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時期,國家之間交換質子是很常見的,送質子不代表國家弱小

2020-12-01 回首初相見

歷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喬萬尼奧裡(意)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634字,閱讀約4分鐘

春秋戰國時期,質子交換非常普遍,這與諸侯國的強盛有一定的關係,但並沒有太大關係,事實上,無論是強國還是弱國,都可能出現公室派人到他國充當質子的情況,多發生在向他國求援、求和、結盟等方面。

說起來,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質子事件大概就是周鄭交衝了,當時鄭莊公質問周平王,是因為周平王要分他的權利,但平王否認了,於是就有了這次周鄭交換。周朝的公子狐去鄭國做質子,鄭國的公子去洛陽做質子。

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周天子和諸侯交換質子,這是不正常的,但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卻是發生了,畢竟當時周天子國勢衰微,之後周平王東遷失去的不僅僅是土地,還有天下共主的威懾,從此之後,天下共主只剩下了名義上的共主,這和西周時期有很大的不同。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周正交趾這一事件並不奇怪,但春秋時期的質子事件大多發生在諸侯國之間,我們熟悉的秦昭襄王、秦莊襄王、燕昭王、楚頃襄王、楚考烈王、燕太子丹和秦始皇等都做過質子。

楚頃襄王

其中,楚頃襄王做質子的事情比較有意思,楚頃襄王是楚懷王的兒子熊亨。楚懷王在位時,在對外政策上反覆無常,丟失了大量土地。

楚懷王與齊撕破了臉,在齊韓魏聯軍進攻之後,楚懷王就找秦國尋求支持,於是把太子熊橫給秦國做了質子,但是熊橫卻一點也不忍讓,第二年,他在秦國殺了一名大夫只好潛回老家,秦國自然非常生氣。

接著秦國又攻打楚國,楚懷王自然節節敗退,隨後又派熊衡到齊國製造質子,想與齊國結盟,解決自己的危機。楚懷王的反覆無常,給楚國父子帶來了很多麻煩。後來,楚懷王被秦昭襄王騙到秦國囚禁,熊衡逃出齊國回到楚國,繼位為楚頃襄王。

楚頃襄王后來在周畢王四十三年(前272年)派他的兒子熊完與秦國議和,然後熊完在秦國做了質子。當時陪著熊的是後來的春申君和黃歇。兩人在秦國製造了近十年的質子。後來楚頃襄王病危,黃歇設計讓熊萬金蟬脫殼,回到楚國繼位,即楚王考列。

楚考列王

楚頃襄王和楚考烈王之所以成為質子,是因為當時楚國處於劣勢,想與佔多數的秦國或齊國結盟和好,即使後來強大的秦國也產生了大量的質子。

秦昭襄王在秦惠文王時期就以燕王封王,秦國和燕國本來就是聯盟,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的妃子,並不受寵,在燕國做質子做幾乎被他的母親遺忘,如果不是後來趙武靈王想幹涉秦武王的內政就在秦武死後,那麼,秦昭襄王是沒有機會再回到秦國君的。是趙武靈王將秦昭襄王收回,做了秦王,另一個被趙武靈王扶起來的王是燕昭王,燕昭王本來在韓國做質子,被趙武靈王看中,迎回燕國做了王。

秦昭襄王時期,他的孫子,一個皇帝的兒子異族被送到趙國做太子,這就是秦莊襄王的未來,異族在趙國的日子並不好過,他自己在秦國也不受寵,只是一個皇帝眾多兒子中的一個,不起眼,到了趙國基本就是自生自滅,但是他後來遇到了呂不韋,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一系列故事。

不同的人將呂不韋的妃子趙姬據為己有,然後生下了未來的秦始皇,不同的人在呂不韋的包裝下成了華陽夫人的兒子,成為皇帝的兒子,在趙國的影響力自然也就大了。紂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秦國再次進攻邯鄲,趙孝成忍無可忍,決定殺死異族,呂不韋則帶著異族逃回秦國。

