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房價沒泡沫,因百姓還在熱情買房,他們不會傻到買泡沫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光宇吐樓市

樓市到底有沒有泡沫,按理說,到現在真的沒必要爭論了。有沒有,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數。大部分人還是認為樓市的泡沫沒有爭議,只是結果可能會有爭議。因為大家的理解不同,也導致對未來的判斷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有人認為,就因為樓市有泡沫,所以不能破,那麼房價就得繼續漲下去。另一種說法是,就因為樓市有泡沫,所以房價必須跌,這樣才能保證活下去。我一向強調,無論之前怎樣,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而且當下的調控政策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來補救過去對市場的縱容釀下的苦果,為了防範風險,不得不痛下狠手。

我們可以看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執行得有多麼徹底,有多麼堅決,也足以感受到國家對抑制泡沫的力度有多大。不讓房價大漲大跌,其實就是希望市場能夠平穩著陸。

事實也證明,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在逐步成熟完善,在向可持續健康發展邁進。

但是,最近蘇寧金融研究院發布報告文章,《中國房價沒有泡沫》。文章首先否定了房價收入比。「房價收入比並不能夠完全反映房價泡沫,因為房價高,不僅僅是收入對應的需求在起作用,也受到了供給的影響。」

這個我也承認,肯定單純從房價收入比去判斷泡沫問題是不夠的。而且的確受到了供給的影響。一般來說,房價收入比上升,意味著當地房價上漲快於居民的收入,長此以往,高飆的房價便沒有居民收入的支撐,很容易滋生泡沫。但我也說過一線城市哪怕房價收入比高,但是並不意味著買房危險。

如果完全依賴於房價收入比,對買房並不具有指導意義,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廣州這些一二線城市的房價的確很高,如果看房價收入比可能還很危險,像吉林、鄂爾多斯、烏魯木齊等這樣三四五線城市房價收入比是不高,那是不是就鼓勵去買呢?顯然不是。買房不能把房價收入比當作唯一指標。

房價收入比不是說沒有用,有用,它的意義在於告知這個城市的房價與普通百姓收入懸殊,需要引起關注,但我們知道大城市的房價不是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決定的。

另外,該研究院還有一個觀點非常有意思,文章說,「如果房子敞開供應,那麼可能月收入1萬的家庭也能買得起房子,但房子供應少了一半,可能月收入2萬的家庭才能買得起房子,而月收入1萬的家庭已經和住房市場沒關係了,房價只由月收入2萬及以上的人來決定。」

翻譯過來就是,如果房子無限供應,那麼低收入者也能買得起房子。首先,用假設的方式去論證一個問題,你覺得還有多少道理?況且這種假設在現實中幾乎不太可能。怎麼可能無限供給呢?即便是放開政策,也不可能任由你敞開供應啊!

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在談到中國應不應該抑制房價上漲的問題時表示:「原則上來說,只要你不是擔心財富不平均的問題,應該是讓它價格上去。但是首先會導致財富不均,這個要處理。第二,就是所謂泡沫的問題。我看不到中國的泡沫問題,我覺得管得太嚴。」

我倒覺得前半句沒啥毛病,無論是房價還是房租,其實隨著經濟的發展本就應該是上漲的,天天下跌還出問題了呢。漲是一種良性趨勢,但是已經超過去人們的承受力了,良性轉惡性了。張五常說到了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也是問題的焦點,那就是分配不均。

張五常第二句話就要辯證看待了,他說看不到泡沫,而且他說管得太嚴了。我要說,看不到泡沫是你眼瞎還是睜眼說瞎話?再說有沒有泡沫也要分城市,大城市可能有剛需剛改掩蓋,泡沫還能遮過去,小城市的大幅上漲也沒有泡沫嗎?

數據顯示,房產淨值是家庭財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70%左右的家庭財富都放在房地產上面。50%都是警戒線了,70%該有多危險!還說沒有泡沫?

