背後,一個支架如何吃掉1萬塊錢回扣?
    心臟支架降價的直接效果是減輕了醫保負擔  但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醫療逐利  解決支架過度使用問題,不能只靠降價  還要依靠醫生薪酬制度改革  規範醫療行為等一系列制度保障支架「塌陷」11月5日上午10點,冠脈支架全國集採結果在天津市陳塘區科技商務區服務中心一間會議室內公布。「這個價格太可怕了!」隨著門外醫藥代表的驚嘆,報價最低的10個產品已經出爐,涉及中外共8家企業,冠脈支架從均價1.3萬元下降至中位價700元左右,平均降幅94.6%。有人說醫生裝一個支架吃1萬塊錢回扣。
  • 冠脈支架驟降95%的背後,一個支架如何吃掉1萬塊錢回扣?
    心臟支架降價的直接效果是減輕了醫保負擔但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醫療逐利解決支架過度使用問題,不能只靠降價還要依靠醫生薪酬制度改革規範醫療行為等一系列制度保障  圖/視覺中國。   有人說醫生裝一個支架吃1萬塊錢回扣。在心血管內科工作27年的醫生歐陽茂感到不解,均價8000多元的國產支架已經用了十幾年,且國產支架目前佔到總使用量的80%,什麼樣的醫生會拿到比賣價還高的支架回扣?
  • 1.3萬的心臟支架被砍到700塊?這裡面的暴利聽了都害怕!
    心臟支架一直被譽為「醫療器械皇冠上的明珠」,常年穩居醫療器械銷量第一的寶座。 還有一種不常見的,就是「過度醫療」。 早在七年前,就有記者臥底醫療行業,扒出每放一個進口支架,醫生回扣2000。 在這種暴利下,一些不良醫生會為了回扣故意消耗支架,給原本不需要動手術裝支架的病人植入支架。
  • 新醫改醫院過度治療花樣翻新 濫用大型設備檢查
    過度醫療久治難除,而且不斷花樣翻新,究竟該如何切除這一毒瘤?現象一患者放7個支架真相:放3個以上失去臨床意義,多1個回扣2000元濟南某公司一位副總經理因為心梗住院,接受支架治療手術,先後被放進7個支架,花了十幾萬元。
  • 央視炮轟過度醫療:1個病人超過3個心臟支架
    醫療專家怒斥過度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什麼叫「過度醫療」,簡單的說,就是超過疾病實際需求的診斷和治療的行為,包括過度檢查、過度護理。  以創收指標論英雄   關於過度醫療,我們來看一個醫生的故事:她是四川綿陽市人民醫院工作人員蘭越峰。
  • 心臟支架從1.3萬元降至700元,對醫生和病人有什麼意義?
    此外每臺手術支架使用數往往並不是一個就可以,就按每個人平均1.5個的使用量,平均每個價格上萬元,每年消耗量能達到150萬個以上,而且還處於不斷增長的趨勢中,這部分耗材費用之高可想而知,不少人因為經濟問題錯過救治機會。
  • 裝一個支架回扣一萬?專家:支架本身都不值那麼多錢
    裝一個支架回扣一萬?支架是否存在濫用情況?裝一個支架多少錢?裝一個能有回扣一萬元?針對這些市民關注的問題,連日來,新快報記者採訪了多位三甲醫院心內權威專家(統一使用匿名「楊新」),對一些公眾關注的支架關鍵問題進行解答。  日前,有微博用戶爆料稱江蘇某高校「附一院心血管主任醫師楊某某,被其博士生實名舉報:亂裝支架,裝一個回扣一萬元」。引起軒然大波。
  • 萬元心臟支架降至百元後,醫生患者怎麼說
    冠脈支架國採落地,曾經動輒萬元的醫療器械降至千元以下,歡呼之下也不乏擔憂:便宜的冠脈支架好不好用?高價差之間有什麼區別?對醫生和患者的影響又是什麼呢?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以心血管專科著稱的北京阜外醫院等知名三甲醫院,了解冠脈支架國採之後,醫院終端的聲音與反饋。
  • 只要回扣給夠藥效不好照開不誤
    隨著本報「讓看病不再難」大型系列調查報導的持續深入,讀者和我們一樣在思考:什麼原因導致了今天的「看病難,看病貴」?藥價為什麼一直虛高不下?成都市郫縣人民醫院外二科7名醫生集體吃回扣窩案的曝光,或許能夠給我們一個答案。通過跟蹤採訪,本報記者獨家採訪到這起醫生集體吃回扣的典型案件,解開了其中的層層內幕。
  • 冠狀動脈支架從1.3萬元降到700元 你需要了解支架這些事
    最近,冠狀動脈支架價格從1.3萬元降到700元,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一個話題你需要了解支架這些事撰文 劉植榮2020年11月5日,我國首次心臟冠脈支架集中採購在天津市開標,國產和進口支架共10種產品中標,均價從1.3萬元降到700元,95%的幅度讓人震驚,支架暴利可見一斑。
  • 心臟支架暴利進了誰的口袋?多少醫生因此入獄?
