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研究員課題組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響因子40.182)發表論文

2021-02-08 華西醫院麻醉手術中心

 近日,四川大學柯博文研究員課題組在權威綜述性雜誌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響因子40.182)上發表了題為「Click and release: bioorthogonal approaches to 「on-demand」 activation of prodrugs」的封面文章(影響因子40.182)。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四川大學柯博文研究員,第一作者為季興躍博士,另一通訊作者為喬治亞州立大學的BingheWang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為文章第一單位。


 前藥設計作為一種重要的新藥開發策略,能夠克服原型藥物毒性大、水溶性差、作用時間短、穩定性不佳、生物利用度低等固有缺點,極大的優化原藥安全性、靶向性以及其他重要性質。在過去的10年裡,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至少批准了30種前藥,佔同期所有上市小分子藥物總數的12%。近年來,生物正交化學的研究大大豐富了傳統的前藥設計和激活策略。本文系統的闡述基於生物正交策略「點擊和釋放」激活前藥釋放的研究進展,著重介紹了該策略在傳統小分子前藥和氣體前藥「可控釋放」和「富集觸發釋放」設計中的獨特優勢,並對這一策略在藥物開發中展現的巨大潛力和應用前景進行了展望。

 柯博文研究員2014年加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課題組圍繞臨床重大需求,綜合麻醉學、藥學、化學生物學等多學科交叉,在轉化醫學創新方面開展了系統性工作:開發了全世界第一個一氧化碳藥物,聚焦圍術期開發麻醉創新藥物,發展分子探針實現外科手術和重大疾病的可視化。柯博文當選第十二屆、十三屆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臨床研究與轉化醫學組副組長;入選四川省千人計劃;榮獲中國藥學會-施維雅青年藥物化學獎、Chem-The Cell  Press Prize獎、四川省傑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四川大學青年科技人才獎、四川大學好未來優秀學者獎等殊榮。研究成果被健康報、人民網、新浪網等數十家媒體報導和轉載。

 麻醉手術中心和轉化神經科學中心近年來切實加強人才引進、平臺建設、交叉協同、科學研究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在課題立項、文章發表、科研經費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該文章發表不僅標誌著麻醉手術中心在新藥研發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而且也是中心的整體水平長足進步的具體體現。

本公眾號贊成並遵循微信公眾平臺關於保護原創的各項措施。本公眾號部分推送文章可能未能事先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無法查找真實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經核算後我們會採取措施,保護原作者的合法利益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視頻等觀點只代表轉載媒體和嘉賓的意見,不代表本公眾號號立場。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