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故事 你好,亞斯伯格!

2021-01-18 社工觀察

文/張燕紅、李德賢


案主:小樂(化名)

社工:江門市蓬江區恆愛社會工作綜合服務中心 張燕紅

督導:伍建新博士、李德賢


一、我是「怪人」?


11歲的小樂在學校裡一直被公認為是「怪人」。她在學校拒絕參加任何教學活動,一上課就睡覺或跑到教室外面,自從10歲那年知道自己是被收養之後,一不開心就繞著操場拼命地跑,累了就自己縮在角落,一整天都不與人說話,同學不愛跟她玩,因為她經常動手打人,老師軟硬兼施還是效果不明顯,學校非常重視甚至請了心理專家進行輔導,但小樂仍然不愛學習,除了語文其他兩門科目成績都是20分,而且這些「行為問題」也沒有得到改善。在有了學校社工服務後,學校將小樂轉介給了社工。


二、我希望有同伴。


社工接觸到小樂後,首先運用同理心與小樂建立關係,和小樂一起閱讀她喜歡的讀本,了解她內心的真實想法,原來她也很苦惱自己的情緒和學習問題,她希望像讀本裡最喜愛的主角一樣「無憂無慮,沒有束縛,擁有一個懂自己的有默契的同伴」。而家長對小樂的缺乏照顧和溝通,遇到問題就打罵的教育方式使問題更加惡化。於是社工定期與小樂面談,並一同制定輔導計劃:運用心理社會治療模式協助小樂減輕情緒不安,陪伴小樂一起經歷了她飼養的小寵物的開心與傷心,讓小樂學習情緒管理,邀請她參加430學堂和人際交往小組,還讓她和家人參加親子活動,給家長提供教育指導,改善親子關係。


三、我得了「天才病」!


經過1個學期的個案輔導之後,小樂的行為問題與情緒爆發頻率雖然下降了,但並沒有得到更有效的解決,社工對小樂的個案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後,初步判斷小樂的行為有可能是受「亞斯伯格症」的影響,於是說服家長帶同小樂到醫院檢查,結果與社工的設想一樣,醫院診斷的各項結果分數還非常的高。


於是,社工針對亞斯伯格症,重新調整小樂的個案服務計劃,陪同小樂及家長、老師一同認識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小朋友的特點,協助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教導家長合適的教育方式,並協助小樂了解自己的情況,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處理情緒的方法。


小樂一開始不太接受自己得病,但在社工的引導下,她接受了自己得病的事實,並且還很樂觀地說:「我得的是天才病!」


四、我終於有朋友了!


再經過一個學年的陪伴與共同努力,小樂各方面有所改善,基本能適應校園生活,逃離教室及攻擊行為基本停止,開始有固定的朋友和小夥伴一同玩耍,也慢慢找到了情緒控制的辦法。特別是學校老師和同學的包容和支持,是小樂能夠適應校園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至於學習,小樂開始找到學習數學的方法,開始正常上課聽講,交作業,融入正常的學校生活。


五、社工的話


按照國際數據有特別學習需要的小朋友每一百人就有7個。亞斯伯格症是其中的一種,還有諸如多動症、讀寫障礙、自閉症等等,以亞斯伯格症為例,這些小朋友通常智力正常甚至是智力超常,有社交及溝通困難、行為刻板、興趣狹窄等特點,在某一方面會特別有天賦,像愛因斯坦和達爾文等就是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偉人。


對於這類型的小朋友,一方面,我們需要多專業合作,教師團隊需要有「特教老師」為他們提供特別的教學方法和培養方法;醫生團隊為他們提供診斷及訓練;社工團隊幫助他們做自我認識和人際關係上的輔導和訓練;同時,家長要把小朋友放在「適合的起跑線上」,給予適當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學校、家庭給予他們更包容的環境,切忌把他們當成是「怪人」,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一片天,關鍵是我們的引導。


