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人行南京分行始終堅守「支付為民」初心使命,致力於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在農村支付「快通工程」、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取得初步成效基礎上,經過充分調研摸排、深挖需求,在今年與省級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完善了全面打造「黨建+普惠金融+行動支付」的江蘇農村普惠金融發展新思路。
11月26日,《金融時報》記者在江蘇新沂市採訪,參加了由人行南京分行牽頭召開的「江蘇省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提質增效暨行動支付便民工程推進會」。在新沂市窯灣千家惠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記者看到,85歲高齡的徐老太從服務點取出2000元現金。「如今在家門口就可以取錢。真是方便。」徐老太一臉笑容地說道。
人行南京分行副行長謝寧告訴記者,該行始終堅守「支付為民」初心使命,致力於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在農村支付「快通工程」、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取得初步成效基礎上,經過充分調研摸排、深挖需求,在今年與省級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完善了全面打造「黨建+普惠金融+行動支付」的江蘇農村普惠金融發展新思路。通過構建「1213」工作機制,即依託「一個意見、兩個辦法、一個系統、三張清單」持續助力鄉村振興,推動農村普惠金融服務由「最後一公裡」向「最後一百米」邁進。
堅持黨政協同
保障農村支持服務可得性
「一項系統工程,不能光靠一個部門單打獨鬥,要靠多部門的聯合推動,才能把好事辦實。」謝寧告訴記者,為把這件得民心、順民意的工程做好,人行南京分行聯合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7個部門,共同謀定了服務點建設的「1213」工作機制,在報請江蘇省政府同意後,聯合印發《關於江蘇省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提質增效(2020-2022年)的實施意見》,形成全國領先的「江蘇模式」,並研究制定了《江蘇省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評級管理辦法》和《服務點建設規範標準》,組織開發了服務點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上述大部分工作在全國都是首創,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經濟社會發展遭遇短暫「寒冬」,尤其是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在人民銀行新沂市支行的統一組織下,全市金融機構狠抓政策落實,尤其在推動普惠小微貸款、貫徹兩項直達實體的政策工具、支持製造業融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累計向該地區投放再貸款資金6.6億元。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期還本付息和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兩項政策實施以來全市金融系統對6600多戶普惠小微企業到期貸款實行了延期安排,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餘額比年初翻番,處於歷史最高水平,有力推動了新沂金融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新沂市市長陳堂清感慨地說。人民銀行堅持以普惠金融為抓手,積極推進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和行動支付便民工程,較好發揮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的作用,為新沂實施鄉村振興、開展精準扶貧等重點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人行徐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長劉聖慶表示,徐州中支將金融服務小站點建設融入「三農」大格局發展之中。2018至2020年,連續三年將兩項工作納入全行年度十項重點項目進行謀劃、推動和創新。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共建設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2533個,佔全省的14.81%。2018年以來,服務點累計辦理各類業務887.12萬筆,涉及金額55.17億元,惠及農村人口633萬人,充分發揮了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前哨和堡壘作用。
在南通,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以支持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為契機,會同銀聯總公司積極向市級政府匯報行動支付工作。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等8部門出臺《關於江蘇省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後,該中支第一時間向政府匯報,牽頭相關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明確各部門職責。
在人行南京分行強力推動下,江蘇各地統一思想,形成了人民銀行主導、部門協同聯動、建設單位主辦、農村經濟主體積極參與的有效工作機制;通過建設單位與村部聯合共建,形成普惠金融服務點與基層黨建、鄉鎮政務等政務黨群服務有機融合;通過明確目標、分解任務、逐層傳導,確保黨政部門、人民銀行、建設單位將提質增效工作落細落實。特別在疫情防控和支持復工復產期間,一系列舉措的出臺極大滿足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需求。
堅持需求導向
優化行動支付服務便利度
新沂市位於蘇、魯兩省交界處,是江蘇的北大門,東隴海產業帶中心城市,下轄13個鎮。合溝鎮是離市區較偏遠的一個鎮。
合溝鎮相國藥店主營業務為藥品、醫療器械銷售,營業面積達500餘平方米,日均營業額近萬元。2017年4月,相國藥店被新沂農商銀行選定為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2019年5月升級為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2020年,農商銀行為該服務點配備了標準門頭、櫃檯、宣傳欄等金融助農設施,並增配存摺補登機、智能POS、二維碼語音播報牌等助農設備。
