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的黃金期

2020-09-19 馮謝爾蓋

自從2012年以來,我國的航天事業可以說是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就以載人航天、深空探測、運載火箭、北鬥導航這四個方面來說一說。

首先是載人航天。2012年以來,我們發射了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等載人飛船。其中神舟九號實現了我國第一位女太空人劉洋上太空,完成了第一次載人交會對接。而神舟十號更是讓我國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二位太空教師王亞平完成了太空授課!神舟十一號則完成了我們太空人中期駐留太空,待了一個多月,為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長期駐留,開展大規模試驗打下了堅實基礎!等到二零二四年,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將全面建成,同期國際空間站將要全部退役,屆時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世界唯一的在軌空間站!看曾經把我們踢出國際空間站的X國臉紅不臉紅!

然後是深空探測。嫦娥奔月是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現如今實現了!二零一三年,我國發射了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上的虹灣地區,釋放了我國首個月球車玉兔號!值得一說的是,嫦娥三號著陸器還攜帶了一臺月基天文望遠鏡,在當時是全世界首臺、唯一的一臺月基天文望遠鏡!之後發射的嫦娥四號還實現了人類第一次月背軟著陸探測!絕對值得我們驕傲!我們自豪!將來我們還將發射嫦娥五號(今年)、嫦娥六號,到時我們就不是在研究美國給我們的月球巖石樣本,而是美國要研究我們從月球上帶回來的月球巖石樣本了!今年,我國還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將要一步實現繞落巡!二零三零年前,我國將實現火星巖石樣本採回地球,木星探測,小行星探測,甚至天王星探測!

第三個要談的是運載火箭。說到火箭就不得不提到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美國一位將軍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錢學森在哪裡,一個人都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到別國去!」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天才,新中國成立後,他放棄了美國的近乎奢侈、我們中國根本沒法比的優厚待遇,被美國政府無理由關押了五年之久,也要回到中國來。他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感動!近年來,我們中國發展了多種運載火箭,有專為商業發射的小型運載火箭長徵六號;將承擔大部分航天發射任務的長徵七號;專為空間站、深空探測設計的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長徵五號B);可以快速發射衛星的固體運載火箭長徵十一號。我們中國還正在研究可以載人登月、載人登火的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它將超過美國載人登月用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將是世界第一!

第四個是北鬥導航。說到北鬥導航,就必須先說一件事。一九九六年,XX公然叫囂臺灣獨立,大陸為了震懾其囂張氣焰,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三枚飛彈打了出去,第一枚精確命中,可第二枚、第三枚遠遠偏離了目標。後來才知道是飛彈上的GPS導航儀被美國做了手腳。沒有導航儀,飛彈可以說是瞎子!由此可見,北鬥導航的重要性!振奮人心的是,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已經超過了拖拖拉拉的歐洲伽利略系統和老舊的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等到今年北鬥全球組網成功後就可以與美國GPS系統相抗衡了!我們用手機搜地圖時就可以不用洋導航了!

近年以來,我國航天取得了如上的巨大進步!肉眼可見的未來,還將取得更大的進步!

