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徵:開放教育的實踐探索

2021-01-08 中國教育新聞網

申報類型:校長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發布時間:2017-11-23 14:11

摘 要:

寧徵作為青島市實驗幼兒園的創始人,於1994年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開放教育課程。歷經20多年的深化研究與探索實踐,實現了由外在形式上的開放到全方位的開放。人本:「愛的相遇,共同成長」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良好人際關係,即團隊成員間、家園間、師幼間、同伴間的共生共存關係,追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價值觀。整合:整合家庭、社會和自然資源為「開放教育」所用,著眼於每名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主張在問題中研究,在解決問題中發展。創新:以開放的意識和胸懷建構課程,講求開放的學習空間,強調開放的人際關係,實施開放的主題探究活動,實行開放的動態評價,旨在高質量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發展。

【創新緣由】

一是基於辦園定位發展的需要。如何成為學前教育的實驗、示範基地、建構一套具有園本特色的課程體系是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源泉。二是基於時代發展的需要。教育步入開放的時代,必然要進行教育內部改革。打破傳統固化的思想和觀念,摒棄大一統、灌輸式、重教學輕遊戲等教學模式,讓幼兒跨出圍牆,走向大自然、大社會,還給孩子快樂童年是時代賦予的使命。三是基於問題研究的需要。一些幼兒園打著所謂的「雙語教育」、「藝術教育」等旗號,亂辦園,亂辦班等問題層出不窮。通過「九五」至「十五」重點課題立項研究「開放教育」,目的是使其成為島城一張靚麗的名片,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實施過程】

1.在艱苦創業中穩步前行(1993年8月至1995年8月)1993年8月底,連續奮戰了二個月,終於迎來開園日,翻開了青島市實驗幼兒園嶄新的一頁。創新的每月一次家長入園觀摩半日活動、「家園聯繫表」、「五領域全面觀察記錄」等舉措贏得了家長的信賴,形成了良好的口碑。開園僅兩個半月,要求入園的幼兒絡繹不絕。2.在探尋中確立開放教育發展之本(1995年9月至1998年8月)跨出幼兒園圍牆,帶領孩子們走進農村、社區等是「開放教育」初探的重要形式。這一變革,讓開放教育在青島市學前教育界引起較大反響和普遍關注。1995年我園特色錄像《希望從這裡開始》獲全市一等獎;1998年獲青島市教育改革「十面紅旗」單位。3.在吸納、借鑑和創造中拓展「開放教育」(1998年9月至2003年8月)怎樣讓外出活動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學習有機聯繫整合,我園開始尋找新的研究思路。北師大馮曉霞、南師大虞永平等著名教授,對開放教育研究給予無私的、有價值的點撥,並對開放教育做出了明確界定。1998年11月和1999年4月青島市教育局以我園為現場召開「青島市素質教育現場會暨市實驗幼兒園經驗交流會」,推廣開放教育階段性成果。4.在實踐、整合中形成「開放教育」課程體系(2003年9月至2013年8月)伴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開放教育的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開放的時代 開放的教育》等八部專著相繼出版,開放教育獲得全面提升。2012年寧徵園長作為全國唯一學前教育代表赴中南海,向時任溫家寶總理提出了四條學前教育建議。5.在反思、沉澱中深化開放教育研究(2013年9月至今)園長寧徵在深入教育現場中敏銳發現,開放教育課程出現模式化傾向,遂提出了走向深度學習。在邊探索邊總結提升中,匯集成《幼兒園開放課程中的學習故事》。2016年起,馮曉霞教授連續兩年對我園「開放教育」進行了深度解讀,學前教育界掀起了深度學習的熱潮。

