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擁抱」成功 三次對接各有看點

2020-12-02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22日消息(記者劉一荻) 2017年4月22日12時23分,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據了解,在本次任務中,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將一共進行三次交會對接,這在中國航天史上還是首次。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師助理、軟體支持團隊負責人崔曉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的對接技術與之前神州九號、神州十一號對接天宮一號的技術一致,較為成熟。但崔曉峰同時表示,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重量和體積較以往的載人飛船有所增加,這給對接飛行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師助理、軟體支持團隊負責人崔曉峰接受記者採訪(劉一荻攝)

  首先,兩個飛行器的對接軌道要求更高、更準,以確保二者都擁有更精確的對接初始條件。其次,在交會對接過程中,由於質量大,兩個「大塊頭」之間對接緩衝的要求比以往更高。

  除了本次的交會對接任務,第二次和第三次的交會對接實驗同樣看點十足。

  據悉,第二次為反向交會對接。在完成第一次推進劑在軌補加後,天舟一號將暫時撤離天宮二號,並隨即進行180度轉向,經過全自主繞飛「趕到」天宮二號前方,從「前」側與天宮二號進行第二次交會對接。「反向交會對接意義重大,將來可以從不同方向與空間站進行對接。」崔曉峰告訴記者。

  此外,本次飛行任務還將驗證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這項空間站建設關鍵技術。據了解,傳統交會對接需要兩天才能完成,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則將實現幾個小時內完成兩個太空飛行器之間的交會對接。這項技術縮短航天員在飛船狹小空間中滯留的時間,減少航天員不必要的體力與精力付出。同時,這項技術也讓一些科研用品及時、快速送達空間實驗站成為可能。

  圖為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內,科研人員正在為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做準備(劉一荻攝)。

  由於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質量較大,兩個「大塊頭」之間交會對接的難度也有所增加。為了保證這一過程更精確、更順利的進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導航、控制器件有了較多技術改進。

  據了解,雷射雷達和光學成像敏感器等的使用便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進行交會對接的關鍵。這兩款由中國電科研製的核心組件保證了兩個高速運行的飛行器更加迅速、可靠地對接在一起。兩個飛行器在太空中要經過幾十萬公裡的追逐,最終完成精準地對接,這一過程被航天人比喻成「穿針引線」。經過相關單位的多次實驗和努力,中國交會對接設備突破了多項技術,性能明顯優於國際同類產品,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相關焦點

