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和特斯拉的智能駕駛,為何哪個都不好使?

2020-12-05 騰訊網

特斯拉NOA和蔚來NOP都有著各自的命門。現階段,不論誰家的智能駕駛,都註定不好使。

10月14日,隨著蔚來NIO OS 2.7.0更新,該公司向其所有車主推送了NOP(Navigate on Pilot,領航輔助駕駛系統)。

該系統可以在覆蓋高精地圖的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上,幫助車輛實現自動變換車道、自動駛入和駛出高速公路匝道或立交橋岔路口、自動超過前方慢行車輛等功能。在特斯拉發布了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導航輔助駕駛)後,蔚來成為全球第二家發布類似功能的智能汽車企業,著實給中國汽車產業臉上增光。

然而雜談君在日前對該功能的實地體驗卻發現,NOP的表現並沒有媒體評測的那麼好。實際上,用「狀況頻發」來描述也不是誇大其詞。

在雜談君和三位朋友體驗ES6 的NOP時便發現,車輛在進出匝道時經常需要人工接管。其中在一次出匝道時,ES6對車道線的識別失效導致NOP退出,要不是友人及時接管,車輛便會直接撞上隔離帶,驚出一車人四身冷汗。

蔚來 NOP 領航輔助駕駛系統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實際上不止蔚來NOP,特斯拉NOA也狀況頻發,在全球各地導致了多起事故,萬幸造成人員傷亡的案例都不多。但細思恐極的是,為何兩家全球頂尖的智能汽車公司,旗下最先進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沒有一個好使的?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剛交付就險些出事:蔚來的NOP,其實問題不小

從廣義上看,實現導航自動駕駛的必要條件有三個:車輛能夠對自身周遭環境進行準確探測;高精地圖輔助的遠距離路況信息;車道級導航定位。

根據蔚來的官方介紹,該公司的方案如下:1、1個三目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其中三目攝像頭擔任了車輛的主視覺傳感器,五個毫米波雷達主要用於探測前方,以及車輛的四周的障礙物。2、百度提供的高精地圖,其能夠實現車道級精度並能持續更新;3、基於高精地圖和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車輛定位系統。

細分析來看,相比較在全球智能駕駛處於領先地位的特斯拉,「後發者」蔚來選擇了更加成熟的方案:由Mobileye 提供的EyeQ4晶片作為視覺計算晶片。

這塊晶片與大多數為中央計算平臺提供視覺感知計算結果的不同,EyeQ4晶片將直接參與決策和執行;在環境感知方面,蔚來沒選擇能感知到更豐富信息的攝像頭,而是能夠直接輸出結構化數據的毫米波雷達。

究其原因,對於剛剛成立5年且在自動駕駛領域積累不足(相對於特斯拉來說)的蔚來而言,儘快把智能駕駛的功能豐富度層面提升和特斯拉的程度才是王道。因此蔚來只能先解決有無問題,後面再說體驗。

蔚來ES8、ES6和EC6等車型均可實現NOP 圖片來源:企業官網

蘿蔔拔快了難免不洗泥。

較弱(相對特斯拉而言)的視覺感知能力讓蔚來對於車輛周遭環境的感知十分有限,畢竟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角度很窄,且無法區分障礙物類型。

這一方面導致蔚來被迫採用更加保守的執行邏輯,反應在功能層面便是在車流中很難完成自主變道。另一方面,車輛無法利用視覺信息完成在高精地圖中的定位,只好更加依賴GNSS系統。

但現階段該系統還不能進行車道級定位,尤其是在衛星信號不穩定的情況下,車輛定位將會「漂移」至十米開外。因此當車輛駛入了車道線發生變化的匝道時,無法感知到測向環境信息的視覺算法又無法輔助車輛按照高精地圖的路逕行駛,這就導致雜談君的ES6朝隔離牆「直行」了。那可能有人會好奇了,身為智能汽車的蔚來,未來是否會通過OTA更新改善NOP的體驗?答案是否定的。

據雜談君了解,蔚來董事長李斌已經在內部承認,ES8、ES6和EC6所屬的NP1平臺的自動駕駛能力已經吃幹榨淨,接下來能做的就只有情況標定和部分執行邏輯的「小修小補」了。

更完善的傳感器方案,更強大的算力以及更多精準的定位系統,一切答案可能只有NP2平臺的新車才能實現。那麼問題來了,以視覺算法強大著稱的特斯拉NOA,為何也不好用呢?