【效果亮點】

1.傳播開放教育,共享創新成果。秉承共享創新成果的理念,20餘年累計接待來自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同仁萬餘人次;協辦或主辦了數次省級、國家級等高規格會議或論壇,並提供觀摩現場;為北京、西藏、南京等省市園長教師提供現場觀摩或跟班培訓;與貴州、青海等地幼兒園開展結對幫扶,使「開放教育」成果廣泛傳播。園領導多次以《開放的時代,開放的教育》《構建園本文化 提升團隊品質》《聚焦課程領導力是園長的職責和使命》等為題在省內外分享。部分幼兒園直接採用開放教育課程故事中的主題案例進行實踐應用,部分院校專門購買專著作為在校學生的必讀書目,個別學前教育培訓機構購買為參訓學員開展學習培訓。自2010年起園長寧徵作為國培專家為國培、省培等項目做開放教育成果分享,受眾人數達萬餘人。2.立足開放教育,成就團隊發展。 持續不斷的深化研究,開放教育成就了團隊健康發展。園長和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園長寧徵被授予國務院津貼、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等20餘項榮譽稱號,當選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第七屆常務理事、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教師隊伍中,被授予省教學能手、省市特級教師、市優秀教師、市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的達40餘人。我園先後榮獲全國學前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教科研先進集體、山東省首批示範幼兒園、山東省首批十佳幼兒園等20餘項稱號。3.拓展優質資源,彰顯開放教育能量。開放教育歷經20多年實踐研究,積澱形成了深厚的園本文化,成就了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同時,創新辦園機制、拓展辦園規模,2007-2015年,又開辦了曙光分園、陽光分園、保利百合東西兩園。創立了「一園兩制」的辦園體制,構建「名園+新園」的一體兩翼的辦學模式,為學前教育專家學者和同行提供了借鑑範本。2015年4月創辦起特教中心,開啟了公辦園探索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的先河。

