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發布醫療AI產品支持腫瘤早篩;斯坦福教授加盟匯醫慧影;Adobe...

2020-11-25 雷鋒網

騰訊發布首個醫療AI產品,支持腫瘤早篩

8月3日,騰訊發布了其首個醫療AI產品「騰訊覓影」,將食管癌早期篩查作為首個進入臨床預試驗的項目。同時,騰訊還宣布發起成立了人工智慧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成為首批加入聯合實驗室的合作醫院。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食管癌是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由於缺乏足夠的認知和有效的早期篩查手段,目前我國早期食管癌檢出率低於10%。而騰訊覓影篩查一個內鏡檢查用時不到4秒,對早期食管癌的發現準確率高達90%。

此外,騰訊還將聯合汕頭市衛計局、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利用騰訊覓影的AI醫學影像技術,為食管癌高危人群提供免費公益篩查。未來,依託騰訊覓影AI醫療影像產品的能力,騰訊、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還會與各合作方,在全國不同地區針對不同病種以公益篩查的方式,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醫療支持。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邢磊加盟匯醫慧影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放射腫瘤學系醫學物理部主任邢磊教授宣布,將於8月6日正式擔任匯醫慧影首席顧問科學家。邢磊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同時兼任斯坦福電子工程系、分子影像及生物信息專業以及Bio-X的教授。他從事醫學影像,醫學物理以及醫學信息方面的教學研究20餘年,發表專業論文數目近300篇,主持過多個NIH、DOD、NSF、ACS、RSNA及其它機構的重大科研項目,曾獲美國癌症協會研究學者獎、美國醫學物理學會 (AAPM) 最佳論文獎、及谷歌研究獎,是AAPM和 AIMBIE(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國家千人。

邢磊擔任匯醫慧影首席顧問科學家後,將為匯醫慧影醫學影像系列產品研發提供方向性指導和支持,聚集匯醫慧影的力量,專注於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跨學科研究和臨床應用。

Adobe 通過AI推動個性化營銷

8月3日,Adobe 宣布將在 Adobe Marketing Cloud 的個性化引擎 Adobe Target 中開放數據科學與算法優化能力。品牌可以在 Adobe Target 中插入他們自有的模型和算法,進而帶給消費者最佳體驗。除此之外,Adobe 還宣布了由 Adobe Sensei 支持的 Adobe Target 新功能,包括提升客戶建議、精準定位目標、優化體驗以及自動創建個性化產品。

品牌可以通過結合自身的產業專業知識與 Adobe Target 中強大的 Adobe Sensei 機器學習工具、人工智慧工具,大規模地提供個性化的用戶體驗並從中獲利。舉例來說,一家已創建了專有算法以用來預測哪個客戶最有可能對某種優惠產生回應的金融服務公司,可藉由在 Adobe Target 中插入這種算法對模塊進行流量測試,進而向各個客戶提供最合適的優惠。

除此之外,Adobe 還發布了 Adobe Target 中由 Adobe Sensei 支持的新功能,以提升個性化體驗、滿足客戶所需。

以 APP 為切入口,AI 正在改變花木行業

世界植物豐富,單就我國而言就有約3.4萬種之多,識別植物及科普植物知識成為大眾需求。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技術不斷發展,作為致力於移動互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研究的公司,對相關技術的足夠關注及投入,以識別、科普植物的app應運而生,適合園藝工作者、園林建築師、教育者、旅行者、背包客和普通市民等一切植物愛好者,是日常學習和野外求生的利器。

目前,國內市場湧現出的植物識別app有:魯朗軟體的「花伴侶」、大拿科技的「形色」、微軟的「微軟識花」、百度的「看圖識花」、網龍網絡的「花滿城」「發現·識花」,及「LikeThat Garden」等。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圖像識別引擎+行業分類圖庫,可衍生出更多的針對特定行業的圖像識別能力,包括病蟲害識別、建築識別、礦石識別、氣象預報等,說實現萬物識別也不誇張。該API可結合行業圖庫訓練,針對行業需求的圖像識別模型,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農業 AI 預測平臺「季前早知道」上線