02算法強大的特斯拉NOA,被高精地圖扯了後腿相比較剛剛才發布的蔚來NOP,特斯拉NOA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實際體驗都要好得多。

高速公路上,雜談君體驗的這輛Model 3自主變道十分乾脆果斷,對後車距離的要求也比蔚來NOP更低。而在進入匝道後,雖然對於我國高速公路匝道動輒40乃至30公裡每小時的速度遵循得有些教條,NOA倒也能準確地沿車道線行駛。

特斯拉NOA的車機交互界面 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特斯拉的NOA依舊有很大的問題,直觀的就是在中國高速公路上經常錯過出口。實際上在雜談君駕駛Model 3順著G50滬渝高速從上海青浦區往市區開的一路上,已經設定好的幾個匝道出口車輛都沒有準確駛出!

事實上Model 3在臨近出口時已經併入了最外側車道,然而並沒有及時從出口下高速。顯然,NOA標榜的高速導航輔助駕駛中,最核心的一項功能並不靠譜。究其原因,缺乏對於中國道路環境的適配,是特斯拉NOA在中國折戟的關鍵原因。

目前NOA是特斯拉依靠純視覺感知來實現的,更多是基於美國路況進行的開發和標定。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無論是交通標誌、道路建設標準還是交通環境都有較大區別。

因此在車輛高速行駛的狀態下,特斯拉的視覺算法不能及時發現出口,導致了雜談君的車輛一直找不到下高速的機會。那麼,特斯拉是否可以像蔚來那樣通過高精地圖來彌補感知環節的缺憾呢?答案亦是否定的。

類似高精地圖這樣包含了精確地理位置信息的文件,我國擁有較為嚴格的監管要求。身為獨資外企的特斯拉無法購買和自主製作,畢竟這事關國家安全。因此,特斯拉NOA目前使用的是由百度提供的精度較低的「ADAS」地圖。畢竟這屬於導航地圖範疇,不涉密。

但這塊地圖的精度顯然無法滿足NOA的車道級導航和定位需求。也正因如此,相比較蔚來NOP在中國開放了包括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在內的封閉道路,特斯拉NOA在中國只開放了高速公路的收費路段。誠然,後者的車流量相對較少,出口和匝道轉彎角度較小,交通環境也更為簡單。

其實,特斯拉在美國對高精地圖的重視程度也不高。該公司CEO馬斯克對自動駕駛同樣秉承著「第一性原理」:人類可以只通過雙眼完成對於道路的環境識別,機器也一定做得到。

因此特斯拉不僅在量產車上堅決不採用雷射雷達方案,還不大蒜依賴高精地圖。而再結合該公司沒有針對中國道路對NOA進行足夠多的優化,事故的頻繁發生也就成了必然。

一輛開啟了NOA狀態的特斯拉汽車,在美國發生交通事故圖片來源:網絡

總結

文章前半部分雜談君提出,實現導航輔助駕駛的必要條件有三個:車輛能夠對自身周遭環境進行準確探測;高精地圖輔助的遠距離路況信息;車道級導航定位。

但在複雜的道路環境中,還不能實現實時更新的高精地圖,並不能反映極端狀態下的道路變化信息(例如雨雪,滑坡和泥石流)。

天氣和天災人禍等情況也會導致車輛不能及時收到無限通信以及為新型號,無法進行準確定位。因此,唯有車輛對自身周遭信息的準確探測,才能保證駕駛安全。

然而無論是現有的特斯拉強視覺感知,還是蔚來的視覺+毫米波雷達的技術路線,都不足以滿足車輛在高速行駛下,實現導航輔助駕駛(L2.5級自動駕駛)的探測需求。

畢竟,計算機的算力還不夠高,車輛的感知算法也不能夠處理海量的視覺信息。因此如果真的想要讓車主在高速上真正「放開雙手」,整個汽車產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知道,高速上的事故,可比城市道路的可怕多了。

