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為地球做了啥好事?

2021-01-16 騰訊網

2020年7月7日,夜幕降臨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點點星光落入約塞米蒂山谷,灑向半圓頂和內華達瀑布。疫情迫使公園關閉了兩個半月後,野生動物接管了曾經供遊客使用的區域。

攝影:APU GOMES, AFP/GETTY

撰文:SARAH GIBBENS

能源大肆開發之下,

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生物多樣性驟減;

亞馬孫森林面積縮小;

碳排放量增多;

環保之路愈發艱難。

但今年,

環保界確實有7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今年我們為地球到底做了啥好事——

這次要說的,

可是真真正正的好事。

美國國會對此事第一次這麼大方

拍攝於美國大提頓國家公園

攝影:JONATHAN IRISH

今年7月,美國通過《美國戶外活動法案》。該法案為森林、保護區和未來的土地購買預留了資金,並授予公共土地近100億美元的經費。在此之前,在有關國家公園的項目上,美國國會從沒這麼大方過。

半數電動汽車在中國!

今年10月底,大眾汽車公司的新款電動汽車在新聞發布會上展出。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數百億美元生產更加環保的汽車。

攝影:PETER STEFFEN, PICTURE ALLIANCE/GETTY IMAGES

過去十年裡,電動汽車變得很受歡迎。2010年,全球僅有1.7萬輛電動汽車,但在2019年,這一數字已攀升至720萬而其中有半數在中國此外,汽車製造商加大了電動汽車的生產:大眾汽車公司稱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860億美元生產更環保的車型;通用汽車公司也將花費數十億美元製造電動汽車。

化石燃料的盡頭,是曙光

加州沙漠熱泉市的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電池板正在收集可再生能源。今年安裝的風力和太陽能項目數量創下了新紀錄。

攝影:BEN HORT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今年3月初,俄羅斯與OPEC之間的爭端爆發,全球石油市場供過於求;4月初,全球疫情爆發,美國德克薩斯州油價達歷史最低點,這一暴跌促使36家石油公司申請破產

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正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增長。僅2020年上半年,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量增長了14%,首次佔到總發電量的10%左右。這得益於即將到期的稅收抵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安裝數量在美國創下了新紀錄。

華爾街感到了壓力

一位街頭傳教士在華爾街懺悔,「這張照片使我想起《聖經》中耶穌將放貸者從神廟趕走的故事。」 攝影師如是說。

攝影:Christopher Anderson

貝萊德集團(全球最大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Larry Fink警告說,投資者必須儘早面對氣候變化問題;今年2月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大多數投資者會在決策時權衡氣候風險。近幾個月來,美國最大的六家銀行已表示,不會為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鑽探活動提供任何資金。同時,拜登表示,他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排放情況,以及它們對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影響。

瀕危鯨目「復甦」

一隻座頭鯨正在海中遨遊

攝影: MICHAEL SMITH,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南喬治亞島附近的藍鯨數量曾一度非常稀少;但今年,南喬治亞島附近海域出現了55頭藍鯨。在同一海域,座頭鯨的恢復情況更為顯著,幾乎回到了捕殺前的數量;與此同時,南露脊鯨也有恢復跡象。

海洋正在受到關注

英國海外領土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偏遠有人居住島嶼之一。今年,英國政府承諾保護該島周圍67萬平方公裡的海洋。

攝影:PAGE CHICHESTER, IMAGE PROFESSIONALS GMBH/ALAMY STOCK PHOTO

今年,14個國家宣布,將在2025年之前以可持續的方式管理100%的沿海水域,保護總面積約為非洲大小的海洋區域,並承諾打擊過度捕撈,投資減少汙染的行業;並在2030年前將30%的國家水域劃為海洋保護區。(其中的參與國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亞、肯亞、加納、挪威和葡萄牙——這些國家的海岸線加起來佔世界海岸線的40%。)

雖然英國不是該協議的籤署國,但11月初該國宣布,保護全球範圍內700萬平方公裡的海洋。

「人類暫停」之後

2020年4月1日,洛杉磯市中心。當城市官員懇求居民留在家中以減輕新冠肺炎的傳播時,這個以堵車而聞名的城市變得暢通無阻了;2020年春天,世界各地的地震活動很低,科學家們測量到的地震活動更少。