「季前早知道」預測平臺是一個人工智慧農化服務系統,依託中國農大-司爾特測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多年的累積數據,根據農民不同的種植需求,量身定製作物生長與土壤健康研究報告。只要輸入種植區域、種植作物、種植範圍,系統就會自動生成一份施肥報告,包括施什麼肥、如何施肥、何時施肥等等。

除此以外,它還會實時抓取各地的主要農產品價格,幫助農民預測種植收益。官方表示,「一直以來,我們都在關心 AI 如何影響醫療、服務、工業、金融等行業,卻忽視了 AI 在農業上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業內人士也指出,「即使是在經濟發達的國家,人工智慧農業仍處於早期階段,而目前我國農業的人工智慧大多表現在傳感檢測上的自動灌溉功能上,像國外已做到的識別病害雜草、檢測土壤肥力並均勻施肥等人工智慧功能都尚未普及。」

以色列創企 Prospera 將 AI 引入農業進行土壤分析

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創企 Prospera 在 B 輪融資中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資金,而該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利用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技術幫助農民分析從田地獲得的數據。該創企將利用這筆融資進軍更多的全球市場,擴大面向客戶的團隊規模,並將覆蓋更多的作物。

AI 技術將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在土壤分析等農業生產智能分析系統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就是人工神經網絡(簡稱ANN),它將模擬人腦神經元,實現對人腦系統的簡化、抽象和模擬等技術分析土壤性質特徵,並將其與宜栽作物品種間建立關聯模型。藉助非侵入性的探地雷達成像技術探測土壤性質特徵和通過分析電磁感應土壤傳感器獲取的信號的技術獲取土壤表層的粘土含量信息等等。從而精準的判斷出相應的土壤適合宜栽的農作物,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AI技術將可以幫助農民選擇合適的水源、合適的肥料對農作物進行灌溉,施肥,保證農作物的用水量、施肥量,大大減輕灌溉問題對農作物產量造成的不良影響。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專訪匯醫慧影首席戰略官唐海瑞:我們為什麼不怕BAT?
    醫療行業的每一次推進,唐海瑞都不會缺席。2014年,唐海瑞創辦一生佳,核心業務包括健康管理、保險保障、數據分析等。同時擁有臨床醫學碩士學位、國際金融和市場營銷MBA學位的他,對於醫療行業中的暗潮湧動尤其敏感。2018年1月,唐海瑞加盟匯醫慧影團隊,擔任全球合伙人兼首席戰略官,著力AI影像醫療商業化道路的多樣化發展。
  • 匯醫慧影攜AI醫療全周期產品亮相北美放射年會
    匯醫慧影攜AI醫療全周期產品亮相北美放射年會 匯醫慧影攜AI醫療全周期產品亮相北美放射年會 2018-11-29 15:55:07  來源:中華網投資作為一家致力於全球化市場的醫學影像AI公司,匯醫慧影攜兩款全周期AI產品-「乳腺癌人工智慧全周期健康管理平臺」和「AORTIST2.0主動脈人工智慧雲平臺」再次亮相北美放射年會,這是中國AI醫療全周期產品首次出海。和其他AI產品不同,這兩款產品將AI從診前延伸到治療決策、預後預測等全流程,實現更加智能的輔助治療決策,更加精準的預後預測。
  • 中國醫療AI紛紛出海,騰訊、推想、匯醫慧影、Airdoc等公司都輸出了...
    騰訊與英國移動醫療公司Medopad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動脈網獲悉,騰訊公司於2018年2月宣布旗下醫療AI實驗室與英國移動醫療公司Medopad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雙方將共同研究人工智慧(AI)技術的臨床應用,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更智能化的醫療診斷和醫療服務支持
