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級超薄導電薄膜在觸控螢幕上的技術應用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微米級超薄導電薄膜在觸控螢幕上的技術應用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4 10:31:08

(文章來源:信太科技)

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快速的發展,電子信息行業成為社會主流,網絡通訊技術不斷完善,隨著而來的就是可攜式的電子產品的出現和發展。在開始,電子產品主要是手機,科學技術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隨著而來的就是一系列多樣化的電子產品,如MP3、MP4和平板電腦等等的電子產品。

隨著網絡傳輸速度的快速發展,網絡上進行各樣的行為已經是人們生活的一個必備過程,電子產品因網絡的發展和人們使用的需求,如上網瀏覽網頁、新聞、聊天、購物等等行為,造成電子產品的屏幕不斷的變大,從3英寸到10英寸的可攜式電子產品的市場的主流。市場的需要造就電子產品行業的變革,以生產適應網絡發展和隨著改變的人們需求的產品。電子產品的生產鏈已經形成龐大的規模,同時市場的競爭也更加的激烈,電子產品市場的競爭最直接的就是價格戰。

觸控螢幕是一種將感應信號轉化為數位訊號,實現人機互動的一種裝置;其中電容觸控螢幕是將手指或者導電介質在觸摸時與基板上的電極間所產生的電容變化,通過驅動晶片的數字轉換,輸出手指或者導電介質觸控的坐標位置。目前電容觸控螢幕已經廣泛應用於手機,平板等領域。

目前傳統使用的電容觸控螢幕,一般都是將兩層玻璃通過光學膠貼合的結構;或者是將一層玻璃和兩層或三層的傳感器膜層通過光學膠貼合的結構。從上可以看出,目前的常用的電容觸控螢幕結構存在厚度大,重量相對大,結構複雜以及由此導致的工藝繁多的問題。