真的放開,低收入者就能買得起房子了?一些專家用一個不可能的事實去否定現在的政策真的挺沒意思的,你明知道無限增加供給是個偽命題,所以就把所有責任推到這裡,就好比說,只要所有人都不去買房,房價肯定降一樣,可是所有人都不去買嗎?

該研究院還表示,「當一個城市總體經濟合理增長、產業發展前景良好、法制健全、社會環境和諧穩定,進而導致人口持續流入,又反過來促進集聚經濟,然後這個城市的房價持續上漲,並且明顯高於其他地區,你能說這個城市的房價有很大泡沫嗎?」

這就是我說的一線城市買房不用太擔心。但是那是不是就沒有泡沫了呢?

另外,該研究院的邏輯更是有意思。「人們不會在明知一種資產存在很大泡沫的情況下,還繼續購買這種資產。如果絕大多數人認為這個城市的房價有泡沫,也不會有很多人在較長的時期內持續地購買當地的房產。」

如果按照研究院的邏輯,似乎所有人都是聰明的,都是神,都是不會犯錯的。因為行為會根據自己的判斷來做事。如果大家都買這家大開發商的房子,就意味著這家開發商肯定沒問題,哪怕債務壓頂,也不會有事。因為大家都在買,他們不會傻到買一個有問題的開發商的房子。

可結果證明,千億房企最後也交不了房子,讓業主「無家可歸」。如果按這個邏輯,世上哪還有虧本啊?哪裡還有投資失敗啊?

我認為,現在的調控其實非常好地掌握了平衡。你說大城市沒需求?那肯定不對。需求很大,所以,不用擔心房子賣不出去,也就不用太擔心泡沫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這種需求跟以前不一樣了,又沒有過高的需求,不會支撐房價過快過高上漲,製造更大的泡沫。而現在這種平衡後的需求恰恰可以去消化這種泡沫。

我不支持高房價,我更反對泡沫。倒不是說不需要我們對房價收入比關注,更需要我們關注,房地產不能繼續成為少數人的遊戲,顯然房價收入比在降低,說明我們開始關注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減弱後的調控。