  • 厚積薄發CCR2019,匯醫慧影三大產品線升級構建智慧影像全域生態
    在本屆CCR影像AI行業規模最大的展位上,匯醫慧影將人工智慧應用於影像科研場景、影像篩查與診斷場景和患者使用場景,將全線產品融入三大場景化演示區,為參會專家領導帶來了智慧影像整體解決方案的全新體驗,描繪醫學影像人工智慧更加全面清晰的畫像。
  • 匯醫慧影獲得英特爾投資和芯動能投資的共同注資
    所融資金將用於公司的業務發展、產品創新和團隊擴張。匯醫慧影是兩家投資公司在中國投資的首家醫療人工智慧企業。匯醫慧影是一家全球化醫學影像人工智慧公司,致力於將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深度應用於醫療領域。此前曾得到鼎暉投資、達泰資本、藍馳創投、水木易德等多家基金的投資。自2015年成立以來,匯醫慧影一直在快速地發展。
  • 匯醫慧影攜手英特爾,發布全球首個乳腺癌AI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統
    「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乳腺癌,對現代女性的生命和健康至關重要。乳腺X線攝影、超聲、MRI等影像技術已成為乳腺癌全周期診療的重要手段,但在醫療影像領域,卻存在著醫生供需缺口大、進入門檻高、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數據量急速增長等難題。
  • 英特爾投資國內AI醫學影像公司匯醫慧影
    2015年成立於北京的AI醫學影像公司匯醫慧影,日前宣布已完成由英特爾(Intel)主導的策略投資,參與本輪募資的除了首次投資國內醫療AI領域的英特爾投資(Intel Capital)和芯動能投資(SPC),還包括現有投資人鼎暉投資、達泰資本、藍馳創投和水木易德投資。
  • 匯醫慧影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打造從診斷到治療全流程服務閉環
    匯醫慧影成立於2015年4月,早期以醫療影像作為切入口,提供影像雲系統、圖像識別和智能診斷服務。其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通過建立人體器官模型以及深度神經網絡技術,實現了病灶的高識別度,並且率先將胸部、腦部核磁的自動診斷應用在實際操作流程中。達泰資本成立於2010年,是專注於早成長期投資的綜合類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平臺。
  • 月累計超18萬次新冠AI篩查,匯醫慧影助力全球疫情公共衛生建設
    如何利用AI的方法進行一些疾病的識別、疾病的精準診斷,如何把診斷的結果融入到醫生工作流程裡,讓整個工作流程變得結構化、智能化和高效化,都是匯醫慧影正在解決的問題。目前匯醫慧影已完成超過十個疾病的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產品的研發與應用,涉及癌症、血管、骨科、流行病和傳染病等幾大方面。
  • 匯醫慧影AI入駐北京佑安醫院|協力戰疫,護佑民安
    「真」AI,帶來切實助力疫情就是軍令狀,帶著工科人的一貫的嚴謹執著,匯醫慧影技術團隊、工程師團隊積極投身科技抗疫,潛心專注產品研發升級與實施落地。既要與疾疫搶時間,又要保證產品精準專業、切實可用。基於匯醫慧影智慧影像解決方案的整體架構基礎,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算法、平臺多項升級。
  • 人工智慧助力抗疫,匯醫慧影何以成為醫院首選?
    柴象飛的看法是:「AI較為明顯的作用是大幅提升了篩查效率,在疫情早篩早診部分提供幫助,匯醫慧影新冠AI解決方案既能夠支持對接PACS等系統部署,還能夠支持多家CT設備直接無縫融合,實現更輕量靈活的快速部署,匹配更多應用場景提升診療效率;但從AI本身,它更大的作用是確診之後,更加精準化和量化的分析」。
  • 千億級市場,腸癌早篩產業迅速升溫,血液、糞便、AI影像等創新檢測...