秦始皇

因為行動不便,趙姬父子留在了趙國,於是秦始皇做了質子。直到秦昭襄王去世,安王繼位,趙國才釋放趙姬父子返回秦國。

其實秦始皇小時候做質子還是拜他父親所賜,他這個情況比較特殊,而且不同的人做質子並不是因為秦國的弱小,而只是因為和秦趙達成了聯盟,或者說講和。這本身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質子體系。

很多時候,一個王子或者公子去別的國家做質子並不代表他就是弱勢的一方,這基本要看真正做質子的是什麼情況,最多是一個聯盟,或者是實力相當的諸侯國聯盟,或者是強大的諸侯國和弱小的諸侯國聯盟,都可能把質子送到別的國家去生活。

那麼在爭奪劣勢諸侯國的戰爭中,基於尋找支持或求和,只有派出質子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總之,質子體系符合春秋戰國時期的外交政策,是爭取時間和和平的外交手段。

這裡是《回首初相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

相關焦點

  • 質子生存指南:如何在別的國家做一個合格而不被撕票的質子
    而「質子」雖然只是個人質,但這個人質也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做「質子」的人,一定是各國君王的親屬,一般都是君王的兒子或者是身份高貴的世子等。戰國時期,一個君王為了與其他國家穩定關係,就會讓自己的兒子去到那個國家做「質子」,希望能夠加強兩個國家之間的合作。但是又有誰,好好的會喜歡把自己兒子送到別的國家去,生死拿捏在別人的手裡?又有哪個貴族,會樂意去當這個人質呢?
  • 古代「質子」外交:質子就一定是被捨棄的「信物」嗎?
    質子主要出現在先秦時期,各個諸侯國在混戰的過程中,時不時需要 質子作為結盟或停戰的信物 。 然而「春秋無義戰」, 諸侯國出爾反爾、撕毀聯盟是很常見的事情。
  • 秦始皇嬴政在幼年時期曾經被放過質子,「質子」究竟有什麼含義?
    為了加強盟約的約束力,國家間互換人質以保證各方面遵守盟約,此即人質制度,也被稱為質子制度。結盟各國以國君之子或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為人質,以之作為實施盟約或其他許諾的保障。在極重親情的古代中國,人質所具有的威懾作用不言而喻。
  • 古代權利遊戲的獨特玩法:質子交換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之間經常互相「質子」,即把自己的兒子質押給盟國,作為一種守約的保證,從而創造出一種頗具中國特色的外交策略。當鋪(源自網絡)在平等的條件下要互相取信,質子也應該是相互的。然而,隨著戰國末年各諸侯勢力參差不齊,國家尚且有強有弱,致使更多的情況是一方有求於另一方。這時,質子便成了單方面的行為,成了抵押貸款,所謂「國強欲待弱之來相事,故遺子及貴臣為質。「戰國時期地圖質子,作為權利遊戲的獨特玩法之一,猶如棋盤之棋子,往往身不由己,下場也各不相同。做質子是件很有風險的事情。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常見故障處理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常見故障處理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的改性
    打開APP 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的改性 發表於 2019-06-04 10:53:29   燃料電池用質子交換膜的改性   芳香型非氟PEM材料由於製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熱穩定性高等優勢受到廣泛關注。
  • 歷史上的交換質子以表忠誠,那麼聯姻又是另一種政治手段,策略
    而張儀的連橫政策則正好相反,他以秦國聯合東方各國,打擊弱小國家為策。合縱連橫的本質在於:各個國家為了拉攏盟國與其他國家對抗,而進行的相關外交、軍事鬥爭。合縱的目的在於許多弱國聯合起來,共同抵抗一個強國,以防止強國的兼併。連橫的目的則在於以一個強國為靠山,再徐圖進取其他的弱小國家,強國可以一箭雙鵰、坐收漁翁之利,也希望能夠藉此擴充疆界和土地。
  • 科普: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簡介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簡介 燃料電池可將儲存在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當不斷從外部供給燃料和氧化劑時,可以連續發電。注意:發生的電化學反應,不是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那種反應!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故障排除事項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故障排除事項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戰國後期秦國一家獨大,為什么子楚、嬴政父子還要在趙國當質子?
    近日,《大秦賦》熱播讓許多人對戰國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夜讀史書就借這個話題來與大家聊聊戰國時期質子的那些事。中文的質子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亞原子粒子;二是指古代派往敵方或他國去的人質,一般都是國君的子嗣。本文要寫的是歷史而並非物理,所以質子自然是指後一種意思。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核心組件 —— 優可發PTFE質子膜
