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羅粉是海南文昌市的傳統特色小吃,因興起文昌市的抱羅鎮得名,是到海南的遊客必吃的特色美食小吃。抱羅粉是海南文昌市的特色小吃米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羅鎮得名,相傳自明代起抱羅粉就成為抱羅鎮聞名四鄉的美食了。抱羅粉屬湯粉類,其貴在湯好,湯質清幽,鮮美可口,香甜 。抱羅粉的湯較甜,但是這是一種獨特的鮮甜,甜而不膩,且甜中帶酸, 其味妙不可言。由於海南島地處中國最南端,糧食類以大米為主,所以米粉類小食在海南比較普遍,抱羅粉則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抱羅粉因盛起文昌市的抱羅鎮而得名,相傳自明代起抱羅粉就成為抱羅鎮著名四鄉的美食了。抱羅粉是一種米粉,其粉身比「海南粉」略粗,瓊北各地稱之為「粗粉湯」。真正的抱羅粉顏色呈半透明狀,軟而韌,有入口即化,但又有嚼勁的感覺,和粗粉不同的是,粗粉比較脆,而且不像抱羅粉那麼柔軟,但因為文昌縣抱羅鎮所產的最出名,抱羅粉的名字就叫開了。粉身潔白柔軟爽滑,湯熱味鮮,佐料奇香耐咀嚼,不羶不膩,鮮香略帶酸辣,誘人食慾。
舊時的抱羅粉粉湯通常是用牛骨煮湯配製而成,粉湯則吸收了粵菜的上湯製法,用多種原料熬煮而成,其味較之舊時的粉湯更加鮮美。用這種鮮湯衝調米粉條配上精製牛肉乾,瘦肉絲、粉腸、花生仁、少許酸筍、酸菜骨、辣椒等配料、佐料,當然會引起您強烈的食慾。抱羅粉—該粉選優質大米精心制粉,粉條白皙細滑,幹拌吃配上牛肉乾、花生米、芝麻仁、竹筍、酸菜、豆芽及芝麻油或花生油,加入少許辣椒或胡椒粉,鮮美滑嫩,香噴可口。湯吃,配以瘦豬肉、豬肝、豬粉腸、豬腎、豬脾、竹筍、酸菜等,味道鮮美,多吃不膩。用大米酌量淘淨,清水浸泡,細磨成漿,裝進布袋,擠出水分,將粉袋再放清水中浸泡,然後將粉團抖出,加入食油、香油和清水調勻成糊漿,裝入壓粉筒(筒底有多孔漏眼),用力將糊漿徐徐擠壓,通過漏眼成線條落入沸水鍋中,剛熟撈起,過涼水冷卻,置竹籮中瀝去水分即成。靚湯主要用豬、牛骨熬煮,湯滾時把浮沫除淨,熬至骨味完全滲出,再調入適量食鹽、味精增鮮即成。佐料炒花生米、炒芝麻仁(碾成碎未)、炒筍絲、炒酸菜、特製牛肉乾絲、炒豬肉絲、蒜香熟油、香菜、蔥花等等。調配抓一把粉條(重約150克)於碗中,逐一加入適量佐料,打一勺滾燙靚湯澆過粉面,灑進少量胡椒粉即成,喜歡吃辣的,加一點辣椒則更起味。

海南和樂蟹粥——和樂蟹產於萬寧市和樂鎮一帶,膏滿肉肥,為其他蟹種罕見,特別是其脂膏,金黃油亮,猶如鹹鴨蛋黃,營養豐富。與內地河蟹相比,和樂蟹有兩個特點:一是脂膏幾乎整個覆於後蓋,膏質堅挺;二是和樂蟹肉質優而量多。新派海府味,海口人特別喜歡喝粥,特別是在晚上,他們覺得喝一碗粥可以讓腸胃舒服,和樂蟹粥就是海口人喝粥的首選。和樂蟹指產於萬寧市一帶海中的和樂蟹,膏滿肉肥,為其它青蟹罕見,特別是其脂膏,金黃油亮,猶如鹹鴨蛋黃,香味撲鼻。用和樂蟹做的美食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在結束的香港人最喜歡的海南旅遊產品評選中,海南粉、清補涼、熱帶果肉食品等海南特色美食入選「香港人最喜歡的海南十大美食」。