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

2021-01-16 大自然研究生

近幾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可謂是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近年來由於我國的觀測設施越來越尖端,越來越完善,我們在天體研究方面也開始躋身世界前列。

繼中科院在銀河系發現兩處孕育恆星的巨大分子雲之後,相距還不到幾天時間裡,我國科學家又在天文學方面取得巨大成果,科學家們又在銀河系發現了新移動星群。

什麼是移動星系群?移動星群是具有相似空間速度的恆星集合,當這些恆星集團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時,由於受銀河系中心引力場影響的原因,恆星集團的成員星在空間上通常會形成一個拉伸結構,組成這個結構的成員星具有相近的空間速度,這個恆星集團就被稱為「移動星群」

據國家天文臺報導,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根據觀測研究發現,該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也就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

原恆星是處於「原始狀態」的恆星,原恆星由「大爆炸」後產生的星際雲演變而來,它是在星際介質中的巨分子雲收縮下出現的天體,是恆星形成過程中的早期階段,科學家表示該發現對理解銀河系的形成、結構及演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家表示:這次的新發現不同於之前已知的移動星群,這次發現的移動星群位置在獵戶座星雲附近, 共包含206顆成員星,目前該移動星群為研究旋臂密度波驅使恆星聚集,從而觸發星雲坍塌的可能性提供了觀測證據。