攝影:DAVID MCNEW, GETTY IMAGES

當新型冠狀病毒開始在全球蔓延並迫使我們居家隔離時,科學家們用「人類暫停」來形容這段人類活動減少的日子。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數據,「人類暫停」之後,航空旅行與2019年3月相比下降了50%,這是近年來降幅最大的一次。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車流量也急劇下降。據報導,通常被空氣汙染籠罩的印度部分地區首次看到了喜馬拉雅山。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球日 我們能為地球媽媽做點啥
    每年的4月22日都是「世界地球日」,在全球不斷變暖、空氣品質日益下降的背景下,今天,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了這樣一條消息:其中,妖妖看到這兩張的時候,觸動很深……近幾年來,儘管汽車在我們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我們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
    世界地球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自1970年起,今年是第51周年。每年4月22日這天,世界範圍內超過10億地球公民參與慶祝,以示對環境保護的支持。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的起源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他選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為第一個「地球日」。
  • 小學生做好事有哪些 適合小學生做的好事是什麼
    現在在學校裡,老師比較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小學生平時要做一些好事,然後寫成日記,對小學生的品德有很大幫助,還能提高孩子的能力,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更懂事,所以,讓小學生做好事是值得提倡的,那麼,哪些好事適合小學生呢?小學生做好事有哪些呢?下面,小編來介紹一下。
  • 他做的好事,像天上的星星數不清
    熟悉孫茂芳的人都說,老孫學雷鋒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見,數不清。     50多年來,孫茂芳堅持學雷鋒、做好事、助人為樂,用行動印證了一位退休軍人的情操,詮釋了一位普通黨員的精神境界。 「我是共產黨員,做點好事哪能圖回報呢!」
  • 【99公益日】寶興縣婦聯邀請您為愛一起做好事
    【99公益日】寶興縣婦聯邀請您為愛一起做好事 2020-09-04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果海平面下降100米,對地球和人類來說是好事嗎?答案出人意料
    文/行走天涯如果海平面下降100米,地球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對於怕凍和一直生活在空調房間裡面的人來說,這種變化顯然不是壞事,很可能還是好事。但是殊不知違反了自然生態氣候,這種現象長久來說,必然會引發一定的自然災難。尤其是去年到今年以來,一些地理位置不佳的國家,比如說日本國家就接連遭受了六級以上的大地震以及颱風等多種危機。
  • 溫暖文摘:地球是圓的,你做的好事終會回到你身上
    你知道嗎,你送出去的糖都去了該去的地方,因為地球是圓的,你做過的好事總有一天會回到你身上。你看別人做了錯的選擇,其實對他來說可能是正確的呢,換位思考,那些說你做錯的人不一定是正確的,不開心就不要聽了。You can see that other people have made a wrong choice. In fact, it may be right for them.
  • 做好事從沒想過求回報
    孫彬彬的大女兒被抱上岸時,稍懂急救的劉國林剛好趕到河邊,他馬上給孩子做心肺復甦,幾個拍擊下來,孩子嗆的水終於吐了出來,但小傢伙已被凍得小嘴發紫還渾身哆嗦。見此情景,老劉脫下孩子溼透的棉襖,用自己的上衣緊緊包起,對孫彬彬喊:「孩子他爹,你要是不怕,我先抱這孩子回家烤烤!」見小孫點頭,老劉一路小跑回到自家,打開空調,然後用電熱毯將孩子嚴嚴實實裹了起來。
  • 地球母親在哭泣,母親節我們該為她做點什麼呢?
    每個人應該有兩個母親,親生母親和養育我們終生的地球母親。親生的母親我們長大了或許會離開,而地球母親你能離得開一天嗎?(太空人除外)地球母親我們的地球母親無私地給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和水,給了我們四季的美景,給了我們日月星晨,而沒有求得一點點回報
  • 氣象部門為城市工作做點啥
    氣象部門為城市工作做點啥 發布日期: 2016-05-12
  • 十篇學雷鋒做好事作文範文精選
    每年的3月5日為「學雷鋒紀念日」簡稱為雷鋒日。每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都會組織學雷鋒活動,今天我們就整理了十篇學雷鋒做好事作文範文,供大家參考。這時我想到了,老師上課時給我們講的雷鋒叔叔做好事的故事,再看看我胸前的紅領巾心想:今天是學習雷鋒的日子,做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更應該好好向雷鋒叔叔學習,多做好事。想到這裡,我馬上站起來對老奶奶說:「奶奶,坐我這兒吧!」老奶奶搖搖晃晃的擠過來,摸了摸我的頭,感激地說:「謝謝你小朋友!」我連忙說:「老奶奶,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這時車上的人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 澳洲大火,非洲蝗災,世界地球日,我們能為地球母親做些什麼?