相關焦點

  • 亞斯伯格症三大特質,請這樣與他相處
    正確認識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屬一種發展障礙,最常出現的困難是在人際互動與情緒處理上,同時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平均而言,孩子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大約是8~11歲期間。
  • 影評:《無所不知先生》,亞斯伯格患者的愛,讓人感動揪心
    在還沒看這部之前,一直以為這是一部因為家裡有個亞斯伯格的孩子,所以家長要費盡心思照料他的感人故事。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反而是一部講述關於亞斯伯格的孩子,他如何表現出自己的愛,去面對世界。裡歐是一個高智商的自閉兒,也就是亞斯伯格患者,他不善與人交際,甚至非常執著於某些事情,像是飲食或是床的擺放,但是他也異常的聰明,他可以在觀看足球之後,精確的演算出球在射門時會往哪個方向飛,因此,當他與舅舅文森巴度討論到足球時,他對舅舅說足球是一門簡單的運動而惹怒了舅舅。
  • 朱德庸:亞斯伯格症讓我比正常人更正常
    朱德庸是位名人,但大多數名人享受的一切,比如粉絲的追捧、媒體的聚焦、歡呼與掌聲,卻都是他所極力抗拒的,所有的拋頭露面對他來說全是傷害和災難。他每一次被逼出來做宣傳,心裡都塞了一萬個不願意,「如果只要毀滅全世界,就可以不出來,我一定會摁那個按鈕!」 深度聊聊,為您講述每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如
  • 我的孩子是亞斯伯格嗎?5大特徵,規律生活有助安撫小小孩情緒
    而爸媽要怎麼觀察孩子是否有亞斯伯格的特徵呢?1. 缺乏同理心亞斯伯格症的孩子經常被誤以為缺乏關心別人的能力,其實孩子只是弄不懂別人的情緒,在自己也不會表達情緒的同時,儘管在玩樂中,也容易表現出面目呆板的樣子,無法做出符合常理中該有的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
  • 《你好,之華》:講述的是一代人的故事
    死對於死者是生命的終結,對於身邊的人卻是無數故事的開始。此外,巖井俊二沒有給我們看到成年後的藤井樹和袁之南的機會,大概是電影裡的一種留白藝術。接著是一些陰差陽錯。《情書》裡渡邊博子寄給在天堂的男友藤井樹的信,卻意外落入了女藤井的手裡;《你好,之華》裡之華替之南參加同學聚會,同學卻大多沒有認出來。人生究竟有多少巧合和似曾相識啊,我們不得而知。
  • 蔡英文才是「亞斯伯格症「患者?
    蔡英文的這些動作,不僅將自己的形象定格為「傲慢的威權家長」 和政治上「亞斯伯格症「患者,也將民進黨從自我標榜的「民主之子」拉向「民主之恥」。蔡英文才是「亞斯伯格症「患者?,.2017-07-27 14:44:16,.204319,.張莎莎、賈雯帆
  • 渭南故事如何國際化表達?「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交出滿意答卷
    ,講好渭南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的戰「疫」故事,展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渭南成就,不斷挖掘和弘揚黃河文化,向世界展示渭南新形象。國際視野聚焦秦東「脫貧故事」 鄉村振興佳話飄向海外「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2020年6月,俄羅斯的網友Ttyana在留言中這樣說。當看到Ttyana在留言中為鄉親們的脫貧故事「點讚」時,大荔縣兩宜鎮農辦負責人張長生笑著說:「沒想到大荔的水果還能火到國外去,真的太高興了。」
  • 2018年自考《個案社會工作》習題及答案
    (3) 說故事類的遊戲。2.個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有哪些?(1)個別化原則。(2)接納的原則。(3)承認的原則。(4)理解關懷的原則。(5)非評判的原則。(6)案主參與及自決的原則。(7)保密性原則。3. 個案記錄的原則有那些?
  • 個案共享——第一象限的魅力
    女孩也笑著說:「我姐給我說過」。這時我把班長請進來,班長也嚇得臉色發白,看到女孩臉上有笑容,班長暗暗出了口氣。在我的示意下,班長很誠懇地給女孩道歉,一群學生嘻嘻哈哈回班級上課。個案分析:在馬老師的課堂上,當我第一次聽到第一象限理論時,立刻被震撼!時時將心腦意識放在在第一象限,時時接受第一象限傳遞的正能量,時時感受第一象限的魅力,生活中哪有那麼多的煩惱!
