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類型:校長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發布時間:2017-11-23 14:11
寧徵作為青島市實驗幼兒園的創始人,於1994年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開放教育課程。歷經20多年的深化研究與探索實踐,實現了由外在形式上的開放到全方位的開放。人本:「愛的相遇,共同成長」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良好人際關係,即團隊成員間、家園間、師幼間、同伴間的共生共存關係,追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價值觀。整合:整合家庭、社會和自然資源為「開放教育」所用,著眼於每名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主張在問題中研究,在解決問題中發展。創新:以開放的意識和胸懷建構課程,講求開放的學習空間,強調開放的人際關係,實施開放的主題探究活動,實行開放的動態評價,旨在高質量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發展。
【創新緣由】
一是基於辦園定位發展的需要。如何成為學前教育的實驗、示範基地、建構一套具有園本特色的課程體系是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源泉。二是基於時代發展的需要。教育步入開放的時代,必然要進行教育內部改革。打破傳統固化的思想和觀念,摒棄大一統、灌輸式、重教學輕遊戲等教學模式,讓幼兒跨出圍牆,走向大自然、大社會,還給孩子快樂童年是時代賦予的使命。三是基於問題研究的需要。一些幼兒園打著所謂的「雙語教育」、「藝術教育」等旗號,亂辦園,亂辦班等問題層出不窮。通過「九五」至「十五」重點課題立項研究「開放教育」,目的是使其成為島城一張靚麗的名片,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實施過程】
1.在艱苦創業中穩步前行(1993年8月至1995年8月)1993年8月底,連續奮戰了二個月,終於迎來開園日,翻開了青島市實驗幼兒園嶄新的一頁。創新的每月一次家長入園觀摩半日活動、「家園聯繫表」、「五領域全面觀察記錄」等舉措贏得了家長的信賴,形成了良好的口碑。開園僅兩個半月,要求入園的幼兒絡繹不絕。2.在探尋中確立開放教育發展之本(1995年9月至1998年8月)跨出幼兒園圍牆,帶領孩子們走進農村、社區等是「開放教育」初探的重要形式。這一變革,讓開放教育在青島市學前教育界引起較大反響和普遍關注。1995年我園特色錄像《希望從這裡開始》獲全市一等獎;1998年獲青島市教育改革「十面紅旗」單位。3.在吸納、借鑑和創造中拓展「開放教育」(1998年9月至2003年8月)怎樣讓外出活動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學習有機聯繫整合,我園開始尋找新的研究思路。北師大馮曉霞、南師大虞永平等著名教授,對開放教育研究給予無私的、有價值的點撥,並對開放教育做出了明確界定。1998年11月和1999年4月青島市教育局以我園為現場召開「青島市素質教育現場會暨市實驗幼兒園經驗交流會」,推廣開放教育階段性成果。4.在實踐、整合中形成「開放教育」課程體系(2003年9月至2013年8月)伴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開放教育的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開放的時代 開放的教育》等八部專著相繼出版,開放教育獲得全面提升。2012年寧徵園長作為全國唯一學前教育代表赴中南海,向時任溫家寶總理提出了四條學前教育建議。5.在反思、沉澱中深化開放教育研究(2013年9月至今)園長寧徵在深入教育現場中敏銳發現,開放教育課程出現模式化傾向,遂提出了走向深度學習。在邊探索邊總結提升中,匯集成《幼兒園開放課程中的學習故事》。2016年起,馮曉霞教授連續兩年對我園「開放教育」進行了深度解讀,學前教育界掀起了深度學習的熱潮。
【效果亮點】
1.傳播開放教育,共享創新成果。秉承共享創新成果的理念,20餘年累計接待來自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同仁萬餘人次;協辦或主辦了數次省級、國家級等高規格會議或論壇,並提供觀摩現場;為北京、西藏、南京等省市園長教師提供現場觀摩或跟班培訓;與貴州、青海等地幼兒園開展結對幫扶,使「開放教育」成果廣泛傳播。園領導多次以《開放的時代,開放的教育》《構建園本文化 提升團隊品質》《聚焦課程領導力是園長的職責和使命》等為題在省內外分享。部分幼兒園直接採用開放教育課程故事中的主題案例進行實踐應用,部分院校專門購買專著作為在校學生的必讀書目,個別學前教育培訓機構購買為參訓學員開展學習培訓。自2010年起園長寧徵作為國培專家為國培、省培等項目做開放教育成果分享,受眾人數達萬餘人。2.立足開放教育,成就團隊發展。 持續不斷的深化研究,開放教育成就了團隊健康發展。園長和教師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園長寧徵被授予國務院津貼、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等20餘項榮譽稱號,當選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第七屆常務理事、教育部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教師隊伍中,被授予省教學能手、省市特級教師、市優秀教師、市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的達40餘人。我園先後榮獲全國學前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教科研先進集體、山東省首批示範幼兒園、山東省首批十佳幼兒園等20餘項稱號。3.拓展優質資源,彰顯開放教育能量。開放教育歷經20多年實踐研究,積澱形成了深厚的園本文化,成就了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同時,創新辦園機制、拓展辦園規模,2007-2015年,又開辦了曙光分園、陽光分園、保利百合東西兩園。創立了「一園兩制」的辦園體制,構建「名園+新園」的一體兩翼的辦學模式,為學前教育專家學者和同行提供了借鑑範本。2015年4月創辦起特教中心,開啟了公辦園探索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