    此次競價之前,國內醫療市場上的心臟支架價格鮮有低於1萬元的。以平均每次手術需要放置1.5個支架計算,再加上住院費、手術費、醫藥費等費用,一場PCI手術的費用至少也要五六萬元。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司長鍾東波對媒體表示,從接受冠脈支架植入手術的平均數量來看,在歐美大概每百萬人口接受冠脈支架植入手術的數量為3500個左右,而我國只有600個。
  • 心臟支架從萬元降至百元!什麼情況下,患者需要做支架手術?
    而在11月4日,也就是前一天,一個國產心臟支架的最低售價高13300元,一夜之間,心臟支架這個能夠救命的高值醫用耗材,價格降低了95%,售價只有之前的零頭。支架的價格降了下來,無疑減輕了很多患者的壓力,有醫生透露,不少患者原本打算在近期進行手術,聽到這個消息,就將手術改到了明年進行。
  • 冠脈支架驟降95%的背後
    雙十一前,一場讓醫療耗材企業倍感「肉疼」的砍價戰塵埃落定。 11月5日上午10點,冠脈支架全國集採結果在天津市陳塘區科技商務區服務中心一間會議室內公布。「這個價格太可怕了!」隨著門外醫藥代表的驚嘆,報價最低的10個產品已經出爐,涉及中外共8家企業,冠脈支架從均價1.3萬元下降至中位價700元左右,平均降幅94.6%。
  • 心臟病為什麼放支架?支架的費用?支架的風險?支架的壽命?
    心臟支架是很多人關心的事情,尤其是支架該不該放?還有就是支架的回扣等等問題,更是每次都會引起熱議。心血管王醫生,儘量把這四個問題能用最簡單的言語表達清楚。其實並不是心臟病要放支架,而是說冠心病才可能需要放支架。
  • 中國冠脈支架之父的二十年反支架運動
    心臟支架降價,不代表過度醫療消失。心臟介入手術已由頂級三甲醫院下沉到縣級醫院,手術量由2000年的2萬例,暴漲到2017年的70餘萬例。暴漲背後的一個重要邏輯,是暴利。2020年11月,國家醫保局揭開了動輒萬元的支架背後的秘密:萬元支架降至百元,利潤高達40倍!——支架利潤高於販毒的批判並非危言聳聽。
  • 魚塘髒了 卻要怪魚不乾淨 說說中國醫療回扣現象
    接下來又有醫生爆料,有醫生「收紅包」後沒有幫忙,患者將其舉報到當地衛生健康委。有醫生同行說,對這個回扣和舉報問題,噤若寒蟬。大家不約而同地將朋友圈類似的新聞消息刪除乾淨,因為太容易產生負面暗示和影響——你們醫生是不是一樣黑?醫療是最需要信任的特殊行業,沒有基本信任,醫療就寸步難行,醫生的工作會變成一種虐待,這是一個行業的特點。
  • 「國家隊」出手採購冠脈支架,企業會不會賠本?
    ┃來源:健康界、新京報一場國家級採購,讓心臟支架從未像現在這樣受到全民關注和熱議。在網友們紛紛吐槽「雙十一」充滿套路的折扣之際,均價1.3萬元的心臟支架直接幹到0.6折上下,比浙江溫州江南皮革廠倒閉後甩賣的優惠力度還大,最低不到500塊就能到手一個合金支架,想想就「心動」。
  • 行業龍頭股價跌幅接近20% 冠脈支架衝擊波未了
    在冠脈支架產品中,樂普醫療有個核心產品,叫做「鈷基合金雷帕黴素洗脫支架系統」,公司給這款冠脈支架取了一個洋氣的英文名字「GuReater」。11月5日,樂普醫療中標了國家醫保局組織的聯盟採購,GuReater給出的中標報價是645元,很多心血管主任醫生看到這個價格,根本不敢相信,要知道GuReater原先在江蘇省的最低售價是8037元。
  • 冠脈支架集採給出「2850元」天花板價 市場人士稱未來控制在1000元...
    它通過傳統的球囊擴張導管,把支架植入血管狹窄區,是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中常用的醫療器械,具有疏通動脈血管的作用。因創傷小、效果好, PCI 成為目前治療心血管狹窄的主要手段之一。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冠脈支架是一個價值超百億的市場。目前,我國冠心病患者人數超過1000萬。作為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心臟支架市場規模也隨著冠心病人數的增長而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