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重金屬音樂的孩子更暴力?

2020-12-04 雞毛老母

來來,先來百度百科一下重金屬音樂的幾個主要流派風格:Black Metal 黑色金屬,崇拜邪惡、異教,風格詭異;Glam Metal 華麗金屬,以華麗浮誇形象造成視覺衝擊,歌詞大多無意義;Grindcore 碾核 以各種樂器轟炸鳴放與主唱聲嘶力竭地咆哮造成聽覺衝擊。

以上每一條,都能讓老父親老母親們心肝亂顫,如洪水猛獸避之不及。

喜歡重金屬音樂的熊娃娃?他們不都是這樣的嗎?

喜歡重金屬音樂的孩子果真更暴力嗎?

澳大利亞麥覺理大學音樂實驗室近日作了一項研究,調查暴力視覺/聽覺是否會降低孩子對暴力的敏感度。

科普一下麥覺理大學:澳大利亞綜合排名未掉出過前十,08年亞太排名74。

研究人員招募了80位18至35歲學生,其中32位表示自己是死亡金屬粉或重金屬粉,48位表示不喜歡重金屬音樂。

為了測試學生們暴力敏感度,研究人員讓其觀看「非常令人不安的暴力畫面」,同時播放重金屬或者流行音樂,觀察他們是否受所聽音樂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布於科學雜誌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參與調查者對暴力畫面表現出消極反應,無論其喜歡或不喜歡重金屬音樂。也就是說,在此次調查中沒有人因為聽沒聽音樂,或喜好哪種音樂而表現出降低對暴力敏感度。

結論很明顯,重金屬音樂並不影響熊娃娃的暴力程度。

金屬粉們迅速聚集表態:

我們的所作所為和我們聽的什麼音樂沒有關係,只是我們更欣賞什麼類型的藝術,僅此而已。

喜歡什麼樣的音樂,如同喜歡什麼類型的書,不過是性格而已吧。

合群非常容易,一拍即合也很簡單,但是要接受不同似乎很難。

有罪的是那些犯罪的人,關音樂甚至別的作品啥事,能過審那就不存在教唆犯罪了。

人的氣質本身就是多元的,接觸搖滾、歌劇、流行等音樂都不能決定你的人生態度和性格,聽著開心,聽著自由就好。

就音樂而言,我覺得這些搖滾樂更多的是釋放和真誠。

你看,跟老父親老母親喜歡的民謠流行音樂一樣,重金屬也不過是熊娃娃上課作業輔導班後的消遣。呃,不過有一些,一小部分情況下,真的很吵……

相關焦點

  • 有種「嗨」的音樂,叫做重金屬音樂
    最近,小編迷上了一種叫重金屬的音樂。我喜歡這種讓我躁動想嗨的音樂,重金屬十足卻不嘈雜的電音。跳起來:we are rocking重金屬音樂隸屬搖滾樂,中國有兩位知名的音樂人,他們是搖滾界的代表而今天,小編暫且推薦的卻不是這兩位大咖的音樂。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兩位外國友人的重金屬搖滾樂,一首叫《Selfie》,一首叫做《After the afterparty》。
  • 探店| 喜歡音樂的孩子永遠不會變壞
    他們希望做一家具有獨立精神,個性鮮明的旗幟性品牌,更希望尋找不同的音樂,與大家分享,店名也由此而生。郭誠說,現在為止店裡的CD加起來已經有1W多張,黑膠唱片也有7-8000張,包含了流行、搖滾、民謠、嘻哈、重金屬、爵士、電子、朋克、後朋克、電影原聲帶等等風格。他自己也會收集很多自己喜歡的CD,因為如今的唱片市場,太多唱片都已經成為稀有或者絕版。
  • 三個孩子說:「我們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
    早上下雨,三個孩子又有機會一起坐車去學校了。路不是很遠,但是孩子們的話可不少。聊著聊著就聊到了音樂老師因為骨折不能上課的事情,不知誰突然說了一句:「我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我還想插嘴問一下,沒想到其他兩個孩子情緒激動地表示贊同。
  • 孩子幼時喜歡音樂,長大卻對音樂無感,多半是家長沒注意這4點
    孩子已經用行為表達了對音樂的不喜歡,而家長卻一再地去試探,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排斥。建議:當孩子表現出對一件事物的排斥時,首先要去接納理解孩子的厭惡,了解孩子不喜歡的原因,當孩子不願表達的時候,也不要去勉強,慢慢地引導孩子去了解音樂的多樣化,進而重新喜歡上音樂。
  • 重金屬搖滾音樂可能誘青年殺人
    本報訊7年前,兩名青年在義大利米蘭一家酒吧參加重金屬搖滾音樂會後失蹤。日前,意警方終於偵破這起懸案。一名從事重金屬搖滾樂演奏的青年樂師向警方供認,是他與同夥殺害了那兩名青年。據供認,他們都通過重金屬搖滾樂加入了一個叫做「撒旦的野獸」的秘密暴力組織,以殺人取樂。
  • 為啥孩子幼時喜歡音樂,長大卻聽音樂無感?父母的音樂啟蒙很重要
    2、音樂啟蒙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提高語言是生活中的一種交流方式。語言能力在一個人的生命中顯得很重要,當孩子聽到一些歌曲,無意的哼上幾句自己編的歌詞,潛移默化中對語言都有了更深地掌握。孩子進行這種創造性活動的時候,對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提高作用,也體會到了語言的快樂。
  • 重金屬音樂的肢體語言
    曾任黑色安息日主唱的羅尼·詹姆斯·迪歐為了與前任常比V字手勢的奧茲·奧斯本區隔、樹立自己的標誌,便經常在舞臺上舉起奶奶教他的避邪手勢,後來演變成象徵重金屬音樂的金屬手勢。這個手勢有時也稱作惡魔角、魔鬼角或金屬號角。迪歐曾經表示:「我當時加入黑色安息日,想要擁有一個象徵樂隊的符號。
  • 孩子最近喜歡聽流行音樂,我該怎麼辦?
    第27封信 | 聽流行樂會影響孩子的音樂學習嗎?我的許多學生家長向我反映,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越來越喜歡聽流行歌曲,但是孩子正在學習的是古典樂器,他們就很著急,害怕聽多了流行歌曲會對孩子學習音樂造成影響。
  • 楊鴻年:他愛音樂更愛孩子
    他愛音樂更愛孩子——追記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楊鴻年也許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或許在電視上、廣播裡或者是劇場中,感受過那仿若天籟的童聲對你耳朵的洗禮、7月26日,這位著名指揮家、音樂教育家因病於北京逝世,他的音樂事業就此畫上了終止符。他的名字和指揮、合唱緊緊聯繫在一起。無論是愛樂合唱團,還是楊鴻年童聲合唱團,無不浸染著他的心血。
  • 專訪著名重金屬樂隊「林肯公園」
    專訪著名重金屬樂隊「林肯公園」  「我們討厭被貼上任何標籤」  如果成功是以唱片銷量來衡量的話,「林肯公園」仍然是重金屬音樂世界中最成功的樂隊。本月18 日,「林肯公園」將把他們的金屬狂潮帶到上海。演出前夕,樂隊兩位主唱接受了本報專訪。
  • 從小聽音樂的孩子「更」聰明,重視「音樂啟蒙」,孩子能受益終身