根據目前電子市場的不斷快速發展,屏幕的多樣化和輕薄化要求,促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進行優勝略汰的洗牌,觸控螢幕作為新興電子產品的主流使用面板,行業技術受到最大的衝擊,並且適應外觀進步和變化,技術挑戰巨大,由此可見,觸控螢幕行業的競爭日漸激烈,從技術創新,價格成本到服務支持等。如何實現差異化且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成了各企業維繫生存的首要課題。
      (責任編輯: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環烯烴聚合物新材料導電薄膜在車載用觸控螢幕上應用技術的研究
    電容式觸控螢幕的實際應用體驗,已經在手機上得以見證,流暢度、精確度、靈敏度、方便性等不用筆者多說,每天手中的把玩已經眾所周知,關於電腦應用方面,微軟的surface已經給了很好的詮釋,筆記本廠商們的未來技術籌劃依然走不過surface的實用觸控概念。
  • 超薄、透氣,可應用於隔空遊戲!南郵團隊研發新型柔性導電薄膜
    用於監測心率的運動電子手環,玩虛擬實境遊戲時佩戴的眼鏡,逐漸走進大眾視野的智能手錶……為了讓這些與人類「親密接觸」的電子產品佩戴時更為舒適,同時功能不受汗水影響,團隊決定從超薄透氣導電薄膜的研製入手。對超薄透氣導電薄膜的開發而言,首先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製備可拉伸透氣基底薄膜,二是實現其導電性。
  • 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及應用 | 你想聽的報告都在這裡了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印刷電子中心科研團隊於2012年研發成功基於混合印刷納米銀的金屬網格型透明導電膜,獲2014年中國發明專利金獎,並在觸控螢幕龍頭企業南昌歐菲光實現大規模量產。在此基礎上,印刷電子中心團隊在過去幾年中進一步研究開發,實現了全球最低方阻0.03歐姆(透光率86%)的金屬網格柔性透明導電膜,並在觸控螢幕以外的多個領域如透明天線、透明加熱、高密度印刷電路與可拉伸透明導電膜等獲得應用。
  • 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加速「跑」
    在第十三屆深圳國際觸控螢幕與顯示技術發展論壇上,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量博士,就《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的進展與展望》發表主題演講。據了解,科廷光電首條年產100萬平方米納米銀線導電薄膜生產線已於近期投入運行,研發     北京時間12月0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緊跟行業發展步伐,創新引領未來方向。
  • AOM:「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綜述——材料製備、光學設計和應用場景
    近些年,隨著可穿戴設備和曲屏手機等柔性光電子器件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透明導電薄膜的機械柔韌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應用最廣泛的透明導電薄膜是氧化銦錫(ITO)。ITO具備良好的可見光透過率和較低的電阻率,但其機械強度和柔韌性較差,不適用於柔性光電子器件。為解決該問題,科研人員探索了多種ITO-free的透明導電薄膜,包括金屬薄膜、金屬網格或納米線、二維材料、導電聚合物等。
  • 這種新型超薄壓電薄膜揚聲器比紙還要薄
    許多人都在致力於推出具有超薄體積的可攜式揚聲器,而現在出現在Kickstarter上的一種革命性設計絕對會吸引許多人的注意,這就是採用PVDF壓電薄膜技術的新型揚聲器。這種壓電薄膜揚聲器非常薄,厚度只有80微米,要比普通的紙張還要薄。雖然超薄,但是它卻能發出非常豐富層次的聲音效果。
  • 導電薄膜ITO的應用、缺陷和替代材料
    北京時間08月19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ITO 是Indium Tin Oxides的縮寫,即摻錫氧化銦。是透明導電氧化物TCOs的一種,由於最好的導電性和透明性的組合性能,成為最主要的透明導電材料,主要應用於液晶顯示器,觸控螢幕,太陽能薄膜電池,照明用有機EL元件等領域。
  • 透明導電薄膜 線上研討會
    為此,DT新材料 聯合 材視 於 2020年4月18日 舉辦 透明導電薄膜專題線上研討會,邀請行業內知名專家及企業代表,分析行業全球發展現狀及最新進展、探討行業痛點問題,促進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報告內容:        透明導電薄膜概述        透明導電薄膜技術及產業發展趨勢        透明導電薄膜市場分析及政策        透明導電薄膜產業化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二、柔性透明金屬基複合電極及其應用
  • 納米科學:透明銀,用於柔性顯示器,觸控螢幕的防變色薄膜!
    納米科學:透明銀,用於柔性顯示器,觸控螢幕的防變色薄膜!密西根大學已經制定了最薄,最光滑的銀層,可以在空氣中暴露出來,它可以改變觸控螢幕和平面或柔性顯示器的製作方式。他們將銀膜分層為超材料超透鏡,可用於製作密集圖案,其特徵尺寸是普通紫外線方法的一小部分,例如在矽晶片上。所有條紋的屏幕都需要透明電極來控制哪些像素被點亮,但觸控螢幕特別依賴於它們。現代觸控螢幕由覆蓋有非導電層的透明導電層製成。它可以感應到導電物體(例如手指)壓在屏幕上的電氣變化。