    腸癌早篩產品的價格在100-2000元不等(大便潛血檢測20元左右,腸鏡檢查300元左右,無痛腸鏡600元左右,基於DNA檢測技術的腸癌早篩產品價格在2000元左右,我們以600元的價格進行計算)。也就是說,我國癌症早篩市場為6億 X 30% X 600元=1080億元人民幣。   傳統的腸癌檢查手段包括腸鏡檢查、便隱血檢測、CT造影、直腸指檢、腫瘤標誌物檢測等。
  • 醫療新基建浪潮下,我們為何看好這些醫療 AI 公司?
    此前,北京、福建、河南、雲南、廣東、江蘇等多地已經發布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清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地關於「新基建」的投資計劃規模合計已超40萬億元。醫療和人們生活健康息息相關,「醫療+新基建」自然也受到特別關注。人工智慧是新基建的重要一環,以人工智慧切入醫療行業的頭部企業,例如科亞醫療、推想科技、匯醫慧影、體素科技,自然成為這股建設浪潮的「中堅力量」。
  • 匯醫慧影受邀第19屆英特爾投資全球峰會 | 數據為中心,聚焦AI場景...
    這些公司正在改變我們對人工智慧、通信、製造和醫療的思維方式,並成為構建以數據為中心、更加智能互聯世界的關鍵。」 「匯醫慧影將人工智慧與雲計算技術相結合,在不影響質量的前提下,創建更全面、更即時、更個性化的診斷服務。」柴象飛在峰會主題演講中提到,「致力於加快醫生工作效率,取代基礎工作,解決醫療領域面臨的供給短缺問題。
  • 專訪鵾遠基因CEO:癌症早篩的廣闊市場,需要多方推動
    DNA甲基化一直以來都是表觀遺傳學領域研究的重點之一,各種腫瘤中都普遍存在DNA甲基化狀態的異常改變,且異常的DNA甲基化狀態是腫瘤的重要特徵之一。因此,通過檢測DNA甲基化狀態,就可以發現早期癌症甚至癌前病變的特異信號,實現腫瘤的早篩早診。在鵾遠基因成立之前,其聯合創始人張鵾教授和高遠教授就開始了基因甲基化檢測的研究。
  • 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癌症早篩AI、ET工業大腦等入選
    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癌症早篩AI、ET工業大腦等入選 2018-09-16 0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匯醫慧影王捷:AI,讓更多人去得起三甲醫院
    但AI落地醫療場景以來,醫生的很多經驗已經可以通過機器學習實現,機器篩查、機器診斷也正朝著越來越精準的方向發展,運用AI,醫療效率將得到很大提高,準確度也會提高,此外更重要的,這對於醫療資源欠缺的地區是非常大的幫助。讓標準化的智能產品達到一般醫生的程度,是醫療人工智慧企業匯醫慧影正在做的事。
  • 一周創投市場丨「DaDa英語」賣身好未來;AI影像公司「匯醫慧影」被...
    每經記者:姚亞楠 每經編輯:肖芮冬在本周的創投市場中,「DaDa英語」將以2億元估值被「好未來」收購;AI影像公司「匯醫慧影」遭黑客入侵,這也是國內首個醫療AI公司出現數據洩露的案例;投資機構中,高瓴資本被曝出將啟動130億美元融資的消息;紅杉資本與星巴克達成戰略合作,探索新生代餐飲與零售科技新機遇。
  • 「AI肺病診斷」玩家眾多,假陽性率高企受行業質疑
    雷鋒網注意到,肺結節診斷賽道上玩家眾多,既有阿里、騰訊等行業巨頭的身影,也有零氪科技、深睿醫療、圖瑪深維、匯醫慧影等AI醫療影像公司。深睿醫療主要開發基於人工智慧的醫療應用產品,目前已經推出了針對良惡性疾病早期篩查及精準診斷的智能醫學影像技術和產品,為癌症早期識別和檢出、分析及隨訪的全過程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據官方表示,相關技術及產品已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北大醫院、醫科院腫瘤醫院、南京總醫院等數十家頂級三甲醫院及機構進行臨床試用。
  • 早篩早診早治!這家醫院乳腺中心的原位癌早篩率達20%
    乳腺中心聯合體檢中心,早篩原位癌檢出率達到20%據記者了解,全球頂尖的乳腺中心對乳腺原位癌檢出率有客觀評價指標,即原位癌在所有乳腺癌類型中約佔20%-25%。從2016年至今,省醫乳腺二科每年數據都在20%,原位癌檢出率與歐美國家基本持平。省醫乳腺二科就診的乳腺癌患者中原位癌佔20%20%的原位癌檢出率究竟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