    燃料電池的種類很多,目前,燃料電池主要被分為六類:鹼性燃料電池(AFC)、磷酸鹽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和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
  • 聚醯亞胺/磷酸鋯質子交換複合膜的製備與表徵
    實驗結果表明:ZrP均勻分散在質子交換複合膜中,ZrP的加入增強了質子交換複合膜的保水性能和熱穩定性。PI/ZrP質子交換複合膜能提供穩定的質子傳輸通道,隨著ZrP摻雜量的增加複合膜的質子電導率升高,在90℃、相對溼度為100%的環境中,PI/20%ZrP複合膜的質子電導率達到3.61×10-²mS·cm-¹。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曾傑課題組與湖南大學教授黃宏文合作,研製了一種兼具優異的催化活性及穩定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驅動電源,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陰極端氧還原反應的動力學十分緩慢,需要使用大量貴金屬鉑納米催化劑作為電極催化劑來維持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高效運轉,這使得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成本十分高昂,限制了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 古代的質子,他們為何是弱者的產物,為何受盡屈辱變成外交的使者
    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為了互相取信,會互相交換人質,稱為質子。通常是以諸侯的兒子作為質子質押於別國,秦異人就是一例子。除了以平等方式互相交換人質外,亦有當弱國有求於強國時,就出現單方面送出質子的情況。
  • 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在山東淄博實現量產
    11月18日,東嶽15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生產線一期工程在位於山東淄博桓臺縣的東嶽集團投產,標誌著我國氫能核心材料質子交換膜的技術和生產規模均邁入全球領先行列。  據介紹,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被稱為燃料電池汽車發動機的「晶片」。東嶽集團歷經十幾年科研攻關,突破了這一核心技術,成為全球為數不多掌握這一技術的公司之一。
  • A股首家質子交換膜公司:百利科技4500萬投資氫能膜材
    百利科技4月26日凌晨發布公告,與剛剛發布高溫聚苯並咪唑質子交換膜研發成功消息的「坤艾新材料」建立合資公司和膜電極(亞洲)測試實驗室,在產業化的步伐上攜手,共同推動高溫質子交換膜技術的工藝量產、推動高溫質子交換膜在全球市場商業化的進程,並致力於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的國產化替代與產業鏈整合。
  • 為何戰國時期諸侯國的兒子們,都需要去別國做質子?
    其實兩方互質,在很早的時候中原就已經存在了,但大多存在東夷和荊蠻部族之間,影響並不大。進入春秋時期,周室衰微,與新興諸侯國鄭國的關係日益惡化。 然而交換人質的行為並未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周桓王為了挽回天子顏面,策動伐鄭,雙方在繻葛開戰,此戰中鄭國將領祝聃射中周桓王肩膀,周天子的權威於是蕩然無存。不過,雖然對周鄭邦交並未產生助益,但質子邦交卻被延續下來。 不過,春秋時代的天下紛爭並不激烈,諸侯爭霸也大多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並不是後來那般你死我活的局面。
  • 秦始皇嬴政竟是質子出身,古代質子外交你了解多少?
    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動亂時期,各國之間戰爭不斷,前一刻還把酒言歡的兩國君王,下一刻很有可能拔刀相向。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外交現象,「質子邦交」,強如統一七國的千古帝王嬴政,以及在他之前的兩代秦國國君都有過質子的經歷。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性能影響的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8063.htm一、燃料電池的原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主要由陽極流場板,膜電極和陰極流場板組成,其中膜電極又包含擴散層、催化層和質子交換膜。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質子交換膜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報告首先介紹了質子交換膜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質子交換膜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質子交換膜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質子交換膜市場競爭格局及質子交換膜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質子交換膜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質子交換膜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