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江西資本市場發展有新氣象新變化

2021-01-08 大江網

著名經濟學家和金融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作主旨演講(邱業成、記者王祺拍攝)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焦俊傑報導:12月26日,由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江西日報社主辦,大江網(中國江西網)、信息日報、大江新聞客戶端承辦的「聚焦映山紅行動·致敬資本市場30年」2020江西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南昌舉行。

論壇現場,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和金融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發表題為《以註冊制為核心全面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改革》的主旨演講,贏得現場嘉賓陣陣掌聲。

甫一上臺,吳曉求便提到,「近年來,來江西參加論壇的次數增多,新觀念、新思想很重要,論壇是一個非常重要啟迪心智的場合。」吳曉求是我國經濟學界在資本市場研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長期關注資本市場改革。他介紹,近些年,江西在資本市場發展方面有了新的起色,新的變化,新的氣象。

隨後,吳曉求談到了現代金融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關係,他認為,「中國金融必須在創新中前進,必須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中國金融的發展,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和基礎是資本市場。」

談到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吳曉求認為,註冊制改革,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市場化時代的來臨。他介紹,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以來有三座豐碑,一是滬深交易所建立,迎來中國金融結構性改革的時代;二是股權分置改革,中國資本市場制度更加規範;三是註冊制改革,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市場化時代的來臨。

他說,「註冊制是一次重大的改革,解決了用什麼樣的機制決定企業上市、企業上市的標準由誰來決定,以及企業股票的發行價由誰來決定等一系列問題。」

論壇現場,嘉賓認真聆聽

吳曉求在演講中提到,資本市場非常重要的功能是透明度,要求上市企業如實、完整、系統的披露信息,註冊制改革的核心就在於信息披露。如果信息披露、透明度做不好,就很難做到市場的公平公正。

因此,吳曉求認為,隨著註冊制的推進,監管重點要發生改變,監管部門最重要的是對透明度的監管。

演講中,吳曉求多次強調了監管的重要性,他認為,「對於內幕交易要加強監控,因為一旦出現內幕交易,就會破壞市場生存的基礎,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防止不公平現象出現。對於操控市場的行為要加強監控和處罰力度。」