  • 天舟一號將三次對接天宮二號 我國載人航天史上第一次
    原標題:天舟一號將三次對接天宮二號   天舟天宮對接示意圖   今晚,天舟一號成功發射之後,將與天宮二號實現三次交會對接,這是我國載人航天歷史上的第一次。   從2011年11月3日對接機構首次亮相後,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都與天宮一號實現了交會對接,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實現交會對接並首次實現30天中長期組合體運行。   此次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將實現三次交會對接,對接機構組合體保持時間將遠超此前的紀錄。首次對接分離後,飛船實行短時間調頭繞飛,進行再次對接。之後,飛船將保持較長時間的獨立飛行,而後進行第三次對接。
  • 航天史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成功太空對接
    打開APP 航天史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成功太空對接 李玉坤 發表於 2017-04-22 23:58:56   今天(4月22日)中午12時許,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完成第一次交會對接,隨後將進行推進劑在軌補加,為天宮二號「加油」。
  •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順利對接 將開展推進劑在軌補加
    昨日12時23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二號自2016年9月15日發射入軌以來,首次與貨運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經多次變軌,於22日10時02分轉入自主控制狀態,以自主導引控制方式向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逐步靠近。
  •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第二次分離 將各自獨立飛行3個月並準備第三次...
    資料圖:4月22日,12時許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到達指定地點,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進行了自動交會對接。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貨運飛船與空間實驗室的首次交會對接。9時16分,地面發送指令,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分離;按程序,天舟一號逐步退至前向120米並保持位置,待地面確認狀態正常後,發令控制天舟一號正常撤離,天舟一號建立三軸穩定對地飛行姿態,在高度約390公裡的近圓軌道上開始獨立運行。
  •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完成首次「太空加油」
    人民網北京4月 27 日電(申寧 王新國 楊欣)今天19時07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完成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標誌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2017年】「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
    這是繼ACP1000之後,中核集團又一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通過IAEA反應堆通用設計審查,這也是我國自主小堆技術首次面向國際同行審查,標誌著中核集團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多用途模塊化小型反應堆ACP100成為世界上首個通過IAEA安全審查的小堆技術,是全世界小堆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天舟一號」成功發射,與「天宮二號」完成對接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Tianzhou-1 CargoSpaceship)是一顆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貨運飛船,於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35.361秒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中國航天今年目標:對接天宮二號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土壤
    在已經過去的2016年,中國航天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七號成功首飛,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投入使用,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我國全年宇航發射次數超過了俄羅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績與美國並列世界第一。­  2017年,中國航天將再創新高。
  • 天舟一號給天宮二號「太空加油」,都需要哪幾步?
    人民網北京4月27日電(記者賀迎春)今天19時07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完成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標誌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備受矚目的「太空加油」是如何完成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主任設計師邵立民今天在人民網訪談時詳細進行了解讀。
  • 神舟十一號飛船後天對接天宮二號 兩航天員駐留30天
    這是我國組織實施的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改進型神舟載人飛船和改進型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第2次應用性飛行。 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進行約2天的獨立飛行,然後與天宮二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完成為期30天的駐留,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 神舟與天宮成功對接 航天員已進入天宮二號
    從相繼成功發射到「天神之吻」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9月15日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已在軌運行一個多月。天宮二號有效載荷進入太空後,陸續進行了加電自檢、在軌初始狀態設置和初步功能測試,各有效載荷和在軌支持設備運行正常,性能穩定,狀態良好。
  •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 完成太空牽手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成功
  • 神舟天宮對接成功-神舟十一號成功牽手天宮二號
    在凌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經多次變軌,成功尋找到了天宮二號,並在自主導引控制下來到距離天宮二號5公裡的地方。
  • 天宮二號:誰呀?天舟一號:送快遞的!親,記得給好評呦
    今天12:00 繼續鎖定CCTV-4 看「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上演太空牽手  4月20日19時41分,搭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約596秒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身強體壯」的天宮二號為何此時「退休」?專家這樣說
    為此天宮二號飛控團隊制定了多種應急處置預案,隨時準備應對各種情況。    這是我國航天史上第二次實施太空飛行器受控離軌,首次受控離軌的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相關連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自2016年9月15日發射入軌以來,先後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完成4次交會對接,成功支持2名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30天,突破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推進劑在軌補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並在超期服役的300多天裡,完成多項拓展試驗,為中國空間站研製建設和運營管理積累了重要經驗
  •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 將與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對接
    約585秒後,天宮二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備份產品的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全長10.4米,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設計在軌壽命不小於2年,主要任務是接受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訪問,開展空間科學實驗,驗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相關關鍵技術。
  • 天宮二號資料照片介紹 有哪些看點與天宮一號哪些不同
    從明天開始,「天宮二號」將進入發射窗口期,擇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什麼時候發射】。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二號」已開始走進人們的視線。  9月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徵二號」F T2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塔架。
  • 天舟一號今日發射 將給天宮二號「太空加油」
    ——首次挑戰「零窗口」發射  有媒體援引專家的話表示,此次發射天舟一號飛船,是「零窗口」發射,所以難度非常高,面臨著極大挑戰。  那麼,什麼是「零窗口」發射?  據了解,發射窗口是指運載火箭攜帶著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比較合適的一個時間範圍,有的以小時計算,有的以天計算,在此期間火箭都可以發射。
  • 「天宮二號」已走完它的一生
    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成功,則標誌著我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圓滿完成,我國自此邁入空間站時代。
  • 「數」說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結構示意圖 2016年9月15日 天宮二號在中秋月夜成功發射2019年7月19日 天宮二號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