    2020年4月22日,農曆三月三十日,第五十個世界地球日。我國確定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19年以來,全球平均海平面達到有記錄以來最高值,氣候異常帶來的澳洲森林大火、非洲蝗蟲災害……我們的地球母親正遭受難以想像的變化。地球的現狀,關乎到了每一個人的未來。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在我們被長時間禁足的情況下,我們見到了久違的藍天白雲、逐漸清澈的河水、走上街頭的奈良鹿、威尼斯的天鵝和海豚。
  • 從冷凍便便制刀具到自戀者眉毛長啥樣,來回顧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獲獎者公布了——雖說頒獎典禮只能在網上遠程舉行,但今年吸引的目光一點兒也不比往年少。從冷凍便便制刀具,到給鱷魚充氣,再到研究自戀者眉毛長啥樣,不管有沒有疫情存在,這場由哈佛大學的諷刺幽默雜誌《不可能研究年鑑》主辦的頒獎儀式仍舊如期進行,讓全球觀眾們有機會一睹科學研究稀奇古怪的一面。
  • 宅家慶祝,第50個世界地球日!我們能為地球做些什麼?
    居家慶祝第五十個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們將於2020年4月22日本周三慶祝第50個地球日。我們與自然、植被以及土地的聯繫對我們的健康和我們擁有的一切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地球日提醒我們照顧好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無論是清理垃圾、種植更多的樹木、對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再利用,抑或是在野花盛開的綠色空間中漫步。來看看這些慶祝的方式吧!
  • 看看氧氣過剩的時候, 地球長啥樣?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理念也開始有了一定的轉變,現在也有許多人為了環保會選擇一些比較低碳的出行方式,比方說乘坐公共運輸等,那麼這所謂的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就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二氧化碳了
  • 如果地球的森林面積增加一倍,是好事嗎?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森林這個「地球之肺」功能降低了,那麼地球的生態環境自然也會變得越來越差。既然森林對於地球的生態,對於人類的生存如此重要,那我們現在開始大量種植樹木,將地球的森林面積增加一倍,是否就是一件好事呢?對於地球的整個生態來說將是一件大好事,事實真的如此嗎?森林面積真的越多越好嗎?可能結果要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們都明白,萬事萬物都需要一個度,超過了這個度,那好事也會變壞事。森林面積自然也是如此,如果地球的森林面積比現在增加一倍,那對於地球生態來說不是福反而有可能是一場災難,地球的生命包括人類有可能也會面臨一場洗劫。
  • 地球現狀不容樂觀,我們必須為其做點什麼!
    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汙染,酸雨蔓延,水體汙染……,我們的地球目前面臨著諸多環境問題,不容樂觀。之所以現狀如此,究其原因是人類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地球造成了危害。對於地球生病,我們應該為其做點什麼!首先保護環境要從植樹做起。地球需要綠色,如果人人都種一棵樹,那麼世界處處都有大森林。
  • 全球氣溫將停止升高,地球開始降溫?科學家:並非是好事!
    我們的大自然同樣也適用這個理論,大自然始終在維持一個微妙的平衡,這個平衡不能打破,我們也一直謹慎、小心地守護者,因為一旦將平衡打破,我們將會面臨大自然的報復。可實際上,我們一直都處於試探的邊緣,人類的發展避免不了會造成環境的破壞,現在地球上的空氣、水流、土壤都被各種汙染物侵染著,這其中和人類又很大的關係。
  • 今年是冷冬?大雪將至,拉尼娜襲來,冬雪是個寶,農民要做啥準備
    導讀:今年是冷冬?大雪將至,拉尼娜襲來,冬雪是個寶,農民要做啥準備今天已經到12月3號了,陽曆2020年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要結束了,12月第一個要到來的節氣是大雪節氣,我們馬上就要迎接大雪節氣的到來。大雪節氣是24節氣的第21個節氣,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今年大雪節氣在12月7號到來,今年大雪節氣或許真的能看到下大雪的天氣。
  • 世界地球日丨保護地球,我們這樣做
    今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何珍愛我們的家園,不讓地球「流浪」?做到生活中的這些舉手之勞,讓我們輕鬆為地球添抹綠!小夥伴們,你知道「地球日」從何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