相關焦點

  • 上汽、阿里造的智己汽車來了:我要走的路,是特斯拉和蔚來的套路
    劍指特斯拉無獨有偶,就在四天前,1月9日,在成都舉行2020蔚來日上,蔚來汽車旗下首款自動駕駛車型、智能電動旗艦轎車ET7正式發布。對比發現,發布時間相近的智己轎車與蔚來ET7,在動力電池、自動駕駛等配置方面,均有異曲同工之妙。2021年,續航裡程1000公裡似乎成了電動汽車的標配,而IM智己汽車與蔚來ET7也都毫無懸念的搭載了「大電池」。
  • 自動駕駛的殘酷終局:特斯拉、華為、蘋果、蔚來小鵬、百度、滴滴...
    當然,我並不會說特斯拉蔚來等公司連每個螺絲釘都要自己做,許多部件還是要買配件廠商的。但最核心的影響用戶體驗的部分,肯定都是要自己做的,比如自動駕駛的各個環節。  在第一節中已經講了蘋果的閉環路線是最佳的方案,實際上也就論證了安卓開放路線在自動駕駛領域並非最佳方案。  智慧型手機和智能汽車的架構不同。智慧型手機的重點是生態。
  • ET7祭出三板斧 招招出「奇蹟」 蔚來的對手是特斯拉還是蘋果?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翟亞男 北京報導特斯拉和蔚來最近幾天開啟了隔空喊話的節奏。便宜版Model Y上市不過一周,蔚來即發布首款轎車ET7,大有以「超級性能」碾壓特斯拉之勢。搭載固態電池帶來的超長續航、超快的自動駕駛晶片算力、超級精度的攝像頭……等等,幾乎一招一式都在向特斯拉宣戰。
  • 是蔚來9倍?特斯拉開始「收割」了!
    或許是受到這方面的影響,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的股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尤其是我們的國產三位新勢力,股價上漲雖然參差不齊,但也有上漲最多超過10%者。不過現在來看,小高潮之後,蔚來、理想和小鵬的股價又回歸到了之前的樣子,但作為龍頭的特斯拉,卻依然在持續的上漲之中。
  • 特斯拉(TSLA.US)「炸」降,蔚來(NIO.US)、小鵬(XPEV.US)、理想(LI...
    也有人說,蔚來是割新用戶的「韭菜」,而特斯拉的刀法是割老用戶的「韭菜」。問題在於,新用戶必然要比老用戶多,如果這個刀法寧願嚇跑新用戶,也要抱殘守缺,只能說明,要麼就是賣不了那麼多,要麼就是產能跟不上。而且目前蔚來的服務標準和供應鏈水平,能支撐到多少銷量還不好說。
  • 蔚來PK 特斯拉!
    渠道與銷量有著直接的關聯,儘管二者都採取的是直營模式,受眾群體仍然直接決定了銷量分布。  據了解,蔚來的線下門店有136個,包括23家蔚來中心、113家蔚來空間,覆蓋26個省市。特斯拉的門店數量在國內為24家。
  • 蔚來與特斯拉終有一戰?李斌:蘋果可能是蔚來長期競爭對手
    但蔚來是從用戶價值和市場兩個角度去做定價的決策。其一是用戶價值,由產品和服務決定。蔚來的產品,一開始會選擇一個較合適的價格,自行承擔負毛利的風險,等產能和銷量上起來之後,毛利率也就上來了。其中,售價高昂的SUV車型蔚來ES8對毛利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服務方面,蔚來推出的免費換電、免費質保這些用戶權益,都是需要資金投入的,它一定程度上轉換為用戶價值。
  • 小鵬自動駕駛專家訪談紀要:小鵬、蔚來、特斯拉是互相促進的關係
    牛牛敲黑板:德賽(英偉達)和華為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未來也不可能跳過德賽西威這個供應商,德賽西威和英偉達深度綁定,目前在國內開發都繞不開德賽西威;L3大規模落地方面,蔚來希望比較大,理想團隊還沒有搭建,廣汽、上汽、東風、北汽進展不確定,華為的目前還沒看到比較令人信服的展示;中國的市場足夠大
  • 特斯拉與蔚來|全網吹爆的汽車傳感器「雷射雷達」有多牛?
    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汽車行業的「頂流」特斯拉,近兩年的特斯拉無論是股票還是銷量都獲得了佳績,使得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順利登上全球首富的寶位。 在其他車企都紛紛看好雷射雷達前景的時候,特斯拉仍然堅持使用自家的「計算機視覺」技術。
  • 德興匯SamtradeFX官方網站:特斯拉「拯救」蔚來
    德興匯SamtradeFX官方網站報導近期,德興匯SamtradeFX官方網站指出,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都發布了好於華爾街預期的財報,這不時推升了這些公司的股價。蔚來汽車過去一年從破產的邊緣又重回「泡沫之巔」,股價上漲超越20倍。這讓一些投資人試圖從中國造車新權力中發現下一個「特斯拉」。
  • 小鵬蔚來高歌猛進,馬斯克為何卻Diss小鵬抄襲無新意?