    孩子幼兒時期,培養創造性和想像力十分關鍵,首先,音樂本身就是富有想像力的,讓孩子接觸音樂,通過音樂這一媒介讓孩子形成自己的想像世界,它可以是多種形式的。音樂啟蒙有利於孩子的思想道德健康發展所謂思想道德發展,也就是德智體美勞中的德育,前面提到了,音樂是情感豐富的,形式多樣的,在胎教時期,胎教音樂一般趨向於柔和輕緩,輕柔的音樂能夠使人心情愉悅,身心舒暢,寶寶還在胎兒時期時,其實已經對外界有了感知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胎兒聽到音樂會做出反應;其次,更主要的是,胎教音樂也是給準媽媽們聽的
  • 加拿大的某個團隊發現,音樂可以讓孩子的胼胝體更發達,你知道嗎
    音樂的好處也不止於社交活動。你們可能聽說過,語言學習有敏感期,隨著孩子長大,他們學習模仿語音的能力開始減弱。某研究結果顯示,讓孩子學了3年的吉他之後,他們閱讀的詞彙量上升了一些。我個人相當關注的一個研究,是關於音樂與運動的。加拿大的某個團隊發現,那些各種動作協調性好,反應又很快且跟得上節奏的人,腦部發育得更好。音樂可以讓孩子的胼胝體更發達。
  • 孩子喜歡音樂,家長不僅要做到這幾點,重要的是從幾歲學最合適
    最近媳婦告訴我:「咱兒子五歲了,平時除了吃飯睡覺能安靜點,總喜歡跑跑跳跳,電視裡有節奏感強的音樂就喜歡跟著自編動作,想讓他學學音樂,不知道合適嗎?」我平時工作忙,陪兒子的時間也少,當我聽到媳婦說起兒子對音樂感興趣,我決定支持兒子學音樂。
  • 這才是工業重金屬搖滾音樂
    這才是工業重金屬搖滾音樂哥們,讓你嘚瑟,這下遭報應了吧蕩鞦韆的女生很秀了,蕩鞦韆的阿姨就更秀了海浪:我看你真是心裡沒數這個結局
  • 音樂促進孩子成長,開展「音樂教育」,給予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音樂是生活的調味劑,是孩子寄託情緒的方式很多人都喜歡聽音樂,其實歌曲對於許多心理疾病的患者而言,也是一種治療方法。●音樂教育讓孩子更加專注不論是聲樂的學習還是樂理知識、樂器等,都需要孩子認真的對待每一個音符,學習練習的過程,讓孩子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傾注自己的思想和精力,這樣的過程肯定是比做題,更能培養孩子專注力的。
  • 學音樂的寶寶會更聰明?宅家帶娃不如做音樂啟蒙,孩子受益終身
    這個年紀小小的女孩子,現在是一身才藝,近期還和小夥伴在音樂大賽上包攬五項大獎。雖然年紀小,但是多多氣質好,有滿滿的自信,相比較與同齡的孩子看起來更有自信,也更加獨立。所以說,與其總是給孩子報補習班、補課,不如讓孩子去嘗試一下音樂,讓他們去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就像田亮說的,讓孩子接觸音樂不是說想讓孩子掌握一門技藝,而是希望孩子在孤單的時候有能陪伴自己的方式。
  • 為什麼大家喜歡的音樂風格不一樣,一本正經的告訴你
    1、聽賞者 哈格裡夫斯和諾思(North&Hargreaves)於2008年的綜述中提到男性青少年更喜歡攻擊性的音樂風格,如說唱和重金屬音樂。 例如在異鄉9歲到78歲聽眾投票的研究中,人們往往把特定年齡群體和特定音樂風格聯繫到一起: 嬰兒與搖籃曲(實際上到現在我都喜歡聽搖籃曲);兒童與兒歌;青春前期與某種流行音樂;青少年與重金屬、說唱/嘻哈音樂。
  • 聰明的孩子學音樂,學音樂的孩子更聰明!
    音樂,讓孩子的大腦也會發展得更加均衡,認知聲音的強弱、高低、漸強漸弱等特點,滿足孩子的表現欲,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引起兒童情感共鳴,還會使孩子終身受益哦!而且,即使所受音樂訓練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結束,結果也是如此。1音樂開發右腦潛能培養孩子大腦發展更平衡人的大腦左半球負責完成語言、閱讀、書寫、計算等工作,被稱為「語言腦」;大腦的右半球負責完成音樂、情感等工作,被稱為「音樂腦」。由於人類生活離不開語言,因而「語言腦」的利用率特別高;而一般人「音樂腦」的利用率就比較低,從而容易造成左右腦的功能失調。
  • 「音樂啟蒙」多重要?專家:學音樂的孩子更聰明
    現在「音樂啟蒙」早就已經被很多家長了解了,尤其是在家長想進行胎教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音樂。很多家長也會發現,基本上每個孩子對音樂都表現得很有興趣,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音樂,只要旋律響起來,孩子就會立刻手舞足蹈。而根據相關調查表明,那些學音樂的孩子比同齡人會更加聰明。
  • 孩子沒有音樂天賦就不能學習音樂?當心進入音樂啟蒙的五大誤區
    我的朋友敏敏最近打算培養孩子音樂方面的天賦,她說:「在我們那個年代,大家都特別迷戀周杰倫,也都非常喜歡音樂,但是因為經濟等一些原因,讓我沒有學習到關於音樂的知識,但我不能讓我的孩子在錯過這個機會,」是啊,我相信這也是許多家長的心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長,從這些特長上面也可以獲得自信心,但是許多五音不全的父母也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