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川普正式宣布提名鮑威爾為新的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卸任。
回想起2014年初,美國參議院投票表決確認耶倫當選聯儲主席,67歲的耶倫以聯儲副主席的身份繼任了伯南克,並於同年2月1日走馬上任,成為美聯儲百年歷史上的首位女掌門。
不得不說 耶奶奶趕上了好時代。一個對她的「鴿派行動」友好的時代。
15年的美國首次加息給了股市和經濟重重的一擊。加上中國經濟放緩的消息一出,美股可謂開創了史上最慘的第一季度.. 大家紛紛開始說「美聯儲加息要為此次負主要責任」.. 耶奶奶原本就是典型的鴿派代表,這樣也正好是順了她的意吧,越謹慎越好。大家都通過歷史 justify了她的鴿派行為。
以美國市場復甦的速度來看,市場原本預計16/17年都可以加息3次左右。其實這給了FED很大壓力..
16年6月初的非農報告大跌眼鏡,數據極差,同月,英國退歐,大家的下巴都掉了。這時候,還能加息嗎? 市場預料到不會加息,在IR裡也根本沒有priced in..
然後就是美國大選了整個市場在對於選舉的判斷和事實偏差很大... 你說你是耶奶奶 你敢妄然加息嗎
所以16年底-17年初的加息次數比兩年前預計的少了很多。大家總結出如果FED想加息,必須要看到連續數月超出預期的經濟數據,和平穩的全球局勢。耶奶奶也很懂如何在各個講話中給市場放信號.. 除了2017.3.15那次加息對市場有些意外,其他的都很平穩
耶奶奶是個很鴿派的主席了,換做其他時間,也許會被人批的很慘。可偏偏遇上了好時代,整個market要考慮的東西都多了很多,也有更多的人開始用她的鴿派思維去思考問題,畢竟還沒出過大錯?
耶倫保持了伯南克時代,美聯儲積極與外界溝通的風格,所以其政策都與市場銜接的很好,沒有啥突發,基本上到了宣布的時候市場都已經消化,反倒是沒有太大波瀾,對於當前的美國經濟和市場階段還是很棒的。
附:耶倫的主要研究成果
(耶倫擔任美聯儲要職前,曾一度是學術界的活躍人士,而她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廣告、失業、非婚生子都是她的涉獵範圍)
—耶倫在美聯儲擔任研究員的時候,曾經和William Adams聯合署名發表過一篇名為《什麼讓廣告盈利?》(What Makes Advertising Profitable?)的論文。其核心內容是一家公司是如何通過鎖定目標消費群體(滿足一定社會經濟條件的人群)來提升利潤空間;文章同時指出廣告有損社會福利,影響公共政策。論文結論是:廣告激發窮人消費欲望的同時,也引發富人的鄙視情緒,最終導致富人只覬覦窮人負擔不起的商品。如此斷層、炫耀型的消費模式,不是我們所倡導的。
—耶倫和其丈夫George Akerlof(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從社會學角度對效率工資理論做了大量的研究。效率工資理論研究的是工資標準跟生產效率之間的關係,也為自願性失業現象長久持續尋找原因。廣義上來說,該理論就是探討效率工資和失業率的關係。一僱主開給員工的工資高出市場平均薪資,勢必能激勵員工發奮工作。對於僱主來說,支付更高的工資可以減少營業額,同時降低培訓成本。雖然員工也能從中獲利,但這樣會造成其餘求職者失業。
—耶倫和丈夫還關註失業問題背後的社會現象。90年中期,他們開始研究美國非婚生子現象。他們把研究對象稱為《生育技術變革》(reproductive technology shock)。他們認為,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墮胎和避孕藥的普及打亂了原有的社會秩序,性、懷孕、婚姻被重新定義, 因而社會對未婚媽媽的歧視程度有所降低。他們用自己的調查結果來駁斥某些政策決定者的言論。當時,有政客認為社會福利會導致未婚媽媽現象的蔓延,力主削減給予未婚媽媽的補貼。而耶倫反駁說,削減社會福利「不會對非婚生子女的數量產生影響,只會讓現有靠接濟的非婚生子女生活陷入困境」。
—兩人另外發展了經濟學範疇內的《罪與罰》,主要討論的是社區價值觀以及社區成員與警察的合作關係。他們認為,社區應該減少社會對犯罪行為的容忍程度,這比加大罪行和增加警務開支更有效。 他們同時認為,社會公平也很重要。94年,耶倫丈夫Akerlof接受WSJ的採訪時表示:市民對司法系統的認可程度對犯罪率有很大的影響,我們認為,如果市民認為司法系統存在不公正,他們會很快拒絕於政府合作,也會走向犯罪的道路。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匯眼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