相關焦點

  • 2020年縣城樓市泡沫將是開端,專家:建議別買房!
    隨著人們對房產熱度的減少,許多城市的房價開始有了明顯的下跌,2019年雖然房價沒有明顯的下降但真正的購買力在下降,以前房價是人們茶飯討論的熱點,但現在人們對於買房的熱情在減少,根本不去關心房價的漲幅,看來買不起房的人漸漸變多。
  • 我們的房價不能再漲,專家連續3年預警:房地產泡沫不能再吹!
    當然,搶房不是關注的焦點,畢竟一線城市的有錢人多,去買房也沒有什麼新奇的,問題是這裡面涉及到明目張胆的「眾籌打新」、「代持購房」一些不合規的操作,這不就是典型的公開炒房嗎? 可是,買房這個詞從嘴上說出來倒很輕巧,實際上需要口袋裡有大量的真金白銀作為底氣,否則拿什麼買,靠幻想嗎?
  • 全球房價泡沫風險最大的七個城市
    瑞銀(UBS)表示,面對歷史性的大流行病,全球房價總體上展現出了韌性,但一些市場仍面臨房地產泡沫的風險。 雖然有五個美國城市被列入這項研究,但沒有一個被認為處於泡沫風險區域。風險最大的七個城市是慕尼黑、法蘭克福、多倫多、香港、巴黎、阿姆斯特丹和蘇黎世。
  • 日本泡沫之鑑:中國會不會重蹈日本八十年代覆轍
    中國不會重蹈日本的覆轍     儘管警惕中國重蹈日本式覆轍的聲音不絕於耳,但仍有部分海內外經濟學人相信,中國不會出現日本式泡沫。不過,他們贊同「警惕未來」的說法。    日本式泡沫:中國的實情與假象     「上百萬人從事房地產買賣,人們花超過自己年收入10倍還多的錢買房子,向銀行貸款。周末,到處是看房的車隊。排隊抽號買房的現象隨處可見。人人相信:不動產投資一定賺錢,土地價格只能漲不會跌。到最後,人們好像患有『自我強迫症』,強迫自己加入買賣,覺得大家都在做,自己不做是不是太傻了。買房的人,眼睛眨都不眨,不像買,像搶。
  • 謹慎購買合肥各區域新房, 哪些地方房價泡沫最大?
    3、瑤海新站區:  龍崗、烈山路和磨店少荃湖板塊:泡沫指數3級。如果不是因為房價便宜,我會把他們再加1級。這三個板塊距離市中心都在10公裡以上,除了龍崗板塊稍微相對有點人氣,並且有地鐵2號線的實質支撐外,烈山路和磨店的開發商將會倍受煎熬。
  • 日本房價崩盤迴顧,當初那些「沒買」房子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然而日本當時房價大崩盤,沒能買下房子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有些人認為日本遭遇了這樣的經濟危機那些沒有買房子的人,一定是撿到了巨大的便宜,可是事實卻出人所料,日本房地產危機之後卻沒有太多人去買房子,因為買房根本就不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他們的觀念沒有把房子看得如此重要,即使手中有買房子的錢,他們也不會去做。很多人無法清楚地判斷未來房地產以及經濟的走向,所以說只能把錢放在手裡。
  • 樓市泡沫要破?是危言聳聽還是科學論斷?該買還是該賣讓人很困惑
    最近又有媒體爆出某權威人士提醒所有人做好樓市泡沫破滅的言論,讓本來就由於樓市不穩而神經緊張的人們更加恐慌。有房一族因為買房幾乎花幹了幾代人的積蓄,如果樓市崩盤將是損失慘重,更不要說持有多套房產的,那更是血本無歸甚至會傾家蕩產債臺高築。真是不敢想像,如果真的樓市泡沫破滅,樓市崩盤,會是什麼狀況。
  • 中國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做好泡沫破滅的準備!
    但是,還時不時有另一種聲音,有些人說是資金無去處,擔憂手中的現金貶值,還延續著買房致富的思維,這種想法靠譜嗎?答案是否定的。在很多人印象中,我們看到的房子僅僅是遍地高樓林立的商品房,就此項空置率也是非常高的,特別是一些新區、城市郊區、城市結合地帶,機構普遍的空置數據都在20-30%之間。其實,商品房不過佔總量的40%不到,其他大部分來屬於保障房、公房、小產權房,隨著舊改到來,這些房子不會消失,這就進一步形成了房子過剩的情況。 其次,棚改退出。
  • 又一城出現「房地產泡沫」,「打對摺」都無人買,背後問題出在哪
    今年這場疫情對房地產行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很多人都在猜測,開發商上半年沒有賣房子,下半年會不會「打折」出售呢?從全國各地的房價數據可以看出,現在房價依舊有上漲的趨勢,特別是以蘇州、寧波、上海、深圳為首的一二線城市,在復工復產之後,房價不降反升,剛需住戶依舊擠破頭進入樓市。
  • 威廉:被時代選中的泡沫,不會破滅
    從小到大,只要說到「世界首富」,那必然是比爾蓋茨。應該到現在,到信息閉塞一點的地方,你去問他們誰是世界首富,估計他們還是會說出比爾蓋茨這個名字。甚至很多人連巴菲特(之前的首富)和貝佐斯(現在的首富)的名字都沒咋聽過。所以看到比爾蓋茨被更加屬於下一個時代的馬斯克超越,不免還是有些感慨。
