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組織:印尼非法野生鳥類交易已威脅瀕危物種

2020-12-03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新社8月11日報導,一個野生動物交易的觀察組織9日警告稱,在印度尼西亞國內市場有數萬瀕危的印尼野生鳥類非法出售。

印尼野生動物交易平臺TRAFFIC的數據顯示,爪哇島上3個主要城市的5個市場共銷售了近2.3萬隻野生鳥類。調查發現,有超過24種野生鳥類完全受印尼法律保護,其中包括極其瀕危的黑翅八哥,獵捕並銷售這些野生鳥類是明令禁止的。據悉,養鳥是印尼文化的一部分,商店和房子外的鳥籠隨處可見。不過,隨著人們將某些物種作為寵物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導致其種群數量急劇減少。

「如果野生鳥類交易按這個速度繼續下去,那有些種群在接下去幾年將完全從野外消失。」野生鳥類交易平臺TRAFFIC報導記者西瑞•鍾(Serene Chng)受訪時說。報導還稱,野生動物積極分子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免於銷售已經敦促政府關閉雅加達的幾個野生鳥類交易市場。但最新報導顯示,野生鳥類交易已經擴大到雅加達以外的地區,報導還呼籲加強執法關閉非法商品貿易。

野生動物專家表示,印尼擁有亞洲最多的瀕危野生鳥類。政府正在修訂野生動物法律,保守者認為一些物種應該受到格外保護。(實習編譯:白宇凱  審稿:牟延晨)