這是南海網記者從海南省旅遊委獲悉的。「香港人最喜歡的海南十大美食」依次為文昌雞、東山羊、加積鴨、文昌抱羅粉、和樂蟹、臨高乳豬、海南雞飯、海南粉、琳琅滿目的熱帶果肉食品、夏日清補涼。此菜主要突出「和樂蟹」原質原味,其蟹肉鮮嫩,膏黃色似鹹蛋黃,酵姜醋 偌料而食,味極鮮美,且富營養,有「補骨髓,滋肝陰,充胃液,養筋活血,治 疽愈核」之藥用功效。螃蟹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甲殼素、鐵、鋁、磷等成分。螃蟹是秋令美食,味美肉鮮,特別是蟹黃更是獨具風味。可生烹,可酒浸 ,可糟收,可鹽醃。和樂蟹體大肉嫩,滋味鮮美。
雞屎藤粑仔是一道廣西、廣東,海南等地流行的小吃。是很好的滋補品,有清熱、解毒、祛溼、補血的功能。雞屎藤其實是一種蔓藤類植物,喜歡生長於氣候溫熱、潮溼的灌木叢中,生命力很強。因為葉子用手揉 爛後初聞有一股雞屎味,所以才得這樣一個不雅的名字,但其實久聞又會有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在書本上,文人雅士為雞屎藤取名「雞矢藤」以除臭,但民間卻仍然喜歡這種直白的稱呼。由於雞屎藤有清熱、解毒、祛溼、補血的功能,被民間稱為「土參」。作為中草藥入藥,它能祛風利溼,消食化積,止咳,止痛,還可以用於風溼筋骨痛,跌打損傷等。民間傳說,婦女在農曆七月初一吃雞屎藤粿仔湯,還可以補血。「雞屎藤粑仔」的做法是:將採摘的新鮮雞屎藤葉和藤在太陽下曬乾,並像中藥一樣打成粉,再與碾成粉的大米混合,用水和勻,掐成約小指大小似小蟲狀的粑仔;待鍋中水燒開後,下粑仔、薑絲、椰絲,再加適量紅糖,美味可口的「雞屎藤粑仔」就做好了。或是粑仔加入椰奶和冰塊,一碗類似清補涼的「椰奶雞屎藤粑仔」就做好了。
按照海南一些地方的風俗,每年的七月初一,也就是「鬼開門」的第一天開始家家戶戶必吃雞屎藤粑仔。在以前那貧困的歲月裡,小孩子的總是扳著手指算著「做節」的日子的到來,因為在海南,「做節」總是與有好吃的連在一起。一年一度的「七月初一」快來時,小孩子便歡呼:「有雞屎滕粑仔吃羅!」每年這個時候,也是雞屎滕長的最茂盛的時候。大人小孩就手挎藍子,到山坡上、水溝邊採摘雞屎滕葉子。村子裡,舂米粉的聲音此起彼落,寂寥的山村上空,瀰漫著一股雞屎滕的清香,很是恬人。在瓊海,雞屎藤是夜宵當之無愧的主角。夏天,一碗冰鎮椰奶雞屎藤粑籽,冰爽宜人香甜糯軟;冬季,一碗熱騰騰的雞屎藤耙仔,伴著紅糖薑絲的香味,可以驅散一天的倦意。海南人用雞屎藤做的小吃 。還有雞屎藤湯圓和雞屎藤米粉近年,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特別是對野生無汙染的植物的營養價值的認識,一些富有營養的地方食品被挖掘出來,名不見經傳的符合綠色食品概念的雞屎藤米粉已經堂而皇之地登上商品貨架、邁入賓館酒家。過去名不見經傳的符合綠色食品概念的「雞屎藤粑仔」現在成為瓊海最有名的小吃,1999年,經過本地廚師的包裝和提升,更被列為「中華名小吃」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