相關焦點

  • 欒恩傑:中國遙感應用「十二五」將進入黃金期
    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題:欒恩傑:中國遙感應用「十二五」將進入「黃金期」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中國航天要把凱歌奏在應用上」、「遙感應用『十二五』將進入『黃金期』」、「北鬥導航還要加快推廣應用」、「中國探月工程『落』的工作正在進行研製,『回』的工作已經開始技術攻關和基礎建設」……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遙感應用協會理事長、中國探月工程原總指揮欒恩傑院士
  • 預防孩子近視,兩個「黃金期很」重要
    眼睛發育也有黃金期,眼睛有兩個重要的快速發展階段,第1個階段是3~4歲左右,第2個階段是青春期,大約在12~15歲這兩個黃金期,千萬忽視不得。視力好壞與黃金期密切相關視力的好壞與眼睛發育的這兩個黃金期有密切的關係,眼睛在發育中,年齡越小,發育速度越快,孩子能否健康發育與所受到的刺激成正比,刺激越小發育越好,反之亦然。
  • 他曾與錢學森共事,助中國航天事業發展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與孔子同一天生日,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跟錢學森一同工作,他是我國航空航天與國防事業背後的無名英雄;幾經起落,他卻篤志科研,成就卓著,卻像普通老師一樣每天拿著公文包準時出現在實驗室裡。 他就是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童秉綱。
  • 邁灣水利樞紐工程:搶抓「黃金期」 拖快「進度條」
    邁灣水利樞紐工程:搶抓「黃金期」 拖快「進度條」 2021-01-08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金新農陳俊海:飼料行業未來仍有10年黃金期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俊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飼料行業進入行業整合階段,未來仍有10年發展的黃金期。他指出,為迎接這個黃金期的到來,金新農對企業自身進行了全面梳理,對企業文化及定位、戰略、管理、營銷及創新體系等進行了全面重塑,並在研發和團隊建設方面加大投入,重塑核心競爭力,以充分發揮公司在研發及專業性方面的領先優勢。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4名青年教師入選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日前,中國科協公布了第五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入選者名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繼去年4人入選後又有4人入選,分別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周福輝、機電學院副教授房曉龍、自動化學院教授彭聰、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副研究員薛敏。截止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有12名青年教師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託舉工程。
  • 創新與中國航天
    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中國的航天,沒有創新就沒有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是創新成就了中國的航天夢想,是創新成就了崛起的中國。探索浩瀚宇宙,勇攀科技高峰。 隨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中華民族向著實現航天強國的夢想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2020中國航天超級年,「中國航天文創」重磅登場
    這不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而是北京電視臺《創意中國》的節目現場。「中國航天文創」在演播室發射了一枚模型火箭,點燃了全場觀眾的中國航天夢。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
    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左撇子不代表更聰明,想要科學開發左右腦,你得抓住黃金期!
    哈佛大學的理察教授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結論:孩子的大腦在成長過程中,有三次高峰期,而在高峰期內開發孩子的大腦,也是最有效的,所以這三段高峰期,也被稱為黃金期。6個月到3歲左右的孩子,處於開發大腦的第一個黃金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逐漸產生自主意識,對我們身處的世界有著無數的好奇。
  • 中國核電市場前景與趨勢分析:核電設備進入國產化黃金期
    要聞 中國核電市場前景與趨勢分析:核電設備進入國產化黃金期 2018年6月8日 21:06:06
  • 「胖五」新成員搭載新一代飛船首飛成功,開啟中國航天「超級模式...
    中國最強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升空,完成了中國今年以來首個重磅的航天發射任務,在後續探月工程、火星計劃緊隨其後的情況下,昨日的發射也開啟了中國航天在2020年的「超級模式」。據悉,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今年共計劃執行三次發射任務。
  • 探路者攜手中國航天,聯名打造「航天探路者」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即將踏出中國探月工程的"繞、落、回"的最後一小步"回",會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中國航天史即將被刷新。
  • 0-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3個方法,幫助娃養成「超強大腦」
    那麼想要開發孩子的右腦,0-6歲就是一個黃金期。日本研究右腦開發的著名教育專家七田真教授通過大量教學實際經驗表明,人腦在 3 歲前發育完成 60 %,在 6 歲前發育完成 90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發育的不僅僅是大腦的重量,更是有大腦的思維。
  • 藍箭航天:中國版「SpaceX」,中國商業航天的希望所在
    反觀中國,雖然航天事業同樣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所有的這些成績都是國家隊的功勞,絲毫見不到像SpaceX這樣的民營企業的身影。就在我倍感羨慕的時候,有一家企業躍入了我的眼帘——藍箭航天。——張小平,文章《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
  • 抓住孩子說話黃金期,讓孩子「能言善辯」,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其實,根據《中國兒童保健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我國3~6歲兒童語言障礙的發病率至少在4%-6%之間。所以家長應該要重視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注意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異常情況,千萬不要盲目相信「貴人語遲」等老話。世界上可沒有那麼多「愛因斯坦」。
  •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中國航天 造福世界
    「北鬥」「天宮」「天問」「嫦娥」「墨子」……一部中國航天事業的奮鬥史,貫穿著和平利用太空的一貫立場,折射出與全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成果的鮮明態度。引領方向,中國航天堅持和平利用太空理念。太空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確保太空和平利用,不僅符合各國共同利益,也是各國共同責任。
  • 中國航天,出眼影盤了
    完美日記竟然和中國航天出聯名眼影了!浩瀚星辰、太空宇宙,一盤眼影直接被拍成了大片……中國航天,簡稱「CASC」,一個專注航天事業的國有企業。卡賓 × 中國航天文化聯名系列,營造出了一種酷酷的感jio安踏 × 中國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