  • 泛自閉症(亞斯伯格)的語言溝通障礙
    具有泛自閉症(亞斯伯格)特質的朋友或兒童(簡稱小亞),互動時常鬧一些笑話,原因是他們可能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無法參透詞彙背後隱含的意思。例如,小亞問:媽媽這道是什麼菜?媽媽答:這是螞蟻上樹,吃吃看很好吃唷此時小亞可能覺得困惑,無法將螞蟻上樹理解成一道菜名,會覺得:螞蟻怎麼會爬上樹?這裡沒有看到螞蟻也沒有看到樹阿?
  • 個案與定量研究的關係辨析
    個案研究的代表性議題實際上,個案研究並不等於定性研究。其一,個案研究並不排斥使用大規模數據的做法。其 二,定性研究還可以採取個案研究之外的其他方式進行。第三種以格爾茨的深描說為代表, 主張「在個案中進行概括」,或稱「理論概括」: 忽視個案本身而著重概括個案之中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的特徵④⑤。
  • 心中有燈塔,未來有方向:《你好燈塔》,一個老少皆宜的哲理故事
    在她的眼裡,除了每天跟在爸爸媽媽身邊蹦蹦跳跳,最高興的事莫過於有新的玩具,以及那些古今中外的童話故事書。小孩子的世界總是那麼單純,那麼清澈!由於女兒很喜歡聽故事,每每有空的時候總是要盯著讓我給她講故事,特別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說來也羞於啟齒,本人不但記性差,講故事更是胸無點墨,苦於無奈,只能陸陸續續幫她買故事書,時間一長,盡然積攢了滿滿一紙箱故事書。
  • 【免費報名】「你好,亞運!」系列活動之小偲媽媽講故事
    【免費報名】「你好,亞運!」系列活動之小偲媽媽講故事 2020-12-02 1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人類圖諮詢個案
    涵默老師的人類圖諮詢個案試著去了解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何為人類圖人類圖是一張由你的出生日期時間地點生成的圖,是四個古老玄學與現代意識發展的結合,由佔星、易經構成了人類圖的內外環,由脈輪體系、卡巴拉構成了人體圖。
  • 人類圖個案收穫
    在老師給我做出生盤個案的過程中我的感受是老師好像複製粘貼了我,我心裡的想法,我內心的情況老師說的一清二楚,我並沒說太多的話,但是我感覺老師就是我一樣,真的體驗到了反映者反映我的真實情況的感覺,整個的過程中我不斷的說對,是的,對,是的。
  • 現象學、民族志與個案研究:社會學的質性研究方法
    在質性研究方法中,主要介紹常用的三種研究方法,分別是:現象學(phenomenology)、民族志(ethnography)以及個案研究(case study)。最後,筆者為大家附上了幾本基於質性研究方法的社會學書籍推薦。
  • 最新人類圖預約個案說明
    3、建議案主在個案開始前先覺察自身,更想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保持敞開,臣服,尊重,順其自然的心態,解讀師無法給到你解讀後有很大改變的承諾,在相互的碰撞中,願意看到、接納,真正的改變是在解讀之後的每一天。4、解讀方式是通過微信語音的聊天方式,建議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保持手機電力。在解讀中可以提出問題,感恩相遇。5、解讀之後會跟蹤陪伴成長3個月。
  • 《你好霸王龍》石家莊市舉辦超前點映
    《你好霸王龍》省會舉辦超前點映第一娛樂邀觀眾提前與恐龍「邂逅」由靜野孔文擔綱總監製、總導演,林珍釗執導,坂本龍一擔任音樂導演的動畫電影《你好霸王龍》日前定檔10月19日全國上映。《你好霸王龍》由超人氣繪本作家宮西達也的「霸王龍」系列繪本改編,該繪本故事全球銷量超越1000萬冊,別出心裁的畫風、可愛的恐龍世界、感人的故事被無數家庭、學校稱讚為陪伴孩子生長的「必選佳作」,孩子們親切地稱宮西達也為「恐龍爸爸」。
  • 你好,月球|中國人探月的故事
    不提「嫦娥奔月」「吳剛折桂」那些充滿浪漫色彩的神話故事,不提「月有陰晴圓缺」那些寄託情思的精彩詩篇,只說1克月巖,美國贈送給中國的禮物,只有指尖大小。這顆月球上不起眼的「小石頭」投入中華民族的大湖,泛起了一圈又一圈,越來越激烈的「漣漪」。
  • 動畫《你好霸王龍》先導海報&海報雙發
    《你好霸王龍》概念海報近日,由超人氣繪本大師宮西達也作品改編, 靜野孔文擔任總監製、總導演, 林珍釗執導, 坂本龍一擔任音樂導演的動畫電影 《你好霸王龍》發布了先導海報以及先導預告,正式宣布定檔10月19日全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