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博士生梁熙龍、趙景昆研究員等近期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同源恆星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該成果5月初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天文學報》上。
據介紹,移動星群的探測和起源分析對於理解銀河系的形成、結構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其探測需要可靠的自行、視向速度和距離等相關數據的大樣本及先進有效的探測方法。這次在銀河系新發現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其中74顆是主序前恆星(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其餘為「G,K巨星」(光譜型為G和K的已經脫離主序的比較亮的恆星)。
經科研分析表明,該移動星群中的主序前恆星形成於獵戶星雲中,而「G,K巨星」與獵戶座星雲中的恆星處於不同的演化序列,它們並非誕生於獵戶座星雲。同時,其成員星中的主序前恆星已證實部分獵戶座星雲中形成的恆星正在向外擴散,而「G,K巨星」則可能是曾隨旋臂密度波的峰值到來而聚集在一起,現在正隨著密度波的峰值離去而逐漸擴散開。
【來源:青瞳視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