  • 新型透明導電納米薄膜:能在皮膚上播放音樂!
    ,科研團隊開發出了超薄、透明、導電的雜化納米薄膜,它具有納米級的厚度,並由嵌入到聚合物基體中的正交的銀納米線陣列組成。「我們的超薄、透明且導電的雜化納米薄膜,改善了與曲線且不斷變化的表面之間的共形接觸,且不會帶來任何開裂和斷裂。」
  • 王子製紙推透明導電薄膜
    日前,王子製紙推出了採用導電性高分子材料的「有機透明導電性(OTC)薄膜」。與原產品相比,它提高了透明性,特性與ITO薄膜相當。有機透明導電性(OTC)薄膜是以導電性樹脂PEDOT:PSS為基礎的薄膜。
  • 天津工大研製新型碳納米管導電薄膜
    央廣網天津12月1日消息(記者陳慶濱)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點按,就能翻轉頁面、接聽電話、打字、玩遊戲,這些便利都得益於觸控螢幕。而這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觸控螢幕的奧秘,實際上都在這一張薄薄的導電膜上。傳統發光器件的導電薄膜多採用ITO薄膜,但其在沉積時要求真空度高,生產成本較高,柔性差,並且粘附性能不好,剛性易碎,限制了其在柔性顯示領域的廣泛應用。
  • 透明導電膜也可以是二維的?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了第一批高度透明,具有觸覺響應性和導電性的超柔性銦錫氧化物(ITO)薄膜。ITO片採用新型液態金屬印刷技術製成,厚度僅為1.5 nm,可以沉積在各種基材上,然後可以像管一樣捲起來。它們可能被用來製造未來的觸控螢幕,並且可以像報紙一樣通過卷對卷(R2R)處理來製造。
  • 新型銀基透明導電薄膜:有望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
    ,可是這些薄膜目前並不是對於所有的應用來說,都具有足夠的導電能力,而且同樣會受到表面粗糙度的影響,因為碳納米管需要相互堆疊在一起。因此,對於應用於柔性屏幕和柔性電子產品來說,新型薄膜提供了一個高性能且持久耐用的選項。此外,基於銀的薄膜也可應用於安裝在窗戶、屋頂甚至是個人設備上的柔性太陽能電池。
  • 一文了解透明導電薄膜材料ITO
    ITO在各種領域中的應用,均圍繞其透明和導電的優異特性。ITO薄膜的光學性質主要受兩方面的因素影響:光學禁帶寬度和等離子振蕩頻率。前者決定光譜吸收範圍,後者決定光譜反射範圍和強度。一般情況下,ITO在短波區吸收率較高,在長波長範圍反射率較高,可見光範圍透射率最高。以100nm ITO為例,400-900nm波長範圍平均透射率高達92.8%。
  • 石墨烯透明導電膜發展優勢
    傳統的透明導電材料,如ITO,價格昂貴,易碎,不靈活。儘管碳納米管、多晶石墨烯和金屬納米線等替代網絡已經被提出,但這些材料的透明導電性能使它們不適用於廣泛的應用。幾乎所有現代可攜式和家用電子產品的激動人心的特點都是由光電子器件驅動的,它廣泛地使用透明導電薄膜,如觸控螢幕、液晶顯示器、有機光電池和有機發光二極體。由於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光學透明性和力學性能,因此被認為是取代現有的昂貴的銦錫氧化物(ITO)作為透明導電膜的理想材料。石墨烯氧化物以膠體懸浮液的形式,不僅可用於低成本的大批量生產,而且與基於柔性基體的新興技術相兼容。
  • 專稿|一文了解透明導電薄膜材料ITO
    TCO的應用領域非常廣,主要用於液晶顯示器的透明電極、觸控螢幕、柔性OLED屏幕、光波導元器件以及薄膜太陽能電池等領域。 在透明導電氧化物薄膜中,ITO具有很高的可見光透射率(90%),較低的電阻率(10-4~10-3Ω∙cm),較好的耐磨性,同時化學性能穩定。因此,ITO在TCO薄膜中的比重最高。
  • ITO薄膜替代技術的發展現狀
    新材料技術應用可以從智慧型手機的常用面板尺寸一路延伸到20英寸以上的設備,而且其阻值,延伸性,彎曲性均優於ITO薄膜。雖然,新材料技術在短時間內無法全面取代ITO薄膜,但是新材料技術有著巨大的優勢,而且從市場反應上來看,應用新材料技術生產的薄膜產品所佔的比重在逐年提高。目前,石墨烯扔處於研發階段,距離量產還有很遠的距離。
  • 美科學家發明隱身鬥篷超薄材料:僅幾微米厚
    據新浪科技援引國外媒體的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超薄材料,能夠讓物體對微波隱形。這種新材料的問世讓研製隱身鬥篷的夢想進一步照進現實。一直以來,科學家在研製隱身鬥篷時使用非常笨重的超材料。對於致力於複製哈利-波特型神奇織物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明顯缺陷。
  • 清華大學教授談碳納米管的觸控螢幕應用
    由於碳納米管各種優異性質,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可用來製作觸控螢幕、單電子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原子力顯微鏡針尖、場發射電子槍、氣體傳感器、納米模板等。    清華大學範守善教授,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致力於碳納米材料的研究,並且在國際上處於領先的地位。近日,本報特採訪了清華大學納米中心主任範守善教授。本期將為您介紹碳納米管在觸控螢幕方面的一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