相關焦點

  • 調查報告指網絡交易威脅世界瀕危動物
    原標題:調查報告指網絡交易威脅世界瀕危動物  新華網布魯塞爾11月26日電(記者王曉郡)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25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發表調查報告,對威脅世界瀕危動物的非法網絡交易行為深表憂慮。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的調查人員今年早些時候進行過一次調查,僅6周時間就在歐洲、亞洲、北美洲的16個國家發現了3萬多件受國際條約保護的活體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肢體在電子商務網絡上被兜售,直接涉及國際公約列舉的瀕危珍稀動物的網際網路銷售廣告有9482條,估價至少1100萬美元。
  • ...角子」……暗語的背後是龐大的非法交易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近日,樂清市檢察院以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對石某等人提起公訴。文/張露劍嶽思軒神秘包裹牽出的大案「有兩箱可疑包裹將通過物流運抵樂清。」2019年12月,偵查機關接獲一條線索。現場還查獲大量的動物骨片、骨粉等物,但已無法鑑定為何種動物所有。「這些野生動物製品真是豐富到連肉眼和儀器都難以判斷!」經驗豐富的偵查人員也不免驚嘆。
  • 爬寵網絡交易已威脅野生種群
    被描述的同一年就開始交易人類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帶來的棲息地喪失、環境汙染、生物入侵、氣候變化和非法貿易等因素,導致地球生物多樣性正在快速喪失。儘管人們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有所增強,但是大量野生動物物種交易存在國際監管空白,野生動物交易的實際規模和被交易物種所受的影響,仍然未知。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5、蘇門答臘犀牛存數量:200餘頭它們原本分布在印尼、馬來西亞,數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類的非法盜獵。而且人類多次從嘗試過人工繁殖均已失敗告終。《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183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方承諾 消除非法網絡...
    &nbsp&nbsp&nbsp&nbsp目前,非法網絡野生動物貿易嚴重威脅野生動物生存。中國在打擊網絡貿易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據了解,在此次CITES締約國大會期間,IFAW還與中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騰訊、eBay共同主辦了「打擊網絡野生動物犯罪」為主題的邊會,並向世界分享了國際和國內網際網路企業打擊網絡野生動物貿易的策略和經驗。&nbsp&nbsp&nbsp&nbsp野生動物網絡貿易是一個巨大、很難監控的產業。
  • 從源頭管理野生動物非法交易
    有不少人將此次疫情稱為「舌尖上的肺炎」,並呼籲野生動物主管及執法部門發揮更大的作用,從源頭管理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採訪中,一位微博名為「大偵探家福爾摩斯」的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告訴記者。  「大偵探家福爾摩斯」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志願活動已近八年。據他介紹,盜獵野生動物如今已形成有規模的產業鏈,非法盜獵者通常會將野生動物賣給養殖場或有經營許可證的商家,再由養殖場或商家以合法名義對外出售。
  • 保護穿山甲等野生動物 公益組織在行動
    過去十年間,全球至少有100萬隻穿山甲慘遭盜獵和非法交易,以滿足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消費者的需求。面對殘酷的現實,除了進行理念倡導,公益組織還能做些什麼呢? 野生動物保護水平較低 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地球上唯一有鱗片的哺乳動物。
  • 爬寵網絡交易威脅野生種群
    儘管人們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有所增強,但是大量野生動物物種交易存在國際監管空白,野生動物交易的實際規模和被交易物種所受的影響,仍然未知。 這項研究使用自動化網絡搜索,梳理了2000年到2019年的爬行動物網絡交易,之後再將爬行動物網絡零售商的數據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野生動物服務執法管理信息系統這兩個國際野生動物交易資料庫的數據結合起來。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長江江豚或成一級保護
    記者統計發現,此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將約400個物種新增或提升保護級別。這也是該名錄自1989年實施以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調整。其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 長江江豚等,自然種群已極其瀕危的北方銅魚,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的黃胸鵐等,均考慮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關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的潘多拉魔盒
    據悉,繳獲的這批瑪塔蛇頸龜幼體在黑市總價值2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7萬元),因被裝在沒有水的袋子裡運輸,其中150隻已死亡。令人髮指的是,就在各國人民深陷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之時,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卻並未停息。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在近年已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跨境有組織犯罪之一。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開徵求意見 瀕危性原則是什麼?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開徵求意見 瀕危性原則是什麼?《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七條、第十條規定,國務院林業草原、漁業主管部門分別主管全國陸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並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
  • 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不用怕!我們保護你!
    意見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為食用或者其他目的而非法購買,符合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以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定罪處罰。意見共10條,其中明確提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從源頭上防控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當庭宣判】李某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裁判結果: 被告人李某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依法應予以懲處。典型意義: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權利、保護物種多樣性對於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我國在1988年就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目的就是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
  • 湖南涉案金額最大的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被告人魏某某、陳某帥、蔡某等17人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在寧鄉市人民法院接受審判。▲庭審現場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蔡某、黃某超、施某金等人以牟利、送禮、收藏、治病等為目的,在明知交易物品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情況下,未經有關部門批准,通過微信平臺交易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成的首飾、擺件等,並在微信上看貨、談價,然後使用現金、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方式進行資金結算,利用快遞、物流等手段進行非法收購
  • 揭秘「異寵」幌子下的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新華社記者近期調查發現,面對嚴格的執法環境仍有不法分子以經營「爬蟲類寵物」「異形寵物」等為名,通過網絡非法買賣保護類野生動物。野生動物違法交易藏身網絡所謂「爬寵」「異寵」,指與傳統貓狗鳥類寵物不同的爬行動物類寵物,多為蜥蜴、龜鱉、蛇等。
  • 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綠色家園)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名錄》修訂過程中,這些呼籲得到回應。「比如黃胸鵐,不完全滿足列入的科學標準,但因為過度捕獵導致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這次調整擬新增為一級保護動物。」「以雀形目為代表,被捕捉做鳴禽的,如歌百靈、雲雀、畫眉等;做觀賞的,如各種相思鳥、鴉雀等,這些鳥類看似數量眾多,但面臨著嚴重盜獵壓力。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會極大提升對盜獵、非法貿易和利用的打擊力度。」陸軍說。
  • 長江江豚等擬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名錄》修訂過程中,這些呼籲得到回應。
  • 百度聯合IFAW推全球首個「瀕危物種AI守護官」 已篩查近25萬圖片信息
    雙方基於百度深度學習 平臺飛槳,運用圖像識別模型辨識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圖片信息,從而阻擊網絡渠道上的野生動物非法交易。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自然也是其中的重要命題。國際刑警組織曾經指出,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無論是規模還是利潤都堪稱世界上第三大非法貿易,僅次於毒品和軍火。「瀕危物種AI守護官」的誕生恰逢其時。
  • 揭秘野生動物非法貿易路線圖:僅次於軍火毒品的走私行業
    1月16日,海關總署發布的2019年打擊走私情況顯示,全國海關偵辦瀕危動植物及其製品走私犯罪案件467起,查獲包括象牙、穿山甲等各類瀕危物種及其製品1237.6噸,分別較上年增長2.2倍和8.6倍。通過對近期各類案件梳理,一條國際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非法貿易路線圖,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隨著網絡交易的興起,野生動物網絡非法貿易變得越來越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