相關焦點

  • 高校海洋意識教育的學理思考與實踐探索
    以浙江海洋大學為例,就海洋意識教育的課程體系、平臺體系、活動體系、實踐體系建設,以及主題教育、歷史傳承、文化交流、科普推廣、素質拓展、實踐體驗的內容與形式,開展學理思考與實踐探索。關鍵詞:海洋意識教育;體系化建設;文化育人21世紀是海洋世紀,世界各國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海洋。
  • 新常態 新實踐 新範式:新時期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發展探索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李莉文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務處處長曲鑫教授站在管理者視角,基於院校實踐與大家分享了新時期育人新風向。李莉文教授結合當前教育改革的政策導向、疫情期間高教領域的工作發展走勢和技術應用成效,詳細闡述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智慧教學環境建設工作的探索與實踐,並從自身教務管理和教學實踐角度出發,對大學外語教學後續的發展提出了思考與建議。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豐富實踐手段,注重能力培養...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以資助體系改革為突破口探索研究生...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聚光科技開放綠色教育實踐基地 青年志願者承接環保責任
    為紀念第46個世界環境日,近日,「碧水千園共,青年環保行」綠色環保教育活動在濱江區舉行。同時,還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舉行了「綠色教育實踐基地」授牌和「青年環保志願者」授旗儀式。
  • 達內教育技術副總裁郭陟: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天極網IT新聞頻道】8月28日,「達內教育集團—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優秀項目分享會暨2020年第十四屆達內集團校企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創變求新,聚智前行」為主題,分享了優秀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經驗和實踐,探討了校企合作新趨勢和新模式。   本次分享會由達內教育集團主辦,中教全媒體承辦。
  • 北大研究生教育探索與實踐 | 走向「一帶一路」——北京大學研究生...
    編者按:近年來,北京大學深入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各院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招生選拔機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經驗和成果。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1574995731123_High.mp4   來源: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未來學校研究與實驗計劃」未來學校創新成果  項目名稱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 北京師範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重構了六大模塊通識教育課程,廣泛調動院系開設優質課程,引導學生個性化修讀,並形成了通識教育課程的新特點:訓練思維,提高科學素養;研讀經典,傳承優秀文化;重視寫作,提高表達技能;注重實踐,豐富人生體驗,為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培養未來精英人才積累了經驗。
  • 中遠船務集團、大連海事大學「學習探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題...
    5月22日,中國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的重點企業中遠船務集團與中國著名的高等航海學府大連海事大學黨委「學習、探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題座談會」在大連海事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召開。 會議認真學習了中央政治局關於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的研究部署會議以及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深刻領會了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內容、方法、要求和目的;廣泛交流了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其實踐,特別是面對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 智能無人機領域課程思政教育實踐
    在培養智能無人時代的研發和保障人才方面做了有益的實踐探索。目前,「課程思政」已經在多門課程中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實踐[4][5][6],但總體而言,高校在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改革中面臨認識不夠充分、管理體制和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教師從事「課程思政」教育的能力不足等諸多現實困境[7]。國防科大開設的無人機系列課程,是自動化專業無人機方向高年級的專業基礎課。
  •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候選名單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以「三駕馬車」發展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江蘇省教育廳:建設普通高中課程基地江蘇省南京市教育局:建設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江蘇省泰州市教育局:建設「泰微課」,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江蘇省鎮江市教育局:學前教育體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浙江省杭州市教育局:新名校集團化:市域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杭州新探索
  • 北京探索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程
    為什麼開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課?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隨著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區,教育資源供給需要更加多元化。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的設計思路就是整合廣義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精確的學習服務。」把「以學生為本」落到實處,讓每個孩子的個性得到張揚。「要實現教育改革從『需求側的拉動』到『供給側的推動』的根本轉變。」李奕說。
  • 制度自信教育的戰略意義與實踐路徑
    制度自信實踐探索日益豐富,特別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擘畫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美好藍圖,進一步在實踐中明晰了制度自信的奮鬥方向,實現了制度自信從理念到實踐的重大飛躍。面對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和疫情帶來的嚴峻經濟發展形勢,如何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主旋律,全面開展制度自信教育,是當前和今後教育工作亟待完成的重大戰略任務。
  •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四維聯動」實踐教學 打造小學教育「全能師範生...
    學院打破傳統教育課程體系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界限,將實踐課程貫通於師範生4年學習的全過程。四年內,學校開設了「儀態與表達」「中華教育經典選讀(答辯)」「西方教育經典選讀(答辯)」「兒童遊戲創編」「GSP素質拓展」「特色工作室」「數字教學資源設計」等獨立實訓課程,對接未來崗位逐漸強化師範生儀態、表達、遊戲創編及特長技能等方面的訓練。
  • 理工科大學開展「哲學通識課」的實踐探索
    在此基礎上,將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貫穿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評價、教學主體中,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關鍵詞:課程思政;通識教育;哲學課程「課程思政」是大學開展立德樹人,實現大學使命的重要途徑。自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來,各大學都開展了各具特色的「課程思政」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其中,不乏亮點和可供借鑑之處。
  • 思政教育融入高職基礎化學課程的實踐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高等教育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目標主要是圍繞著兩個維度展開:一是培養能夠為國家民族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二是培養具有獨立個性、健全人格、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 ...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 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
    申報類型:校長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發布時間:2017-11-23 11:11 摘 要:作為青島經濟職業學校校長的孫煥利主持成立青島市珠寶業職業教育集團和山東省藥械專業職業教育聯盟
  • 深圳龍崗A-STEM探索 | 以人文的方式推動區域A-STEM教育實踐
    A-STEM教育作為深圳市龍崗區創新教育實踐的載體之一,從產生最初想法,到明確「A-STEM」概念,再到2018年出臺《深圳市龍崗區A-STEM課程建設指導意見》,經歷了嚴肅認真的文獻研究、專家論證、團隊研磨文稿的過程
  • 中國人民大學「四館融合」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新路徑
    中國人民大學「四館融合」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新路徑 2016-05-24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深入推進博物館、校史館、圖書館、檔案館四館融合發展,全方位構築德育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