銀河系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一直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存在,更多深入的了解銀河系一直是我們人類的夢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今天我們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不斷深入的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雖然我們今天對整個龐大的銀河系還知之甚少,但我相信憑藉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解開它神秘的面紗。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文學家在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博士生梁熙龍、趙景昆研究員等近期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同源恆星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該成果5月初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天文學報》上。
  • 我國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新的移動星群
    據國家天文臺報導,我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也就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其餘為G型星和K型星。
  • 中國科學家再取重大成就,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轟動整個航天界
    根據環球網報導,中國科學家再次取得了重大成就,在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這一發現轟動了整個航天屆,使得整個航天界都沸騰了。我國天文研究團隊利用郭守敬天文望遠鏡和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在獵戶座星雲附近看到了新的移動星群,由206顆成員星組成,74顆是主旭前恆星,其餘的都是G型和K型星體,而這些星體與獵戶座的恆星存在一定序列差異,也就是表示它們並非是獵戶座所衍生,根據專家觀察,這個移動星群目前還在向外擴散,但G型和K型星體卻在逐漸分散,而分散的原因是受懸臂密度波的影響,推測星雲的坍塌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原理,這一發現可以說是對銀河系有了新的認知
  • 銀河系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新移動星群 包含206顆成員星
    銀河系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新移動星群 包含206顆成員星 中國新聞網 | 2020-05-09 11:09:20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該臺博士生梁熙龍、趙景昆研究員等近期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
  • 中國科學家在『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新的移動星群,對銀河系的形成...
    我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天文學家表示,該移動星群的發現,為研究銀河系旋臂密度波驅使恆星聚集、從而觸發星雲坍塌的可能性提供了觀測證據,對於理解銀河系的形成、結構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 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新的移動星群
    近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在網站上發布消息,博士生梁熙龍、趙景昆研究員等人利用LAMOST DR5 與 Gaia DR2的恆星數據,在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的移動星群,該發現為研究恆星如何在銀河系旋臂上聚集、如何觸發星雲坍塌、如何催生新恆星等問題提供了寶貴的觀測證據。
  • 我國科研團隊在銀河系發現新的移動星群:一共206顆 G型星和K型星
    據國家天文臺報導,我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也就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其餘為G型星和K型星。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獵戶座移動星群,有206顆恆星集合,正不斷擴散
    不過在銀河系中也有一些恆星,並沒有跟隨銀河系的運行總趨勢而運行,它們有獨特的起源、形成和運行過程,這樣的恆星通常被稱為「移動星群」或者「星協」,它們是一種或者幾種恆星的集合,2020年5月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對外宣稱該臺博士生梁熙龍、趙景昆研究員等近期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全稱為「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
  • 科學家發現獵戶座星雲74顆原恆星 已對人類解密銀河系有重大意義
    近期,我國天文學界頻頻傳出好消息,我國天文科學家近期發現,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了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了206顆的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也就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該發現對於理解銀河系的形成,結構和演化具有重大的科學指導意義。那麼什麼是星雲?
  • 「黑洞」是由星群系統轉化而來
    ,包括我們銀河系的中心。都隱藏著一個質量大小不一,約有99萬~400億個太陽質量,引力極其強大,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中逃脫,人類不能直接發現觀測到,只能根據周圍星體的力場,宇宙空間中的阿爾法射線,推算證明這一神秘天體「黑洞」的存在。並認為;它是一顆質量大於太陽幾十至幾百上千倍以上的恆星,熱核反應基本耗盡釋放完中心的能量,再也沒有力量支撐起外殼巨大重量時。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一個龐大的恆星家族
    本文轉自【cnBeta.COM】;瞥了一眼下面的圖片,我們不難發現銀河系裡有大量的恆星。天文學家表示,銀河系中充滿了恆星流,但其中一個恆星流裡面似乎有近500顆恆星。天文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銀河系中發現了8292個恆星流。
  • 球狀星團:集中了銀河系中最早形成的一批恆星,分布在銀河系中心
    雖然恆星數量超過10顆以上就可以形成星團了,但是實際上我們在銀河系內發現的星團,其擁有的恆星數量都十分驚人,有的星團甚至擁有多達幾十萬顆恆星。銀河系中心的球狀星團科學家根據星團中恆星之間的距離和結構關係,把星團分為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
  • 揭秘中子星黑洞在星群中併合,可為觀測引力波指路
    揭秘中子星黑洞在星群中併合,可為觀測引力波指路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20-03-06 08:09
  • 我國天文望遠鏡巡天新發現:銀河系比以前認為的更大!
    利用LAMOST數據,天文學家在搜尋奇異天體、給銀河系重新畫像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LAMOST運行與發展中心主任 趙剛:以前我們認為銀河系的半徑只有5萬光年,實際上通過觀測以及與國際各方的合作後,我們先把盤的半徑從5萬光年增加到6.2萬光年。
  • 科學家發現星系像極了地球的構造!就在銀河系!
    就在銀河系,科學家發現星系像極了地球的構造!據了解,該項研究藉助於蓋亞空間望遠鏡近來創建的一個對銀河系10億顆恆星的天體調查數據,在這些數據中,科學家發現了這些奇妙的「宇宙山脈」,對此他們既好奇又困惑,因為他們幾乎不知道這些驚人的地理特徵是如何形成的。
  • 科學家發現一顆白矮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飛越銀河系
    據外媒BGR報導, 研究人員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移動的恆星。 這顆白矮星被認為已經部分爆炸,使恆星的剩餘物質以難以置信的速度飛行。這顆恆星的速度估計在每小時56萬英裡左右。天文學家認為. 事實上,這顆白矮星似乎經歷了一次 「部分超新星」事件,這導致它被猛烈地拋向我們的銀河系。
  • 我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恆星,比太陽自轉速度快270倍
    據央視新聞等媒體報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發布消息稱我國科學家通過郭守敬望遠鏡發現了一顆銀河系自轉速度最快的恆星,赤道地區的轉速可達每秒540千米,比已知速度第二快的恆星轉速快了100千米左右。而太陽赤道地區的自轉速度只有每秒2公裡左右,而我們地球赤道地區的自轉速度只有每秒463米。
  • 橫看成嶺側成峰,銀河系有多大?
    我們看銀河系和太陽系就是這個樣子。銀河系的直徑達16萬光年,中心厚度1.2萬光年。它是本系星群(包括銀河系在內的大約50多個星系所組成的一群星系,重心位於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間)的第二大星系。它所包含的恆星數量在2,000億至4,000億顆之間,並且包含了至少1,000億顆行星。恆星數量之所以如此不確切,足足相差了一倍,這是因為有非常多的恆星,它們的質量非常低,很難檢測得到。
  • 科學家發現連結銀河恆星的巨大結構
    本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太空人對銀河系中恆星的概念,同時也可能推翻舊觀念,引發人們對星系的全新思考。通過觀察該地圖,他們有一些意外發現:某個先前未引起科學家注意的結構,位於離地最近的銀河旋臂周圍。後證實該結構構成了雷迪克利夫波。  祖克稱:「起初我們並不相信這結構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它太大了。
  • 銀河系最快的恆星被發現,以8%的光速移動,愛因斯坦又對了
    在距我們地球大約26,000光年的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稱為射手座A*(SgrA *)。這個天體的總長為4400萬公裡,約為我們太陽的400萬倍,因此它具有巨大的引力,使數百顆恆星緊密圍繞它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