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新移動星群 包含206顆成員星

2020-11-24 醫藥觀察家網

銀河系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新移動星群 包含206顆成員星

中國新聞網 | 2020-05-09 11:09:20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博士生梁熙龍、趙景昆研究員等近期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同源恆星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

天文學家表示,該移動星群的發現,為研究旋臂密度波驅使恆星聚集,從而觸發星雲坍塌的可能性提供觀測證據。此外,這個位於銀河系本地旋臂的移動星群,也為研究恆星集團的瓦解提供新的研究對象。

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梁熙龍、趙景昆等科研人員介紹,移動星群的探測和起源分析對於理解銀河系的形成、結構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其探測需要可靠的自行、視向速度和距離等相關數據的大樣本及先進有效的探測方法。LAMOST海量光譜數據和Gaia天測數據強強聯合,為天文學家探測移動星群提供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次在銀河系新發現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其餘為「G,K巨星」(光譜型為G和K的已經脫離主序的比較亮的恆星)。

經科研分析表明,該移動星群中的主序前恆星形成於獵戶星雲中,而「G,K巨星」與獵戶座星雲中的恆星處於不同的演化序列,它們並非誕生於獵戶座星雲。同時,其成員星中的主序前恆星已證實部分獵戶座星雲中形成的恆星正在向外擴散,而「G,K巨星」則可能是曾隨旋臂密度波的峰值到來而聚集在一起,現在正隨著密度波的峰值離去而逐漸擴散開。

據了解,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科研人員在銀河系發現新的移動星群這一重要天文發現及相關研究成果論文,已獲國際學術期刊《天文學報》(Astronomical Journal)發表。(記者孫自法)

