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周誠團隊:吸入麻醉藥異氟烷通過抑制瞬時性和持續性鈉離子通道電流調控海馬CA1錐體神經元興奮性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周誠副研究員團隊於2019年7月在 Anesthesiology(影響因子:6.424)發表文章 「Isoflurane Modulates Hippocampal Cornu Ammonis Pyramidal Neuron Excitability by Inhibition of Both Transient
-
吳昊星課題組在Angew. Chem.發表論文報導可定點開啟的螢光探針新結構——Huaxi-Fluors
近日,我院臨床磁共振研究中心吳昊星研究團隊在化學領域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影響因子12.96)發表題為「A general strategy to design highly fluorogenic far-red and near-infrared tetrazine bioorthogonal probes」的研究論文,報導了可用於活細胞、活體成像的新型螢光探針。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發表固態路易斯酸鹼...
西安交大前沿院瞿永泉、馬媛媛課題組前期與化工學院常春然課題組合作,通過表面修飾工程在二氧化鈰表面調控氧空穴,構建出含FLPs活性位的全固相催化劑(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8,15266)。這種特殊的活性位點由兩個相鄰的鈰原子(Lewis酸)和氧空位相鄰的一個氧原子(Lewis鹼)組成。
-
北大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連續發表5篇SCI論文 累計影響因子達39...
近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教授遊偉程領導的流行病學研究室科研工作取得了新進展,連續發表了5篇SCI論文,累計影響因子達到39.41,其中,在山東省臨朐縣胃癌高發現場開展的兩項幹預試驗分別發表在Gut和J Natl Cancer Inst雜誌上。
-
邵振華研究員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論文揭示GPCR識別藥物新機制
近日,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邵振華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1)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the human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GnRH1R reveals an unusual ligand binding mode」的研究論文,揭示GPCR識別藥物新機制。
-
柯博文副研究員獲「四川大學青年科技人才獎」
麻醉手術中心和轉化神經科學中心柯博文副研究員獲「四川大學青年科技人才獎」近日,四川大學公布了2017年「四川大學青年科技人才獎」獲獎人選名單,華西醫院麻醉手術中心和轉化神經科學中心柯博文教授成功入選。柯博文副研究員近年來圍繞臨床應用的重大需求,充分發揮麻醉手術中心臨床優勢,綜合麻醉學、臨床醫學、藥學、化學生物學等多學科交叉,以原始創新為內在驅動,在圍術期轉化醫學創新方面開展了系統的探索性工作,形成了極具個人特色的研究體系:開發全世界第一個一氧化碳藥物用於器官保護治療,聚焦臨床需求進行麻醉創新藥物的開發,發展分子探針實現手術導航和重大疾病的生物可視化。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團隊:小鼠模型中硝基還原酶的實時生物發光成像
早在1980年,當時的四川醫學院附屬醫院精神科劉協和教授在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發表題為「Mental-health Work in Sichuan」的論文,開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SCI論文發表之先河。2001年5月,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多家醫院發表高影響因子論文
科技 ⊙ 華西醫院:張潤東團隊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發文 近日,華西醫院眼科和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張潤東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影響因子為11.147
-
同濟大學劉韜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鋰...
同濟大學劉韜教授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鋰金屬-空氣電池研究成果——綜述非水體系鋰空電池的當前挑戰與未來發展路線
-
山西大學夏丹玉副教授在《Chemical Reviews》上發表論文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祁華)山西大學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夏丹玉副教授近期在美國化學會《Chemical Reviews》雜誌上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綜述論文(Chem.Rev.2020, 120, 60706123),題目為:「Functional Supramolecular Polymeric Networks: The Marriage of Covalent Polymers and Macrocycle-Based HostGuest Interactions」,是山西大學首次以第一通訊單位在該雜誌發表論文。
-
劉愛驊教授等在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表的論文獲獎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劉愛驊教授及其合作者於國際頂級綜述性期刊《Chemical Reviews》發表的論文在首屆《你最喜歡的綜述競賽》中榮獲第二名。美國化學會《Chemical Reviews》總編Sharon Hammes-Schiffer教授發表的年度社論(Chem.
-
山西大學首次以第一通訊單位在《Chemical Reviews》雜誌發表論文
山西大學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夏丹玉副教授近期在美國化學會《Chemical Reviews》雜誌上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綜述論文(Chem. Rev.2020, 120, 6070−6123),是山西大學首次以第一通訊單位在該雜誌發表論文。
-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首頁 »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廈門大學吳喬課題組發表《The EMBO Journal》論文 來源:生物通 2006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申佔龍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在Cell發表研究成果...
Egen、Yu Xin科學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Cell上以Article形式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Analyses Inform Mechanisms of Myeloid-Targeted Therapies in Colon Cancer的研究論文。
-
1滴血10分鐘完成檢測 華西醫院成功研發多款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
近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教授、耿佳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與實驗醫學科應斌武教授帶領的臨床團隊緊密合作,聯合攻關,相繼成功自主研發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多重螢光RT-PCR法)」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IgG/IgM抗體聯合檢測試劑盒
-
王國珍研究員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課題組介紹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王國珍課題組現公開招收博士後,博士後將有機會出國學習和與國內外頂尖的研究團隊合作。團隊負責人王國珍,現為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1)腫瘤抑制因子異常相變失活的分子機制及抗癌症藥物研發;2)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蛋白相變分子機制及調控;3)相變在疾病檢測中的應用。
-
深圳大學副校長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影響因子40+!
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教授團隊以Bioinspired superwettable micropatterns for biosensing為題在化學類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發表文章,總結了近年來基於仿生超浸潤性微圖案化平臺在生物傳感方向的應用。
-
重症醫學科SCI論文發表及臨床科研策略大數據分析
國家分布可以看到,美國發表論文數最多,佔33%;中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為1,877篇,佔19%,排在第二位。義大利、德國和法國分列第三到五位。(SCI論文的時間和國家分布)研究發表在哪些雜誌?發表重症醫學科相關研究最多的五個SCI雜誌是Crit Care Med, PLos One, Sci Rep, Chest, Crit Care等。
-
密西根學院科研團隊在《Chemical Reviews》發表固態離子導體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薄首行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著名化學期刊《Chemical Reviews》(2018年影響因子54.301)在線發表題為「Classical and Emerging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for Investigation of Ion Transport Mechani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