    11月20日廣州車展,小鵬汽車發布了"鵬翼版"全新P7,何小鵬不無自豪地展示了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取得的新進展,小鵬汽車明年將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針對蔚來汽車市值超過福特和通用汽車,馬斯克嘲諷,"特斯拉每股420美元,而蔚來則是每股42美元,特斯拉是比蔚來強十倍。"或許是馬斯克感到了競爭的巨大壓力。12月1日,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發布今年11月銷量數據。數據顯示,蔚來汽車11月共交付5291臺新車,自今年4月以來連續第8個月實現同比翻番;小鵬汽車11月交付量達到4224臺,同比增長342%。
  • 蔚來李斌:特斯拉不是真的降價 是本來只值這麼多
    1月10日,在蔚來媒體溝通會上被問及特斯拉國產Model Y的價格可能會對蔚來目前的SUV有一個直接的衝擊時,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接受澎湃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作出如上表述。對於如何看蔚來產品定價高於特斯拉、特斯拉和蔚來的關係、馬斯克口中特斯拉最大競爭者可能來自中國是否所指蔚來、蔚來新車訂單如何等一系列問題,李斌及蔚來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秦力洪一一作出回應。
  • 特斯拉祭出降價屠刀!蔚來喊話,小鵬嗆聲,造車新勢力何去何從?
    消息一出,很快席捲全網,特斯拉官網一度被擠到癱瘓,還有人連夜退訂國內新能源品牌車,轉頭搶購特斯拉。對於特斯拉降價,蔚來在微博喊話:「是對手,也是隊友。2021,一起加電前行。」蔚來還號召"忠於讓自己'來電'的選擇,不要問'Why'"就在Model Y發售的當天,網上有爆料稱,蔚來汽車慘遭大規模退單,甚至連官網都擠爆了。
  • 蔚來的未來路
    雖然在對外的發聲中,李斌對於外界給予蔚來的「中國特斯拉」稱號,一直諱莫如深。但從其2018年登陸納斯達克,到如今位列中概股前十名,與特斯拉的對標著實助力不少。  特斯拉研發的第一款產品Roadster屬於超級跑車類型;蔚來的旗艦超跑EP9也在2017年,拿下了有著「性能車鍊金石」和「綠色地獄」之稱的德國紐博格林北環賽道最快圈速記錄。
  • 其實,賣 40 多萬的蔚來ET7一點也不貴
    因此大家才能看到特斯拉的車價一降再降,而蔚來的車價卻始終維持在 30 萬以上的水準,堪比奔馳寶馬奧迪。蔚來 ET7 車長 5098mm,軸距達到 3060mm。在發布之前,蔚來官方宣稱這是一款對標寶馬 7 系的車型,但怎麼看它都是一款中大型車。從車型大小來看,蔚來 ET7 對標的是寶馬 5 系,奔馳 E 級等 C 級車才對。
  • 當蔚來火力全開,李斌和秦力洪在想什麼?
    李斌解釋說:每個公司的使命不太一樣,特斯拉一直說是要不斷把成本降下來,也是這麼做的,包括車的設計、很多商業邏輯都是往下走,我認為特斯拉最終是想成為電動車時代的T型車,這是它的想法,做的事情都是在往這個方向走,這沒問題。而蔚來相信技術是基礎、效率是基礎,希望能夠給用戶最好的體驗,希望把科技和人文結合起來看全局。
  • 「鯊魚」特斯拉的降維打擊,理想、蔚來、小鵬只能跪地求饒?
    在造成新勢力當中,直面壓力最大的,可能要數蔚來EC6了。無論從外觀定位還是價格上,兩者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參數上兩者對比簡單明了:蔚來EC6基礎版價格是36.8萬元,減去1.8萬補貼的價格是35萬元,對應續航裡程是430KM;而價格為33.9萬元的Model Y續駛裡程為594KM。
  • ModelY秀價格、ET7秀「肌肉」,特斯拉、蔚來開啟新年「雙響炮...
    新年伊始,國內外造車新勢力的兩大代表特斯拉和蔚來汽車就扔下了兩顆重磅「炸彈」。1月9日,蔚來汽車在NIO Day上發布了首款旗艦轎車——蔚來ET7,並開啟預售。ET7補貼前起售價為44.8萬元;BaaS方案補貼前起售價為37.8萬元,新車將於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交付。
  • 智能駕駛的關鍵利器是什麼?
    導言:需要指出的是,我們討論的是目前基於量產的智能駕駛相關技術。因為在研發或概念期,很多前沿科技都是可以試驗的。而面向客戶的量產汽車,對技術成熟度的要求就是另一標準了(比如上下遊供應鏈的供給,量產成本的控制等等)。未來十年哪些技術會是高科技王冠上的明珠?相信智能駕駛必將佔有一席之地。
  • 上汽R搶入5G,蔚來跟進雷射雷達,特斯拉去哪了?
    在蘋果宣布入局之後,目前未來汽車陣營已經相對比較明了了:大家都害怕它整出什麼么蛾子的蘋果汽車;納斯達克第一股特斯拉;在維持和轉型之間反覆橫跳的大眾豐田奔馳寶馬。最後還有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以及以國家隊的創業品牌上汽R以及智己、廣汽埃安、東風嵐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