在相國藥店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現場,記者發現,該服務點分為三大區域,包括助農服務區、健康管理區、藥品結算區,服務內容涵蓋助農取款、轉帳匯款、補貼發放、便民繳費、金融知識宣傳、殘損幣兌換、行動支付體驗等3大類15項業務。
該服務站負責人聞相國告訴記者,在滿足周邊居民金融服務的同時,服務站還免費為周邊客戶提供健康體檢及藥品結算服務。新沂農商銀行行長張勇向記者提供一組數字:截至2020年10月末,該服務站共計發生帳務類交易5.89萬筆,交易金額達5000萬元以上,日均交易筆數近200筆,服務客戶日均110餘人次,交易筆數及交易金額在全徐州服務點中名列前茅。張勇表示,「服務點+醫療健康」新模式進一步增強了服務點商戶歸屬感和農村居民認同感,樹立了農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務品牌,提高了服務點的助農影響力。
記者還了解到,為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綜合服務需求,人行鹽城市中心支行鼓勵建設單位在保障傳統支付服務基礎上,充分整合金融、社保、農村農業、民政等多方資源,打造農村金融綜合性服務平臺。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全市依託服務點開展國債暫停銷售宣傳,有效避免人員聚集,提升了國債銷售公信力。東臺農商銀行對全市368個行政村進行整村授信,在服務站點布放「金東e貸」碼牌,輕鬆實現1分鐘授信、3分鐘放款到帳,讓老百姓足不出戶便可享受銀行金融服務。
據人行南京分行支付結算處處長吉祖來介紹,這些年來,人行南京分行主動跟進農村地區需求變化,統籌各部門資源,根據地方金融服務實際需求打造配備不同硬體設備、提供不同業務種類、疊加不同政務功能的智能點、綜合點、支付點等服務點類型,推進服務點分類分級向「一站式、多功能、全方位」服務發展。
據統計,截至2020年10月末,江蘇省共建成服務點1.71萬個,惠利農村人口3700餘萬人。在傳統支付業務基礎上,整合現金、國庫、徵信、信貸、存款保險、金融消保等服務下沉,積極爭取社保徵繳、涉農補貼發放等各類政務服務業務集聚。2020年以來,服務點發生支付業務累計2026.72萬筆、金額176.76億元,代理繳費累計493.16萬筆、金額10.21億元,累計採集信貸需求6755戶、發放貸款6.68億元。目前,部分服務點通過配備STM、政務服務一體機、雙面電子屏等智能終端可實現銀行基礎金融服務,以及包括行政審批局、人社局等10部門15大類73項的政務服務功能。
堅持因地制宜
提升品牌支付服務滿足感
解決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需求不是終點,而是奮鬥的新起點。謝寧表示,人行南京分行努力開創「高標準、多模式、強輻射」的新格局, 致力於將服務點建設成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堅強堡壘、金融服務農村居民的重要前哨、金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節點,將行動支付便民工程打造成農村支付環境提檔升級、智慧鄉村建設、農村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紐帶和橋梁。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在人行南京分行的推動下,全省各地緊緊圍繞農村集中居住、特色田園、農村電商、留守老人等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深度融合農村物流、農資、農副產品採購、農家樂等生產生活場景,創建一批服務點特色品牌,主動打造村民身邊的黨政金融服務點和普惠金融服務點,實現了村民政務、金融服務從「最多跑一次」向「最近跑一次」轉變,構建「一縣一策、一行一品」的工作格局。
2019年起,在人行新沂市支行的指導安排下,新沂農商銀行與窯灣鎮政府展開移動便民支付場景合作,集合各方力量,共同打造窯灣古鎮旅遊商圈。
人行新沂市支行吳傳啟告訴記者,商圈以古鎮文化為依託,一是在古鎮周邊建設符合行動支付標準的收單商戶270餘戶,布放移動終端320餘臺。截至10月底,交易量30.2萬筆,交易金額1500萬元;二是全面推進銀聯二維碼的受理功能改造,通過整合支付與收銀寶交易數據,推動行動支付在景區服務、公共運輸、公共事業繳費、醫療健康、超市菜場等重點便民領域的應用,實現窯灣古鎮街區內行動支付全覆蓋。
記者從人行蘇州市中心支行了解到,蘇州中支突出頂層設計,鼓勵差異發展,激發建設主體內生動力,堅持「一縣一特色」「一行一品牌」的工作目標,打造有特色、有內涵的服務品牌和精品站點。截至10月底,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領域已提檔升級符合金標委主要技術規範的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137個,完成率達22.5%。張家港首批18家農村普惠金融智能服務點正式啟動,常熟首個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示範鎮落地,崑山「政銀融合、四位一體」的「金融e家」品牌初步形成,吳江探索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與數字貨幣相融合的創新路徑並落地全國首個數字貨幣應用服務點。
人行鹽城市中心支行則指導各建設單位結合自身轉型升級需求,創新服務模式,探索施行「一行一策」「一村一品」,全市已建成一批可複製的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特色品牌。其中,東臺市與25個鄉村振興戰略試點村開展深度合作,探索「黨群政務中心+普惠金融服務點+行動支付」的綜合服務模式。在人行各級分支行的指導下,如皋農商銀行將黨務政務服務、便民惠民措施等融入到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建設之中,全面打造「金融服務+黨政服務」品牌服務點。如東農商銀行打造「扶海金融驛站」品牌服務點,充分發揮普惠服務點接近群眾、了解民情的優勢,邀請服務點負責人參與對農戶的授信工作,有效完成4.9萬戶農戶的預授信,金額3.19億元。
江蘇省聯社副主任王駿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江蘇省聯社於2012年5月8日在全省農信系統正式推廣「金融便民服務到村」業務,將此業務作為全省惠農便民重點工程強化落實,不斷推動農村金融服務向鄉村和社區延伸。至2012年底,實現了機構所轄區域內行政村全覆蓋。8年來,省聯社不斷強化業務管理,持續豐富產品功能,積極引導合規運營,在滿足廣大農戶小額現金取款、自助繳費、轉帳、匯款等基礎金融服務功能基礎上,先後在業務平臺上疊加了水、電、煤、新農保預繳費、有線電視費、電信繳費、移動繳費等特色業務。截至10月末,建設普惠金融服務點1.52萬個,實現省內1.44萬個行政村全覆蓋;今年1-10月份,累計實現交易筆數2145.45萬筆,交易金額165.32億元。