吳曉求還表示,退市機制要進一步完善,準則要修改。要基於市場化條件下,構建一個與註冊制相匹配的退市機制。

相關焦點

  • 吳曉求:中國資本市場要進行結構性改革 特別要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1月13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華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教授為論壇致辭並作題為「新時期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重點與發展目標」的主題報告。
  • 眾多世界頂級經濟學家走進央視《資本市場》
    本報訊2001年4月30日,一部名叫《資本市場》的電視系列片將作為《經濟半小時》的特別節目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不要以為這是一次平常的節目播出,實際上,它是眾多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和著名的證券人士對股票市場「應該怎樣」的一次集體發言。發言的除了中國專家,更多地還有全球高手。
  •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談雙循環背景下 民營經濟發展新機遇
    12月25日至26日,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論壇創始人、中國資本論壇秘書長董志龍出席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全國知名浙商寧夏行"大會中發表主旨演講。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提出,從機遇看,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立足於國內經濟大循環,民營經濟是發揮本土企業比較優勢,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的主力軍。
  • 「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吳曉求:中國金融進步的力量在哪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一帆12月2日,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在經濟觀察報主辦、上海信託戰略合作的「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0觀察家金融峰會暨上海浦東發展三十年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金融處在歷史的變革時期,必須要思考中國金融變革的推動力在哪裡
  • 吳曉求:中國經濟要處理好「內循環」與「外循環」的關係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發表演講。主辦方供圖中新網成都8月21日電(單鵬)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20日晚在參加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成都東部新區專場活動時表示,中國經濟從「國際大循環」走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時,要處理好「內循環」與「外循環」的關係。
  • 邁上新徵程 展現新作為 見到新氣象 確保江西「十四五」發展開好局...
    劉奇在景德鎮市調研時強調 邁上新徵程 展現新作為 見到新氣象 確保江西「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發布時間:2021-01-06 07:12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智庫思享】吳曉求:有生命力、競爭力的金融,一定是關注未來的
    文|吳曉求 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在日前召開的2020年亞布力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金融學一級教授、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作了主題演講。他在闡述「中國需要什麼樣的金融體系」,特別強調了金融創新的價值,也強調了監管變革和進步的重要性。
  • 中國新十大經濟學家
    經濟學家是指擁有自己的經濟學範式與原創的經濟學基礎理論的經濟學人。有沒有自己的經濟學範式與原創的經濟學基礎理論是衡量一個經濟學人是否經濟學家的唯一標準。一、林毅夫,提出新結構經濟學,推動了世界發展經濟學的進步。二、孫國峰,提出貸款創造存款理論,顛覆了傳統貨幣信用創造理論。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推動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 不...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朱寶琛金融市場與資本市場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怎麼做?新基建投資、消費升級、外貿優勢的保持如何進行政策引導?新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網際網路+監管」會怎麼樣?人民幣國際化未來會怎麼走?日前,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就相關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談及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問題,章俊表示,首先是對內放寬準入門檻,在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做好「引進來」。
  • ...財政改革發展澆築理論之基——紀念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
    來源:中國財經報2020年12月22日,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財政學家、教育家、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鄧子基逝世。比較財政學在當時是一個新領域,尚缺乏這方面的專著和教材,鄧子基教授帶領博士生們編寫了《比較財政學》一書,對照我國現狀全面研究西方財政學。後來,他又與鄧力平博士合作出版《美國加拿大稅制改革比較研究》,將「國家分配論」和「公共財政論」進行有機結合、洋為中用,為我國財政改革發展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
  •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讓資本市場更好地「輸血...
    陳靂介紹,《再創均衡》通過對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微觀經濟、產業經濟、科技轉型、金融供給制改革以及海外市場的分析,提出「資本市場能夠更好地給實體企業進行『輸血』,提供穩定的金融支持,推動我國戰略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對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以及未來如何形成一個持續健康的金融機制,具有參考借鑑價值。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有哪些新氣象
    在這輪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肩負著建設美麗中國的重任,一些相關職能從其他部委轉至這個年輕的部委,備受關注的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責。在今天生態環境部的例行發布會上,氣候司司長李高首次在發布會上亮相,媒體都在關注轉隸之後的氣候司有哪些新氣象。
  • BP首席經濟學家:天然氣市場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原標題:BP首席經濟學家:天然氣市場發展呈現三大趨勢) 新華社北京
  • 明日,深圳,中國資本市場大事件!
    在這個四季火熱的城市,中國資本市場的年度盛會——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如約而至。中國最頂尖的投資機構,最負盛名的經濟學家,還有數百家優秀上市公司的代表將齊聚一堂,共話這一年的成敗得失,共議未來風口方向。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同時又是「十四五」的謀局之年。
  • 關注資本市場的供給端變化
    除此之外,截至4月底,A股市場IPO已達75家,募資總額972億元,遠超去年同期水平。結合供給端出現放量跡象和央行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額度限制來看,我們認為在市場預期人民幣資產投資需求有上升趨勢的情況下,國內供給端也在加快步伐,兩者相互影響,可能影響國內資產市場的估值中樞和波動。
  •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新裡程碑:九論設立科創板的理論與實踐
    在科創板漸行漸近之際,中國產業升級網經過精心調研特別發起「十論科創板」原創專題評論,以十篇論述全面解析科創板的理論與實踐,助推資本市場變革和產業轉型升級。三十而立。今年29歲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即將進入而立之年之際,迎來了一次重大的發展機遇: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這是黨和國家賦予其的歷史使命,同時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新裡程碑。
  • 經濟學家馬駿:綠色金融發展十個領域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做了題為《綠色金融發展的十個領域》的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摘要。主要三項,第一是提高綠色項目的投資回報率與融資可獲得性,只有這樣,才能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綠色產業。第二是降低汙染性項目的投資回報率與融資可獲得性,說白一點,就是讓汙染性的項目賺不到錢,資金就可以退出。第三是強化企業和消費者的綠色偏好。
  • 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踏上資本市場快車道 「新希望號」馳騁向前
    在資本市場,新希望集團旗下新希望六和在1998年3月就登陸了深交所,是早期上市的民營企業之一,而新希望乳業也在2019年1月成功上市,成為資本市場新貴。慶祝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特別報導《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請聽成都經濟廣播記者張春俐對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踏上資本市場快車道 「新希望號」馳騁向前》。
  • 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前景如何?這些大咖作出預測
    近日,由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帶領的宏觀預測課題組,與包括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能源基金會執行長兼中國區總裁鄒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曹靜,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綜合經濟研究部副主任馮煦明在內的多位業界頂級大咖共同做出的一份對
  • 「高質量發展中的上市公司」踏上資本市場快車道 「新希望號」馳騁...
    在資本市場,新希望集團旗下新希望六和在1998年3月就登陸了深交所,是早期上市的民營企業之一,而新希望乳業也在2019年1月成功上市,成為資本市場新貴。成都經濟廣播記者張春俐對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踏上資本市場快車道 「新希望號」馳騁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