  • 給了公式看看房產可能泡沫是多少?
    房產價值都說房產價格高,虛高,泡沫。那麼到底房產靠實實在在的租金回報率的價值佔到多少?而房產靠所謂的城市發展周邊基建的虛擬價值佔到的比例是多少?正式開始:房產價格=租金/利率+房產周邊基建增值房產價格=租金/利率+房產周邊基建增值。
  • 幻覺與泡沫 探索"經濟危機"的腦科學根源
    人們在購物時,常常會忽視那些明顯已經被通貨膨脹扭曲的信息,衝動地把心理價位抬高到實際價位之上,這就是貨幣幻覺。貨幣幻覺可能使潛在買家相信房價會一直上漲,從而認為房地產是不錯的投資選擇。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J?席勒(Robert J.
  • 出現泡沫房產的城市會有哪些?
    如今的房地產泡沫許多人猜想會到來,無非就是時間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為何會出現房產泡沫?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越來越多的人判斷出會出現房產泡沫,那麼出現泡沫房產的城市會有哪些?雖然近年來全國的房價幾乎都在上漲,上漲的幅度比較大,根據記者調查幾乎每個城市都出現了翻一翻的模式,有的甚至要翻好幾翻,面臨的房價大幅度上漲的原因是有許多,而且這些城市距離的泡沫將越來越近。
  • 地方樓市調控兩難:資產泡沫堆積 去庫存仍存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市場火熱難抑的同時,與其相依存的房價漲幅卻出現連續3個月下滑現象。業內人士表示,現階段房企已「瘋」,在寬鬆的流動性支持下,早已不計成本拿地,資產價格不斷被推升,抑制資產泡沫刻不容緩。
  • 「樓市沒風險,但沒人能佔房價便宜」任志強這話是什麼意思?
    目前中國的大部分城市,本地收入都買不起房子,買房子要麼是靠家裡湊首付(這個不丟人),要麼是去收入更高的城市工作攢錢,然後去老家買房(三四線城市這一波行情,部分就是因為回鄉置業需求的釋放)。但租房市場正在快速成長,目前在1萬億左右,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3萬億。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產商布局租房市場,他們自己拿地運營的長租公寓主要是中高端產品,他們參與改造的城市舊房屬於剛需租房產品,總之城市的租房人口比例還會大量增加。租房市場是房地產行業的緩衝期,現在房租正在加速上漲,通過這種方式縮小租金房價比,也是在抑制泡沫。
  • 北大教授:北京房價會漲到80萬/平方米!你怎麼看?
    玻璃大王曹德旺認為房地產泡沫過多,樓市吸納了過多本來應該流向實體企業的資金,導致實體企業發展滯後房地產,遲早會崩盤。華為任正非則認為高房價、高地價引起了企業生產要素成本上升,進而降低了企業的產品競爭力。看漲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北師大教授董藩:到2050年前後,房價將漲到9萬元/平米,同時北京房價會漲到80萬元/平方。
  • 買在恐慌,等在震蕩,賣在泡沫
    有人說今年股市最好的投資機會是在武漢封城的時候,確實如此,遺憾的是大部分人都沒勇氣做股市的逆行者。面對恐慌,除了羊群效應,就是一無所措。投資股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絕對不能盲從,大部分人註定是掙不到錢的,躲在人群裡尋找安全感的同時,結果就是平庸,泯然眾人矣。
  • 英國的房價什麼時候會下滑,會出現泡沫嗎?
    據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報告,7月抵押貸款審批量從6月的39,900宗增加到66,300宗。英國建築互助協會(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表示,8月份英國的房價上漲2%,較去年上漲3.7%,創下新的紀錄。
  • 比特幣有泡沫嗎?它與鬱金香泡沫的區別在哪?兩者結局怎麼樣?
    前幾天發了一篇文章,是探討比特幣歸零的一篇文章,沒想到迎來很多人的討論,並且有些人振振有詞的說比特幣會歸零。讓萬象意外的是,其中不乏拿鬱金香泡沫來說事的,並且會說比特幣跟鬱金香一樣會走向泡沫之路。一說到泡沫,就讓萬象想起鄧紫棋那首歌:愛就像泡沫,一觸就破。話說,泡沫就一定會破嗎?在萬象的世界觀裡,泡沫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