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率先實現水平井鑽採深海「可燃冰」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記者王立彬)在水深1225米的海域,我國一舉攻克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

  第二輪試採平臺「藍鯨2號」噴出雙火焰(3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第二輪試採平臺「藍鯨2號」噴出的火焰(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自然資源部26日在此間宣布,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取得重大標誌性成果。

  第二輪試採平臺「藍鯨2號」(3月1日攝)。 新華社發(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在「藍鯨2號」試採平臺上,工作人員在進行重力取樣(3月19日攝)。 新華社發(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本輪試採1個月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是第一輪60天產氣總量的2.8倍。試採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關鍵技術,實現產氣規模大幅提升,為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我國也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

  在「藍鯨2號」試採平臺上,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作業正在進行(2019年11月27日攝)。 新華社發(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據介紹,我國通過自主研發關鍵技術裝備體系,大大提高了深海探測開發能力,形成六大類32項關鍵技術,其中6項領先優勢明顯;研發了12項核心裝備,其中控制井口穩定的裝置吸力錨打破國外壟斷。這些技術裝備在海洋資源開發、涉海工程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將帶動形成新的深海技術裝備產業鏈,增強我國「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能力。我國創建的環境保護和監測體系,進一步證實天然氣水合物綠色開發的可行性。我國自主創新的環境風險防控技術體系,構建了大氣、水體、海底、井下「四位一體」環境監測體系,確保了試採過程甲烷無洩漏、未發生地質災害。

  第二輪試採平臺「藍鯨2號」噴出的火焰(資料照片)。新華社發(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大致可分為理論研究與模擬試驗、探索性試採、試驗性試採、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5個階段。本試採成功實現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的跨越,邁出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極其關鍵的一步。目前第二輪試採仍在進行中,科技人員將圍繞加快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和實施生產性試採,進行必要的試驗工作。

我國率先實現水平井鑽採深海「可燃冰」-新華網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772795

相關焦點

  • 多種技術設備自主研發 開採可燃冰有望再提速
    多種技術設備自主研發,產業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開採可燃冰 有望再提速(解碼)核心閱讀日前,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圓滿成功。經過前期的理論研究和實驗,這次試採創新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使用了多種自主研發的技術設備,有效提高了產氣規模、開採效率。
  • 我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3月26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匯報視頻會上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
  • 我國可燃冰再突破:Level 1到Level 2需要多少加成?
    它還有個更通俗易懂的名字,可燃冰。就在這一年的5月18日,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宣布,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採成功。這次試採是我國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採。時隔近三年,捷報再次傳來!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電纜網訊】日前,據科技日報報導,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並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記錄
  • 中國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這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可燃冰,也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據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介紹,本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技術,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從海底以下237米至304米的可燃冰礦藏中開採出天然氣。
  • 中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我國可燃冰開採創造兩項新世界紀錄我國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3月26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匯報視頻會上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
  • 我國可燃冰再突破:Level 1 到Level 2 需要多少經驗加成?
    它還有個更通俗易懂的名字,可燃冰。就在這一年的5月18日,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宣布,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採成功。這次試採是我國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採。時隔近三年,捷報再次傳來!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兩項世界紀錄,為什麼開採可燃冰這麼難?
    據新京報快訊,3月26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匯報視頻會上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
  • 世界將目光投向中國,可燃冰試採再獲突破,創世界紀錄,外國惶恐
    暢遊科學海洋,共尋宇宙之妙,大家好,我是南城~就在昨天(3月26日),我國自然資源部宣布,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成功。這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可燃冰,也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
  • 可燃冰開採又創紀錄,為何令人這麼振奮?它與環保有啥關係?
    這兩天有個消息令人振奮,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還創下了兩項世界紀錄。到底怎麼回事?原來,2019年10月,我國正式啟動了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
  • 我國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告捷 日均產氣量創新世界紀錄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記錄。
  • 我國科學家發明可燃冰冷鑽熱採技術
    在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木裡盆地,科研團隊利用該技術首次鑽獲了我國陸地天然氣水合物實物樣品,並成功實現了陸地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打破了國外水合物鑽探取樣技術的壟斷,填補了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鑽採技術空白。
  • 中國可燃冰開採創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
    中新網3月26日電 據自然資源部官方微博消息,3月26日,自然資源部召開的匯報視頻會上發布,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突破。2007年6月,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發現可燃冰,2008年,在青海祁連山首次發現陸上可燃冰。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來源:中國能源網3月26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第二輪試採,日前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下兩項世界紀錄 邁出產業化關鍵一步(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自然資源部宣布,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圓滿成功。這次試採是全球首次利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可燃冰,也是繼2017年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後,推進產業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第二輪試採成功實現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階段性跨越,邁出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中極其關鍵的一步。 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開發已被納入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目錄。國土資源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在稅收優惠、價格補貼等方面制定出臺扶持政策,提升企業積極性,鼓勵和引導企業有序進入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領域。據權威數據,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約800億噸油當量。
  • 深海礦藏開採先行者!我國可燃冰試採創世界紀錄,遠超日本!
    圖為可燃冰自從1810年,英國科學家漢弗萊·戴維在實驗室第一次合成氣體水合物CH4·8H2O,它就是我們熟知的可燃冰。1934年曾被蘇聯人認為是一種對輸氣管道有害的物質,之後人們加深了對它的認識,才意識到這種天然資源的寶貴性,世界各國紛紛建立起了自己的開採點,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已經在可燃冰開採領先世界。圖為可燃冰開採工程人員為何可燃冰會成為未來能源?
  • 我國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26日召開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並創造了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 可燃冰試採成功意味著什麼?什麼時間試採成功的?附官方最新消息
    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採。和人們熟悉的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氣田相比,可燃冰要神秘得多。但這種由水和天然氣在高壓、低溫情況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卻是標準的「高潛力」能源。
  • 未來的清潔能源-可燃冰 是什麼開採技術難題導致它銷聲匿跡
    可燃冰的學名叫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它是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似冰狀可燃燒的氣體水合物。當甲烷和水相遇後,如果溫度低達零攝氏度時,只需要30個大氣壓,便可以讓他們結合在一起,形成像冰一樣的白色結晶物質。
  • 可燃冰的探測與開採
    然而,由於地球深部充斥著堅硬的巖石、處於高溫高壓極端環境,人類對地球深部的認知還非常膚淺,遠沒有達到對太空和深海的認識程度。 2010年,聯合國「國際行星地球年」將地球深部作為地球科學的最後前沿。因此,創新深地科學理論、發展深地探測技術,解釋地球深部奧秘,是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資源和生存空間基本問題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