  • 標籤:獵戶座星雲,移動星群

相關焦點

  • 一共206顆成員星!我國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新的移動星群
    據國家天文臺報導,我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也就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其餘為G型星和K型星。
  • 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新的移動星群
    近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在網站上發布消息,博士生梁熙龍、趙景昆研究員等人利用LAMOST DR5 與 Gaia DR2的恆星數據,在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的移動星群,該發現為研究恆星如何在銀河系旋臂上聚集、如何觸發星雲坍塌、如何催生新恆星等問題提供了寶貴的觀測證據。
  • 我國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
    繼中科院在銀河系發現兩處孕育恆星的巨大分子雲之後,相距還不到幾天時間裡,我國科學家又在天文學方面取得巨大成果,科學家們又在銀河系發現了新移動星群。什麼是移動星系群?移動星群是具有相似空間速度的恆星集合,當這些恆星集團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時,由於受銀河系中心引力場影響的原因,恆星集團的成員星在空間上通常會形成一個拉伸結構,組成這個結構的成員星具有相近的空間速度,這個恆星集團就被稱為「移動星群」據國家天文臺報導,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根據觀測研究發現,該移動星群共包含206
  • 我國科研團隊在銀河系發現新的移動星群:一共206顆 G型星和K型星
    據國家天文臺報導,我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也就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其餘為G型星和K型星。
  • 中國天文學家在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博士生梁熙龍、趙景昆研究員等近期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同源恆星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該成果5月初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天文學報》上。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獵戶座移動星群,有206顆恆星集合,正不斷擴散
    天文學家們認為在我們銀河系中,至少有個1000~4000億顆恆星,如此巨大的數量,讓人不由得去感嘆銀河系之大,而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只是這數千億顆恆星系統中的一個。不過在銀河系中也有一些恆星,並沒有跟隨銀河系的運行總趨勢而運行,它們有獨特的起源、形成和運行過程,這樣的恆星通常被稱為「移動星群」或者「星協」,它們是一種或者幾種恆星的集合,2020年5月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對外宣稱該臺博士生梁熙龍、趙景昆研究員等近期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全稱為「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
  • 中國科學家在『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新的移動星群,對銀河系的形成...
    我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
  • 科學家發現獵戶座星雲74顆原恆星 已對人類解密銀河系有重大意義
    近期,我國天文學界頻頻傳出好消息,我國天文科學家近期發現,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了206顆的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也就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該發現對於理解銀河系的形成,結構和演化具有重大的科學指導意義。那麼什麼是星雲?
  • 中國科學家再取重大成就,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轟動整個航天界
    根據環球網報導,中國科學家再次取得了重大成就,在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這一發現轟動了整個航天屆,使得整個航天界都沸騰了。我國天文研究團隊利用郭守敬天文望遠鏡和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在獵戶座星雲附近看到了新的移動星群,由206顆成員星組成,74顆是主旭前恆星,其餘的都是G型和K型星體,而這些星體與獵戶座的恆星存在一定序列差異,也就是表示它們並非是獵戶座所衍生,根據專家觀察,這個移動星群目前還在向外擴散,但G型和K型星體卻在逐漸分散,而分散的原因是受懸臂密度波的影響,推測星雲的坍塌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原理,這一發現可以說是對銀河系有了新的認知
  • 「天才少年」曹原再次同日發表2篇Nature 石墨烯超導又有新突破
    研究人員對來自世界各地的 6000 多個冠狀病毒序列進行了分析,發現這種新毒株(G614)只要進入人群中,短短幾周內就會成為當地病毒的主要形式。其中,美國華盛頓州最早在 2 月下旬發現原始毒株感染,但是自 3 月中旬開始,變異的新毒株卻佔據了主導地位。值得警惕的是,這種新毒株不僅傳播速度比此前發現的毒株更快,而且還可能導致二次感染。目前,研究人員尚不清楚該毒株具有更強傳染性的原因。
  • 獵戶座星雲附近將孕育出新的生命?科學家疑似發現他們的蹤跡
    科學家們認為,獵戶座星雲是下一個有望孕育出生命的「恆星保育中心」,這也是人們在尋找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時,往往在恆星附近篩選的原因之一。未來我們有望在獵戶座星雲附近找到關鍵的線索,為相關言論提供更加有力的證據。太陽為我們提供了溫暖和光明,雖然它並不是孕育人類的關鍵恆星,但是它在人類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獵戶座是冬夜星空中最美麗的星座!獵戶座星雲裡的變星是怎麼回事
    在1985年發表的變星總表中刊載了獵戶座星雲T星協(包含許多金牛座T型變星的年輕星群)的697顆變星,其中的多顆變星已被命名。現在我們僅把集中在星雲中心區域的獵戶座四邊形及其近鄰的變星介紹給讀者。獵戶變星並不局限於獵戶星座,在與亮星雲或暗星雲有聯繫的天空裡都可以找到。獵戶變星還包括像金牛座T型星這樣的變星(INT型)。金牛T星可以通過它們光譜裡的某些特徵加以辨認,但它們構成光變的機制大體相同,即大氣中的激烈活動,以及被附近運動的氣體和塵埃雲所食。一些獵戶變星由於自旋也出現周期性的光變。
  • ...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發現距地球最近的黑洞,2019中國高被引學者出爐
    他們發現,這些新冠病毒共享的同一祖先來自2019年年底,這個時間段正好可能是新冠病毒跳躍到人類宿主的時間。研究:羊駝產生的抗體可以消滅新冠病毒近日,比利時科學家發現羊駝的抗體可以消滅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在當地時間5日在美國的《細胞》雜誌上發表了相關研究結果。科學家從比利時一隻名為溫特羊駝體內發現了2種分別用來對抗MERS和SARS的有效抗體,同時,科學家證實這2種抗體同樣可以消滅新冠病毒。
  • 中國觀測到巨型星團 比獵戶座亮100倍
    W49A是銀河系中最有趣的區域之一,因為它比獵戶座星雲還要亮100倍,然而因為被大量的塵埃物質遮擋,僅有微量的可見光和紅外發射能夠洩露出來。W49A是一個活躍的大質量恆星形成區,它位於銀河系中心反方向的英仙旋臂,距離地球大約36,000光年。這個區域的分子雲中顯示出極端劇烈恆星形成活動,其產生恆星的速率比銀河系內分子雲的平均值高100倍以上, 因此常被當做特例來對比星暴星系中的極端物理環境。
  • 銀河系中間最亮的一團是什麼,是不是銀河系的一個大太陽?
    這些星群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球狀星團,開放星團和恆星關聯。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年齡和成員恆星的數量。 質量最大的星團是球狀星團,有單獨的引力中心,而且引力中心可以束縛星團內的全部恆星。
  • 球狀星團:集中了銀河系中最早形成的一批恆星,分布在銀河系中心
    雖然恆星數量超過10顆以上就可以形成星團了,但是實際上我們在銀河系內發現的星團,其擁有的恆星數量都十分驚人,有的星團甚至擁有多達幾十萬顆恆星。銀河系中心的球狀星團科學家根據星團中恆星之間的距離和結構關係,把星團分為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
  • 星團是什麼?你真正了解星團嗎?
    星團是指恆星數目超過10顆以上,並且相互之間存在物理聯繫(引力作用)的星群。星團按形態和成員星的數量等特徵分為兩類: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包含幾十至二.三千顆恆星,成員星分布得較為鬆散,用望遠鏡觀測,容易將成員星一顆顆地分開.少數疏散星團用肉眼就可以看見,如金牛座中的昴星團和畢星團。
  • 最新發現!科學家在研究恆星起源的時候發現了有趣的一幕
    而就在近日,從NASA的紅外天文學平流層觀測站(SOFIA)的最新研究出來的數據中發現,在距離地球1500光年、直徑約16光年的巨大獵戶座大星雲中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有一顆正在孕育中的新星的恆星風正在阻止更多的新恆星在它附近形成。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一個龐大的恆星家族
    本文轉自【cnBeta.COM】;瞥了一眼下面的圖片,我們不難發現銀河系裡有大量的恆星。天文學家表示,銀河系中充滿了恆星流,但其中一個恆星流裡面似乎有近500顆恆星。天文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銀河系中發現了8292個恆星流。
  • 由大約100顆恆星組成,銀河系中又發現一個疏散星團!
    新發現的星團,命名為Gaia 8,由大約100顆恆星組成,很可能包括Beta Lyrae變量,這一發現發表在《arXiv》上。疏散星團是由相同的巨型分子雲形成,是相互鬆散地引力結合在一起的恆星群。到目前為止,在銀河系中已經發現了超過1000個這樣的恆星群,科學家們還在尋找,希望能找到各種各樣的這些恆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