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天文臺報導,我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也就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其餘為G型星和K型星。
經分析表明,該成員星中的主序前恆星形成於獵戶星雲,而G型星和K型星與獵戶座星雲中的恆星處於不同的演化序列,它們並非誕生於獵戶座星雲。
據了解,該移動星群中的主序前恆星證實了部分獵戶座星雲中形成的恆星正在向外擴散,而G型星和K型星則可能曾隨旋臂密度波的峰值到來而聚集在一起,現在正隨著密度波的峰值離去而逐漸擴散開。
天文學家表示,該移動星群的發現為研究銀河系懸臂密度波驅使恆星聚集,從而觸發星雲坍塌的可能性提供了觀測證據。
此外,該發現還對理解銀河系的形成、結構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成果日前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天文學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